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122节

  江左即克,刘备出于繁衍子嗣的念头,纳两名寡居妇人为妾。加上甘、麋等夫人,府上妻妾已有六名,比霍峻还多两位。但除了生下二女,其他至今没有动静。

  闻言,刘备压低声音,说道:“仲邈于皖城不知密事,备之妾甘氏已有喜事。今封锁内外消息,不得被外人所知。”

  “咦!”

  见霍峻神色惊讶,刘备低声解释说道:“今为见景升兄,不得已而为之,以免让其徒增疑心。”

  刘备也不容易,早些年的儿子被吕布弄没了。如今四旬有余的岁数,生个孩子都要小心翼翼,怕让刘表知道,不敢公布出来。

  霍峻不言及这种尴尬事,换了个话题,笑道:“峻之妻步氏近日亦有喜事,估摸时日与甘夫人相差不远。”

  为安抚吃味的步练师,霍大都督连日操劳。就在这几日步练师有了反应了,医师把脉确认了下,步练师确实有喜。步练师怀孕,霍峻开心了好几天,毕竟两世为人,能有子嗣血脉延绵,又怎能不喜。

  “咦!”

  当下轮到刘备惊讶了,笑道:“仲邈不曾言语,当真可喜可贺啊!”

  “近日之事,即便是军中之人知道亦是不多。”霍峻解释说道。

  “好!”

  刘备笑着鼓掌,说道:及克江左,翼德、仲邈皆有子嗣,可喜可贺。”

  张飞之妻夏侯氏早在三个月前怀孕,那时候张飞便大张声势地向众人嚷嚷,霍峻当时亦有耳闻。当下除了诸葛亮外,其他人皆有子嗣。

  又聊了半响,刘备终于道出了此行的目的。

  刘备抱膝而坐,叹息说道:“仲邈,备今年近五旬,仅得丹阳一隅之地。今天下纷乱,却不知何时可定?”

  霍峻轻抿茶水,问道:“不知子敬、孔明如何言语?”

  刘备斟酌少许,说道:“孔明以为当缓缓图之,以曹操比及项羽,项羽起不由得,虽霸中原,但终被高祖所灭。”

  “肃学识浅薄,窃以为主公当据江而立,先兴汉室,后伐中原。”鲁肃拱手说道。

  “那使君之意呢?”霍峻问道。

  “蔡瑁、蒯越欲扶刘琮继位,曹操临近襄阳,我离襄阳甚远。若曹操率军南下攻略襄阳,我等于千里之外,备恐荆州难得。且江淮之所,并无大军镇守,备得东海太守昌豨书信,今下却不知何为!”

  说着,刘备把昌豨答应举兵的书信,拿到案几上说道。

  昌豨,与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人各自聚众叛乱,泰山诸寇之一。初随吕布作战,在吕布败亡后,昌豨归降曹操,被任命为东海太守。

  后刘备杀车胄,占据徐州,昌豨起兵叛乱,帮助刘备抵御曹操。刘备被曹操击败,昌豨归降曹操;官渡之战后,昌豨再一次反叛,夏侯渊、张辽率兵征讨,昌豨再次归降曹操。

  后出师表中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其昌霸本是东海太守昌豨。

  霍峻心中了然,刘备担心蔡瑁、刘琮问题,曹操会比他早拿荆州,故刘备心虑荆楚。且有东海太守昌豨与他书信外来,答应举兵反叛,刘备又惦记江淮。

  霍峻放下书信,拱手问道:“恕峻斗胆,曹操为项羽,敢问使君可比高祖、世祖否?”

  次席的鲁肃神色一凝,担忧刘备会因此而不悦。然出乎他的意料,刘备叹了口气,承认说道:“备不如高祖,亦不如世祖。”

  刘备很有自知之明,苦笑说道:“高祖起兵七载灭暴秦,杀项羽,得平天下;世祖征战十二年败新莽,亡公孙,复兴汉室;备起兵二十年仅得丹阳一隅之地,兵事不及二祖,政略不及二祖,知事又晚,安能比及二祖?”

