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第144节

当时宣范闵入宫,康景帝问这肥田法子,见范闵对答如流,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上肥料,原先是西坪村姓顾的书生给发现的,就是如今的探花郎,圣上圣明慧眼如炬云云。

康景帝听了一通吹捧,见范闵也不是个全都不知道的,便作罢。倒是在场的褚大人问了句如今那宁平府县县令在哪个位置。康景帝才想起来,这人要赏,是个办事的。

范闵便答,说他走之前调此人到了宛南州升了两阶。

从七品升到了正六品。

康景帝大笔一挥,给升了。

原府尊姓莫,今年五月上头下来调令,一道圣旨,他又动了位置,如今是宛南州的知州,正五品了。

莫大人先是愣住了,而后喜极而泣,问清楚才知道原来是顾兆中了探花,在殿试上跟圣上讲了肥料……

传指的公公笑说:“顾探花郎确实是个会说话的,可莫大人能调动起来,还是应当谢谢褚大人,当时幸亏是褚大人在场,给提了两句大人名字。”

莫大人听了内情,自然感动连连,无外乎,他与褚大人是同乡,一个地方出来的,定是褚大人念着这般情谊才提点他一二。

当时莫大人便想,今年过年定要给京城褚大人送礼拜访。

此话不提。

京中小酒楼里,顾兆提点说:“大哥明日到了范府还是谨慎些。”

“我又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在范大人面前乱说话。”郑辉说。

见天色不早,郑辉抢着结账,笑呵呵说:“如今我俸禄高了,我来结,若是你们二人谁高升了,那以后我可不客气,专门吃喝你们二人的。”

“那可谢谢大哥吉言了。”顾兆笑眯眯拱手。

郑辉也知道说俏皮话场面话顾及两人颜面了。

各自坐了骡车回家。

郑辉坐车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府邸。郑家买的是三进的院子,正院后头有个小花园,连了一排罩房还有马厩。

“二爷到了。”车夫门前停了车,等二爷下来了,上前去敲门。

开门的口中唤二爷,伺候二爷进屋。外头的车夫这才上了车架,赶车绕了一圈到了后门,卸车,喂马等杂物。

郑辉进了二道门,妻子来接,替他宽衣。

“相公饮酒了?”

“下午没事和谨信还有兆弟喝了几杯,不碍事。”郑辉进堂屋换官服,唐柔取了单衣伺候相公换上,好松快松快。

旁边张妈妈倒了热茶送上来。

张妈妈和男人都跟着上了京,虽说不是卖身契,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以前郑家是什么光景,如今郑辉是京官,张妈妈一家不做多想,都蹿着张妈妈跟上京。

以后二少爷要是发达了,一家人都能得了便利。

于是张妈妈和她男人过来了。

唐柔自然是用熟不用生,尤其是到了陌生地方,还是自己人用着舒坦。于是郑家这个三进的宅子,张妈妈还是干着做饭洗衣的活,张家男人在外院当门房、一些采买活计。

过度了一段时间,郑家还想再买两个仆人,一个粗使婆子,给张妈妈搭把手,另一个年轻点的小丫鬟,都是要死契。丫鬟方便带莹娘。只是时日短,一直没挑到合适的。

不能样貌太拔尖了。张妈妈跟柔娘说的。

怕样貌拔尖了,以后长几年长开了,心大爬二爷的床。也不能太粗苯丑陋的,吓着了莹娘,以后来了客人,也丢了郑家的脸。

然后就一直没挑到合适的。

这会夫妻俩坐下说了些话,郑辉抱着女儿,脸上都是笑,说:“咱家莹娘九月九的,谨信他家小子是个九月六的,还真是凑巧了。”

“爹爹,快看莹娘,好不好看?阿娘给我画的。”

