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144节

  说着,刘备朝刘表碑陵拱手,哀切说道:“弟备无德无才,有负兄之嘱托。让那蒯越、蔡瑁挟仲璜归降曹操,难保兄之基业,备今见兄长,已是羞愧。今斗胆望求兄长英灵,垂救荆襄之民,助备败曹,以兴垂危之汉室。”

  鲁肃趁机递过巾帕让刘备擦拭泪水,说道:“望主公节哀顺变,今大敌当前,又有数万百姓相随,当需早议军事。”

  刘备红着眼眸,用巾帕擦拭泪水,点头应道。

  或许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过于描写刘备仁,又常写其哭泣,让后人多有误解刘备,以为其近似伪君子之虚。

  但出自幽燕的刘备岂是如此作风之人,爱憎分明,心存善念,始终是他的写照。唯有经历了岁月的蹉跎,十几年的颠簸流离,让他蜕变成为枭雄,知晓了如何取舍。然即便成为枭雄的刘备,却也无法做到像曹操那般,视百姓如草芥。

  缓了缓情感,刘备醒了下鼻子,问道:“子敬,今曹军兵马已至何处?我军所携百姓数目如何?”

  鲁肃沉吟少许,拱手说道:“据留后斥候探查,曹军大将徐晃率先锋骑兵已入屯樊城,且蔡瑁遣人接应徐晃。张辽、曹纯率精锐骑卒于后,不日即至樊城。”

  “肃与张处仁、向巨达等人核查百姓数目,随主公南下百姓约有八万余众,近九万民。乘船至夏口者,约两三万人,多是老弱妇孺,携带车辆行李。今随军南行者,虽多是年轻男女,但我军也仅能日行二十余里左右。曹军精骑若日夜疾驰,必能追上我军。”

  刘备手挽缰绳,翻身上马,问道:“子敬可有高见教我?”

  在刘备眼中自己长于战术,而短于战略。而鲁肃在大战略层次的能力,可比霍峻、诸葛亮等人,由于霍、葛二人各有重任,几乎难以亲离江左,因而他长期将鲁肃带在身边,以为参谋军务。

  鲁肃捋着胡须,说道:“曹操得襄阳已成定局,其率数十万大军南下,饮马江水,兵临荆楚。故主公当退据夏口,起江左兵马,据江汉以抗曹操。”

  “故而观之当下,我军行进缓慢,曹军精骑追之,恐遭兵败,除非能于此击败曹军追兵,挫其锋芒。及鄱阳水师至,舟舸接应之下,军民皆可安。”

  刘备手挽缰绳,担忧说道:“昔曹军初下南方,吴楚合兵方将其逼退。今曹操已率北方之众而临荆楚,蔡、蒯二贼挟刘琮归降曹操。曹操得江汉兵马,兵锋渐盛,威临荆南,兵指吴楚。”

  “某恐伯玮见荆州不可保,念江左寡兵难御北方,又受小人谗言,举江左兵马归降曹操。届时我军退守夏口,当退无可退也!”

  刘备对自己这个侄子颇是了解,刘琦无兵略见识,仅知兵马数量对比,且他在江左威望薄弱,耳根子软。在曹操大军面前,心生畏惧,在众人长期劝说之下,举江左归降并非没有可能。

  鲁肃微微皱眉,说道:“刘扬州虽是懦弱,亦受他人言语鼓动,但亦有血性。且刘扬州深信霍将军,有霍将军在旁劝谏,必能安抚江左人心。”

  “若主公忧虑,可让诸葛军师前往吴县,言利害深浅,阻小人谗言,又有霍将军在内。内外劝说之下,刘扬州必会出兵相助。”

  江左的那群带头大哥,鲁肃可是深知他们之利害。今曹操举北方之众南下,不仅荆襄士人争先投效,估摸那群江左士人也盼望着归降。且不言刘琦身侧的那群荆州士人,可能也会劝刘琦投降。

  “可!”

