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第106节


“不哭不哭,妹子不哭。”沈奇手足无措,赶紧哄洋洋开心,辅导不到10岁的萝莉做数学题,比他自己做题难太多了,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送完皮肤充Q币,还给洋洋买了一个18888的英雄,沈奇终于把妹妹哄开心了。

然后洋洋躺在她的公主床上玩手机游戏,沈奇帮她写数学作业。

不多久,一本小学生三年级的数学作业被沈奇写完了。

“老哥万岁!”洋洋欢呼雀跃。

“哎……”沈奇无奈的离开表妹闺房,也不知是帮了她还是害了她,等洋洋上初中我再辅导她吧,那时她的理解能力应该会强点儿。

看了看系统里的物理指标,3级(652/5000)。沈奇拿出4348点学霸积分将物理升到4级。

系统:“恭喜宿主物理升到4级,宿主在物理学上的观察力、判断力、理解力、记忆力、逻辑推导力等指标较上一等级显著提升,并享受6级数学主天赋的真实加成。”

宿主,沈奇

年龄,18

数学6级(43/15万)

物理4级(0/10000)

语文2级(592/3000)

英语2级(377/3000)

化学2级(301/3000)

生物2级(221/3000)

体育2级(202/3000)

历史1级(57/1000)

地理1级(42/1000)

政治1级(10/1000)

结余学霸积分:37685点

除了刚砸成4级的物理经验值暂时为0,其余科目在日常学习或者锻炼中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值。

历史、地理、政治三门1级的学科,沈奇没有刻意去强化刷经验值。

几门主科目的日常学习结束后,沈奇会适当调剂一下大脑,翻翻书柜里的《资治通鉴》,扫扫茶几上的《国家地理》,偶尔看看新闻联播,于是历史、地理、政治三门科目就有了少量的经验值。

沈奇最近狂攻物理,初心是为了加深数学的底蕴,毕竟数学和物理紧密交叉,倘若有朝一日神功大成,可以尝试挑战“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等千年难题,物理的等级不能太低。

与杨米理论类似,剩下六个数学千年难题中被公认为难度较高的“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它是基于微积分+流体运动提出的假设,不懂物理怎么玩?

数学千年难题中的另一个“P对NP问题”,本质上其实是一个计算机问题,当计算机无能无力之时,就轮到数学家出马了。当然了,数学家至今也未能破解“P对NP问题”。

“伯奇和斯温纳顿-戴尔猜想”、“霍奇猜想”可以认为是数学问题,但并非纯粹的数学问题。

剩下的六个数学千年难题,唯一可以算是纯粹数学问题只有“黎曼假设”。

黎曼假设比较特殊,它由黎曼大神在19世纪提出,1900年的那次数学武林争霸赛中,当时的黄金总盟主希尔伯特将黎曼假设收录进“1900版的数学千年难题目录”。

“1900版的数学千年难题目录”中的22个已被破解,仅剩黎曼假设一直牛逼到21世纪,无人可解。

2000年的那次数学武林争霸赛中,新盟主克莱收录了七个难题,人们现在说的“数学界七大难题”通常指的是2000年这版目录。

黎曼假设历经1900版、2000版两次千年挑战,依然牛逼哄哄金身不破。

包括已被证明的“庞加莱猜想”,2000版的七大数学难题中的六个,仅仅依靠纯粹的数学知识难以破解。这和时代发展、学科综合化紧密相关,除了黎曼假设是19世纪提出的,其余六个都是20世纪的产物。

燕大的孙二雄教授已经给沈奇提出了方向性建议,数学大一统需要当代数学家既专且博,沈奇你回家后学学物理和计算机,拓展知识广度和覆盖面,希望你来燕大正式报道之时,能看到一个更好的沈奇。

083章 三好学生觉悟高,加强政治学习有必要

沈奇深以为然,他心中有了一些朦胧的、不成熟的想法,他并不满足只在数学某个分支上做出成就,因为在21世纪的今天,数学家只攻一个分支、玩单线,刷出那种震惊世界的吊炸天成就越来越困难了。

在学科紧密交叉的今天,当代数学家掌握数学之外的理论知识并非简单的出于兴趣爱好,而是必须要这么做,否则难有所为。这是时代的硬性要求,是刚需。

沈奇将物理砸到4级,先深入研究研究吧。

接下来几天,沈奇白天去校物竞队接受培训,晚上走亲戚。

正月初十之后,南港二中高中部全体师生到校。

新学期开学了,学校醒目位置挂着倒计时牌:距高考还有110天。

110天,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留给高三学生的只剩下这110天了,不夸张的说,他们的每日作息以分钟计算,争分夺秒。

张万邦忙成狗了,数学他得带,带高三(2)班、(3)班两个毕业班的数学课。

高三(2)班杂七杂八的日常业务张万邦也得管,早出晚归的他连老婆都没时间关心。

还好张老师的太太比较理解高中毕业班老师的艰辛,她也是一位人民教师,在小学教音乐,稍微轻松一点。

“幸好我家隔壁的住户不姓王。”张万邦在百忙之中将沈奇喊到办公室。

“呵呵。”沈奇也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只能笑了笑。

“说真的,我有点后悔转师范,当年我家的经济条件不好,就想着当个中学老师旱涝保收铁饭碗,早些接济家里。其实我在应用数学专业的成绩不错,我也热衷研究数学,导师很喜欢我,让我读他的研究生,因为贫穷,我放弃了这条学术之路,来二中当了数学老师。”张万邦惋惜的说到,谁不曾年轻过?

到了这个阶段,张万邦没把沈奇当做普通学生,两人亦师亦友。
首节 上一节 106/6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总裁爹地好厉害

下一篇:天才律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