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我无人?我的背后是整个华夏! 第173节
这其中的动态平衡、度的把握,非常复杂,很难说清楚。
时代稳步向前,这类技术又不能不发展。
不然就要被别的国家取代,低端制造业因成本问题,也会转移至国外。
只能缓慢释放无人技术对市场的冲击,将时间拉长,缓慢消化。
陈知渊注意到张昭忠眉头皱起:“张将军,是否还是担心异世界魔法的问题?”
“不错,我们对魔法的理解还是太少太少。”
他很担心若是有不知名的魔法强者,施展不知名的魔法,直接攻击苔溪镇。
他们能发现、能应对吗?
各类型魔法千奇百怪,真的很难有信心说能完全防御得住。
必须对魔法有专门的侦测手段。
“陈教授,老李他们对那三颗魔法晶石研究得如何了?”
自苔溪镇送来罗伊赠送的三颗魔法晶石,老李他们已研究了好几天。
“倒是每天都有发现。”陈知渊缓缓道:“如今已确定晶石的成分,与现世水晶属于同类的硅类氧化物,但这种物质从未出现在现世;
是异世界独有。”
至于这三枚不同颜色的魔法晶石......”他半开玩笑道:
“颜色不同,是因微观原子排列有所差异,它们倒是能互称为共价异构体。”
相比于物质构成,张昭忠还是对里面封存的魔法更感兴趣。
“晶石里面的魔法研究得如何,能否用仪器检测到魔力波动?”
魔力是构成魔法的基石。
若是能检测到魔力,自然能侦测的有可能的魔法波动,从而预警防御。
现阶段战士们不被派出去执行任务,就是担心不知不觉中招,被魔法控制。
若是有预警装置,乃至于远距离侦测到魔法和魔法师,能极大提高战士们的人身安全。
“这个......”陈知渊摇摇头;“还需要时间。
老李已经用掉了封存照明术的白色晶石,那颗光球现在还飘在他的实验室上空。”
“他正在动用一切能用的仪器,去检测那颗光球散发出的魔力,现在正不停地试、不停地改造检测仪器。
已经忙活半个晚上了。”
张昭忠默默点头。
此事的确急不来,头一次面对玄幻般的东西,毫无头绪的情况下,只能慢慢摸索。
不过他相信,造出相应的检测装置,只是迟早的事。
陈知渊又道:“小峰这几天都在那位女精灵的引导下,沟通魔力。
相关视频和方法,我们专家组也进行过详细分析和论证,恐怕还真是因时空门的因素,小峰才能顺利感知魔力。”
张昭忠也同意专家组的判断。
这几天,陈军、003还有其他选来的战士们,都尝试按照那位女精灵的方法感知魔力。
但全部失败,什么也感知不到。
唯一的特殊性,就只有拥有时空门的凌峰,能感知到魔力,还被女精灵夸赞魔法天赋好。
谈话间,时空门的维持时间到达尾声。
西山基地已停止运输。
最后的五秒时间,是留给苔溪镇的。
一台大卡车,载着那十万金币和其他物料,快速冲出时空门。
随后刹车,问问停在数十米外。
下一瞬,时空门化作一片银辉消散。
张昭忠盯着平板,手指慢慢滑动,查看又一天的苔溪镇事项说明。
事无巨细,全部通过穿过来的无人机,把数据传输至平板上。
十万金币、一公斤银叶、后续贸易安排等等。
陈知渊同样看着平板,老怀大笑道:“哈哈哈,银叶......又是项珍稀的材料!”
旁边,林教授指挥助手们收好刚刚被关闭的时空门切断的各项材料后。
走至张昭忠面前:“张将军,我之前的那个申请你觉得如何?”
“为了强相互作用材料,超大型粒子对撞机必不可少。”
第176章 建......还是不建?
林教授年纪不过五十出头,在一众专家中,算是年富力强。
对微观物理材料学、微观粒子信息等领域,有极高造诣。
这些天,得益于时空门这把无物不切的时空刀刃。
让他极为明显地观测到微观粒子之间四大基本力的物理表现。
对这些粒子、基本力的研究每日都有新的突破。
经典物理学的大厦早已建成百多年。
这些年,国内外物理学专家们的研究,只不过是在这栋大厦上修修补补罢了。
但现在,时空门的时空切断属性,让停滞多年的最前沿微观物理学,再度前进。
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这三个更为深奥的基本力先不谈。
但作为林教授老本行的强相互作用,在时空门的帮助下,已经有了可喜的突破。
来到西山基地前,他就一直在研究这方面,对强相互作用材料作理论研究。
可因为未能直观观测这种“力”的表现形式,以及没有真实数据作支撑。
他的研究进展了无,总是悬在半空,无法落地。
也无法得知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否正确。
空耗一辈子不说,还很有可能钻进了死胡同、走上错误的研究方向。
这对于任何一名科学家而言,是最无奈、也是最可悲的事。
林教授很庆幸来到了西山基地。
自己以前的那些理论猜想,在时空门的验证下,与客观事实对不上号。
虽然半辈子的心血被验证为缪,但时间并不晚。
他已经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得见真理。
如悬在终点的指路明灯,拨开重重迷雾,时刻照耀他前进的道路。
对强相互作用力的微观物理模型,他已基本完成。
接下来......就是把正确的理论,付诸实践。
而这......就需要粒子对撞机了。
大型的还满足不了要求,需要长度更长、能级更高的超大型粒子对撞机。
“超大型粒子对撞机......”张昭忠沉吟,暂时保持沉默。
的确是台尖端的实验设备。
但......建设投资非常大,每年维护、使用的费用也很高昂。
可真正的产出......
欧罗巴那台大型粒子对撞机,运行数十年,的确获得了不少足已轰动科学界的成果。
其中不乏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却因太过前沿,无法落地、不能带来实际经济价值。
国内前些年也因为这东西,吵得很凶。
支持派和反对派,甚至都闹到首长那里。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无法说服谁。
国内民众普遍意见,也认为这东西华而不实,投资太大,劳民伤财。
陈知渊教授沉默少许,问道;“老林,你的那个模型构建完成了?”
“基本完成。”林教授兴奋点头:“时空切割,直接让粒子的微观现象赤裸裸展示出来。
强相互作用力的模型也因此进展飞速,只剩下最后一点数据收集,不影响其正确性。”
“去年......还是前年,科学院不是传出过要建立周长一百公里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吗?
老林你来自科学院,这个项目的进展情况?”
陈知渊还是从网络上看到过这个传言。
他只是华清大学的空间物理教授,与科学院来往较少,不知该项目具体情况。
“唉......”林教授轻叹道:“别提了,前两年还在激烈讨论,一副要上马的样子;
但不知怎么的,科学院里渐渐没人提这个项目,网络上也没了风声;
据我了解,该项目已经事实上搁置,处于待定中。”
“老陈。”他疑惑地看着陈知渊:“听你刚才的意思,似乎支持建粒子对撞机了?
五年前你好像还反对来着?”
五年前,国家专门因此事召集各物理学家商讨。
他记得老陈在会上表现出的倾向,虽不明显,但也是反对的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