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公子,何不成尸仙?

公子,何不成尸仙? 第365节

  “是吗?”

  听到林江这话,老头如获重诺,脸上浮现一丝欣慰的微笑。

  他最终合上双眼,气息全无。

  旁边的赵六郎和小饺子泣不成声,悲恸难抑。

  两人良久才止住泪水。

  暮色渐沉,山路蜿蜒,赵六郎背着老人的尸身,用绳子缠住彼此腰部,一路稳步朝山下走去。

  “仙人,你还在吗?”赵六郎问。

  “……我在。”林江回答。

  “师父,你还在吗?”赵六郎又问。

  “我在。”

  “……你不在了啊。”赵六郎再次流下了眼泪。

  他听不见林江说的话了。

  神城破灭中相依为命的兄弟,一步一印间,失却了两位师父。

  一者隔着黄泉,另一者隔着岁月。

  又怎何能见?

第312章 一目流千尺

  林江感觉自己手边上的棺材稍稍震颤了一下,他眼前一直都在维持着的景象,也在此一刻变得稍微有些虚晃了起来。

  在没有了视野的支持之后,林江似乎都有点看不太清楚,眼前雾气当中发生的情况了。

  他重新拧了拧心神,先是仔细感知了一下自己手边棺材当中灾厄的含量。

  很快,他的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喜色。

  棺材当中的灾厄已经有很大一部分都消散了,虽说里面还剩下一些生根的顽垢,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剔除,但这对于林江来说已经算是大有进步了。

  而且林江甚至能感觉到这棺材里面的皇帝意识好像也在慢慢的苏醒,从混沌重新转向清明。

  看样子在这雾气当中搜寻灾厄确实可行。

  在确定了这一点之后,林江宁静心神,重新将思绪灌在眼前的棺材上,那原本朦胧的雾气又再度变得凝实,不过这次林江的视角并非是依附在某个人的身上,而是变成了一副俯视的角度,居高临下的观看着赵六郎剩下的人生。

  赵六郎带着老先生的尸体返回后,为他举办了一场极为隆重的葬礼,最终将他埋葬在大兴后方的一片平地上。

  埋葬了这个养育自己的师傅后,赵六郎在大兴的皇宫中供奉了一块牌位,上书“恩德妙法仙尊”,时常前来供养香火。

  虽然赵六郎从未言明这块牌位是为谁而供,但林江大致能猜出这是为他准备的。

  林江本来也是明白,眼前这一切都是自己雾气凝结而成的,从道路上来讲,他不应该动如此情绪。

  但人终归难逃情感,心念至此,如果再用什么雾不雾的阻隔情绪,总归还是太过于愚蠢。

  更何况以往的种种迹象已表明,雾气或许并非表面那般简单。

  与其执着于雾气反馈是否真实,不如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只是自从林江依附的这位老先生去世后,他眼前雾气流淌的速度较从前快了许多。

  原本许多细节,林江还能通过老头的视角亲自参与其中,但如今他只能以更高的视角,观看着大兴的每一步发展。

  随着雾气的裹挟,林江的视野开始沿着岁月飞速前进。

  原本残破的城市中涌出蚂蚁般的人们,里里外外地进出着,一点点重建家园。

  那些废墟般的断壁残垣渐渐恢复了往日模样,周遭破败的村落也依次焕发生机。

  整座城池开始一寸寸向外延伸,逐步展露出当今京城的轮廓。

  同样地,大兴的军队也从最初仅存的几支人马渐渐壮大起来。

  林江不知大兴究竟休养了多少岁月,却清晰地目睹赵六郎慢慢成熟,又缓缓老去。

  那个黝黑的青年,渐渐蓄长了络腮胡,鬓角染上霜色,面上笑容也日益稀少。

  当他行至此刻,光阴骤然在他身上凝滞。

  任凭周遭景象如何流转,于他却再无涟漪。

  他道行已深,早挣脱了寿数的桎梏,却并未重返青春容颜。

  似这般模样,反倒最契他当下心境。

  与此同时,那些聚集在赵六郎身侧的人,各自也悄然有了变迁。

  法祖悄然不知从何处冒出,林江当时未察其来处,但想来他应不在当初那批文人班子里,他初登场时便是一副中年人的面貌,时常流露严苛而不苟言笑的神情。

  文祖这些年容颜未改,唯独笑容中平添了几分成熟的韵味。

  王俞年亦是如愿披上了那身略显繁复的长衫,只不过他的发际线亦日渐向头顶攀升。

  至于小饺子,他亦是长成了焦公公的样子,专司处理宫中诸多杂事。

  林江特意观察小饺子是否寻回了昔日雄风,结果发现这小子虽已治好身上之残缺,但或因长期失其,他对美眷已无所求,一心一意投身于治理大兴之上。

  林江尚不知小饺子是否当真遂了心愿。

  大兴发展一派欣欣向荣,自昔日破败之城渐次攀升,然而恰在此时,南方赫然涌来一支精锐大军。

  这支军队杀伐之气冲天,初至大兴南境,便直扑一个村落,未作丝毫打探,径直亮出喋血长刀,将村落屠戮殆尽。

  此事很快传入赵六郎耳中,他勃然大怒,当即率兵南下。

  两股势力迅疾交锋。

  南方军队虽强横,来此者却非大军主力,赵六郎道行更远胜往昔,岂是这支孤军所能抵挡?

