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集美录

三国集美录 第374节

他刚才过于托大,可是亲身犯险,走进了城头上的攻击范围,这要是一不小心,那就是万箭穿心被射成刺猬的下场。

正当公孙康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咬着牙准备挥军攻城之时,袁谭接到报告,匆匆来到了北城门。

“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跟友军起了冲突。”

北门将领一脸的不知所措,如果我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知道大公子你信不信?

匆匆了解了几句情况,袁谭命人大开城门,他亲自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

公孙康远远望见文安城门大开,当先一人白盔白甲素罗袍,骑乘着一匹浑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的白龙驹迎了出来,顿时明白这位应该就是老袁家的大公子袁谭。

于是公孙康也一抖丝缰,催马迎了上去。

袁谭也是第一时间见到辽东军中冲出一员小将,周身上下锦衣玉带花团锦簇,一副富贵逼人的景象,不用猜也知道必然是辽东两位公子哥中的一位。

“哎呀,前面可是公孙公子当面?”

袁谭虽然不知道这位是老大还是老二,但先说两句好听话总是不会错。

公孙康在马上一拱手:“吾乃辽东公孙康,足下想必就是渤海袁潭大公子了?”

官二代们头次相见一般都会将自家老爷子的职位摆出来晒一晒,袁绍眼下的正式职位依然还是渤海太守,虽然渤海郡已经被林峰抢了去。

是以公孙康称呼袁谭一句渤海大公子并无错处。

但袁谭听到这一句,心里自然很不舒服。

自从丢了渤海郡以来,袁绍的地盘上便很少有人敢当着袁家父子的面说出渤海二字,被人压走基业的奇耻大辱,乃是袁家父子身上终生难以愈合的伤疤。

如果是别人敢这么称呼,袁谭早就拔剑而起刀枪相向了,但人家公孙康可是从辽东跨海而来帮着老袁家打仗的,他是真心发作不起来。

第303章 大战将起

袁谭与公孙康相谈甚欢,颇生相见恨晚之感。

当然,这种感情是发自内心还是出于敷衍,便只有两位当事人自己清楚了。

在城门口两人交谈未已,公孙度统领的中军与公孙恭统领的后军也依次到达文安城下。

随后袁谭在公孙康的引领之下前往辽东军中军大帐拜见公孙度。

公孙度看在袁绍的面子上,并没有在袁谭面前摆什么架子,反而亲切的好似邻家大叔一般,与袁谭闲扯了几句家常。

最后公孙度拒绝了袁谭请其入城的邀请,只是敦促他尽快把军辎给养送出城来。

袁谭告辞离开帅帐,公孙康将他送到军营大门口。

莫中其妙这两个公子哥之间的感情突然升温。

在军营门口执手称兄道弟,亲热得如同骨肉至亲一般。

放到袁绍丢掉渤海郡之前,袁谭是决计不可能与公孙康结交的,两人身份天差地远,不在一个阶层。

汝南袁家是什么门第?

不夸张地说,老袁家乃是朝堂之上天下文士集团的领头羊。

而辽东公孙家是个什么鬼?地方豪强向来在世家门阀面前低人一等。

可现如今形势比人强,袁绍被林峰打得节节败退,再输下去连裤衩都保不住。

公孙度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率军来援,这个情老袁家必须领。

袁绍的正式官职为渤海太守,人家公孙度的辽东太守可也是朝廷认可的。

袁谭与公孙康皆为太守家大公子,身份相当之下相互结交也在情理之中。

越聊越投机,最终两人约好打完这场仗一起去高阳逛妓馆喝花酒,这才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地挥手告别。

帅帐门口的公孙度远远望着公孙康与袁谭相谈甚欢,忍不住失望地摇了摇头。

挥手唤过一名亲兵,悄悄吩咐道:“某这里有一封信,你可敢将其送往不远处的平原军营之中?”

亲兵毫不犹豫地单膝跪下:“愿为大帅赴汤蹈火,又岂惧出入小小平原军营?”

公孙度满意地点点头,从袖筒里摸出一封信件递了过去。

亲兵接过揣在怀里,低着头慢慢退到了帅帐一角,扭转身飞快地离去。

廖化已经从接到探马送回的情报,辽东军此番来者不善,文安城一带营连营帐连帐,三万大军铺开来无边无沿。

管亥摇着芭斗大的脑袋,顶上烂鸡窝似的发髻也不知道多久没打理过,看起来油光光腻得让人不愿碰触。

“老廖,还犹豫个啥,辽东军兵力比咱们多,此时撤退被人家追着尾巴杀过来,极有可能导致全军溃散。依俺说不如索性跟他们拼了,两家拉开来兵对兵将对将,打上一场,俺就不相信就凭咱们哥俩儿还真能输给那些辽东兵不成?”

廖化知道管亥说得再理,但他还是略有犹豫。

真要硬碰硬的打一场,他也相信亲手训练出来的化字营不会输。

可是那样伤亡会极大,这些跟随了他数年的兄弟将在这里至少倒下一半,他不忍心啊。

管亥真急了,蒲扇大小的巨掌伸过去抓住廖化肩头:“俺早就觉着你有点儿不对劲,当初那个敢打敢拼无所畏惧的拼命三郎哪里去了,现在你老廖真的就那么怕死?”

一席话令廖化背心冷汗直淌。

是啊,从什么时候变得不敢跟敌人一对一以命换命了呢?难道真是由于身份地位的升高,反而变得惜身养命起来?

啪地一拍帅案,廖化长身而起。

首节 上一节 374/9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真是大昏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