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301节

  水源被断之下,八公山魏军混乱,放弃山营,趁夜逃入寿春城。

  霍笃奉法正之命,半渡而击,魏军溺死被俘者三千余人,唯有千余败军在夏侯惇的接应下,退回寿春城郭。

  在鲁肃、法正二人的计策下,刘备在曹操抵达淮水之前,抢占了八公山。

  得有八公山,刘备在肥水以东构筑营垒,委鲁肃率水师布置在芍陂,命黄权屯驻在芍陂与八公山之间,刘备自率大军屯驻八公山。

  然就在刘备派黄忠率军尝试渡过肥水,向寿春城发起试探性进攻时。曹操的先锋田豫、杜袭督万人步骑从颍水渡过淮水,从西支援寿春。

  得知田豫南下支援,刘备便猜到曹操大军在不远处,欲趁田豫立足未稳之际,亲率大军渡过肥水,击破田豫。

  然法正却阻止了刘备这一行为,其言‘欲取寿春,当固八公山。今大王舍大营,渡水击田豫。若曹操大军渡淮,分取大营,则大王必败也!’

  法正此语切中了战术形势之关键,肥水出芍陂入淮水,八公山在肥水以东,而寿春在肥水以西。

  纵观江淮地形辽阔,除了寿春外,仅八公山可以屯兵固守。刘备拿下八公山,可依托八公山构筑肥水防线。若失去了八公山,刘备除了退回芍陂,已无立足之地。

  刘备放弃渡水击田豫的操作,命大军收缩肥水以东的地带,然果不出法正所料,于禁督三万军士向下蔡进军。

  下蔡位于寿春下游,渡过淮水,可上八公山。

  显然曹操利用田豫为诱饵,勾引刘备渡水击之,从而让于禁率三万军士强攻八公山。于禁一旦拿下八公山,刘备无险可守,唯有退守芍陂。

  颍口,曹魏大营。

  大帐内,曹操坐于榻上,司马懿于帐中汇报战况。

  “大王,刘备不为所动,在八公山上屯营。于将军见营垒险峻,不敢轻易渡河,遂止步于下蔡。”司马懿说道:“刘备大军布置于八公山与芍陂之间,得山水之利,难以轻破。”

  “呵!”

  曹操轻蔑淡笑,说道:“刘玄德统兵常恃勇而进,寡有长见深智。取八公山断水之策,及稳固大营之计,料非其所能出。今霍峻在淮东,必有高人指点刘备。”

  盖与刘备深交多年,对阵多次。曹操对刘备的用兵风格,多是熟悉。刘备出身涿郡武夫,论将兵悍斗能力,寡有人能及。但论计策百出,正奇并用,则非刘备之所强。

  在曹操看来,猛攻八公山属于是刘备的正常操作。但包抄断水,半渡而击,这种的连环招数大概率不是刘备所能想出,而是有高人谋士指点。

  当曹操得知八公山失守后,重新布置方略,抓住刘备着急的心理。以田豫将万人先进,诱刘备出战迎战;同时曹操布置于禁为偏军,欲淮水偷取刘备大营。然却被法正洞察,建议刘备固守八公山大营。

  孙权坐在侧席上,问道:“大王,刘备固守营垒,那今下当如何进军?”

  曹操思量许久,看向贾诩问道:“文和可有高见?”

  贾诩捋着胡须,笑道:“大王,诩常闻以众击寡,少有闻以寡击众。今刘备集吴楚之力,越江千里北上而争地,非可言智。大王举中国之兵以援,我众敌寡,我军何不如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静观其观,伺机而动?”

  曹操凝眉深思,问道:“子扬可有高见?”

  刘晔神色恭敬,说道:“刘备畏寿春城固而不敢速破,转取八公山;惧大王兵势而不敢轻动,退守肥水。今大王举兵至此,刘备已失先机。”

  “然话虽如此,刘备拥水师之利,据肥水、山势之险,我军难以速退。故可从文和先生之言,静观其变,以静待动,察其漏洞,一击胜敌。”

  于攻守双方而言,不能否认的一点。两军交战常是利于守,而不利于攻。凡将能凭借坚城击败名将的进攻,但不代表凡将的能力胜过名将,仅是攻守双方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已。

  贾诩、刘晔建议曹操采取静观其变的计策,有稳妥起见的想法,但更多是想让刘备行动起来,好让自方抓住对手的漏洞。毕竟刘备是进攻方,跨江千里北上,若不采取进攻,着急的当是刘备。

  捋着胡须,曹操说道:“既是如此,则从二君之见。刘备虽举大军北上,然为顾忌粮道,分驻芍陂水寨,以保粮道安全,可将之兵寡。肥水、淮水为天险,既可阻我军,然又可限制敌军。”

  “今可命于禁、田豫二人率军渡过淮水,距肥水之外十里地扎营,刘备举兵渡水则击之。阎行统兵至勺坡,于以防鲁肃率军登岸侧击。如此布置,刘备纵是兵精且众,但也难以越险取胜。”

  “诺!”

