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第689节
那是建木的残根,却在两种道韵的侵蚀下扭曲成诡异的形状。
枝干上结满了现实世界的果实,果实里却包裹着神话生灵的胚胎。
他突然明白,道韵之劫的本质,是“传承的断裂”。
神话不再是现实的指引,反而成了枷锁;现实拒绝神话的滋养,最终走向枯萎。
“必须进入时光断层,重新连接神话与现实的道韵。”夏凡体内的混沌心核逆向旋转。
鸿蒙道碑的印记释放出柔和的金光,在废土上开辟出一条临时的安全通道,“但时光源海的能量会剥离‘非本真’的存在,我们身上与神话、现实不符的道韵,都会被吞噬。”.
第两千一百零一章 两种道韵
“我先来。”林婉儿催动不死树的本源灵力,翠绿的光流与建木残根产生共鸣。
当她踏入安全通道的刹那,软剑上的共生果突然爆发出刺目的光芒,将她身上属于“平衡者”的印记剥离了大半。
那是外界赋予的身份,并非她本真的道韵。“果然如此。”她的身影变得透明,却更贴近生命的本质,“只有‘真实’的道韵,才能在时光源海存活。”
巫天紧随其后,匕首上的先民指环突然碎裂,兽皮铠甲也化作光点消散。
他赤裸的手臂上,浮现出属于“刺客”的纯粹道韵,没有花哨的技巧,只有一击致命的决绝。
“看来那些神话遗物,反而会成为累赘。”他的声音在通道中回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
李耀的机械鸟群集体解体,只留下一枚最原始的铜片。铜片上没有复杂的符文,只有他亲手刻下的“探索”二字。
当他握住铜片踏入断层,身上的科技道韵被剥离,露出最本真的好奇与执着。“探测器……不,铜片告诉我,时光源海就在前面!”.
夏凡最后进入通道。混沌心核与鸿蒙道碑的力量在他体内激烈碰撞。
那些从观察者、虚无行者那里获得的“外来道韵”被强行剥离,剧痛中,他反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清明。
原来他的本真,既不是混沌的平衡,也不是鸿蒙的古老,而是“不断历练、不断融合”的过程本身。
时光断层的尽头,果然是一片沸腾的银灰色海洋。
海面漂浮着无数透明的气泡,每个气泡里都封存着一段“可能的历史”。
有的气泡中,神话彻底吞噬现实,生灵沦为神祇的傀儡;有的气泡里,现实拒绝神话,最终在贫瘠中灭亡。
最边缘的一个气泡,夏凡的身影正站在道劫碑前,用混沌心核同时接纳了两种道韵,让断裂的“道”字重新合一。
“是‘未选择的未来’。”夏凡望着那个气泡,体内的本真道韵突然与气泡产生共鸣。
道劫碑的虚影在海面上浮现,断裂的碑身突然射出两道光。
金色的神话之光直冲他的眉心,灰黑的现实之力缠绕上他的四肢,试图将他也撕裂成两半。
“反抗只会让冲突加剧。”林婉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不死树的光流在她周身形成一道茧,将两种力量柔和地包裹,“试着去理解它们为什么冲突。”
巫天的匕首在海面划出一道弧线,应龙与毕方的残魂被引入光茧。
这些生灵的残魂在两种力量的撕扯中发出悲鸣,却在接触到夏凡的本真道韵时,逐渐平静下来。
它们的记忆中,既有着神话时代的辉煌,也有着融入现实的渴望。
李耀的铜片突然沉入海底,时光源海剧烈翻腾,无数气泡涌向道劫碑。
每个气泡里的“可能”都化作一道光丝,缠绕上碑身的裂痕。
那些被否定的、被遗忘的、被恐惧的演化之路,此刻都成了连接断裂的桥梁.
