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

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 第455节

  “既然已经有了计划,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来吧,这次不需要那么麻烦。。”

  陈澈闻言道:

  “那好吧,我也是突发奇想。”

  秦雅南低头继续看向手里的平板,Kang·Hapthanh之所以在一夜作出评估报告,还有幸得益于之前的工作。

  在他们没来美国之前,这家公司就有了出售的意愿,要卖掉所有权,包括经营权,原来对方不卖经营权的,但现在局势越来越不明了了,Kang·Hapthanh的所有者卖不到满意的,干脆连带经营权。

  Kang·Hapthanh。

  中文翻译过来名为“合胜”,也可以叫“禾盛”,至今只有纽约一地。

  这是一家创立于1987年的多人持股公司,创始人一开始有三个人,只不过到现在最后只留下了一个。

  就是刚才提到的科尔伯格。

  营业范围是投资管理基金公司,公司业务并不繁杂,分别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资产业务,另一部分是投资组合。

  就是实业和证券股票,资产业务包括铁路交通、医药、能源、零售等,一些美国本地的企业,基本上控股。

  例如位于加州几家大型超市,波士顿那边还有一家医药公司。

  Kang·Hapthanh如今估值还能在70亿美元,就是因为这些资产业务占比60%左右,原本是属于这家公司最大业务,只是后来在科尔伯格的操作下,才逐渐拉高了证券基金等投资项目的比例,

  包括之前提到的虚拟币。

  Everpass在2008年期间,就曾经购买过这家公司的股份,至今仍然持有16%的股份,是集团第三大股东。

  Kang·Hapthanh这家公司由科尔伯格、加西亚和华裔“康”一起创立。

  从1987年只有70万美元的小公司一路奋斗到如今的大集团。

  放眼全世界,Kang·Hapthanh不算什么大公司,但百亿左右的估值已经不少了,无疑是创业成功的一大典范。

  而三个创始人最后变成一个,说起来还是老一套,意见不和。

  很多创业伙伴其实都是可同苦,但不可同甘的经历,这家公司也不意外。

  加西亚和康相继转让了自己的股份套现离开,最后只剩下了科尔伯格,维持了七八年左右吧,最终选择了出售。

  其实这家公司不出售,凭借着占据一半的健康资产业务也能活下去。

  但科尔伯格今年已经86岁了,Kang·Hapthanh是他第10次创业的结果,走到现在小老头还挺满意。

  科尔伯格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他囤了大量比特币最后砸在了自己手里。

  小老头本来想着与时俱进一下子,没想到差点要了自己的老命。

  现在根据调查,在不出售债券基金和资产业务的情况下,Kang·Hapthanh已经没有多少资金储备了,逼近危险。

  在换手和出售两个选择中。

  Kang·Hapthanh选择了后者。

  …

  “说起来,我还真没来过这里。”

  车内,陈澈看向外面的街道,略有感慨的说了那么一句。

  秦雅南见状笑了笑道:

  “没关系,你以后会经常来的。”

  车队从第七大道的纳斯达克交易所附近出发,最终来到了下城区。

  而一条狭窄却又极具影响力的街道逐渐在眼前清晰,两旁林立的高楼透着一种严肃而专业的气息。

  雨水顺着楼体的外立面流淌而下,像是在冲洗着这里每日发生的金融风云。

  小雨依旧在下着,似是见证者一般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车门被保镖打开,陈澈的皮鞋踩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抬头回望了一眼此时算不上嘈杂,路人匆匆忙忙的街道。

  华尔街。

  看着不远处纽约交易所的旗帜,陈澈没有驻足多久,便跟上秦雅南的脚步,并在伊芙琳的带领下走进这栋有点破旧的大楼。

  大恒银行也在不远处,说一个特别有名的地方,911事件附近。

  区别于Everpass买下了第七大道的一栋物业有自己的总部大楼,Kang·Hapthanh虽然市值近百亿美元,却显的有破败,甚至不像大公司。

  甚至!!

