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第351节

  “你好~”

  “你好~”

  两人只是随意的朝他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然后就转身走进了赵默的办公室。

  显然,赵步凡在两人面前没有任何存在感,他们也不知道赵步凡是谁。

  “什么时候我才能出头呢?”

  赵步凡神色一暗,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摇了摇头后,随即便和进去办公室没多久就转出来的蔡斌攀谈起来,准备此次去魔都的行程。

  “黄老,您怎么过来了?”

  见到黄诚的到来,赵默很是惊讶,连忙招呼他坐下,然后看向了在他旁边的老者,面貌很熟悉,在哪里见过。

  略一思索,一个名字浮现了出来。

  “赵老,您好~”

  赵默立即招呼一声。

  他认出了来人,国内超导材料研究领域的大佬之一,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是黄老和他说我在研究超导材料,所以他才过来的?”

  赵默暗道一声,立即想到了两人突然联袂到访的原因了。

  这段时间的研究过程中,他不仅找杨老、找邱教授等人沟通,也找了数学和物理两个领域的一些大佬沟通,其中就有黄诚。

  “老赵说要和你聊聊,我说让他一个人,他说跟你不熟,非要我带着他来~”

  坐下后,黄诚立即说明了来意,语气不怎么样。

  “我跟小赵五百年前多半是一家,但现在肯定不熟啊~”

  赵贤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然后笑着对赵默说道:“小赵,我可以这样叫你吧?”

  赵默笑着回答道:“当然可以~”

  赵贤今年六十多,快七十岁了,当他爷爷都绰绰有余了,称呼他“小赵”那是理所当然的。

  赵贤点了点头,接着就说明了来意:“小赵,是这样,我听老黄说你在研究室温超导材料和杨米尔斯方程,其中杨米尔斯方程方面有了进展,所以就过来看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到你的~”

  说到这,他笑了起来,很是谦虚的道:“我在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距离室温超导还有十万八千里,但我想应该对伱的研究有一些益处……”

  “太好了~”

  赵默先是一怔,然后便是大喜。

  说起来,他遇到了难题,已经想过找超导领域的大佬沟通,互通有无。没想到现在赵贤大佬竟然主动上门要讲述自己的经验给他,这如何不令他欣喜?

  眼前这位院士大佬一辈子的研究都在超导材料领域,不说技术如何,就只说经验,那就是一座宝藏。

  从赵贤大佬那里随便爆一些出来,就足够他获得很多灵感了。

  此时,赵贤也是十分高兴,而且很欣慰,心道:“果然非同凡响~”

  看赵默一脸的喜色,非常的诚挚,显然是发自内心的,这和很多有了成绩的年轻的骄狂和自负是截然不同的。

  来之前,他还想着赵默会不会对于他的“好为人师”感到不爽,毕竟他这一辈子见多了这种人。只是黄诚也好、韩林也罢,对于赵默的评价都非常高,政府那边的司马领导、以前的刘领导等人对于赵默的评价也是很高,所以为了我们国家超导领域的未来发展,他就下定了决心,舍下了老脸主动跑过来。

  现在事实来看,赵默没有辜负黄诚、韩林、司马领导等人的评价,也不枉他主动此行了。

  随后,两人就交流了起来。

  当然,主要还是赵贤说,赵默倾听,只时不时的插上几句话、说些自己的理解,然后问些自己碰到的一些问题。

  黄诚偶尔也参与讨论。

  一时之间,三人反倒是像在开学术交流小会。

  一直到下午,等到赵贤讲的差不多了,赵默才开始了他这段时间研究的讲解。

  “石墨烯?”

  毫无疑问,黄诚也好,赵贤也罢,都被赵默说的“石墨烯超导”给惊讶到了。

  黄诚惊讶道:“这种材料也能用来做超导材料吗?”

  赵默微微一笑道:“一切皆有可能呀~”

  “……”

  黄诚怔了一下,然后失笑道:“好吧~”

  自从李宁在2002年提出“一切皆有可能”这句广告台词后,以至于国人的印象都变成了这句台词=李宁,他也不例外。

  一旁的赵贤则在惊讶过后深思了起来,的确,这也是一个大方向,于是问道:“研究有进展吗?”

  石墨烯是明星材料,自打出来后就很火。

  特别是去年之后,石墨烯就更火了,街知巷闻。

  因为在去年的10月5号,诺贝尔物理学奖就被颁发给了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两人,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这些年,诺贝尔奖在国人的心目中和神奖差不多,能拿诺奖的,无一不被认为是大佬中的大佬。

  菲尔兹奖、甚至我国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很多国人心目中也是远远不及诺奖的。

  所以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出来,两位科学家研究的“石墨烯”材料立即成为了时下最火爆的材料,无数的报道、赞誉铺天盖地一样。

  现在赵默尝试在石墨烯的基础上研究超导,不足为奇。

  当然,赵贤并不是因此认为赵默是蹭热度,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赵默在石墨烯的研究上是很有实力的,也很早就在这个方面发力。

