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89节

  在众人畅聊战事之余,帐外侍从来禀,说道:“主公,营外有三名文士,言他们受军师邀请而来。其中一人长脸似驴,自称军师兄长。”

  “孔明?”刘备扭头看向诸葛亮,问道:“可是子瑜(诸葛瑾)、子山(步骘)、曼才(严畯)三位先生?”

  “正是!”

  诸葛亮笑容满脸,说道:“亮书信多次相邀,今终于前来。主公切不可怠慢,子瑜虽是亮之兄长,然此前乃孙权宾客,见解与亮多有不同。子山、曼才皆才华之士,主公当以厚礼待之。”

  闻言,刘备心中了然,说道:“请孔明放心,备心中知晓。”

  说着,刘备微整衣冠,面容温和,与诸葛亮趋步而出,会见诸葛瑾、步骘、严畯三人。

  “兄长!”

  诸葛亮隔着十余步的距离,率先快步上前,握着诸葛瑾的手,说道:“许久不见,兄长可是安好?”

  诸葛瑾亦是迎上去,紧紧握住诸葛亮的手,笑道:“吴中水土上佳,为兄怎不安好。”

  说着,诸葛瑾低声笑道:“孔明,你当又有侄儿了。兄取名为诸葛乔,甚是可爱。”

  “恭喜兄长。”

  兄弟二人聊了少顷,随着刘备而至,二人停下了话语。

  刘备朝着诸葛瑾、步骘、严畯三人,拱手笑道:“三位先生,翻山越岭从会稽至此,多有辛苦,备不甚感激。”

  三人见刘备态度谦和,不敢自傲,拱手回礼。

  “骘见过左将军!”步骘回礼说道:“将军奔救徐州之事,骘深感敬佩。当时骘不能得见将军是为遗憾。今于丹阳得见,甚为幸运。”

  “不敢!”

  刘备引三人入内,说道:“曹操暴虐,残害徐州百姓,备怎能坐视不理。昔备初领徐州,孤陋寡闻,恨不知三位先生之名。若是知晓,当以厚礼载车相迎,委以要职。”

  步骘淮阴人,即徐州下邳人;严畯彭城人,即徐州彭城国人。当时刘备领徐州牧时,所能掌握的地盘不多,下邳、彭城是少数他能统管的城池。

  顿了顿,刘备开口笑道:“昔日不能得见,今我与诸位在江东丹阳相逢,实乃天意。诸位先生素有才华,然备智术短浅,望三位不吝教诲。”

  刘备不开口还好,但这一开口,着实让这三人对刘备好感倍增。

  诸葛瑾、步骘、严畯三人能成为好友,与他们同为徐州士人有莫大的关系。刘备通过他自身的经历,拉近了与三人的关系,又给予三人足够的尊重。

  “不敢!”诸葛瑾说道:“我等见识浅薄,若将军不嫌叨唠,我等暂留军中几日。”

  “好!”

  刘备笑容浮面,说道:“受霍鄱阳大胜孙曹兵马,我军与孙权大战将起,三位贤士可随军谋划,与备同破江东兵马。”

  这三人初到大军能帮什么忙,不过是刘备的谦虚之语,实际上刘备欲展现自己的武力,希望用击败孙权来折服三人。

  “诺!”

第131章 盖饭遣辩士

  八月,邺城。

  曹操坐在榻上挪了挪屁股,看着案几上摆满着案牍,笑得合不拢嘴。

  曹操水灌邺城以来,围点打援,击败袁尚。久无外援之下,审配侄子审荣夜开东门,引曹操入邺城。曹操遂破邺城,核查户籍文书,征辟贤能为官。

  “冀州富庶,孤多有耳闻。今浏览户籍文书,方知河北之富,河南远不能及也!”曹操指着公文,笑道:“冀州当有三十万户,口有百万之盛。若户出一兵,当有三十万之众,袁氏能胜孤,皆赖此尔。”

  席上崔琰脸色冷淡,说道:“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州百姓暴骨原野。明公统王师入冀州,不问风俗,不救百姓于水火,今在此估量甲兵,恐有负我冀州士女所期!”

  崔琰,冀州清河郡人士。曾于袁绍手下任骑都尉,后称病归隐。曹操入河北后,兼任冀州牧,征辟崔琰为别驾从事。

  崔琰此言一出,河北众吏惊慌,他们可知曹操的威名。今气盛之下,崔琰之语无异于是扫他的兴。

  曹操目光落在崔琰身上,微眯双眼,暗含不悦。忽然间,曹操又是大笑说道:“季珪所言有理,孤此举有负冀州士女所期。”

  “来人!”