莹娘半个多月前过完三岁生日,如今四岁了,年岁还小,但已经是一副美人胚子相,梳着双丫髻,脸蛋肉呼呼的,尖尖的小下巴,双眼黑亮又圆乎,眉心涂了一点红。

这会抬着头跟爹爹撒娇。

唐柔在旁笑说:“我早上描着眉,她过来见了说也要给她涂一点。”

郑辉是一副端详,“让爹好好瞧瞧。”

莹娘就凑着脸过去,让爹爹好好看她。

“好看,我家莹娘长得漂亮,你阿娘画的也好。”

莹娘害羞又高兴。

“去找张妈妈玩会,阿娘和你爹还有话要说。”唐柔哄女儿出去。

郑辉便放女儿下来,见莹娘出去了,唐柔替相公顺平了衣衫,娇嗔说:“莹娘大了,你不好再抱她了,再惯下去,以后可不好找婆家了。”

“莹娘还小,再说要是不好找了,我去找谨信家小子,还年岁小。”

“又浑说了。”

夫妻俩玩笑过,便说起正经事,明日要去范府探望嫡姐,范三公子,唐柔说带了什么礼,她都备上了,问要不要添一些?

郑辉则说不用了,就这样,他一个人从六品的小官,送重了,以后年年如此,不必开这个头,又不是什么正经亲戚——说完了才反应过来,问柔娘是否和嫡姐关系好。

唐柔笑说:“在家中时还算和睦。我想着相公在京中当差,第一次上门拜访,还是拉近些关系好,以后多有走动。”

“那就再添一份。”郑辉道。

若是顾兆在,听了这话重点‘还算’二字,以及唐柔替郑辉操心前途,哪怕以前和嫡姐不对付,那为了郑辉前途也要多走动。但郑辉只听出来亲戚关系还行,以后多走动。

想想也是,柔娘在京中就范府嫡姐这么一位娘家亲人了。

于是礼又添了一根老山参。

第二日,夫妻带着莹娘坐骡车到了范府。范府离郑家不远,骡车约莫走了两刻就到了,不过府邸比郑家大许多,是个五进五出的。

范闵自调回京已经快两年了,跟那些小门户的小官不同,虽然地段是略远了些,可宅子大,装的也好,买的时候上万两了。

范家人口庞杂,不提范闵的几位姨娘妾室,以及庶出子女,只说嫡出是三子两女,两女都已外嫁。唐柔嫡姐嫁的就是嫡三子,范恩。

郑家三人是从偏门进的,郑辉留在前院由范恩接待,唐柔领着女儿进了后宅。

范恩比郑辉大三岁,读书不成,身上也没个一官半职的,整日在家游手好闲。早期,范家捐银子送儿子去国子监做监生,可范恩进去还没两个月和人大打出手,打破了人家脑袋,对方也是个监生,且爹的位置比他爹强。

范闵是亲自写信给人家赔礼道歉的。之后范家就断了这儿子上进的心思,只要不惹出祸事殃及家中就成。

到了谈婚论嫁年纪,自然不能往上找——高门贵女范家高攀不上,且不说范恩烂名声在外,高门大户动点关系就能查到不好蒙骗,只能往下找。

不然渠良知县的嫡女嫁给正五品嫡三子,这就是越级高攀了。

范恩没把这个连襟当回事,娶得是个庶出,听说家里以前还是经商卖药材的,现在在礼部当个小官,那礼部他知道,最是清闲没油水的地方了,升也不好升的。

见了面刚谈两句,就要出门,带着郑辉出去喝花酒,他知道有一户外门小院,专门是从扬州带来的瘦马,模样是寡淡几分,但胜在花样多,干净。

郑辉听的直皱眉,还没张口说什么,门外小厮急匆匆进了跪地上说:“三爷,老爷传话了,要您带着郑大人去一趟端正院。”

端正院是范闵的书房院子。

范恩家中最怕的就是他老子了,本来高高兴兴一听小厮传话内容,吓得踹了小厮一脚,那小厮滚了个跟头又爬回来,跪的好好地的。

“是不是你去告状了?”