  高祖起兵七年,称帝之时,他仅是平原县令,听从公孙瓒;刘秀征战十二年,复兴大汉之时,他被吕布偷家,流落海西。拿刘邦、刘秀与刘备相比,刘备自愧不如,哪里敢还口。

  见刘备人没飘,霍峻宽慰说道:“使君非高世二祖,曹操亦非项羽其人,扭转取胜并非不能。”

  “请仲邈细言!”刘备拱手请教说道。

  “使君记得吕布袭兖州,曹操率军流亡,险些覆灭否?”霍峻问道。

  点了点头,刘备说道:“曹操流亡乘氏,已无军粮,人相食。那时备初领徐州,曹操转灭吕布,重夺兖州,兵势大振。”

  霍峻点评说道:“曹操彼时此举,如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衡天下。进可攻,退可守,故而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若曹操畏吕布之兵锋,虑粮草之得失,转取徐州,便乃自寻死路之举。”

  “昔之曹操,犹如使君。荆楚虽好,但人心不附;兵马虽多,却非我之所有;土地虽广,然非是我可宜居。江淮之所看似可谋,但畏曹操兵势,难为我用。”

  “使君领江左半数之地,今虽残坏,犹能自保,是亦使君之关中、河北也,不可以不先安,不可以不先抚。”

  荀彧之所以在曹操集团中地位如此崇高,归根到底在于荀彧一次又一次挽救了曹操。当时曹操被吕布偷袭后,想趁着陶谦病逝,夺取徐州。被荀彧规劝了回来,击败吕布重夺兖州。

  如果没荀彧这番话,曹操进攻徐州,大概率败亡于刘备之手。那时候刘备凭借击败曹操的战功,能在徐州站稳,进图中原。

  今在霍峻看来,曹操南下在即,江左内部本身就不安。若不自保江左,反而惦记江淮这种地盘,实在太危险了。

  且荆楚内部问题,又岂是那么容易解决。刘表还没死,刘备、刘琦缺乏名分。即便有名分,不论是襄阳本地士人,还是北方流亡士人,一堆带路党等着曹操。如那历史上,刘琮有抵抗曹操的想法,结果一群人架着他投降。

  刘备心中渐渐有谱了,感慨说道:“此行入襄阳,备本欲谏景升兄立伯玮为嗣子,让伯玮继领荆州牧,联手荆楚;江淮又有昌豨内应,我举兵伐之,可全南北之策。孔明劝备缓图之,备徘徊不决,今又得仲邈建言,备当无此思耶!”

  霍峻为自己倒了盏茶,抬头认真说道:“使君切莫与车骑将军言立嗣之事,恐会让车骑将军多增疑心。且蒯越非无谋之辈,峻听襄阳友人言,蔡氏已隔绝内外,除刘虎外,汉水南北诸将多听蔡瑁军令。”

  二刘打江东,蔡瑁、蒯越也没闲着,蔡瑁利用二姐蔡氏的关系,他又为车骑将军军师,二人联手在刘表病重期间几乎隔绝了内外。而且致命的是,刘琦下江东带走了文聘、刘磐这种忠心度高的将领,荆楚之内已没多少能够可靠的将领。

  像伊籍、王凯这种与二刘有关系的士人,已经被排挤出政治圈子内,伊籍已被赶到江东,出任左将军从事。王凯凭借刘表女婿的身份,勉强留在襄阳城里,如今江东能得到襄阳的核心消息,全靠王凯了。

  “这~”

  刘备微微皱眉,心思辗转难定,吐气说道:“若立嗣之事不成,备与伯玮迅速退回江左,绝不逗留。”

  “嗯!”霍峻笑道:“有子敬出谋划策,使君此行必然无碍。”

  晚上暂时没了,明天三更走起

第176章 铸兵治鄱阳

  刘备借着学习水师战术打法的名义,在皖口停留了几日,等到了刘琦一行人,继而逆江而上,奔赴襄阳。

  之前从豫章回襄阳,水路近有千里之遥。今从吴会到豫章,水路也接近千里之遥,约有两千里的江水航路,又是逆水而行,足够二刘花时间赶路。

  在皖口送别二人,霍峻返回皖城继续处理他种田治军的事业。

  此前霍峻力排众议,选择荒废的皖城作为鄱阳郡的新郡治,众人难以理解。但皖城所展现出来的独特资源地理优势,却是让众人渐渐扫除了当初的质疑。

  修缮完成的乌石堰,引皖水灌溉东西两岸的田亩四千余顷,这些搬迁到皖城的百姓利用火耕水耨,从去岁开始种植水稻,风调雨顺,今年稻米丰收,官府不收税收,搬迁来皖城的兵卒家眷终于可以自我足食。