  司马懿趋步上前,建议说道:“淮南八公山虽矮,但却山势连绵。大王可移军至淮北,搭建浮桥,行渡河取山之势,以威刘备所部。”

  曹操微微颔首,说道:“移军淮北,窥视敌营,两面夹击,当属上计。”

  顿了顿,曹操说道:“淮南刘备兵虽多,但非孤之大患。淮东有霍峻逞凶,臧霸、孙观非其之对手,此孤之所忧也!”

  “霍峻下淮阴,兵进钟离,封锁涡、泗二水,青徐兵寡,恐难制其子。不知诸卿有何高见?”

  “大王,据战报言,霍峻兵马仅三万之众。今入邗沟,下淮阴、钟离。如此布置之下,霍峻可将之兵当寡。以臣之见,霍峻今下之策,或与刘备汇合,或北进袭扰淮北。”

  刘晔将心中的布置讲述而出,说道:“以此而观之,不如择选上将督精锐之士,屯于下蔡,若青徐有失,则率军士东援;若谯郡有变,可为机用之兵。”

  “可行!”

  曹操吩咐说道:“命赵俨督徐晃等将屯兵二万于下蔡,策应青徐,固保谯郡。孤率大军于淮北,窥视刘备大营;于禁、阎行、田豫诸将率兵三万渡过淮水,于肥水西岸扎营,与夏侯惇成掎角之势。”

  “传信于臧霸,命其固守下邳。若霍峻举兵来攻,孤当遣兵马东援,让其勿忧。”

  “诺!”

  在静观其变的军略下,曹操帐下各部大军依照布置而行。

  于禁、阎行率军士于寿春上游渡过淮水,依托肥水河流,在西岸搭建营垒,与肥水东岸的刘备对峙。

  不得不说,曹操这招戳中了刘备的要害。

  刘备从合肥北上取寿春,其粮草从巢肥运河供给大军。故而刘备的后路、粮寨尽在芍陂的水寨,由鲁肃率水师万余人坐镇,且有黄权率万人配合。而这粮寨不在刘备的身后,而是在大军的侧翼。

  粮寨之兵不能动,刘备可统率的兵力仅五万人左右,在面对曹操大军的布置,竟然有种束手束足的感觉,不知怎么应对。

  寿春兵马一万五、六千人,合三将之兵三万,寿春内外合计有四万五、六千人。人数少于刘备手上可用之兵,但固守营垒却是绰绰有余。

  三将距合肥十里扎营,刘备想渡河击敌,有被敌人半渡而击的风险。而且曹操沿着淮水行军,在八公山的河对岸下营,一旦刘备渡水击肥水敌军,曹操则率大军渡过淮水,争夺八公山大营。

  同时赵俨、徐晃在下蔡屯兵,时刻威胁着刘备大营。这让刘备不得不分兵驻扎南岸,以防赵俨派军偷渡。

  曹操利用过人的战术能力,以及超过刘备的军力,依托淮水、寿春、肥水,将刘备封锁在肥水以东的八公山区域一带。

  在曹操搭建的淮水、肥水防线下,即便刘备占据八公山,将周围几十里的布置尽收眼底。但由于各种原因,或兵力因素、或河水阻挡,战术空间被曹操兵马挤压,这让刘备也难展拳脚。

  自此在曹操率兵抵达救援后,双方在寿春陷入了僵持当中。

  欲进取寿春的刘备,被曹操所部堵住。曹操也不进攻,而是希望刘备有所动作,以求找到必胜之机。

第387章 决水之策

  三月,寿春,八公山。

  手撑在望楼的木栏上,刘备登高而下视,淮、肥二水十余里之间,将河对畔的魏军动静尽收眼底。

  “哎!”

  刘备微微而叹,低声道:“曹孟德布大军于对岸,锁我于八公山。其之军略,果是出众。”

  说实话,他转战中原十几年,寻常之将非是他的对手,但曹操却是他一生之敌。故而今下在寿春,与曹操对垒,心理压力着实不小。

  然所幸十几年他不断在进步,从被曹操追着打,到与曹操抗衡,再到举兵北伐。于某种意义而言,已是可以算作他的胜利。

  望着淮水上的浮桥,其联通寿春与淮北,曹军士卒穿梭不息,刘备的神色颇是烦恼。

  忽然间,刘备问道:“今寿春难以用兵,子龙以为可让云长北上,佯取襄樊,以为牵制否?”

