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何不成尸仙? 第373节
“老光头,何事这般匆忙?”
国师骤停回身,只见一位黝黑少年含笑立在不远处,林江就站在他身侧。
国师立刻三步并作两步抢上前去。
他先将小山参塞回林江怀中,双手急急检查对方周身:
“你无事便好。”
赵六郎嘴角不禁抽动了两下:“我呢?”
听闻此言的国师冷冷地瞥了一眼赵六郎:“没死就行。”
“你还真是冷淡啊。”赵六郎轻叹一声。
国师绷紧的脸总算缓和下来,随后郑重地对林江行了深深的拱手礼,身体半屈,头颅低沉,鞠躬鞠得很深:
“多谢公子施以援手,若非公子,大兴前途无光啊。”
“言重了。”林江轻轻搀了一下国师。
一旁的赵六郎也说道:
“毕竟是朕师父,朕师父自然会来救我。”
国师听到这话后,本低垂的头颅也抬了起来。
他的眼眸中明显闪过一丝疑惑。
“师父?”
“对,师父。”
“对…对吗?”国师明显脑子卡壳了,“你师父不是早去世了吗?”
“我不是和你说过朕有两个师父吗,还有一个师父是仙人。”
“你是和我说过……”他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即便是他这般通识古今之人,此刻也只是觉得脑壳嗡嗡作响。
眼见国师这副模样,赵六郎却是高兴得朗声大笑:“师父和朕说皆因原初大雾,我于此法门所知甚浅,你若真感兴趣,日后可寻师父细谈。”
国师脑中仍是一片混沌。
“暂莫提此了,”赵六郎抬手一指周遭慌乱的宫女侍卫,“宫中这是闹出何事,竟乱成这般光景?”
闻此一问,国师登时正色:
“你离京这段时日,总有些没心眼的在搅风搅雨。”国师简单把文武臣子在京城当中搅风搅雨的事情说了一遍。
赵六郎闻言眉锋微扬,无奈叹息。
“总有人不惜自己性命啊。”
第320章 反正他也高兴不了多久
三人带着一根小山参并未急于在众人面前现身,他们绕了两圈,最终寻到了赵六郎的书房。
等到了地方,国师给林江披上了一身衣服,一直没好意思细问的赵六郎眼见对方裹上了衣物,这才迟疑着开口:
“师父莫非有赤膊之好?”
林江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我衣裳全被你打烂了,你倒真能问出口。”
赵六郎顿时噤声。
料理完这些,国师方才自怀中取出一只纸鸢。
他对着纸鸢低语几句,便将它轻轻放出窗外。
不过片刻,书房外就急匆匆走来三条人影。
定睛一瞧,打头的是文祖与法祖,焦公紧随其后。
几人踏入房间,目光瞬间都落在了那肤色黝黑的少年身上。
法祖脸上疑云最重,毕竟他未曾见过赵六郎年轻时的模样;焦公却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焕发青春的老友。
他原本木然的脸上骤然焕发出激动神采,甚至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擦拭自己眼角涌出的泪花。
待平复了好一会儿心绪,才颤声道:
“你这老不死的,总算肯起来了。”
“哈哈!朕岂会如此轻易便丢了性命?”
赵六郎笑的欢心。
书房内的几人相互陈述了各自的情况。当焦公得知林江乃是传授他们法门的仙人时,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表情再度失控。
“老赵,你没拿我寻开心吧?”