第两千一百零二章 生命的清香
夏凡闭上眼睛,任由两种力量在体内冲撞。他不再试图平衡,也不再抗拒,只是用本真的道韵去“感受”。
神话的光辉中,藏着先民对秩序的向往;现实的灰暗中,蕴含着生灵对突破的执着。
它们本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冲突的根源,是后人忘记了“传承”与“突破”本该共生。
“原来如此。”他猛地睁开眼,混沌心核与鸿蒙道碑的力量不再对抗,而是化作两道螺旋,将金色与灰黑的光流缠绕成一个全新的“道”字。
这个字既有着神话的庄严,又带着现实的灵动,中间的裂痕处,无数气泡中的“可能”正在流淌,让它不断演化、永远鲜活。
道劫碑的虚影发出一声清鸣,断裂的碑身在新“道”字的照耀下缓缓愈合。
应龙与毕方的残魂化作漫天光点,融入时光源海,让银灰色的海面泛起七彩的涟漪。
那是神话与现实的道韵在和谐共鸣。
当最后一道裂痕消失,道韵废土开始复苏.
建木的残根抽出新枝,星骸的碎片凝聚成星辰,连空气都染上了生命的清香。
夏凡的身影在海面上缓缓浮现,体内的本真道韵更加纯粹,混沌与鸿蒙的力量不再是外来的枷锁,而是他历练之路的自然沉淀。
“道劫碑留下了信息!”李耀的铜片突然投射出一行古篆,“它说‘时光源海的尽头,藏着神话与现实的共同起源’!”
林婉儿的软剑指向海底深处,那里的银灰色海水正在凝聚成一道门扉,门楣上雕刻的,正是夏凡刚刚创造的新“道”字。
“看来我们的历练还没结束。”她的不死树虚影与新枝缠绕,“那里或许能告诉我们,为什么神话与现实必须共生。”
巫天的匕首在海面上划出一道光痕,刃面映出自己的身影。
他的道韵中,既保留了刺客的决绝,又多了一份对传承的敬畏:“也好。我倒要看看,那些最古老的秘密,是不是也像道劫碑一样,需要不断被重新理解。”
夏凡望着那道海底门扉,时光源海的能量在他周身流淌,让他想起了一路走来的历练。
从平衡五行到对抗虚无,从反抗观测到调和神话与现实,每一次挑战,都不是为了找到“答案”,而是为了让自己的道韵更加包容、更加鲜活。
“走吧。”他纵身跃入门扉,本真的道韵在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光轨,“去看看起源之地,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
门扉在他们身后缓缓关闭,时光源海的涟漪中,新“道”字的虚影愈发清晰。
道韵之劫的平息,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神话与现实的共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生灵去守护、去重塑。
而夏凡知道,他的历练之路,终将指向那个最根本的问题:存在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永不停歇的探索与融合.
第两千一百零三章 根本原因
穿过时光源海的门扉,夏凡脚下的触感从液态的柔软变为固态的温润。
眼前是一片弥漫着濛濛白光的空间,没有天地之分,没有上下之别,只有无数细小的光点在缓慢沉浮,如同宇宙诞生前的混沌元气。
混沌心核在他胸口发出低沉的嗡鸣,与这里的气息产生了源自本源的共鸣。
“是‘创世之墟’。”林婉儿的声音带着敬畏,软剑上的共生果玉珠投射出一幅虚影。
无数神话中的创世神祇正在光点中劳作,有的用巨斧劈开混沌,有的用柳枝挥洒甘露。
而最中央,一卷巨大的竹简悬浮在光海之上,竹简上流淌的纹路,与夏凡混沌心核内的鸿蒙道碑印记如出一辙。“这里是所有神话与现实的源头。”
巫天的匕首突然指向光海深处,刃面映出惊人的景象。
那卷竹简并非完整,而是缺失了最核心的几页,缺失处的光海正不断涌出黑色的裂隙,裂隙中传来熟悉的观测者镜片转动声。
“观察者也来过这里。”他握紧匕首,刃面的倒影中,观测者的镜片正在吸收竹简的光芒,“他们偷走了‘创世法则’的关键部分。”
李耀的铜片突然发热,在他掌心投射出一行古朴的篆文:「鸿蒙书,记万物生灭,录道韵源流,缺一页则法则崩」。“这就是神话里记载的‘鸿蒙书’!”.