  赵云迟疑良久,说道:“大王,关将军举兵是为佯兵,其职为守卫武汉。若北取襄樊,致使江夏空虚,满宠趋兵而入,则危武汉也!”

  天子守国门,虽能让政局稳固,但也不利于大军调动。需要经常留一支大军在江北布控,防止汝南、襄樊的兵马,突入武汉周围,引起惊变。

  今刘备举倾国之力出征江淮,武汉多是空虚。关羽、文聘二人为守卫武汉,更难轻易用兵了。

  “罢了!”

  刘备也知其间之重,叹息说道:“曹仁常年固守不战,唯在山水间修缮营垒。纵云长率军北上,也恐无计可施。”

  赵云见刘备烦恼,安慰道:“大王,兵者之事,胜负多在一时之间。用兵取胜,或许在明日,亦或在下月,北伐宜当缓缓图之。”

  继而,赵云笑道:“说不准翼德将军那边或有变故,亦是难言之事。”

  “翼德?”

  刘备面浮笑容,说道:“汉中出兵,仅是虚兵。翼德越秦岭千里出兵,此战不败便是善事。”

  说着,刘备打量赵云,笑道:“倒是子龙愈发稳重,中军有卿执掌,实乃幸事。”

  “臣忠奉公事尔!”赵云拱手答道。

  刘备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不选关羽、张飞执掌中军,而选赵云出任中领军。胜在赵云为人稳重,处事公允。且多年来忠奉国事,从无变心。

  君臣聊天间,侍从在望楼下喊道:“大王,诸卿已至大帐中!”

  “善!”

  刘备整理胸中情绪,顺木梯下楼,在侍从的护卫下,回至大帐中。

  大帐布置简陋,十几张便易携带的交椅,一案几,一坐榻,一幅寿春舆图。

  见刘备入帐,众文武拱手行礼,说道:“拜见大王!”

  “诸卿请坐!”

  “谢大王!”

  望着帐中文武,刘备问道:“曹操举大兵至寿春,与我军对峙于淮、肥二水。对峙以来,当有十余日,难有进展。不知诸卿可有方略教我?”

  众将面面相觑,今下之形势,他们也没多么好的计策。

  静寂半响,黄忠说道:“大王,我军长于水师,今将至雨季,淮水大涨。忠以为或可用舟舸隔绝淮水,进围寿春。敌寇距水十里下营,忠愿率本部兵马过水,背水下营,探敌虚实。”

  “不可!”

  刘备摇了摇头,说道:“淮水夏季之时,河水虽是暴涨,然却非天险。淮水大涨时,曹操搭建浮桥,于上游渡河并非不可。卿渡过肥水,欲背水下营,非是良策。”

  “且田豫、于禁非无谋之将,今退十里,便有欲半渡而击之意。卿之策太过冒险,不易用之。”

  “让霍督率军西进,与大军会师何如?”黄权建议道。

  刘备否决道:“仲邈之兵,为我军后手之用,不可轻动!”

  霍峻拿下淮阴后,派人分下钟离、盱眙二城,并将多余的舟舸送到刘备手上。

  刘备对霍峻的进展甚是欢喜,特书信一封表示赞赏。然对于新的任务,刘备则让霍峻暂时驻扎淮东,充当大军的后手。

  “大王,我军长于水师,弱于步骑。寿春位于低洼之所,肥水出芍陂,绕城而过。今或可于肥水之上游,修筑堤坝。待雨季之时,肥水大涨,开凿河堰,以肥水灌寿春。”

  庞统沉吟少许,说道:“肥水决时,于禁、田豫等将虽勇,但却无船,难以救援。而我大军趁机举精锐猛攻寿春,或举兵围攻诸营,寻机趁势破城!”

  寿春引肥水为护城河,注定了寿春的地势低洼。若肥水发大水,冲刷寿春城属于是必然事件。

  于禁、田豫等将虽屯兵于肥水西岸,但曹操却知寿春地势低洼,故命诸将在高处扎营。肥水被决之后,必然是冲刷低洼地带,将会孤立各营。彼时刘备举兵倾出,解决被肥水包围的各营多半可行。

  听闻水决,刘备眼神发亮,欣喜说道:“孤闻寿春有常年潮湿,故有排水大闸,寻常之水难破城。但即便如此,水决之策若成,纵不能下寿春,但也能重创敌军。”

  顿了顿,刘备担忧说道:“然彼时曹操渡河南击八公山,我军当如何待之?”

  “此事易耳!”

首节 上一节 301/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下一篇: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