  实际上,霍峻的帐下督万人兵马,并不正确。那万人士卒不属于脱产士兵,而是属于军户,闲时操练,农忙耕作,仅以免税作为募兵条件,为了保证军纪及战斗力,士兵作战时也要给工资。

  在丹阳之战后,来自荆楚的物资、钱粮逐渐枯竭,豫章、庐陵亦是入不敷出。军士作战的利益更多靠战后的缴获,因而在平定吴县后,二刘尽取出府库金银犒劳将士。其目的不仅有分封战功的意味,更有激发将士下一次作战的想法。

  在江左平息后,霍峻帐下保留万人兵卒,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霍峻除了保留丁奉统率的千人精锐,将剩余的九千人分成三批轮换,每批三千人,戍卫舒城及巢湖,为期二个月。

  万人军士的由荆州豪人、浔阳矿工、鄱阳渔民、江左败卒等部分组成。这万人军士及其家眷,几乎都被霍峻安排到鄱阳郡的江北流域。没有作战,万人军士每年从军四个月;若逢紧急作战,万人军士可在十日内完成集结。

  有良田可安置军队家眷,皖城的另外的一种资源也让霍峻利用起来,即天柱山内的铁矿资源。

  自东汉以来,随着江淮被开发,皖城所在的潜山盆地有了大量人口居住,随之皖城周围的铁矿也被人所发现。在潜水以北,天柱山边缘的水喉亭便有铁矿被发掘,即山治铸铁石,铸造农耕器具。

  今日霍峻从皖口坐船顺潜水北上,便是为了到水喉亭视察铁矿的进展状况。

  潜水上,数艘舟舸逆江而上,行至河畔泥泞河滩,霍峻指着河道说道:“潜水从天柱山而出,河流汹涌,别观左右两岸,春夏季涨水,秋冬降水,可为水田耕种之地。”

  说着,霍峻看向司马芝,问道:“今乌石堰四千余顷良田够否?我观田亩多是百姓耕作,少有荒废。”

  汉代之时,一顷地为240亩,四千顷地则是在960,000亩左右,按照五口之家治田百亩的估算,仅够九千六百户的百姓耕种,且不算入因无人耕种,有百姓多占田亩等事。

  当初设计开灌的乌石堰,初步满足了当下军户家眷及迁徙而来的百姓的耕种生活需求。若皖城想进一步扩张,修筑潜水堰势在必行。

  主簿司马芝沉吟少许,说道:“启禀府君,皖水流野入江,百姓得鱼虾之饶,又有水亩之耕,足可食之。修筑潜水堰,灌溉水入田,行以耕作,并非不行,但人力限制,百姓缺水牛耕作,又少农牧器具。”

  当下皖城有军户及江北流民耕作,暂时有了人口。火耕水耨是水田的耕种手段,但不代表水田不需要耕牛劳作。没有耕牛负重,只能让人劳作,且缺少铁制农具,也进一步限制了人力开发皖城。

  因而对于霍峻修筑潜水堰的建议,司马芝并不认同,而是建议尽可能为百姓获取耕牛,打造铁制农具。

  沉吟少许,霍峻说道:“吴会有铜铁之利,海盐之饶,某书信一封让承明送批农具而来。且孔明在丹阳手治盐铁,亦可向买卖农具。至于耕牛,且看日后征战缴获。”

  铁制农具,霍峻尚且能从江东搞到一些,但是耕牛却是无从下手。历朝历代,中原王朝总体上都缺耕牛,在战乱年代,耕牛更加少了。

  耕牛与地区农业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地区的富庶除了有开发早的缘故,亦有耕牛分布的因素。汉唐时期,关中地区为何田亩沃野,其有西北之利的因素,西北凉州牲畜为天下饶,关中可得到大量耕牛,用于耕作。

  川蜀地区,临近西部、南部少数民族的养殖区域,也能得到大量耕牛。江淮盛产耕牛,还要等到宋代,随着经济转移南方,两浙、福建、两湖才盛产耕牛。

  “诺!”

