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工程兵

大秦工程兵 第400节

  “大王误会了。”

  “沈兵以为,大王何不籍此机会富国强兵?”

  楼兰王不由奇道:

  “富国强兵?”

  “这……本王眼看王位都不保,又如何能富国强兵?”

  沈兵解释道:

  “大王有所不知。”

  “中原原有七国,许多国家也如西域一般视百姓为奴为仆。”

  “然大秦首创先河定下二十军功爵位制,使百姓能以功劳晋升。”

  “这才逐一灭了其它六国一统中原。”

  楼兰王想了想,就说道:

  “以大将军之意,是应百姓之请实施改革?”

  沈兵点头道:

  “大王试想。”

  “百姓若穷其一生劳作却无法裹腹,其自然消极怠工。”

  “军队若奋勇杀敌拼死作战,死后却无寸功,何人敢以命相搏?”

  “如此一来,民不劳作兵不擅长,国如何能强?”

  “国若不强,楼兰便只是楼兰而已。”

  楼兰一想,觉得还真像沈兵说的这样,军民在贵族的统治和剥削之下都缺乏积极性,尤其那军队,对内部控制百姓还可以,对外敌几乎没有作用。

  但楼兰王还有顾虑,说道:

  “可是,如此一来各贵族……”

  沈兵知道楼兰王的顾虑在哪。

  楼兰不属于楼兰王一个人,各贵族各有自己的势力,楼兰王自然也要考虑他们的利益。

  沈兵却笑道:

  “若大王此时出宫对百姓振臂一呼,答应百姓诉求实施改革……贵族又怎敢不答应?”

  这么一说楼兰王就明白了,这就是得到了基层百姓的支持,于是不但可以保住自己的王位,还可以借此机会铲除贵族势力将权力集于一身。

  于是楼兰王就不再迟疑了,马上让下人为自己整理了装束,接着定了定神就走出皇宫……

  接着的事就不用多说了,楼兰王很快就控制住了形式。

  其付出的代价就是给予百姓一定的权力和自由,尤其还照搬了秦军的二十军功制。

  这些全都是以牺牲贵族的利益为基础的,其中也包括楼兰王。

  比如百姓有了权力和自由,就意味着贵族的百姓的控制权就少了。

  再比如二十军功制的晋升和赏赐,就意味着百姓可能以军功达到与贵族平起平座的地信,赏赐得到的土地也是来自贵族的封地。

  但楼兰贵族包括楼兰王在内都无可奈何,因为若是不答应的话,只怕当场就要被军民全盘推翻。

  其中楼兰王的利益可以说损失最少……这是他听从沈兵建议先一步争得百姓支持的结果,于是封地只象征性的让出一小部份,而贵族却是大出血。

  不过楼兰王不知道的是,获利最多的其实是沈兵。

  首先,所有人都知道是沈兵来主持大局后才能达成和解。

  于是楼兰军民就明白了:若楼兰王都要看沈兵的脸色,那他们还能不听沈兵的命令?

  其次,在二十军功爵位制的刺激下,楼兰骑兵的战斗力很快就会成级数的上升,这对秦军显然有利。

  再次,更重要的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贵族的利益同时又造成其内部矛盾。

  若是在之前,楼兰王与贵族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楼兰王是贵族的一员,也可以说是最大的贵族。

  这种利益关系很稳固轻易无法打破。

  但是,在沈兵以楼兰王为头主动提出改革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因为这会形成一种抢先优势的现像:

  在贵族这个利益集团里,谁最先站出来支持百姓推动改革谁受的损失就最小获得的利益就最大。

  不只楼兰如此,西域其它三十五国都适用。

  于是各国贵族便人心惶惶,都在担心有什么人抢先站出来支持改革,甚至自己也蠢蠢欲动但又患得患失。

  其结果是什么就不用说了,这会激化贵族内部的矛盾使它们互相猜疑,甚至有可能刺激各国主动实施改革实行秦军的二十军功爵位制。

  因为各国的贵族都不是傻瓜,他们都知道秦军这二十军功爵位制是大势所趋……有了楼兰一个活生生的成功例子,其它国家的百姓受刺激之后自然不再愿意一生为奴为仆,很快便会纷纷效仿。