  不消多时,这支南来军队便已死伤狼藉。

  赵六郎擒获数名士兵。

  他将俘虏带回,交与焦公严加审讯。

  而学了转移伤口法门的焦公自然也是没费多大力气,就从群人的口中撬出来了消息:

  这群人乃是位于南方的大枳国人,神城崩裂之后天下枭雄为了争夺权柄,但凡有点能力的皆集结兵马,兵锋四起席卷八方,欲将这广袤土地收归己有。

  大枳实力相对羸弱,仅有区区数支劲旅尚可称道,故此便未曾将目光投向更激烈的南方主战场,而是决意挥师北上试探,希冀能先行将北部这片辽阔的平原纳入麾下。

  未料竟撞见赵六郎这等异数。

  赵六郎自身勇武非凡,麾下更聚拢着一众骁勇之将,又怎么能是这匹军队能打得过的?

  洞悉当今天下格局后,赵六郎迅疾召集所有心腹干将,与之详议。

  足足谈论了三天三夜,最终才由赵六郎拍板而定:

  逐鹿天下!

  困守孤城无异于坐以待毙,倘若不明天下大势,终将被南来雄师鲸吞,届时呕心沥血建造的大兴,也将化作一缕历史的尘烟。

  与其束手待毙,不如主动出师,先攻克邻近几座城池作为缓冲屏障,而后再徐徐图谋征讨天下!

  悬浮在天空中的林江,感受到四周雾气正加速蔓延,也清晰地目睹赵六郎骑上铁马,率领身后将士们,一路向南方挺进。

  首先是大枳,这个国家兵力虽弱,却展现出顽强的韧性。赵六郎耗费良久才攻破城池,用长枪刺穿那位君主的丹田。

  接着是更南方的大鲁,赵六郎以速攻快速突袭都城,不久便将固守城池的主公头颅砍落。

  急速流淌的画面里,唯有人群中央的赵六郎不变。

  他骑在铁马上,每当他马蹄向前迈进,身后士兵便换一批,脚下泥土也随之变换。

  他的背后是一座又一座的城市,每个地方的风格都截然不同,但不管前敌是谁,都会被赵六郎直接解决。

  而随着这马蹄深踏泥土,其身上沾染的血迹越来越浓。

  大浒、大辰、大乾……

  或是有名,或是无名。

  直到最后浑身浴血的赵六郎从血色暮霭中策马而出。

  他就好像已经杀疯,这整片天下没有一人能够拦得住他。

  也就在这时,林江察觉到这个雾气的速度竟然开始变得缓慢了下来。

  他也不由得泛出了一丝惊奇。

  恐怕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出现了。

  也正如林江预料的那样,正在疾行的赵六郎步伐渐渐缓慢了下来。

  原因无他,赵六郎攻伐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后面的大兴已经难以消化他打下来的领土了。

  因为出身本身就不算太高,赵六郎便几乎没屠戮过普通百姓,但这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被他攻占下来的地方不可能立刻顺心于他,其中人心惶惶不安,哪怕是背后的那些文臣团们玩了命的想办法,也不可能让这已经吃成庞然大物的大兴顺利运行。

  吃到肚子里的食物终归都得消化消化,大兴也是如此。

  可又因为他打的实在是太过于凶狠,剩下的几个大国全都注意到了这个忽然出现的势力,甚至有一些离他近的为了防止他杀来,联合到了一起对付大兴,倒是给赵六郎平添了许多麻烦。

  赵六郎也是实在没什么办法,只能听从王俞年的建议,远交近攻,向着距离大兴比较远的周国和齐国投去了邀约。

  而这两国也确实都回应了他。

  三方国家在经过商讨之后决定联合,一并对付附近的敌人,这也成功让那时天下的局势从诸国混战进入到了多足鼎力之势,构成了一种满是摩擦的诡异平衡。

  在这期间,赵六郎不能随意出动收拾敌人,可他又总归是个闲不住的性子。

  皇城内他根本就处理不了多少折子,便是干脆带上几个随从,偷偷摸摸乔装离开大兴,打算顺路去窃取一些他国情报。

  林江目睹着他去到了附近的一些村庄,去到了一些尚且还算是稳定的小镇,而当他到达一敌城的城镇之时,将视野的速度终于回归到了正常。

  此城镇相当热闹,街道灯红酒绿,各种彩戏之坊络绎不绝,看上去完全不像是这大灾大战年间的地界。

  赵六郎和他带出来的那些兄弟们惊奇环顾四周,不晓得此处究竟是谁在维护。

  而此刻的林江化作了一道虚影,跟在了赵六郎背后。

  他眉头挑了挑。

  雾气竟然慢了下来,也就代表此处的记忆相当重要,应该是占据了赵六郎相当大的一块思绪。

首节 上一节 365/4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开局签到弃天帝模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