  刘备点头说道:“孔明于江左士人之中颇有德望,当能阻小人谗言,又凭仲邈之才略威望,必能妥善安排进军军略。某屯兵夏口,以为据敌。”

  “那我军当下呢?”鲁肃问道。

  “当从子敬之语,于此处挫曹军兵锋。”

  说着,刘备驱马上坡,眺望周围地势,说道:“曹军虽是精锐,又为骁勇骑卒,但趋兵千里,多是力竭。今若追之,我率兵相阻,当可胜之。”

  鲁肃策马相随,说道:“主公手下军士仅有数千,又有护民南下,敌寇虽是疲倦,但破之亦难,故而主公可让关将军率兵支援。”

  刘备略有惋惜,说道:“云长趋兵江陵,今不知得手与否。若得手江陵,率军撤离,颇是惜哉!”

  鲁肃沉吟说道:“蔡瑁、蒯越献襄阳归降,以江陵之重当有防备。以肃观之,江陵或是难取。然关将军即便能得江陵,但因兵少将寡,地有千里之遥,我军屯守夏口,江陵亦难保全。”

  “今形势剧变,主公当有舍得,切莫贪恋小物,而损大将。诚以主公胜曹操,则江陵必得也;诚若主公不敌曹操,莫说江陵,连那丹阳恐都难以保全。”

  江陵很是关键,除了大量钱粮军需囤积于周边外,它也是联系荆州南北之地。这也是为何历史上刘备失去樊城后,要去江陵的缘故。

  但当下形势不同,刘备根基在江左与夏口,与江陵相隔一千四五百里,分别在荆州的东西两端。今下刘备前往江陵,便是自断退路,把自己与江左分割开来。而且江陵虽靠近长江,但四面皆是陆地。

  曹操见刘备投向江陵,第一反应便是大喜。率大军南下隔绝江陵内外,强攻江陵城;又命人进攻夏口,牵制江左兵马。

  至于江东派兵逆流支援江陵,霍峻根本无力顾及,面对曹操的兵马,他仅能固守夏口、濡须口。

  且即便水师能掌握长江航路,上岸作战又是一回事。曹操举精锐之众,最乐意是打野战,而不是水战。

  想守住江陵,除非能整合荆南兵马。而当下荆南四郡不投曹便好,欲整合四郡已是痴人说梦。

  按照刘备的计划,他想提前抢入襄阳,凭借水师入汉水,城郭坚固,为刘琦整合荆州兵马而争取时间。但可惜入襄阳计划失败,当下最稳妥的计划,即走夏口,起江左兵马,以抗曹操。

  “子敬之语,我岂能不知,仅有不舍而已。”刘备叹息说道。

  “主公英明!”

第212章 烧粮追击

  江陵城之坚固非常人所能想象,准确而言江陵城池的防守体系非单独一座城池,而是由一座大城,外嵌套有数座江陵外围城郭组合而成。

  大城即为纪南城,临江而建。在周围又有诸多小城如赤湖城、马牧城、郢城、奉城、蚌城、马头等大大小小六七座城郭,有屯民之用,亦有屯辎重钱粮之用。

  关羽率四千兵马奔赴江陵,欲取纪南大城。然纪南城作为南郡治所,蔡瑁的久居之地,其由蔡瑁族弟蔡琰把守。

  蔡琰,字文珪,与蔡邕之女仅是同名不同人。其素有勇力,深受蔡瑁器重。关羽奔袭而来,被外围的江津戍发现,报至蔡琰。蔡琰知晓关羽乃二刘之人,个人勇武异常,因聚集兵马固守江陵城郭,拒不出战。

  蔡琰虽固守城郭,但由于关羽奔袭而来,江陵辎重钱粮舟舸多有留在外围。关羽亦不客气,转而攻取了江津戍奉城,又拿了郢城,集二城物资于江津戍,招降江陵城周围的军士约千余人,欲与蔡琰行打持久战。

  但局面并未持续多久,刘备帐下斥候走顺汉水至竟陵,又从竟陵向西南而行,走扬水至江陵。

  古来江陵与襄阳的联系,并不需要走长江过夏口,进而北上襄阳。实际的话,长江与汉水间有扬水作为沟通联络。

  面容青涩的关平奉上书信,说道:“父亲,主公来信。”

  关羽放下春秋,拆开书信端详浏览,见书信内的内容,面露怒色,沉道:“蔡、蒯二贼好生大胆,居然篡改遗命,强扶刘琮上位。又闭守城郭,向曹操纳降,引曹军南下。”

  “这?”

