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367节

“老四。”

皇帝刘进沉吟着,随即摇了摇头,在流封建制度下,虽然大部分权力都在郡守国相手中,但王侯的权力依旧是很大的,而且这个时代不流行韬光养晦,而是流行立功维持富贵,如果一个诸侯王没有作为,那就说明他彻底被郡国官员压制了。

刘进望了一眼下方那些朝廷大员,列侯诸爵,心中对老四判了死刑。

“既然你们因为朕不愿意开战而如此不满,那朕就给你们一个愿意打仗的皇帝。

倒是要看看这天下是否会如你们所愿。”

想到这里,刘进便直接说道:“北燕王天……。”

北燕王?

众人一惊,皇帝的性格,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做出了选择?

这三个人各有各的缺点,各有各的优势,即便是朝臣一起商量也很难选出。

没人能想到刘进是根据自己这一段时间遇到的问题,想要选择一个能压住所有文武官员的皇帝。

“陛下!”

殿中瞬间响起了几道声音,满是焦急。

“嗯?”

刘进的声音之中带着疑问,然后没人说话了。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君权发展到了明朝,有了大臣争国本事件,反而在之前君权更弱的时候,太子主要是由皇帝决定,除非臣下一起反对,比如刘邦想换太子就是被基本上所有人一起反对。

这实际上体现了宗法规矩的力量,明朝有皇明祖训这种极其明确的继承法,所以臣子们就有对抗皇帝的法理。

这个世界有明确的嫡子继承制度,所以刘如意就不能上位。

刘进虽然威望受损,但诸王都是庶子,没有不可争议的继承人,面对本就不是铁板一块的朝臣,还不至于决定不了继承人。

见到没人说话,刘进这才接着说道:“北燕王天姿英断,允文允武,是能够托付大业的人啊。

先帝诸位子嗣之中,北燕王与朕亲善,又有事功于四夷,若不以北燕王为皇,又能以谁呢?

传朕旨意,立北燕王旦为皇太弟,速速唤到长安,入继大统,承我汉家社稷。”

……

北燕王国。

面对朝廷使者传来的消息,北燕王欣喜若狂,立刻就要召集王国属臣和私军前往长安。

“大王,北燕王国是一片净土,一旦进入长安,可就身不由己了。”

北燕王大手一挥道:“先帝昔年以梁王藩入继大统,也有人这样说,最终创造圣王的功业。

寡人如今承蒙皇兄看重,授以大位,难道就不能如同先帝吗?”

等到北燕王刘旦走到半路,朝廷又传来了消息,“大王,大行皇帝在长乐宫崩殂,朝臣为大行皇帝上谥号鼎。”

“鼎?”

刘旦喜欢武事,对这些弯弯绕绕不喜欢,王国属臣为他解释道:“大王,在谥法解中,鼎只有一个含义,为追改前过,是中等的谥号。”

“中谥?”

刘旦有些惊讶,“追改前过?”

这个谥号的评定让刘旦陡然之间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危机,他这个皇兄干的确实一般,追改前过也很适合。

但刘旦觉得朝臣实际上能给他这位皇兄一个下等的美谥的。

想夸一个人总是能夸的,就像夸一个女人一样,从美,到气质,到衣品,总有一个点。

“谥号能改吗?

皇兄将大位传到寡人手中,这是如同再造的恩德,况且寡人一向与皇兄亲近,就如同亲兄弟一般,一个中谥……”

他这话刚刚出口:瞬间众人就齐声惊呼道:“大王万万不可!”

王太傅甚至直接冷汗涔涔道:“大王,您平日里不喜欢读儒道的典籍,这没什么。

但刚刚的话可万万不要再说了!

谥号可是上呈素王上皇的,这就像是臣子向主君递交年终奏折,哪里有改掉上呈素王奏折的道理呢?”

北燕王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论文武一起反对自己,而且面上带着焦急之色,心知这件事恐怕真的行不通了,无奈只能接受。

……

“大王,大将军与御史大夫率领长安城的文武百官前来迎接您。”

北燕王正要下车,王太傅一把拉住道:“大王,要小心,平稳继位第一!”

刘旦心中一凛,缓缓点头。

第429章 新皇

作为刘进亲自指定的继承人,没有发生任何的波澜,刘旦在长乐宫接受群臣的祝贺,即位皇帝。

长乐宫中。

刘旦兴奋的摸摸这个,摸摸那个,巨大的惊喜充斥着他的全身,“太傅,寡人,不,朕,朕现在应该做什么?”

太傅轻捻胡须道:“陛下,先帝赐予了您天子之位,现在您该树立天子之威了,想要树立您的威望,就是抓住一部分朝臣以及天下人的民心,然后做出功绩。”

刘旦闻言转着圈圈踱步,然后一拍手道:“皇兄生前最大的事,就是南国战败,甚至因此郁郁而终啊。

身为兄弟,不为皇兄复仇,是不合孝悌之道的。

朝廷之中据说争论的很激烈,许多人都想要再起战事,不顺应人心想必是不能持久的。

若是朕能击败西南夷,既是为皇兄复仇,又能赚足威望,还能顺应现在朝廷之中的人心。

太傅,朕认为应当这样做。”

太傅微微笑道:“陛下您所说的是对的,就是应当如此,将群臣唤进宫中,向他们宣布这个消息。”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实行的手段,现在的大汉形势,就非常需要这一场战争,不论是胜还是败,只要那一股郁结之气散发出去,这场牵扯到整个朝廷的争论至少会停下。

