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第390节


第三位,外校生,法国人,本科就读于MIT数学系。

第四位,国际生,波兰人,本科就读于波兰一所大学。

“第五位,也是国际生,中国人……哟呵,中国人!”沈奇眼睛一亮,很欣慰啊,中国数学后继有人,能被普大数学系研究生部录取的中国学生,必然是人中龙凤。

申请资料是全英文的,沈奇只能估摸着念出这位中国学生的名字:“Yu-Lei,鱼雷?”

“鱼雷老弟今年21岁,本科就读于水木大学数学系,可以啊,水木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

“曾代表中国奥数队参加IMO,获得了团队金牌和个人金牌。”

“相当可以啊鱼雷老弟,你的经历和我极其相似。”

沈奇是中国人,他今后将返回祖国,为国出力。

在普大任教期间,借用普林斯顿的优势平台,能培养一个中国数学人算一个。

沈奇起了爱才之心,他已内定,来自水木大学的鱼雷将成为自己的首批研究生之一。

“等等……”沈奇在鱼雷的资料上发现一处不寻常的细节。

据资料显示,鱼雷于五年前参加IMO,那届IMO的举办地是伦敦。

“五年前,伦敦……就是我和周雨安代表中国奥数队参加的那届IMO!”

沈奇太意外了,这位鱼雷老弟,居然是我们的队友?

“鱼雷?于磊?”沈奇恍然大悟,鱼雷莫非是于磊?

“看照片,一点儿都不像于磊啊。”沈奇反复研究Yu-Lei资料上的照片。

于磊比沈奇和周雨安小一届,他们三人一同入选了五年前的那届中国奥数队,代表中国赢得团队金牌,并且三人均获得个人金牌。

之后沈奇和周雨安保送燕大,于磊保送水木大学。

一直到这里,沈奇的记忆依然清晰。

于磊那个小正太,眼睛小小的,脸蛋圆圆的,特别害羞,见到生人都不敢说话。

五年前的那届中国奥数集训队,刘干事质问于磊:“于磊,我把(ε,ζ)包围在一个圆里,再把它从积分区域剔出来,于是当此圆收缩到(ε,ζ)时,由广义格林定理可得?”

于磊吓破了胆,他“得得得”直哆嗦,哆嗦了半天也没得出个所以然。

回忆起往事,沈奇会心的笑了,当时他17岁,于磊16岁。

记忆停留在沈奇高二的那年。

之后沈奇比于磊早一年读大学,沈奇在燕大呆了两年,然后来到美国留学。

一晃五年过去了,沈奇和于磊再也没有见过面。

五年的时间,将少年雕刻为青年。

人嘛,总归是会变的,不管是内心,还是外貌。

只不过……

于磊这小子变化太大了吧!

沈奇简直不敢相信,他眼前照片上的这位21岁中国青年就是于磊。

照片上的中国青年浓眉大眼、仪表堂堂,非常的帅气,是一位美男子,拥有盛世美颜。

“周雨安,来我的办公室。”沈奇一个电话打给周雨安。

周雨安半个小时之后才抵达沈奇的办公室,手中一堆资料,看上去十分忙碌的样子。

“老周,挺忙的呢。”沈奇给周雨安倒了杯咖啡。

“有事快讲。”周雨安进入了学术急速上升期,他最近跟着费加利教授做大事情,比较有成就感。

沈奇问到:“还记得于磊吗,跟我们一起入选中国奥数队的那个小正太。”

周雨安立即回答:“当然记得,伦敦那届IMO,于磊拿了30分,我拿了32分,你最吊,42+1分。过了这么多年,其实当年的IMO拿到多少分无所谓了,反正咱们仨都是金牌。”

沈奇将于磊的资料递给周雨安:“你瞅瞅,照片上这人,是于磊吗?”

周雨安看了一眼立马表态:“不,绝不是!于磊不可能长这么帅!当年我们那届奥数集训队,二十几个人,最丑的就是于磊。”

“可资料显示,他的确是于磊,他和我们一起参加伦敦IMO拿到金牌,然后保送到水木数学系,世界上没有这么巧合的事情,我们那支奥数队的正式队员只有六位。”沈奇用数据说话。

周雨安带着批判目光,反复审核于磊的照片和资料,最终得出结论:“如果他就是于磊,那么照片是P的,又或者实施了整容手术。”

沈奇问到:“我很早就离开了燕大,你在国内多呆了两年,读大学时见过于磊吗?”

周雨安摇摇头:“你也知道啦,燕大、水木就隔着一条街,但两家人之间不经常走动的,我们那届奥数队解散后,我再也没见过于磊。”

“不管那么多了,就选他做我的研究生。”沈奇收好Yu-Lei的资料,如获至宝。

“哈?”周雨安明白是什么个情况了,他说到:“咱们是奥数队的队友,共同为祖国争取过荣誉,携手赢得了IMO团队金牌。沈奇,如今你当了教授,于磊却来当你的学生,这会不会对于磊造成心理上的不适?你有征询过于磊本人的想法吗?”

309章 教授的工作性质

“我挺喜欢教授这个职业,做科研的同时,也能将我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传授给学生,与学生分享。”

沈奇和周雨安之间无话不讲,他谈了谈自己对教授职业的看法。

“老周啊,最近你的努力,全系师生瞧在眼里。”
首节 上一节 390/6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总裁爹地好厉害

下一篇:天才律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