“朕拿何事寻开心,也绝无可能以此事寻开心。”赵六郎语带愠怒地开口道。
焦公虽说心下了然,但还脸上还是难言惊愕。
毕竟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师父在他们心中地位尊崇,以赵六郎的性子,定然不会在这样事上说谎。
可焦公毕竟无缘得见师父的容貌,更鲜少感其气息,此刻显得有些羞赧拘谨,目光锁定林江,忍不住嘀咕道:
“当时我确实瞧见这位公子有些眼熟,和咱们已经死去的那位师父态度气质上有些相似,可这……”
“你这小子,根生了就忘了师父了?”赵六郎轻戳焦公两下,令后者尴尬不已。
焦公不说话了。
林江则也是把原初大雾的事情简单和焦公说了一遍,焦公也是有些迷糊,听的不算太明白
倒是国师在诸多学问上的造诣远胜于他人,只需听林江讲述一遍始末,他便顿悟了“原初大雾无岁月”的含义,亦不由慨叹世间法门之玄妙。
说完这些,焦公大抵还是相信了林江的身份,但语气仍带着几分含糊。
“公子,我这一时改不了口。”
“无妨。”林江却对此毫不在意。
“你这厮当真含糊。”赵六郎撇了撇嘴:“现在改不了口,不如讲讲朝堂的现状。”
焦公点了点头,把现在的情况讲述了一遍。
赵六郎听完当今朝堂情况后,脸色愈发阴沉。
当听说大皇子与方长卿在京城反叛时,尽管他外表年轻,眼中却难掩一丝浓烈的悲伤。
深深叹息后,他满怀歉意地望向林江:
“我家的大儿子给师父您添麻烦了。”
“他原来不是这样的吧。”
林江回想起曾在雾气中见过的大皇子,那时他一副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风采,学识才能也十分出众。
虽然因道行不足,算不上是完美的继承人,但无疑是帮了赵六郎不少忙。
最终却在灾厄的侵蚀下,大皇子昔日的风采堕落成了偏执的狂念。
正如方长卿和余温允那样。
“那时朕醉心钻研灾厄,一心只想如何彻底根除这祸患,竟全然没多瞧这孩子一眼……”
赵六郎语气间浸满悔意,也是忍不住唉声叹息,用手扶住额角。
林江也无法指责赵六郎做错了什么,毕竟他多年的努力终究找到了灾厄的根源,但误判了灾厄的强度,招致了祸患。一切因果债务都应归咎于灾厄,而非赵六郎。
赵六郎低叹一声。
然朝堂风波,显然不止于此。
焦公顺势续言:
“如今南方军阀元气大伤,兵部那边,想必再无余力生事了。只是……”
“三小子怕是会趁此机会闹腾吧。”
“依三殿下的脾性,必会争上一争。”
“唉。”
赵六郎流露无奈:
“朕膝下三子,老大最好,却遭了劫数。老二一直怨恨朕,认为朕害了她娘,早已远走京城。老三……唉,这孩子。”
不言而喻,三个子女里最令人忧心的,正是老三。
他是真想坐上这龙椅。
“老赵,你待如何?”
“过些时日,召老三进宫吧。”赵六郎一声长叹:“他身边那些祸国虫豸,也该清扫了。”
“定在何时?”
“再等四五日。”赵六郎沉吟片刻道,“趁现下朕仍有些虚乏之态,扫除这些污秽怕会辛苦。不若先放出风声,让那些渣滓聚拢过来,届时也好一并清理。”
……
大皇子反叛一事暂且告一段落。
这场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哪怕是京城里的小商贩,都对此略知一二。
毕竟这绝非小事。
作为大兴的继承人,二公主暂且不论,大皇子与三皇子之间的争斗早已是人尽皆知,如今争斗结束,皇帝又病重卧床,皇位的归属简直是不言自明了。
当下,京城中流言蜚语尽数不断,杂乱言谈层出不穷,街头巷尾之间总能听到对此事的讨论,甚至有些力夫在饮酒时,总会压低声音,细细念叨。
有些人推测不过数日,三皇子便会直接入主皇宫,荣登大宝,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三皇子大抵还会守孝三年,如此才能算得上是尽孝心,让天下所有人认同。
而除去这京城当中的百姓们,就连三皇子一方所有人物,也都是这般认为。
皇城王府内,三皇子赵鸿言在桌子旁来回踱了两圈,脸上浮现止不住的笑意。
独自在书房中嘿嘿笑出声来,接着一屁股坐回原处。
上一篇:综武:开局签到弃天帝模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