群臣各怀心思的进宫,尤其是一众重臣,互相望着,心中则在盘算,未来几年不知道这里还能剩下多少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的姻亲故旧,王国臣属,都是要来朝廷任职的,位置就那么多,自然有人要让出位置。

朝臣们纷纷落席,刘旦环视殿中,满是陌生的面孔,说道:“众卿,朕得到了皇兄的信重,得以继承大汉的社稷。

进行长乐不过数日,朕不能眠,不能食,日夜忧虑,唯恐辜负了皇兄的信任,而损伤了皇兄的仁德啊。

朕在长乐冥思苦想,不能得到解决,于是问政于众位爱卿,还请众位爱卿为朕分忧。”

在场的群臣大部分都是人精,一听这话就知道皇帝是要问接下来干什么,大将军直接出列说道:“陛下,臣接到前线的奏报,西南夷听闻先帝宾天,竟然大肆祝贺,说‘大汉的皇帝死于黎人之神’,简直猖狂至极。

君王是天下的脸面,君王受到羞辱,作为臣子的应当去拼命,臣请战,平定西南夷,将夷王的头颅献于长乐宫,挂在长安城的城楼上。”

刘旦闻言瞬间便愤怒道:“西南夷竟然如此的猖狂吗?

朕真是震惊啊。

皇兄是品德高洁的君王,仁慈的对待天下的一切,他信重朕,将天下交到了朕的手中,这是怎么的恩情呢?

若是不能为皇兄报仇,朕难道还能有什么面目坐在这天下至尊的位置上吗?

朕理应征讨西南夷狄!

在座的众位爱卿,与西南夷有仇恨的又何止一家呢?

这广袤的关中,又有多少的子民想要前往南国复仇取回亲人的尸首呢?

这是朕所关心的啊。

朕还是皇子的时候,父皇曾经对朕说过,大汉之内有无数忠诚的臣子在守卫,是不需要担心的。

所以想要让大汉的天命得到永永远远的延续,就要清剿四方的夷狄,让它们不能侵占大汉的土地。

使诸夏永远的强盛,使天下永远的昌盛,这样素王上皇就会庇佑大汉的天命。

如今西南夷敢于进击诸夏,朕不能坐视不理,眼睁睁的看着子民陷入夷狄的杀戮之中,那不是君父所应当做的。

号召天下的列侯,诸侯王,百姓,朕要再与西南夷开战。

诏令全军,拆毁掉他们的房子,抹除掉他们的语言,消灭掉他们的肉体,使他们灭绝,这是朕的命令。”

刘旦这个人是真的暴戾,当年跟着霍去病在辽东都护府时,还是一个少年时,就动不动打杀,面对胡人更是不当人看,一向手段都很是狠厉。

太傅在殿中坐着不住的点头,皇帝虽然不学无术,但至少记性还是很好的,这一番话不缺不漏的说了出来。

“陛下圣明!”

刘旦话音刚刚落下,殿中就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一大群人起身高呼,细细一看全都是之前上书要再战的大臣。

大将军等人心情很是激动,经历了这么久的拉锯战,甚至熬死了一任皇帝,这个巨大的争论终究还是落下帷幕,以主战派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不愿意进行战争的官吏则前途稍显暗淡,再加上丞相的自杀,相当一部分官吏都要从长安被赶到地方去了。

刘旦一一望过去,大部分都是武将,人员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自然是列侯,军功勋贵的代表。

第二部分则是没有列侯爵的高等级将军,他们功劳不低,但还没到封侯的标准,所以希望能够继续战争,来获得升迁。

第三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些像,是那些远支的宗室,诸侯王国处于被废除状态,或者快要被废除,现在需要功劳转型军功勋贵世家,或者需要军功来维持王国的存在。

刘旦见到这群主战派的人员分布这么广泛,就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他有些不懂自己的皇兄为什么要罢战,群情都已经汹涌到这个地步了,就算是硬着头皮上,那也得打这一仗啊。

况且区区西南夷,刘旦还真的没把它放在眼中。

因为有了辽东都护府,汉廷的东北部战线就大大的前移了,曾经节制赵、代、燕等三地军务的赵王就失去了战时的指挥权,代之以辽东大都护为尊。

冠军景桓侯去世之后,在辽东都护府的权力架构中,他这个北燕王的位置就变得很是重要。

按照刘旦的想法,我在辽东打那些强壮有力的游牧都轻轻松松,西南夷就像是猴子一样,想要战胜简直是轻而易举。

当初汉廷征讨西南夷的战报,刘旦看过,看完就觉得真是离谱,完完全全的放弃自己的优势,然后倒霉到极点,缺粮生病导致汉军战斗力大减,最后被夷狄一波冲散,失去指挥,彻底炸营,互相践踏而死的就不知道有多少。

当时刘旦就和太傅评价道:“陛下一定没有看过兵书,没有见过昔年秦国白起战胜赵国的长平之战。

这山区之中发生战争,真是可怕至极啊。

一旦敌人把守关隘,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一个不慎就是全军覆没。”

刘旦取出自己制定的战略,他对武事颇有信心,让宦者交给群臣,笑道:“这是朕的战略,诸位爱卿可以一观。”

————

首节 上一节 367/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视:红楼庶子,开局大雪龙骑

下一篇:从红楼开始的大黄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