  司马芝拱了拱手,说到:“芝斟酌农具数目,届时向府君汇报。”

  “嗯!”

  舟船逆江北上,到了天柱山内的水喉亭冶铁工坊。水喉亭冶铁工坊位于矿区所在地,且又依潜水而建。将挖矿、冶炼、铸兵的三个功能合为一处,由刘忠负责督建管理。

  刘忠为霍峻介绍工坊,说道:“铁石被挖掘而出,送至冶炼匠师手上,让其击治铁石,求其中之铁,烧冶之使成水,后又让工匠锻之,制作成兵器。”

  战事结束后,霍峻开始轰轰烈烈的军事大发展,不仅修建船厂,汇聚船工,打造水师。且向刘琦上书请求江左铁匠百人,又在豫章、鄱阳、庐陵三郡募人,在水喉亭建造三合一的兵工厂。之前曹魏战败的战俘当做挖矿的劳力,期满五年免罪,赐予民籍之身。

  说着,刘忠指向潜水边的水排,说道:“奉府君之命,我等向诸葛军师请教,得水排制作之法。于激流处制作,架木立轴,用水激下轮,鼓风带橐,冶炼铁石,可省工匠鼓风之力。”

  冶铁需要鼓风,在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代替旧式的马排用于炼铁。刘忠出自浔阳,对于铜铁冶炼有所了解,可以说是技术性官僚,霍峻便让刘忠向诸葛亮请教水排的制作方法。

  望着轰轰烈烈的工地现场,霍峻问道:“铁坊何时可用?又可出多少兵刃、甲胄、箭矢?”

  刘忠估摸着时间,说道:“启禀府君,铁坊不过千人,规模不大,约十日后可建成。但具体可出多少兵刃、甲胄,忠不敢妄言,据忠所知,千人之坊,分有冶铁、铸造二职,待时间固定,月可出环首刀八九十把,铁甲月可出七、八领,箭矢四、五千支。”

  历代以来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兵器亦有耐久度,出征作战,不携带多余的兵器,几乎就打不了仗。如砍柴、开路、拒马这些不仅要用人,更要用到刀斧。

  霍峻摇了摇头,说道:“兵器、甲胄、箭矢太少了。铁坊建成后,某从鄱阳、豫章募一批机敏农夫入坊,务必提高甲胄、环首刀数目。”

  不仅霍峻缺工匠,整个江东都缺铁匠。如刘备为了发展军力,将部队精良化,也在打造兵器、甲胄。且大战之后,百姓重回农田劳作,也需要农具劳作。

  “对了!”

  霍峻纠正说道:“今后可省箭矢,多铸短矛。”

  打了这么久的水战,霍峻渐渐发现了弓箭的弊端。在江水上作战,弓箭看似便捷,具备杀伤力,但江水湖泊之上,弓箭的精准度感人。除非像甘宁这种的精通箭术,又习水战之法的人,一般人在江水湖泊上作战,发挥不出非常大的作用。

  在霍峻深思之后,决定在船队上加配标枪,用于增加杀伤力,即五百支箭矢,配备五十支短矛。远距离作战用弓箭,近距离接舷战时,可用拍杆,继而又用标枪投掷。如此配备下,水师战船的火力又增加几分。

  “诺!”

  刘忠为官务实,亦不多问,仅是点头应下。

第177章 襄阳水深

  霍峻在搞皖城的大生产,水路一千数百余里,刘备、刘琦路上且停且走,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二人率亲随部众终于到了襄阳北门。

  出乎二人意料,率荆州文武出迎接他们,不是荆州牧刘表,而是二公子刘琮。

  距离于荆州文武五十余步之外,刘备用手拉住刘琦的手臂,神色一凛,说道:“此非恰当之礼,伯玮不可前行。”

  “嗯?”

  刘琦面露不解,说道:“叔父何出此言?”

  刘备指了指左右旌旗,又示意了刘琦看向前方,说道:“伯玮,且仔细观察,上次我等回襄阳,景升兄出迎,声势可没如此浩大!”

首节 上一节 122/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下一篇: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