  已经发展到了有“宁王”之称的ND时代,据说就应用了赵默的“石墨烯”电池技术。

  而据他所知,秘密单位这些年出现了超级电池,也是应用了石墨烯技术,而且是真正的石墨烯技术,说是赵默主导研制的。

  某个方面来说,也是没有公开罢了,一旦公开,赵默说不定都能去争一争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我这段时间的一些思考,请您老斧正~”

  赵默没有细说,而是把这段时间的手稿递给了他,然后叹了口气道:“目前有些失望,并没有发现什么令人惊喜的进展。”

  赵贤没有说话,伸手接过就立即看了起来。

  每看完一页,赵贤就把看完的这页递给旁边的黄诚,请他一起看。

  唰~

  唰唰~

  办公室内的声音静了下来,只剩下了纸张翻动的声音。

  每一页,两人都看得仔细,但两人都不是材料和数学、物理都精通的大佬,所以里面涉及到自身核心专业外的东西比较让两人费解,不得不开口询问。于是,两人一边看,一边询问赵默。

  “小赵,我看你这些写的很好啊,还有这里,不是推导出了双层石墨烯结构在转角结构下可以出现超导特性吗?怎么能说没有进展呢?”

  看完资料的赵贤,对于赵默的这些研究还是很满意的,大大超出了他的期望,特别是石墨烯存在超导特性的推论,令他感到一阵惊喜。

  在赵默的推论里,逻辑缜密,计算详实,虽然有些地方初看上去很反直觉,但结合赵默的论证,细想之下觉得还是很科学的。

  至少现在他看到的这个推论,他认为没问题。

  赵默摇了摇头道:“赵老,这不算什么进展吧?您也看到了,我推导出的这个,是要在80K液氮温区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的超导特性,距离室温超导差远了,而且相应的机理、我所期待的杨米尔斯方程并没有因此解出来~”

  赵贤:“……”

  黄诚:“……”

第370章 百年超导难题,希望能在你手里终结

  零下195.79摄氏度,这是氮气从气体变为液态的状态。

  通过液氮的低温能够冷却达到超导状态的材料,可以说这种超导材料的“高温”提高到了液氮温区。

  在目前的工业体系之下,液氮是廉价和易得的。

  超导材料的温度提高到了液氮温区,意义无疑是非常重大的,意味着这种超导材料可以大规模的制备和商用,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进步。

  在研究超导材料的领域,每一个科学家的终极目标是发现室温超导材料,其次目标就是发现一种性能非常优良的温度提高到液氮温区的超导材料。

  室温超导材料这玩意,经过了这一百年的探索,绝大部分的研究者已经不再奢求这个目标了,或者说已经放弃了,因为太难了。他们把其次的目标当做了研究生涯的主要目标,这个目标无疑更务实一点。

  但是,发现液氮温区的超导材料,这个目标虽然更务实,但其实一样困难重重。

  从1911年到现在,加上小本子刚刚突破的镍基超导材料,一共也就两种而已,前面的一种是赵贤在1987年发现的铜氧化合物,温度达到了93K,人类首次实现了液氮温区的突破。可惜,铜氧化合物太脆了,这玩意类似陶瓷材料。

  铁基超导材料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还没有实现液氮温区的突破,距离大规模商用还太早了。

  回顾这些历史可以发现,能把温度干到液氮温区的超导材料的每一次发现,无一不是意义重大的,无一不是困难重重的。

  所以,现在,当听到赵默说他推导出来的石墨烯材料虽然把温度干到了液氮温区,但其实并不算什么,赵贤和黄诚两人心中的无语可想而知。

  特别是对于赵贤来说,这让他觉得自己以往的研究工作,甚至一辈子的研究工作都成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笑话。

  “是这个世界发展太快了?还是眼前这个年轻人不能以常理来看待?”

  赵贤心下叹气的同时,忍不住用眼睛瞟了一眼赵默,下面的话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咳咳~”

  黄诚咳嗽了两声,笑着说道:“小赵,我看你是想从实验中得到数据,得到灵感,然后推导出高温超导机理,再得到室温超导材料和证明杨米尔斯方程。现在既然遇到了瓶颈,进行不下去了,有没有想过先从你拿手的数学上证明杨米尔斯方程?”

  他看不下去了。

  以他的外行,也看出来了,赵默的话对于赵贤是非常暴击的。

  合着我努力了一辈子,才把铜氧化合物的超导温度提高到了液氮温区,你上来一个设计就可以造出一种液氮温区的石墨烯超导材料?

  这不是显得我这一辈子都很呆?

  他是熟悉赵默的,知道赵默的说话是正常说话,没有任何的其它意思,阴阳啊嘲讽啊之类的,所以不是故意的。

  他相信赵贤也知道这一点。

  但是,知道归知道,未免太伤人了。

  而且,更因为是无心之语,反而比故意之语更加伤人。

  “从数学上证明?”

  听着黄诚的话,赵默怔了一下,然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黄老,我也就是数学研究这条路上的一个刚入门的学生而已,什么拿手不拿手的。”

  黄诚“呸”了一声,笑骂道:“行了,别装了,我还能不知道你?”

首节 上一节 351/4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我竟成了资本大佬

下一篇:刚会五雷正法,整蛊主播上门打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