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

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 第42节

南越之南的中南之地,又是什么地方,照样无人能知。

西北的月氏再往西北走的西域之地,却依旧不知道是什么地方,至于大海,臣反而认为海洋产出丰富,无论是海鱼还是生活所需的海盐,都是非常富庶的东西。

若是有舰队能探索海洋,建立起来诸多谋生的手段,那就是天下开财源。

等到那个时候,我大秦也会更加富有!人口也将会更多。”

嬴胡亥深吸一口,这王绾的眼光很超前啊,竟然想到了开采海洋资源!

牛皮!

王绾察言观色,见皇帝脸上露出向往之色,随即道:“但正如李斯所言,分封制度也有其不好的一面。

一旦宗主国衰弱下去,就会重现春秋战国的无尽战乱,到时候荼毒生灵,天下都要陷入战火中。

臣方才所说的,都是往好处考虑,如果分封国不愿意按照皇帝的意思,往北灭匈奴,南跨中南之地,东出大海,西约祁连山,反而养精蓄锐,意图反叛皇帝,岂非养虎为患?”

嬴胡亥又是一番沉思,因为历史上这样的事情真的太多,在他记忆里,随便一抓就能抓出一箩筐这样的事情来。

“那这么说,分封制依旧有其局限。”

王绾含笑道:“陛下无需多虑,我大秦有眼下这无尽疆土,本身就是旷古未有的事情。

更况且,我朝如此多的土地,许多地方都还是未曾开坑的荒山。

甚至于先帝在山林苑中修建的宫殿里边,偶尔都会有猛兽袭击。”

嬴胡亥颔首道:“丞相言之有理,那朕还想问问丞相,对于焚书令有何看法?”

相对于后世动辄十数亿的人口基数,大秦这几千万人口,真的是少的可怜了。

“时过境迁,朕今日所来,乃是虚心求教,问政于爱卿,无需担忧什么。”

王绾激动地连接磕头:“吾皇圣明,臣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到自己老爹这样说,王喜吓得额头上冷汗直流,这种对话简直就是在非议先帝啊!

可,自己又怎么敢打断君王和父亲的对话?

“诸子百家诞生于近乎六七百年的纷乱之中,各项言论不说杂七杂八,但其中必定有精髓。

如兵家经典,兵法十三章;可以说是战争宝典了。

但也正是因为起言论班杂,所以不适合天下一统,可丞相李斯为法家高人,他所言之焚书令,无外乎就是焚毁除法家以外的书籍。

让法家成为我大秦主流,此为一家独大。

如果将来时儒家门徒为我大秦左丞相,倘若是儒家门徒要也建议皇帝来一个焚书令,焚毁除了儒家以外的令书。

这对于天下而言,无异议最为可怕的灾难,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啊!”

嬴胡亥眼睛一亮:“那,丞相可有办法摒除这种弊端?”

王绾叹了一口气:“皇帝恕罪,老臣多番思索,终究是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摒除这种眼睛看得见的灾祸。”

嬴胡亥思量片刻,遂而道:“实不相瞒,朕似乎有办法,可以解决这种弊端!”

第64章 迫不及待的科举看着王琯惊愕无比的目光,嬴胡亥轻轻一笑:“王喜,取竹简来!”

“喏!”王喜满头冷汗,取来了一把用牛皮穿好的竹简,嬴胡亥轻轻滑开太阿剑,在王绾不解的目光下,将牛皮绳切断,快去的取出六篇单独的竹简来。

他看了一眼目露疑惑之色的王绾,缓缓道:“先帝创立基业,设置三公九卿制度。

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丞相看看是也不是。”

王绾急忙道:“老臣洗耳恭听!”

嬴胡亥取出一枚竹简,往边上一放,说道:“主管官吏,税收、礼法、军事、刑罚、工程建筑。”

“陛下言之有理。”王绾先是点头,随后又摇头道:“然而这种分类,虽然一目了然,却有过于简单。”

“丞相莫急,朕话尚未说完。”嬴胡亥缓缓道:“朕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废除三公九卿制度,分别设置六部。”

这一次,不仅王喜脸上是冷汗,就连王绾脸上也全是冷汗了……

嬴胡亥意气风发:“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兵部!合称六部。

这六部之中,相信丞相大人听起名便知其事。”

王绾拱手道:“吏部,自然主管官员,升迁任免出于此处、户部则主管税收,民众、移民、徭役云云,和治粟内史相似。

往后的礼部,倒是和九卿之一的奉常职责相似。

至于刑部,那和廷尉相差无几,此外兵部或许和太尉相差无几,工部则像是九卿之外的将作少府,负责建筑事务。

这……”

嬴胡亥含笑道:“爱卿直言无妨。”

“臣斗胆,陛下所言的六部,只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什么变化啊?”

“哈哈……”嬴胡亥笑道:“丞相姑且看看,这六部之上是何人?”

王绾本是聪明人,皇帝这么一说,他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是……无比的集权制度啊!

远超始皇帝创立的三公九卿制度!

“我大秦朝野,百官之上为九卿,九卿之上为三公,三公之上方才是朕!”皇帝威严道:

“若改换六部制度,那六部之上便是朕。六部职责更加明细,做事效力也将会更快。

此外,朕还打算在咸阳宫中设置百官办公场所,如此一来,我朝廷办事效力将会更高!”