  曹操沉声吩咐说道:“河北罹袁氏之难,冀州士女饱受战火之苦,免今岁所有租赋,修养安息。孤入河北以来,见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苦无所依,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从今之后,凡有纵容豪强兼并土地者,从严处置。”

  “司空英明!”堂内众人拱手称道。

  许攸身居侧位,笑嘻嘻说道:“阿瞒处置得当,不负攸献策,助你入冀州。”

  许攸这番话直接将曹操刚刚弄出的气氛破坏了,众人哑口无言,不知怎么说话,纷纷低下了头。

  曹操听着熟悉的声音,眼神怒含杀气,但又很快隐去,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子远所言有理。”

  被许攸破坏了气氛,众人悻悻退下,堂内仅留下曹操与他的几名心腹。

  “仲康何在!”曹操示意侍女端上饭菜,喊道。

  只见曹操身侧,一名体宽膀圆,身披甲胄之人趋步而来,口称喊道:“明公,可有要事吩咐褚?”

  曹操放下筷子,招手示意许褚侧耳倾听,低声说道:“许攸胆大,素对封赏不满,有勾结二袁之念。仲康当跟随其左右,待许攸口呼孤小名之时,假作暴怒,斩其首级。”

  许褚微微颔首,拱手应道:“诺!”

  曹操望着许褚杀气腾腾的背影,心中叹了口气,喃喃说道:“子远休怪操不与你机会,若是再犯,不如魂归九幽,陪本初兄左右。”

  拿起筷子,曹操夹肉脯进食,时而品酒自乐,品尝冀州美味。

  “司空,败报到了!”

  郭嘉趋步入内,拱手说道。

  曹操咽下饭菜,抬头问道:“可是文远征讨黑山贼战败?”

  郭嘉摇了摇头!

  曹操扒着饭,咀嚼闷声说道:“可袁谭反叛?”

  郭嘉面露迟疑之色,说道:“夏侯督军与于偏将败了!”

  “嗯~”

  闻言,曹操大怒不已,将碗‘砰’的一声盖到案几上,说道:“妙才、文则随孤战争天下十余载,统精锐步骑七千之众,千里南下庐江。孙瑜又有六千水师,水路并进,怎会不敌霍峻!”

  “即便不敌,妙才也不会如此轻易被击败。从我发布军令,到他南下庐江,再将战报送到冀州,这才几日,莫非他初见霍峻就被其大军击败?”

  “额!”

  郭嘉露出一个复杂的表情,既有无奈之色,又有憋笑之情,说道:“确如明公所言,夏侯督军与霍峻对峙不到一日,便被霍峻趁其疲倦之际击败。”

  曹操用手磨蹭着膝盖,被这消息弄得发懵,重复说道:“这就不奇怪了,这样来看时间对得上。”

  缓了缓,曹操醒悟过来,立即问道:“妙才怎么不到一日就被霍峻击败?莫非他孤军深入,中敌奸计?”

  说着,曹操悔恨说道:“妙才勇则勇,然乏智略。”

  郭嘉奉上战报,说道:“明公,霍峻背水列阵,夏侯督军被敌所诱,行半渡而击之策,被霍峻所败。且那霍峻同时在皖水击败孙瑜水师,夺取其皖口营垒。”

  “此战的经过,于将军已经全部写到信上。”郭嘉说道:“嘉观战事经过,窃以为霍峻不可小觑。以三千溃七千,又败孙瑜水师,非名将不能为也!”

  曹操仔细翻看于禁的信件,感叹说道:“霍峻真不愧为荆楚名将,布置得当,以皖水克敌,妙才败于其手,不足为奇。其背水所列车阵,精妙异常,孤都未曾想过。荆楚僻壤之乡,能有霍峻如此奇才,可谓世间少见。”

  顿了顿,曹操点评说道:“此战妙才着急了,敌方车阵利守不利攻,固守不攻,敌阵将是无用。若孤引兵对之,当久围避战,趁敌疲倦之时,起兵攻阵,兼用火料烧之,久战之下,必能破敌。”

  “奉孝!”

  曹操用筷子将那些盖饭拨回碗里,说道:“霍峻所任何职?”

  “启禀明公,霍峻现任鄱阳太守,靖北中郎将。”郭嘉说道。

  曹操沉吟少许,说道:“此等人才不能落入刘备之手,否则将是暴殄天物。”

  顿了顿,曹操吩咐说道:“命蒋干下江东,替孤游说霍峻归降。霍峻若是北归,孤将上表天子封他威远将军,广陵太守,都亭侯。”

  蒋干字子翼,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刘馥任扬州刺史时,向朝廷举荐。刘馥能以安抚雷绪、梅乾等江淮豪强,蒋干游说出力甚大。今曹操让蒋干下江东游说,可以说是相当看重霍峻。

  “诺!”