  关平微微皱眉,说道:“那岂不是长公子难以继任荆州之位。”

  因关金屏嫁与刘琦之子刘溥的缘故,关羽父子与刘琦颇有往来,两家关系亦是亲密。

  关羽捋着长须,感慨说道:“引曹军南下,何止是难以继任荆州之位,恐江左亦有倾覆之危。今主公携民南下,畏曹军追之,让你我父子率军走扬水,支援大军,保民安然渡江。”

  “父亲,我军若撤,那岂不是放弃奉城了?”关平问道。

  关羽点了点头,说道:“你且率传令诸军收拾器械、辎重上大船。”

  “奉、郢二城囤积辎重过多,我军军士难以全部搬迁而走,是否需要烧毁,亦或是分发与周围百姓?”关平问道。

  荆州大部分的钱粮辎重,分屯于襄阳、江陵二城。江陵城的粮草并没全部囤积于城中,还有囤积在奉、郢、蚌三城。

  今关羽奇袭江陵,攻略奉、郢二城,江陵五分之二的粮草在关羽手上,约有二百万石之多。二百万石之粮,大约可供八万大军人吃马嚼一个月左右。

  关羽此行虽未下江陵,但也得到了江陵城部分的辎重,可惜人力不足无法全部带走。不过烧毁辎重而走,不让曹操全得江陵辎重亦是大功一件。

  关羽沉吟少许,说道:“分与百姓定然会被蔡琰复取,故不可为之。我军今时撤走,此城将归由曹操所有,当不可资敌。我军尽量带走辎重,若带不走则用大火焚烧之,不留任何辎重、器械与曹操。”

  “诺!”关平应道。

  待关平走后,关羽平静的面容,却流露出忧虑之色。来自中原的他深知曹操用兵之强,帐下兵马之精锐,战将之骁勇。今曹操兵入襄阳,则是声威大震,接下来的战事将关乎江左存亡。

  “哎!”

  ……

  且不言关羽奉刘备之命,烧毁所得辎重,乘船从扬水入汉水,支援刘备军民。

  在蔡瑁的接应下,徐晃、张辽、曹纯、夏侯渊等将已至汉南,并于襄阳城内扎营。及入城郭,夏侯渊率军接手襄阳城防,又升帐与三将议事。

  夏侯渊端坐榻上,与其余三将平起平坐,说道:“我军从许昌奔赴襄阳,奔驰已有上千里之遥,骑卒已经疲倦。今刘备携民败逃夏口,当追否?”

  说着,夏侯渊环顾三将,说道:“刘备携民而走,日行二十余里,犯有兵家之大忌。渊以为今可趁其不备,军民混乱之际,率精骑追之,以败其军。诸君以为如何?”

  张辽沉吟少许,说道:“典军,刘备虽携民而走,但以老革之韬略,岂能无防?辽恐其会在途中布设兵马,以挫我军之兵势。”

  夏侯渊虽连败霍峻之手,但却没被贬官,反而是升官了。如在霍峻从郁洲归来后,徐和、司马俱在徐州掀起叛乱,他率督粮队击败二贼,平复徐州的叛乱。曹操那时得胜乌桓归来,念其旧功,又加平贼之绩,迁夏侯渊为典军校尉。

  曹纯不以为然,说道:“张荡寇,老革帐下兵卒多是江左兵马,且其兵马不足万人,多为步卒。今为护送百姓,军士多有疲倦。而我军虽疲,但为骑卒,利则奔袭追之,不利则率骑撤之。”

  夏侯渊又看向徐晃,问道:“公明,以你之见何如?”

