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工程兵

大秦工程兵 第316节

  因为他知道齐国被灭虽然可以说是揭开了新篇章,但并不代表百姓的苦难就到头也不代表战争就结束了。

  事实恰恰相反,齐国被灭天下一统之后,百姓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南面剿灭百越暂且不说……此时的百越因昌平君投降借项氏之力坐镇,所以不需像历史一样继续南征百越之战。

  但北面还有匈奴。

  北面游牧民族来去如风,除非像沈兵一样用计才能寻着主力予以重创,否则想将其剿灭极为困难。

  于是各国长城的连接工程就此开始。

  更为严重的还是……

  沈兵认为这齐国一降,嬴政心中的“潘朵拉魔盒”也就此打开。

  齐国位于东海之滨,许多渔人出海后都有见过海市蜃楼,于是仙境之说极为普遍,由此就派生出许多以仙为生的方士。

  而此时的嬴政,却正因完成了一统天下的鸿愿而失去目标,便总想着能长生不死千秋万代守着自己的江山。

  于是,各地方士便投其所好乘虚而入……

  这对沈兵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他更需要一个清醒的嬴政而不是昏庸的嬴政。

  清醒的嬴政会像现在一样帮助北地发展,甚至还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昏庸的嬴政,则会做出许多糊涂事且为了长生、成仙无所不用其极。

  换句话说。

  如果统一进程加快的话,也就意味着沈兵在北地准备的时间少了。

  就在沈兵头疼的时候,仞就进来报告道:

  “将军,许应求见!”

  沈兵不由大喜,赶忙说道:

  “快请!”

  来的果然是许应和他的几名弟子,他此时原在咸阳。

  每年丰收季节时许应都要回咸阳,因为这时农家设在咸阳的试验田也到了收成的时候,许应需要向嬴政汇报各田情况并由此决定明年种田的策略。

  然而就在他奔走各地试验田统计数据并做对比时,突然听说北地出了水力纺织机。

  这却是许应的弟子张格告诉他的。

  张格在许应面前一拜,说道:

  “先生,弟子听闻一些关于沈兵的消息……”

  许应原本还在专注的一边看一边记录,听到沈兵二字就抬起头来问:

  “哦,沈兵又制出新物事了吗?”

  张格艰难的吞了下口水,回答道:

  “是。”

  “不过却与农事关系不大,是以弟子以为……”

  没想到许应直接问:

  “是何物事?”

  张格回答:

  “据闻是水力织布机。”

  许应一愣,重复了两遍这名字,接着不由一惊:

  “这水力织布机,是否如水力舂米一般,可借水力而无需人力织布?”

  张格回答:

  “正是如此,是以北地布匹已到处售卖,甚至已卖到了咸阳……”

  许应确定之后不由大喜:

  “竟有这等好事,不仅以水力舂米还能以水力织布?”

  “若是解决了织布和舂米,那百姓便再也无衣食之忧了!”

  “这如何能说与农事无关!”

  “马上备马,我等即刻赶往北地!”

  张格赶忙阻止道:

  “先生,可北地路途遥远且我等此间事务还未了……”

  许应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这些事与水力织布相比又能算什么?”

  “速去准备!”

  张格只得应了声带着几个人去准备。

  沈兵正愁缺一个“农业部长”,许应一行赶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这回是来了就别想走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 忽悠

  许应来的目的自然是想观摩水力织布机然后再以农家以往的方式将这技术扩散到各地。

  应该说许应这方法比扶苏要高明些。

  扶苏是想生产出布匹然后廉价卖给百姓,而许应则一直以来都是想让百姓掌握方法。

  如果说扶苏是“授人以鱼”的话,那么许应就是“授人以渔”。

  不过这一回沈兵却要让许应失望了。

  看着正目不转睛的盯着水力织布机“啧啧”称奇的许应,沈兵就说道:

  “沈兵知道先生此来是想将水力织布之法传遍四方,但今趟只怕要让先生失望了。”

  许应问了声:

  “为何?”

  沈兵回答:

  “不知先生来此,一路上可有见到云中及九原的状况?”

  许应微微点头,回道:

  “将军说的可是到处都是荒地?”

  沈兵叹了口气:

  “正是。”

  “先生有所不知,云中、九原两郡已有百姓二十五万之数。”

  “然北地之前却为赵王嘉所弃沦为蛮荒。”

  “今年沈兵带兵进驻时又恰好错过农期,于是……”

  许应连连点头,二十余万人完全没粮,且北地粮食还是一年一熟,也就是至少要等两年才能有粮食,这生存就是个大问题。

  沈兵接着解释道:

  “是以沈兵只能以水力织布为商,再到各地以布换粮养活北地军民。”

  “若先生将此水力织机推广到各地……”

  许应“哦”了一声就明白了,然后拱手对沈兵说道:

  “将军所言甚是,老朽差点就要铸成大错。”

  “若将水力织机推广至各方,自是会影响北地布匹出售。”

  “若北地无法以布换到足够的粮食,来年便有许多百姓无法裹腹甚至饿死……”

  沈兵拱手回答:

  “正如先生所言。”

  “此事关乎北地生死,是以恕沈兵……”

  许应“诶”了一声打断沈兵道:

  “应该的,应该的。”

  “是老朽一时糊涂,何况此物原就是将军所制,不容他人复制也是情理之中。”

  实际上这只是沈兵的套路罢了。

  以沈兵掌握的技术以及水力织布机还有巨大的改良空间,又怎会担心许应复制、粘贴?

  至于粮食问题,那不是还是嬴政的支持吗?

  嬴政当然不可能糊涂到只往北地迁人却不给粮啊,那不是相当于把人送到这里饿死吗?

  不过当然,这些却是不能跟许应说的。

  接着沈兵再叹了口气开始诉苦:

  “可即便如此,北地也只是堪堪温饱。”

  “且沈兵初来北地对气候、水土等都不熟悉,若是明年屯田有什么差错……”

  说着就又是摇头又是叹气的,总之就是一言难尽。

  许应听着却觉得甚是有理,他点头道:

  “若是粮食不足,过冬便已十分困难。”

  “明年屯田之后若再收成不足……便是雪上加霜。”

首节 上一节 316/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牛吏之帝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