  到时贵族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要么武力镇压要么按百姓诉求实施改革。

  武力镇压几乎不可能,因为这不只关系到基层百姓更关系到基层军队的利益……军队不可能自己反自己站在贵族一边。

  于是贵族其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改革。

  而一旦改革成功实施二十军功制爵位制军队就会迫切希望战争。

  战争最好的对像,很明显就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匈奴。

第四百四十五章 沙尘暴

  沈兵在楼兰停留了三天。

  这三天主要是依照秦律为楼兰制定一套法律并构建起法家系统。

  第三天沈兵就急着赶回姑师了,因为王贲从姑师传来消息,说是姑师百姓也有了改革的苗头……

  其实不只是姑师,听闻精绝、皮山等几个距离楼兰较近的国家听到风声也蠢蠢欲动。

  这很正常。

  奴隶制国家的百姓长期处于贵族的压迫之下早就苦不堪言了,其想要推翻贵族统治的想法就像火山似的表面看起来没什么动静,但内部熔岩却暗潮涌动。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楼兰的先例就像在火山上开了一个口,引发整个西域制度的改革浪潮。

  骑在马上正往姑师赶的沈兵听到这消息颇有些得意,因为这么一来就距西域联军征讨匈奴不远了。

  唯一的困难,或许就是那自诩西域第一大国的龟兹。

  龟兹王或许更早听到风声,于是抢先全城实施消息封锁……因为消息封锁所以城内百姓大多不知道,只有城外百姓起哄但不久就被镇压了下去。

  不过沈兵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大不了沈兵再去搞几波宣传战。

  这时沈兵更多的是思考着要不要把马鞍和马镫弄出来……

  之前是因为担心匈奴把这些东西学去了之后更强大,但现在沈兵若能拥有西域骑兵且有数万之多,再加上大秦骑军也是一支不可辱的部队。

  若能装备马鞍马镫一仗就让匈奴死伤惨重,那缺铁的匈奴就算知道原因在哪并成功仿制,短时间只怕也来不及大批量生产。

  想着沈兵就暗自点头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这时沈兵感觉天空突然就黑了下来。

  抬头一看,只见半边天空都被乌云笼罩着,就像有人拿把黑伞突然探过来似的。

  剺大喊一声:

  “不好,是沙尘暴。”

  “大将军,我等应速去寻找一处山地避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沈兵闻言也不由色变……他在现代时也听过沙尘暴,只是从未经历过,没想到今天运气这么好。

  剺往四周望了望,便焦急的叫道:

  “若我所记不差,西南五里有座小山!”

  “赶到那藏于背风处便可脱险!”

  说着大喝一声就驱马在前带路,沈兵及一众亲卫也赶忙在其后跟上。

  然而这沙尘暴却是说来就来,还没等沈兵一行跑出多久,风沙就扑天盖地的飞了过来。

  这时沈兵才知道为什么西域人总是喜欢戴着个头巾……那风沙顺着呼吸不断的往口鼻中钻,不一会儿连呼吸都觉得吃力。

  沈兵赶忙从背包里拿过一件衣物掩住口鼻当口罩。

  只这一恍神的功夫,沈兵就发现自己已经脱离了队伍……风沙使周围能见度极差,就算是面对面也只依稀看到一点影子。

  沈兵想喊话,但耳边狂风的呼啸却让他意识到这不会有用,于是只能一路策马朝前狂奔。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总算模模糊糊的看到前方一座山峰,沈兵大喜,当下上前并赶到了背风面。

  背风面果然风势就小了许多,沈兵跳下马来寻到一个山洞,刚要躲进去却被绊了一跤。

  低头一看,沙地中趴着一具牧民打扮的尸体……确切的说不是尸体,因为沈兵感到它还有动静。

  沈兵没有多想,拖着“尸体”就进了山洞。

  点燃了火折子,沈兵往“尸体”方向一照,才发现居然是个女的,且眉清目秀颇有几分姿色。

  探了下鼻息果然还有气,于是沈兵就放心了。

  不想这女子突然惊醒,二话不说抽出短刃就抵住了沈兵的脖子。

  沈兵赶忙解释:

  “姑娘,我什么都没做!”

  这女子听着声音一愣,然后就用生硬的中原话问:

  “秦人?”

  沈兵忙不迭的点着头:

首节 上一节 400/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牛吏之帝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