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第213节

“这样吧,我买三十级人头!”

牙齿一咬心一横,花了一万五千两白银。

这可让他着实肉疼。

“行了,事情办妥了,那我就先走了!”孙杰站起,往外走去。

虎大威小心翼翼的跟在孙杰身后,陪笑道:“孙将军放心,太原府之事,我绝对守口如瓶,不忘外面透露一分一毫!”

孙杰毫不在意的摇了摇头,道:“无所谓,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无所谓!”

手中有兵,自然有这个底气。

历史上的李自成,把福王煮成一锅“福禄粥”,也没见害怕什么。

孙杰可要比李自成强大多了。

把建奴人头交割之后,孙杰带着人出了太原府城。

朝着潼关方向前进。

已经把钱财和人口提前送走了,孙杰轻装简行,速度快上不少。

没多久,便过了潼关,进入陕西境内。

这一消息很快被孙初文得知,在孙杰距离西安府还有十几里路时,他便早早的带着人在西安府城外十里处迎接。

孙初文站在冻得梆硬的官道上,看向前方,脸上多了不少焦急和期盼。

官道两侧,扎了不少彩亭。

红绸缎挂在这些彩亭上,风一吹,随风招展。

他特地聘请了西秦班,在官道旁边唱着大戏。

一个黑点出现在前方,孙初文眼睛大亮。

他急忙转过身,看向西秦班那些正在吹做的乐手,大喊道:“卖力些,卖力些,吹的好了,待会重重有赏!”

一听这话,那些乐手们鼓足了力气,吹吹打打的声音更响了。

黑点越来越近,孙初文看到了走在前方的孙杰。

当下就带着人,朝着孙杰跑去。

喜悦洋溢在脸上,嘴巴合不住。

孙杰自然也看到了朝自己这边跑过来的孙初文,控制着战马开始减速。

“泰山,怎么这么远就过来迎接?!”

孙杰笑呵呵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孙初文,说着就要从战马上跳下来。

“莫要如此!”

孙初文连忙阻止,笑道:“大将军德胜而归,缺个牵马坠蹬的人,怎么能让大将军徒步前行呢?”

拽着马辔头,孙初文就要往前走。

“这可不行,这不行!”

孙杰连连阻止,道:“说什么也不能这样!”

孙初文执拗不过,只能重新换一个人。

等回到西安府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大冬天,天黑的很早,也黑的非常厚实。

孙初文特意在秦香楼摆了接风宴,作陪的人可不秦商这些人,还有西安府的那些大小士绅。

一个大房间里,摆了三四张大圆桌。

和孙杰亲近的那些秦商之人,和孙杰同坐一桌,西安府的那些士绅,坐在其他桌子上。

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还很兴奋。

能过来陪孙杰,可是莫大的荣幸。

现在的孙杰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刚刚来到大明的傻小子了。

手握大功,手握重兵,手握十数万人口,已经是威震一方的诸侯了。

孙杰的事迹,早就被秦商这些人,宣传的人尽皆知。

甚至还夸大其词。

竟然说,孙杰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是天上的神仙。

还说什么,孙杰出生那年,天地赤红,产房霞光满堂,异香飘荡十数里,天上有阵阵龙吟……

说的非常夸张,就好像真龙天子下凡一样。

这些秦商精明着呢,哪怕孙杰现在心中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们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把孙杰往这方面引。

房间当中的这些士绅,也听过秦商宣传的那些事迹。

自然而然对孙杰有了敬畏。

他们对秦商说的那些异象存疑,但那些功劳可是实打实的。

一出手便是阵斩数千建奴,俘虏数千建奴,从万历年后,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战果?

那可是建奴,不是流贼。

“来,诸位,让我们共同举杯,敬将军一杯!”

孙初文脸色通红,举起手中的酒杯,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第一百三十三章:设立各项部门

一顿酒宴吃的热火朝天,气氛也越来越热烈。

席间的那些士绅,频频举杯,向孙杰敬酒。

酒醉了三分,气氛越发活跃。

一个士绅站了起来,看着孙杰,脸上满是尊敬和小心:“孙将军,这次,朝廷少不得一个总兵职位,说不得还要更高。

到了总兵之位,应该要开府了吧?!”

所谓开府,就是组建自己的幕僚班底。

士绅没有几个傻子,尤其是在场的这些士绅。

孙杰的实力现在已经膨胀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若是能在孙杰开府时,就加进去,以后,一旦孙杰更进一步,那他们这些人,岂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朝廷?

说句难听的,都这会了,朝廷算什么东西?

朝廷要是有用的话,建奴为何频频入寇?

这么多年,东林党做大,排挤北方派系官员。

整个朝堂,陕西籍的官吏没几个不说,还一直遭受排挤。

哪怕税务,也是整个北方占了大头。

辽饷、剿饷和练饷,这三大饷几乎全都平摊在了北方人身上。

至于南方,一句“与民争利”直接怼了回去。

万历天启年间,江南士绅商人带头抗税,暴动不断,打的朝廷不断退让。

朝廷这一退,这些缺出来的份额,全都压在了北方。

加之北方天灾人祸不断,朝廷的威信,早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而孙杰的出现,就像是一把火,点燃了这些人心中的欲望。

士绅们和百姓不同,他们是投机者,是既得利益者。

宋朝之后,士绅没了成为豪强的条件,但逢乱世只能不断的在各方身上押注。

晋商押注建奴,江南押注东林。

如今,陕西的这些士绅押注孙杰,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事实上,历朝历代的开国将领和文官功臣,都有着很明显的地域性。

朱元璋的班底,基本上都是淮右人士。

汉朝也是一样,刘邦的班底,基本上都是沛县那一块。

同乡,有时候是一个很好的关系纽带。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其实,华夏这片地方英雄辈出,从来都不缺少能臣猛将。

朱元璋发迹之前,不过黄觉寺一行僧,谁会认为他以后会是皇帝?

汤和、徐达、常遇春这些人,未发迹之前,谁会认为他们是天上的将才?

刘邦也是一样,难道,沛县比其他地方厉害?是天神选中的地方?!

华夏不缺猛人,更不缺良才,缺的是伯乐。

孙杰明白这些道理,自然也不会舍近求远,抛弃陕西,从而去选择其他地方。

不过,开府事大,不能随意拍板而定。

孙杰看着站起来的这个士绅,笑着说道:“这位看着眼生啊,以前没见过?!”

这士绅恭敬的回道:“在下寇礼,蒲城人,前不久,刚搬到西安府,和孙先生乃是旧事,将军不认得也是自然!”

“姓寇?莫非,阁下是寇相忠愍公的子嗣?!”孙杰有些差异。

寇相便是北宋宰相寇准,人送诨号寇老西,谥号忠愍。

他老家便在蒲城,孙杰听到这人姓寇,又在蒲城,自然会联系到寇准身上。

寇礼道:“孙将军说的不错,在下正是忠愍公的子嗣。”

也是,孙初文是孙丕扬的子嗣,寇礼是寇准的子嗣,两人的家族在陕西这个地界上,都是有名有姓的存在,两人认识也很正常。

首节 上一节 213/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