他兴奋地指着那卷竹简,“探测器……不,铜片告诉我,它就是所有神话产物的源头!盘古斧、不死树,都是从这本书的法则中诞生的!”
夏凡的目光落在鸿蒙书的缺失处。那里的光海虽然汹涌,却残留着一丝微弱的、属于他的混沌气息。
他瞬间明白:自己体内的混沌心核,正是鸿蒙书缺失页面的“碎片共鸣体”。
这也是他能不断在失衡、虚无、观测者等挑战中找到平衡的根本原因。
他本身就承载着一部分“创世的可能性”。
“鸿蒙书在呼唤你。”林婉儿的软剑轻轻触碰夏凡的手臂,不死树的虚影与光海产生共鸣,“它需要你补全缺失的法则,但这恐怕是你最艰难的一次历练。”
夏凡走向光海中央,每一步都踏在创世法则的节点上。
光点在他脚下凝聚成路,那些创世神祇的虚影纷纷侧目,目光中既有期待,也有警惕。
当他靠近鸿蒙书时,竹简突然自行展开,露出密密麻麻的法则符文,而缺失处的黑色裂隙,突然射出无数道观测者的镜片光丝,试图阻止他靠近。
“他们害怕法则补全。”巫天的匕首化作一道流光,斩断最前方的光丝,“补全的鸿蒙书,会让所有界域的演化脱离他们的观测模型!”
李耀的铜片突然飞入光海,在鸿蒙书周围组成一道防御阵。
铜片上的“探索”二字爆发出金光,竟逼退了部分裂隙:“铜片在解析观测者留下的干扰!它说,这些光丝里掺杂着被扭曲的‘混沌初开’法则!”
夏凡没有理会干扰,他的意识沉入混沌心核,将鸿蒙道碑的印记与自身经历的所有历练。
平衡五行、对抗虚无、理解观测、调和神话与现实。
全部凝聚成一道纯粹的光流。
这道光流没有固定的形态,却蕴含着“不断成长”的本质,正是鸿蒙书缺失的核心:「万物演化,非一成不变,乃在历练中趋近圆满」.
第两千一百零四章 更多可能
当光流触及鸿蒙书缺失处的刹那,整个创世之墟剧烈震颤.
黑色裂隙中传来观测者惊恐的尖啸,那些被扭曲的法则在夏凡的光流中如冰雪消融。
盘古斧的虚影突然劈出一道金光,女娲的柳枝挥洒出甘露,所有创世神祇的虚影都将自身法则注入鸿蒙书,与夏凡的光流共同补全了那几页缺失的竹简。
“这才是‘创世’的真谛。”夏凡的声音在光海中回荡,他清晰地感知到,鸿蒙书并非记录着“唯一的创世路径”。
而是记载着“所有可能的演化方向”。观测者偷走的,正是承认“不确定性”的那部分法则。
鸿蒙书完全展开的瞬间,无数神话产物的虚影从竹简中飞出。
东方的龙凤呈祥,西方的泰坦巨神,甚至有超越认知的、由纯粹光粒组成的“秩序之灵”。
它们不再是僵化的传说,而是充满了演化的活力,有的飞向道韵星海,有的融入虚无界域,甚至有几个好奇地绕着观测者的裂隙打转。
“它们在寻找自己的新轨迹。”林婉儿的软剑上,不死树与鸿蒙书的法则交织,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这才是神话产物真正的意义,不是束缚现实,而是为演化提供更多可能。”
巫天的匕首吸收了一丝鸿蒙书的法则,刃面映出未来的景象。
夏凡的身影站在无数界域的中心,混沌心核与鸿蒙书遥相呼应,正在调和一场波及所有存在的“终极道韵冲突”。
上一篇:综武:摸鱼就变强,这系统我认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