  它还和别人共用一层。

  办公面积仅有370平米左右。

  员工人数也仅仅只有36人。

  真的是朴实无华啊。

  伊芙琳是代表Everpass此时来对接收购谈判的主要负责人。

  走进公司后,在陈澈打量着有些一言难尽的公司环境,伊芙琳已经在前面见到了科尔伯格,一个白人卷毛老头。

  “科尔伯格先生,又见面了。”

  走进公司,伊芙琳上前握手。

  科尔伯格看起来情绪不是多高,但依旧脸上挤满笑容回应道:

  “伊芙琳女士,欢迎你的到来。”

  在国外,名字更接近于代号。

  科尔伯格是人家的姓,所以这么称呼没有问题,而伊芙琳是华裔嘛,她取的这个名字既可以是姓也可以是名。

  双方见面,区别于伊芙琳他们乌泱泱的一群人,科尔伯格旁边只有他的秘书和行政两个人,其他人仍在照常办公。

  这点,和国内的职场氛围完全截然相反,不能说这里没有形式主义,只能说美国的人情世故相比之前都挺直白。

  美国的形式主义也很严重,是一点都不比国内差,尤其是政治和宣传。

  形式主义哪都有。

  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美国这边更像是“说了也不做”,而国内就像是“说了以后做”。

  印象中,一提到华尔街的公司,就是一个大厅里乌泱泱的人头忙来忙去,其实那只是金融行业里的一类。

  那一类被称为金融中介。

  在这点上国内和美国不一样,国外比较混乱一些,没有国内那么严格,具体怎么做还是要看公司主要运营逻辑。

  Everpass就是什么都做的大投行,有保险、券商、信托什么的。

  而Kang·Hapthanh其实更像是基金管理公司,它可以不需要把公司弄成交易所那样乌泱泱全是人,不需要每秒都在交易。

  逻辑呢也很简单,就是Kang·Hapthanh看好什么公司后,一点点持股、投资最后达到控股的目的。

  最后或卖,或管理。

  它本身不需要什么中介,毕竟纽交所就提供了平台对吧,不需要多对多或者一对多的方式进行交易赚差价。

  其实早年间Kang·Hapthanh也有做资管业务的,就是买大量的股票然后给那些散户购买基金,但后面放弃了。

  今天的谈判桌是一个小会议室,装修颇为老旧,典型的英式装修。

  几人进入后坐在位置上,伊芙琳连忙示意身旁秦雅南对科尔伯格介绍道:

  “科尔伯格先生,这是我老板,也是这次想要和你达成合作的主要人。”

  科尔伯格闻言看向秦雅南,慢半拍的反应过来,却转过头反问道:

  “伊芙琳,你离职了?”

第367章 他平常就是这么的可爱

  “并没有,科尔伯格先生别误会,秦虽然不是Everpass在职员工,不过却是我老板的家人,这次我们代表的是Everpass,同时秦也会参加进来。”

  伊芙琳笑着解释。

  科尔伯格闻言听的一知半解,不过还是面带笑容看向秦雅南道:

  “欢迎你,秦,很高兴和你见面。”

  秦雅南点点头笑道:

  “我也是科尔伯格先生,知道你的故事很久了,今天有幸一见。”

  科尔伯格自谦道:

  “那我很荣幸,要来杯咖啡吗?”

  秦雅南没拒绝道:

  “谢谢。”

  科尔伯格的行政已经去安排了,秘书坐在他的旁边,而会议室里还有他公司法务部负责人,职务经理人却是不在。

  双方都坐下后,只有三个人的科尔伯格一方,在站着坐着10个人的伊芙琳一方面前略显单薄,却也没什么违和。

  科尔伯格看着自己对面,穿着黑色格纹衬衫盘着头发的伊芙琳。

  最后把目光放在了身穿咖啡色针织长袖连衣长袖的卷发女人身上,一股独属东方女人的知性温柔从不苟言笑的伊芙琳身上有了明显而又高贵的对比。

  “秦,是你要收购我的公司吗?”

  听到科尔伯格的问题,秦雅南倒是没有犹豫什么,点了点头道:

  “没错,不过伊芙琳代表着Everpass的意愿,我们是一起的。”

  科尔伯格抬手道:

  “不不不,我看的出来,是你想要收购我的公司,我对老朋友Everpass十分了解,不久前我们还聊过不是很愉快。”

  早在一个月前,科尔伯格就想出售过,只是那个时候他的意愿是100亿美元,双方甚至没有深聊。

  纽约那么多公司,科尔伯格对Everpass的印象十分深刻。

  他知道,Everpass是一个亚裔主导的投资集团,里面超一半都是亚裔。

  虽然她们都是美国国籍,就像伊芙琳一样已经定居在了美国。

首节 上一节 455/10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嫂子别回头,我是我哥!

下一篇:遮天:开局就是人族大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