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第323节

走在孙杰身后的孙传庭,心情明显要比前几天好上很多。

从天启年间开始,辽东就一直是心腹之患。

孙传庭还没有投降孙杰时,不止一次的北望辽东。

这个地方,从唐朝之后,就开始尾大不掉。

宋朝,发迹于此处的女真,甚至攻破了汴京。

如今,孙杰直接把辽东趟平,以后,即便这里又有部落兴起,也只是癣疥之疾罢了。

“大人,辽东之事已经了结,是不是该领兵回去了?!”

身后的孙传庭开口问道。

“过年前要回去,在回去之前,把沈阳城收拾完毕后,领兵将附近的那些城池横扫。

等开春之后,再领兵收复奴儿干都司。”孙杰止住了脚步。

“那,大人,是不是该登基了?”孙传庭的试探的问道。

孙杰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你以为,以后,该建都何处?!”

孙传庭心中一喜。

话到这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孙传庭想了想,说道:“陕西乃大人立身之地,也是兴起之地,西安府又是帝王都,立都西安府,最好不过。”

孙传庭说的也没什么问题,陕西是孙杰的基本盘,现在已经被孙杰打造成铁板一块,立都西安府乃上上策。

孙杰转过身子,看向南边。

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始了,海洋不可放弃。

想要长久的立足于世界之巅,就必须掌控大海。

西安府距离海岸线太远,对于航海多有不便。

但是,西安府也有着其他地方不可相比的优势——西安府距离西域近。

孙杰以后也不会只攻略海洋,从而遗忘陆地。

兵分两路,一路从西安府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往西,另一路沿着海岸线,一直往西。

立都西安府,能直接辐射到西域,对于掌控西域有莫大的作用。

从西域一路往西,一直横扫到那些“绅士”们的城下。

两个方向都不能丢,无论陆地还是海上。

但不论怎么讲,现在京城都不合适了,对于现在的孙杰来说。

若是攻略陆地,京城的优势比不上西安府。

若是攻略海洋,京城的优势也比不过金陵。

所以说,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京城都不行。

其实,实行两都制最为合适。

一个西安府,一个金陵。

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南。

立于西安府,可以遥控西北以及西南。

居关中,可遥控西域,也可南下四川,遥控西南。

居金陵,可遥控东南,通过海路,也可以遥控东北。

所以说,目前孙杰的打算就是实行两都制。

一个是西安府,一个是金陵。

等以后修建铁路,将其联通,能省掉很多事。

不过,现在还有些早。

“未必只有一都,也可实行两都制。”孙杰看着眼前的大雪,开口说道。

孙传庭有些纳闷,他其实不太赞成两都制。

大明虽然是两都制,但金陵压根没有都城的作用,基本上是吉祥物一般的陪衬。

大部分情况下,都只是一个象征作用。

“可是大人,两都制缺点很大,如同京师和金陵一样。

金陵存在这么多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孙传庭一脸疑惑的问道。

“此事我心中已经有了想法,时间还长,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孙杰说道。

雪还在下着,士兵们将城中的尸体清理的七七八八。

其实也没多少,大部分都被炸的和泥土混为一滩。

城外百姓的尸体,也被士兵们埋葬。

在这里休整了几天,孙杰留在沈阳,让赵大顶他们领兵出击,以沈阳为中心,攻打其余尚未拿下的地方。

沈阳城不是很大,容纳不下太多的人。

所以,还有很多建奴百姓在其他的地方。

这些建奴百姓都是些地位低下的人,能住在沈阳城中的人,基本上都是皇太极的亲信或者贵族。

而这些人,只是一些底层建奴。对于这些人,孙杰不打算采用杀光的策略。

底层也只是相对而言,和沈阳城中的建奴比较,相对底层。

要是和大明百姓相比,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建奴老爷。

他们可没少做过烧杀抢掠的事,杀的大明百姓依旧不少,属于皇太极的后备力量。

这些人必须要处理,总不能享了福,不付出代价。

以后,要在辽东这里修建铁路,修建公路,修建各种设施,这些人是上好的劳工。

第一百九十七章:这日子可真快活啊

辽东这个地方至关重要,现在人口数量不多,但也要掌控下来。

还有整个奴儿干都司,以及海峡对面的库页岛。

拿下这里,向南可以辐射倭国,一直北上,跨过寒冷的海峡,便能到达美洲。

以后,在这里修建补给地,可以轻松的到达美洲。

现在还来得及,将美洲从那些人的手中抢过来,然后大肆移民。

这么好的地方,不趁早占下来,对不起后世子孙。

孙杰坐在帐篷中,构思着这些事情。

面前的火堆烧的噼里啪啦,从旁边的一个袋子中摸出几个带皮的土豆,扔了进去。

用火钳夹一些炭火将生土豆盖上,再过十来分钟,香喷喷的烤土豆就能吃了。

放下火钳,把装满水的铜壶挂在了火堆的铁架子上。

孙杰靠着椅子靠背,闭上了眼睛。

辽东更冷了,进入冬季之后,大雪就不断。

外面呼啸着北风,昏天黑地。幸亏帐篷安在城墙边上,不然,还真容易被吹飞。

城墙上有一根木桩子,上面绑着一个带着几片血肉的骨架。

那是被活剐的范文程,面朝着南方,躯干吹的哐哐作响。

孙杰听不到这声音,也不会去管一个汉奸。

杨临掀开了帐篷那厚重的门帘,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面带凝重,停在了孙杰面前。

“大人,金陵来报,崇祯太子朱慈烺,于前日,在金陵登基。

新的年号已经定下来了,叫做弘光。”

孙杰睁开了眼睛,看向杨临。

“弘光?”

弘光这个年号,正是朱由崧这个胖小子的。

本来以为,这个年号会随着历史的改变,从而消失,没想到还是出来了。

“确实是弘光!”杨临回道。

孙杰离开前,在金陵那边留了不少探子。

本来,还留了一支兵马,在那边征集百姓。

那些兵马人数不多,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索性化整为零,分布在南直隶大大小小的府县当中,为孙杰提供消息。

身前的火堆噼里啪啦的响着,架子上的铜壶里,热水咕噜咕噜的翻滚。

孙杰泡了一杯茉莉花茶,浓茶热饮。

细细的呷了一口,茉莉花的香味和茶叶的香味,在口腔中缓缓散开。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吗?”孙杰问道。

“据说,东南海匪郑一龙已经向朱慈烺效忠。为了拉拢他,朱慈烺给了他一个镇海侯的爵位。

只是,这一切和朱慈烺没啥关系。现在,那边的内阁是杨嗣昌、张之极他们。

按理说,勋贵不得入内阁,可这次,他们脸都不要了。

朱慈烺只是一个十岁出头的娃娃,哪里有什么权利,都被杨嗣昌他们架空了!”

杨临详细的说着。

首节 上一节 323/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