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第354节


在普林斯顿校内,沈奇见到了IMU的代表安德烈-维泽先生。

IMU的总部设在德国首都柏林,这位维泽先生是德裔美国人,他出生在美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德语和希伯来语。

数学圈子里的德国人可真不少,不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代。

维泽先生亲自给沈奇送来一封邀请函,以表重视。

沈奇拆开邀请函一瞅:“10月,国际数学家大会,45分钟的报告时间,十分感谢你啊维泽先生,辛苦了。”

“这是你应得的,沈。”维泽有点羡慕的说到,“曾经我也是一名数学家,现在主要做管理工作。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会坚定的留在慕尼黑当一名数学教授。”

“你现在也可以这么做,应聘成为教授,维泽先生。”沈奇说到。

“我十年没有从事数学一线的研究工作,都快忘记了如何展开二重傅里叶级数,没有一家学院会雇佣我这种教授。”维泽递给沈奇一张名片,说到:“一线研究交给你们了,我们负责后方支持。”

沈奇接过名片看了看:“维泽先生,你还有一个身份呢?斯普林格出版集团高级经理?”

“IMU很穷,菲奖的奖金也才15000加元,我在IMU是不领工资的。”维泽笑了笑,说到:“我总得生存,我需要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斯普林格出版集团高级经理算是体面人,养家糊口没有任何问题,还能活的很安逸。

德国斯普林格出版集团是科学文献出版界的巨无霸,与荷兰爱思唯尔集团、英国自然出版集团齐名。

主打医学、生化的爱思唯尔旗下拥有大名鼎鼎的期刊杂志《细胞》、《柳叶刀》、《四面体》,从事医学、生化领域研究的人群都听说过或者订阅过这些期刊杂志。

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自然》家喻户晓,而斯普林格旗下几乎覆盖了90%以上的重要数学期刊及专著。

数学四大期刊皆是委托斯普林格代为出版发行,中国的几本核心数学期刊的B辑英文版,也全是委托斯普林格出版,面向全世界发行。

集团化运作,全球化运营,是当今学术出版界的趋势。

维泽向沈奇亮明斯普林格高级经理的身份,看来是想谈合作:“沈,实际上你所有重要的数学论文,都发表在斯普林格旗下的数学期刊上。”

“所以你们才是幕后的掌控者。”沈奇心说你们就是大BOSS呗,我订阅我自己写的论文,还得给你们交钱,当然了,这笔订阅费一般由学校统一支出。

“不,我们是辅助者,或者说是运营者。”维泽笑着摇摇头,说到:“我们的核心宗旨是为一线科学家服务,这也是斯普林格成立170多年来,始终走在行业前端的资本。沈,你这种迅速走红的数学新星,我们非常愿意与你深入合作。”

“沈,你完全可以拓展学术影响力,发表期刊论文只是你的一部分工作,你还可以出书、学术专著,从编辑校订到印刷出版,再到全球化的声量传播、销售运营,我们斯普林格全程为你提供最专业的服务。170多年来,我们就是干这个的,而且做到了最好。”

“维泽先生,你是一个出色的销售人员。”沈奇明白了,难怪维泽不去当数学教授,数学教授能赚几个钱,哪有全球化的学术版权运营赚的多。

“社会在发展,消费观在变化,除了传统的线下出版运营,我们斯普林格也会在线上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拥有多家优质合作伙伴,如果你愿意,我们将为你组织专场演讲会,比如说世界名校巡回演讲之类的活动,这也是你扩大个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渠道。”维泽伸出手,作握手状:“期待与你的合作,保持联系。”

这个合作伙伴可以交往一下,大学再牛那毕竟也是学术机构,带有学术性质的商业运作得找全球性质的专业团队,沈奇跟维泽握手:“好的,如果有需求,我将联系你。”

278章 大评审团

“对了,《基于‘双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证明》,你是想在会议论文集上刊登,还是专门的数学期刊?刚结束的科学突破奖大会的会议论文集,由我们斯普林格整理出版。”维泽问到。

在学术会议上首度公开报告的论文,通常会收录进那次大会的会议论文集。

组委会对会议论文集的影响力比较小,圈内人士一般看重会议论文集的出版社或出版集团的名头。

出版会议论文集是斯普林格的主营业务之一,由斯普林格出版发行的会议论文集,100%被EI收录。

沈奇没考虑过会议论文集,即便是由斯普林格出版发行的会议论文集,也没有IF值。

IF值是刷学霸积分的一个重要加成系数,好几倍的加成收益呢。

沈奇说到:“《基于‘双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证明》我准备投去期刊,会议论文集并没有考虑过。”

维泽问到:“《数学年刊》、《数学发明》、《美国数学会杂志》、《数学学报》,你投哪家?这四大期刊全是由我们斯普林格出版发行。”

沈奇想了想说到:“沃什猜想的证明,我发表在《美国数学会杂志》上。穆勒-沈定理和沈氏近迫定理,分别发表在《数学年刊》和《数学发明》上。所以这篇黎曼猜想的论文,我想选择《数学学报》。”

维泽作出一个“噢买尬”的表情:“沈,你可能要破纪录了,从来没有一位数学家,能在四大期刊的每一份上都发表文章。”

沈奇回应一个笑眯眯的表情:“顺其自然,我从没刻意想过破纪录之类的事情。”

结束了与维泽的会面后,沈奇按正常程序,将《基于‘双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证明》的论文投去了《数学学报》的网上投稿系统。

维泽正好在负责组织数论专家们评审沈奇关于黎曼猜想的论文,这是IMU方面的评审。

作为《数学学报》的发行商,斯普林格集团与《数学学报》编辑部很熟,维泽充分整合资源,将IMU聘请的数论专家和《数学学报》联系的审稿人这两个team合并为一个大team。

这个大team由11位世界知名的数论专家组成,出于避嫌方面的考虑,普林斯顿系统的数学家、中国籍数学家没有入选这个大评审团。

如果《基于‘双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证明》被11人评审团验证通过,意味着沈奇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数学界广泛认可,他将真正实现“半部成神”。

简单来说就是,《数学学报》刊登《基于‘双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证明》的那天,就是沈奇的成神之日。

一个月过去了,到了四月底,沈奇得到的消息是,大评审团的11位数论专家被安排在瑞典一个秘密的地方,对他的黎曼猜想证明的验证工作尚在进行中,暂无结论。

《数学学报》的编辑部在瑞典,沈奇无法飞去瑞典检查进度什么的,人家也没邀请他去。

再说沈奇有重要的工作要做,黎曼猜想证明的后半部还没搞定。

沈奇的团队遇到了阻碍,ζ(s)的第三个表达式死活推不出来。

欧叶正式加入了沈奇的团队,现在的团队成员是沈奇、玛丽、乔纳斯、欧叶、穆勒,技术顾问是法尔廷斯、林登施特劳斯、龚长伟。

普林斯顿数学系和哥大数学系达成了共识,双方将合作开展这个项目,都是常春藤的盟友,合作永远排在第一。

这个跨校合作的课题项目挂在穆勒教授名下,实际负责人是沈奇。

沈奇是课题组内部默认的课题主持人,他这个课题主持人有钱有人有资源,普大、哥大、全世界数学圈子都在关注沈奇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

毕竟FLAG已经立下了,黎猜后半部的求证,将直接导致哥猜被解决,黎猜+哥猜所破解的素数分布规律终极奥义,或将改写应用领域的规则。
首节 上一节 354/6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总裁爹地好厉害

下一篇:天才律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