  徐晃斟酌半响,说道:“典军,晃奉明公之令督守襄樊,不得追击。然晃窃以为襄阳初下,思刘表余恩者不少。又有刘备、刘琦屯兵江左,拒不归附明公。而江左所恃之将,不过刘备、霍峻、关羽等人。”

  “数人之中,唯有刘备名声最胜。今若能败之,必挫敌寇之心,亦能动摇江左军心,威慑荆楚士民。及又有朱灵、路招、冯楷三将奔取夏口,刘备兵败之下,唯奔江左。夏口能得,江左指日可下。”

  徐晃的所说之语不难理解,江东之中,能征善战之将,也就刘备、霍峻、关羽等几人。其中刘备的名声最高,若能击败刘备可以让江东军士胆寒。

  且刘备兵败之下,逃回夏口,又遇见征讨夏口的朱灵、路招、冯楷等将,因兵败士气低沉,大体又守不住夏口。连番受挫之下,将非常打击江东的军心,从而瓦解江东军的斗志。

  闻言,夏侯渊大喜过望,说道:“公明所言实乃高见,明公心腹之患,唯袁绍、吕布、刘表、刘备等群雄。今袁绍、吕布、刘表等人已死,唯有刘备幸存于世。此战追击,若能取刘备性命,则天下可休矣!”

  张辽见三人有追击的念头,拱手说道:“诸位将军欲起兵追击并非不可,但襄樊城郭谁守,江陵城池亦要有人去取。”

  夏侯渊瞧了瞧几人,说道:“文远既不愿追击,可率骑卒奔赴江陵,以免江陵有失。公明奉明公之命,屯兵襄樊,然因此策由伱所献,子和可留屯襄樊,由君率骑追之。”

  徐晃摇了摇头,说道:“既奉君命,岂可轻离。我屯襄樊,可由子和追击。”

  子和,曹纯也。其兄乃曹仁,奉曹操之命统帅虎豹骑。曾于白狼山,受张辽指挥,率骑大破乌桓军。

  “好!”

  夏侯渊拍案决定,说道:“我且记上公明献策之言,子和统虎豹骑精锐二千追之,我统襄阳步卒及三千虎豹骑随后便至,以败刘备之兵。”

  “诺!”

  徐晃略有担心,说道:“襄阳诸将归降不久,让其随将军追击刘备,恐有不妥啊!”

  夏侯渊摆了摆手,笑道:“我岂能不知,我命那张允率精锐从之。张允素与二刘有隙,勉强可用矣!”

  ps:可能阳了,今天人不舒服,暂且两更。

第213章 蓝口小挫

  曹操担忧刘备取襄阳,遣五千虎豹骑,五千乌桓骑,日夜兼行二百余里。许昌至襄阳八九百里,骑卒已是疲倦。在襄阳休整一两日,曹纯率两千虎豹骑精锐追击,夏侯渊督三千步卒,三千虎豹骑于后。

  刘备从襄阳撤离后,率数万百姓沿汉水河畔而行,行至蓝口聚。为追上刘备,曹纯开始奔袭。以虎豹骑人均双马的配备下,很快追上刘备军民。

  时至夏末秋初,凉风扑面,秋意渐有。

  汉水河畔,百姓衣衫褴褛,背负行李,推着车辆,蹒跚而行,队列延绵十余里,刘军士卒护卫在百姓两侧。

  在队伍的尾部,身体瘦弱的百姓因力气不足的缘故,被落在队伍的后列。左右军士帮衬他们,也在不时发出呼喊声,让队伍尾部的百姓尽快跟上。

  “嘚!”

  “嘚!”

  忽然间,地面那在震动,稀碎的石子在跳跃着,雷声滚滚从地面传导而来,这是数以千计的马蹄声践踏大地发出的声响。

  少顷,一支凶猛剽悍地骑卒从北向南而来,草芥被马蹄踏起翻飞,战马飞驰而过的劲风呼啸而过,将那坠回地面的草芥又带飞而起。

  站在高处瞭望的士卒眼尖,得见气势汹汹地铁骑,招手高声喊道:“小心后面,曹军追上来了。快跑!”

  随着士卒的呼喊,己方队列的百姓、士卒皆有耳闻,进而神情慌张起来。

  “什么?”

  “曹军来了!”

首节 上一节 144/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下一篇: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