“却不知……六部隶属长官,各自敬称?”王绾迟疑着道。

“六部各自设置一名尚书为主要官职,尚书之外设置侍郎未副手,副手主要负责检查六部下属官员,包括六部首脑,也就是各自的尚书。”

嬴胡亥继续道:“御史则单独出来,负责监察百官。此外,朕还要设置一锦衣卫,上监察百官,下监察万民,以此保证我大秦万世太平!”

“咕……”王绾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他真的是被皇帝这等超前的想法震惊到了。

“六部……锦衣卫……”王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拱手道:“吾皇,此事颇大,还请朝议。”

“朝议,当然是要朝议的。”嬴胡亥幽幽道:“丞相难道就没有发现,这里的六部分工明确,而且各自独立,非常适合吸纳诸子百家的人才为我大秦所用?”

王绾面色一肃,心中忍不住琢磨起来,皇帝这究竟是为了集权一身,还是为了吸纳诸子百家人才,为我大秦所用?

“如兵部,则以兵家人员为主,刑部则以法家人员为主、礼部则以儒家为主、工部则以墨家为主。

长此以往,诸子百家可与我大秦一统盛世繁荣发展,何乐而不为?”

“吾皇圣明!”王绾深吸一口气:“此事影响深远,颇具有大禹治水之功。

常言道疏不如堵,诸子百家人才众多,只是一味的杀戮和压制,势必引起叛乱,然而陛下此举,俨然有大禹治水的疏通之功。

只是……这诸子百家之中,欺世盗名之辈也颇多,却不知陛下又该如何选择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听得王绾此言,嬴胡亥心里又忍不住高看此人一眼,自己绕了半天,把六部制度都扯出来,就是为了终极目标——科举制度!

“丞相此言,深得朕心!”嬴胡亥随即道:“若是每一部都设置相应的考题,让所有人都来选择性参考,丞相之意如何?”

“选择性参考?”王绾又是一愣,随即道:“若是如此的话,那恐怕也行不通,某人对于某一项或许精通,可为官一方,需要的却不仅仅只是其中之一精通,而需要博学才行。”

“这样都略懂一点的,那正好可以弄到六部中对于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的。”嬴胡亥随口道:“但依旧要通过相关考核,方才可以录用。”

王绾琢磨了片刻,随即颔首道:“吾皇圣明,此等挑选官员的办法,臣却是是闻所未闻,但细细一想,想要实施者等办法,恐怕也需要大兴教育,方才可成!”

“丞相此言,算是说到了朕心坎里。”嬴胡亥道:“朕次来,除了实行新的朝政体质以外,便是大兴教育。”

“这……”王绾面露不解之色,抬起来头,却发现嬴胡亥正在笑眯眯的看着他,顿时心头一震。

“朕听人说,墨家有矩子,却不知儒家,是不是也有矩子?”嬴胡亥缓缓道:“又或者说,儒家的不不叫矩子,而叫做宗主?又或者是门主?”

“老臣……”王绾起身,随即走到皇帝身前,慎重无比的叩拜:“老臣当代儒家门主,叩见皇帝陛下万岁!”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王绾,嬴胡亥面上带着微笑,可心理却还是有些意外的。

他原本以为王绾或许会和儒家宗主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但确实是没有想到,这家伙竟然就是儒家宗主!

“丞相何须如此多礼?”嬴胡亥轻轻一笑:“朕之所以提到儒家,却只不过是因为儒家先祖孔丘,乃是第一个开创私学之人。

此举令天下有心志于学的人,都能获得学问,乃是大善之举。并没有追问丞相是不是儒家门主的意思。”

听得此言,王绾心情很是复杂,可不容他多想,皇帝又道:“那却不知,丞相可有学孔圣之心?”

王绾抬头看向皇帝,却见得皇帝一脸认真:“朕欲要兴办教育,开我大秦民众智慧,这第一所太学,丞相亲力亲为,可否?”

第65章 皇帝也做说客太尉府!

嬴胡亥将六部制度、科举制如法炮制的说了一遍,蒙毅全力支持,并且主动请命为第一人科举主考官!

“太学兴办,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得起来的,但此刻发布诏令,凡我大秦子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更不论男女,但凡是自命有才之人,皆可入咸阳参加明年开春的第一次科考。

届时,朕会亲临考场,所有参考人员只要过了,皆为天子门生!”

蒙毅兴奋的瞬身都在发抖,他离席叩拜:“吾皇圣明,此等制度,将成为万世师表。

自此,我大秦选拔官员,也将有了更为有利的依据。”

嬴胡亥心中所想,太学也随着新修建而成的长安城一并举办。

第一次科举在咸阳,选拔出来的新晋官员,就参与长安城的建设。

一方面可以防止长安城出现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在天下人面前,强而有力的检验一下科举制实用性。

毕竟,一个新的制度出现,众人能不能接受,主要还是看对于当世有没有实用性。

且华夏人素来看重这个。

中尉府!

皇帝驾临毫无征兆。

公子高急匆匆的奔走出来迎接,他本以为皇帝来此,是来催促锻造纵横双剑进度的。

哪曾想皇帝驾临以后,就说什么六部、科举这类闻所未闻的事情,还以为皇帝这是声东击西。

谁知道细细一品,越发觉得皇帝说的有道理。

“这么说,陛下是希望臣发动墨家有为弟子,参加明年的春闱?”

嬴胡亥眯眼一笑:“不仅是墨家弟子,朕素闻天下学问,非儒即墨,故而朕希望你儒家和墨家联手,找到天下其余的诸子百家。

他们若是还想自己的宗派和学说能流传下去,明年开春只管来参加科举考试。

首节 上一节 42/14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开局投资霸王项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