  郭嘉沉吟少许,问道:“明公,今夏侯督军被敌所败,是否派兵支援江淮?”

  “不了!”曹操摇了摇头,说道:“让妙才守好合肥,不可被霍峻所夺,今暂无精力顾及江淮。”

  “我军若是不助孙权,恐江东会被刘表、刘备攻取。”郭嘉说道。

  曹操笑了笑,不以为然说道:“刘表内有家贼,不足为虑。待其病故,蔡瑁、蒯越二人将献荆州与孤,届时刘备困居东南。那时孤率天下之兵,顺江而下,刘备将束手就擒也!”

  郭嘉微微皱眉,说道:“明公,刘备非是寻常之人。若统江东,其如鱼入大海,难以被擒。”

  曹操又吃着饭,说道:“刘表身死,荆州归降。身在江东的那些荆州将领必然惶恐,孤趁机招降纳众,届时江东人心不一,破之易也!”

  曹操扬了扬筷子,说道:“今袁尚、袁熙败走幽州,孤料袁谭必反。接下来命军士备战,待袁谭反叛,孤领大军击之。”

  “诺!”

第132章 孙刘约战

  歙县,江东军营寨。

  连曹操都收到霍峻背水得胜的消息,与刘备同处歙县的孙权又怎不知道,甚至他还知道霍峻已拿下秣陵,围孙瑜、孙韶于京口。

  帐中,孙权在那来回踱步,面容既气愤又是无奈,说到:“夏侯渊征战十余年,千里奔袭颇有名将之感,然却败于霍峻背水列阵之手,实乃徒有虚名之辈。”

  当孙权得知夏侯渊善千里奔袭,以勇武著世时。他对夏侯渊的期待颇大,毕竟史书上留名的神行之将,无一例外皆是名将,或许在孙权眼中夏侯渊便是如此之将。

  就在孙权对夏侯渊抱有幻想之际,突然传来霍峻背水大破联军的消息,真就令他发懵且又不知所措。

  周瑜、张纮二人亦是被这则消息震惊得哑口无言,他们本想从霍峻方向找到突破口,从而打破战场的天平。却没想到战场的天平确实在霍峻方向被打破了,只不过不是霍峻战败,而是霍峻大胜己军。

  吐槽了半响,孙权又对当下局势,发愁不已,说道:“霍峻攻克秣陵,断绝江淮粮道;进围京口,动摇我军后方。仲异退守京口,但京口城墙低矮不能久守。若让霍峻攻破京口,以其兵略才能,笠泽(太湖)周围县城将尽归敌寇所有,届时我军将败矣!”

  在赤壁之前,孙氏的大本营在吴郡的吴县;赤壁大战时,孙权移治京口;赤壁大战后,又移治到秣陵。而且这时候的秣陵县没有城墙,因而被霍峻轻而易举的拿下。

  至于京口,仅是里,而非县。所幸孙河任庐江太守时,率军屯扎京口,京口这才有了城墙。不过此时的京口城墙仍是低矮,远非日后保卫金陵的军事重镇。

  今粮草不济的情况下,京口难以坚守。一旦京口被破,缺乏险要的太湖平原将完全暴露在霍峻的兵锋之下。

  周瑜沉吟半响,说道:“启禀麾下,夏侯渊败走,无人可制霍峻。今其进围京口,意在吴县。我军若不能击败刘备,则后方尽失。以瑜之见,今下唯有击败刘备,方可逼退霍峻。”

  如周瑜所说,霍峻击败孙曹联军后,大江南北已经没有可以与霍峻抗衡的军队存在。今下想要挽救当前的局势,他们必须击败刘备,才能逼退深入腹地的霍峻。

  “那?”

  孙权面露犹豫之色,说道:“可否退兵,先解京口之围,再退刘备兵马?”

  周瑜苦笑解释说道:“麾下,我军若是撤退,将歙县让与刘备。刘备则占据黟山诸县,居高临下,北有霍峻犯境,我军仅存吴郡一地,虽有贺校尉兵马,但恐撑不了多久。”

  黟山诸县看似地处群山之中,然而它作为太湖平原与鄱阳湖平原相隔的山区,其间孔道众多,属于交通要道。

首节 上一节 89/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下一篇: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