“冤枉啊三爷,小的怎么敢。”

“老爷说什么你仔细交代。”范恩是连爹都不敢直叫。

小厮跪着原原本本学话:“老爷说:礼部的郑辉来了?让孽子带人过来一趟。”

那就不是找他的事,而是找这个郑辉。范恩听明白了,连小厮学舌口称他‘孽子’都不计较,甚至脸上高兴,对着郑辉说:“走吧,我爹要你过去。”

等这个倒霉催的受他爹考校,他正好能溜之大吉去快活快活。

郑辉蹙了眉,跟着范恩后头,想了一路,他虽说和范家有一层连襟关系,可范恩都没拿正眼看过他,这位未曾蒙面的范闵大人自然不会把他这位远亲姻亲当一回事了。

定不是因为柔娘关系,那就是旁的。

思来想去的,跟着范闵大人有关的,那只有兆弟的肥田法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出现人物多,褚大人就是最早一直提的寒门书生偶像,也是寒门出身,官拜二品,农假由来的褚大人。

莫大人是宁平府县府尊,给黎家颁匾额、推广肥料的那位。

本文贯彻种田文风,有用的到的后期我会写出来,边角料人物就看看就成

文里面官员俸禄双薪制:月银和年禄米【之前前面提过一嘴没加禄米,我明天白天改一下加上禄米

小顾同学一个月月银三点五两,供不了全家花销的【指指点点小顾.jpg

好消息是我思路略略捋顺了,嘿嘿嘿

第78章 京中翰林6

大历朝养出来的皇子一共有七位。皇女暂且不提。

最长二皇子,如今在工部,接了肥料的法子,是四妃之一端妃生的。之后是五皇子、六皇子,这两位一母同胞的兄弟,是贤妃生的。

八皇子占嫡子身份,乃是继后生的。

十一、十二皇子生母位份低,一个嫔一个贵人,在后宫不起眼。

最小的一位十四皇子,今年十四岁,还未出宫建府,生母是夷人,外邦进献的王女,曾得圣上一段时间的垂青宠幸,封了个仪妃。

此子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明眼人都知道,哪怕圣上再宠爱,也无缘大典位置,大历朝不可能由一位身体里流了一半外族血液的皇子继承皇位。

排序中缺的皇子,早夭的不提。养到成年的大皇子没了,必要提一提。大皇子是元后所出,占嫡占长,很受康景帝宠爱,可惜命不好。

康景二十八年时,北戎来犯,三十四岁的康景帝带着十八岁的大皇子,十四岁的二皇子御驾亲征,很快打的那些周边番邦小国纷纷投降俯首称臣。

凯旋回京路上,康景帝曾言大皇子肖像自己。

在场官员听了,便揣测出圣意,应当是康景帝有意想立大皇子为太子,便想着到了京城,便递折子表书给大皇子请功。

本来也是,大皇子占嫡占长,文武全才,该立。

可坏就坏在,大部队还没回京,大皇子在途中给死了。死因蹊跷,因为之前打仗曾中了一箭,不过不是要害,也没毒,眼看着伤好的差不离了,结果因为剑伤发作给死了,而且速度很快,短短几日人就没了性命。

康景帝当时震怒,要严查,死了一批人,但也没找出来缘由。

元后听闻此消息,一病不起,后来没了几年人就没了。后位空着那几年,宫里就没听过一声孩子啼哭声,嫔妃倒是有孕,可生不下来,都是胎死腹中,孩子连个排序都不够格。

生下来了,哪怕夭折了,都能进皇家宗室玉蝶上。

后来康景帝立了如今的继后,后宫没两年,五皇子便出生了,这是多少年没见过的新生命,康景帝一高兴,封了其母为贤妃,之后贤妃又诞下六皇子,皆养的平平安安。

七皇子早夭,八皇子继后生的。

首节 上一节 144/4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绿茶六皇子他软乎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