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欺我无人?我的背后是整个华夏!

欺我无人?我的背后是整个华夏! 第113节

  完全没有病毒该有的特征,是一个极为陌生的东西。

  难办......看不懂......

  学了一辈子的病毒生物学,没想到有一天会和学渣一样,看不明白序列图......

  “张将军。”李教授叹道:“这死者士兵身上的东西,与现世生物、病毒科技格格不入。

  恐怕还需要更多样本和时间,才能研究明白。”

  “稳步研究即可。”张昭忠沉声道;“异世界很多东西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

  也存在超自然力量,不用急于求成,未来我们一定都能破解明白。”

  了解完大致情况,他离开P4级生物实验室。

  来到西山基地一层,手中多了一个银色金属密码箱。

  里面装有10g星材料。

  是现阶段西山基地所有存货。

  把箱子递给面前的国安队长陈刚:

  “立刻武装押运至位于肥城的华国科技大学!”

  随后又递过一份绝密档案袋:“相关事项和行政命令都在袋子里;

  务必让潘院士停下手头工作,全力赶制常温超导量子计算机。”

第113章 超导量子计算机,潘院士

  京郊,南苑军用机场。

  陈刚提着银色金属箱,手腕拷着箱把手。

  与一队全副武装的武警,匆匆走上一架早已停在跑道上的运-8军用运输机。

  舱门关闭,桨叶“嗡嗡”旋转。

  运-8运输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加速。

  随后机头拉起,直飞上天,载着陈刚一行人和10g星材料,紧急赶往肥城。

  ......

  肥城,徽州大道。

  华国顶尖学府之一的华国科技大学就位于此处。

  在量子信息、核聚变、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国家重点量子实验室,内部空间差不多篮球场大小。

  以科幻的银白色为主,摆满了各种顶尖实验仪器和装置。

  地面、墙壁嵌满了型号不一的管道、电线。

  但丝毫不显拥挤、杂乱。

  整整齐齐,体现现代最尖端领域的实验之美。

  中央处是一个巨大的圆柱形金属罐。

  四周仪器、装置、管道电线,都是围绕这个金属罐布置。

  共同构成这台超导量子计算机!

  更准确说,是极低温超导量子计算机。

  体积极为庞大。

  又名“祖冲之三号”!

  由潘院士和其团队制造,是目前世界最高水准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创造最高的世界纪录——105比特。

  比第二名谷歌还要高出6个数量级。

  处理量子随机路线采样问题,比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都要快15个数量级。

  性能十分强悍。

  两鬓斑白的潘院士,身穿简单的白大褂,正带着自己科研团队检查、调试一项项设备、仪器。

  助手跟在身边,确认各数据无误后,小声道:“潘院士,所有仪器设备正常,已调试完毕,可以继续进行一下次实验。”

  “开始吧......”潘院士轻叹一口气,走回操作台。

  目光定定地看着中央的巨大金属罐。

  超导量子计算机好是好,也是未来计算机发展方向。

  但现阶段还是难以解决“体积巨大、构建复杂”的难题。

  别看整台超导量子计算机和篮球场差不多大小,实则其最核心部位只是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量子芯片。

  除了必要的控制系统外。

  剩余绝大部分庞大、冗杂的设备仪器,都是一层又一层的冷却装置。

  为这颗量子芯片提供绝对零度的工作环境。

  以-273度左右的绝对低温,让其产生超导效应。

  这是超导量子比特运行的必要条件。

  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更低电阻、不需要这般极端低温就能产生超导效应的材料。

  但......谈何容易?

  国内外学者,对超导材料的追求和实验,绝不比他少。

  已经试验过无数种材料,几乎穷尽这个世界的已知材料、元素,但还是不行。

  23年,南韩一个团队声称研究出代号为“LK-99”的常温超导材料。

  初听这个消息很激动,然而随着自己亲手复刻后,只收获了浓浓的失望。

  假的......

  知道这个国家喜欢造假,没想到连严肃的尖端科学领域也搞造假。

  这种东西,只要实验一下就能轻易戳破的谎言,真不明白造假意义何在......

  潘院士环顾体积庞大的量子计算机,不禁摸了摸两鬓的白发。

  没几年就要六十岁了。

  届时精力、脑力都会随着年纪增长大幅下降。

  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否见到,正常电脑大小的量子计算机......

  实验的嗡鸣声刹那响起,又转瞬结束。

  助手统计完各实验数据,走到潘院士身旁;“潘院士,15420号材料电阻过大,不符合量子计算机的要求。”

  “知道了。”潘院士表情平静:“继续换下一个。”

  失败太多次,已经麻木了。

  为研制更先进的超导量子计算机,除了优化各系统、算法外。

  最主要的就是试验材料。

  笨办法,或叫穷举法,一个一个去试,碰运气。

  这就是科学实验,枯燥、失败才是主题。

  非毅力卓绝的人,不可能坚持下来。

  甚至有些科学家穷尽一生、空耗一生,都没能找到那个正确答案。

  或是走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努力、越偏离,却丝毫不知。

  前沿科学领域充满未知,谁也不知道前方是对是错,只能往前莽。

  无外乎在科学领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地殉道精神。

  若是真的能一窥自己苦苦追求而不可得的真理,科学家们真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求一个正确答案。

  就在这时,实验室外的走廊上,响起整齐的脚步声。

  “实验先暂停。”潘院士向门口走去。

  这里可是国家重点量子实验室,是二级保密单位。

  外面有安保站岗,一般情况下不会让人进来打扰实验。

  至少有什么事都会事先通知。

  相关行程、安排,没有说今天会有人来这里.......

  潘院士好奇来人身份,打开实验室的金属门,向外看去。

  心中疑惑更甚。

  只见一名国安提着金属箱,身后跟着一小队武警战士。

  以这样的阵容来到实验室......

  “潘院士。”陈刚快跑几步,来到潘院士前,微笑问好。

  对任何一个国家级科学家,他都会表示最大的尊重。

  如今国家在尖端科学领域的突破发展,离不开这些顶级科学家的辛勤科研攻关。

  潘院士点点头,疑惑道;“你们这是?”

  “一级保密。”

  潘院士面色一肃,知道是大事。

  “跟我来。”

  带着陈刚进入实验室旁边的个人办公室。

首节 上一节 113/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高端洪荒:一声令下,召回所有穿越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