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198节

  可此刻,姜义心头空明澄澈,不起半点波澜。

  那喜鹊亦无半分畏惧,反而双翅一敛,身形化作离弦之箭,直冲而下!

  狐狸眼中凶光已现,似乎已看见了到口的猎物。

  就在此时,姜义的念头轻轻一动。

  法诀成矣。

  潜伏于雀体内的那缕真气,似一颗火星投入了油釜,轰然引爆!

  “嘭!”

  一声闷响,不大,却沉重得紧。

  那只体型大出何止数十倍的狐狸,身子在当空猛然一僵,随即四分五裂。

  血肉与焦黑的羽毛一齐溅散开来,染得那片碧翠的灌丛斑斑点点,刺目猩红。

  后院中,姜义缓缓睁眼,收回了心神。

  掌心空空,却似尚余雀鸟的余温。

  鼻端仿佛还萦绕着那股血腥味,他眉心却已不见丝毫波澜。

  心中只暗暗惊讶,此术之威力,竟至于此。

  不过一只凡雀,不过一丝真气,已能斩杀豺狐。

  若换作自家后院那几只根底不俗的灵鸡,它们可容纳的真气何止百倍。

  再以此法门引爆,其势,怕是真能开山裂石。

  想到此处,姜义心头对这调禽之法,不由又添了几分郑重。

  江湖行走,手段自是越多越好,谁会嫌自家的底牌太厚?

  姜义当即清了清嗓子,扬声唤了一声。

  不过片刻,鸡舍那头便见三道流光斑斓的身影,迈着四方步踱来。

  正是金羽、赤羽、青羽三只灵鸡老祖。

  这几位老祖,早年便开了灵智,又在姜家后院这等灵泉氤氲的宝地里熬了许多年头,个个活得比人精还通透。

  此刻见得姜义招呼,步履间竟也带着几分仪度。

  行至近前,还齐齐低下头,学着人间的模样行了一礼,倒比邻里乡绅还客气几分。

  姜义如今调禽之法初窥门径,心念一转,神意牵连,远比寻常吩咐来得顺畅。

  也不废话,径直传了个念头过去。

  大意是,手里有一门专供禽类的吐纳法门,可助它们修行。

  且从今日起,药园里的灵果灵药,也有它们一份。

  三只老祖闻言,神魂里当即翻起一阵欢喜雀跃,连翅羽都抖得簌簌作响。

  姜义却按下不提,话锋一折,把规矩摆了出来。

  灵药灵果不是谁想啄就啄,须得分门别类,各走各家的路子。

  金羽一族,食金锋草、雷光果,主张一身爪喙如电;

  赤羽一族,啄赤炎薯、焰心果,往控火御炎的道上走;

  至于青羽一族,自是食水寒之物,讲究个御水凝冰的手段。

  这般划分说罢,三只老祖非但无有不满,神魂中传来的敬意反倒更深了几分。

  它们虽才灵智初开,却也懂得轻重,知晓这般规矩,乃是真正为族群长远计。

  于是围着姜义转了几圈,一个个以头抢地,行得极是郑重。

  姜义瞧在眼里,心中微微一颔,暗自有了算计。

  当下便从“调禽”法门中,摘下一段最基础的吐纳口诀,分成三缕神意烙印,直打入三只老祖的识海。

  几位老祖本就底蕴不浅,如今得了这法门,神魂一番咀嚼,立时便如老饕得了秘方。

  不出几日,已是心领神会。

  吩咐既了,三只老祖便各自领命而回,带着族群传那吐纳之法去了。

第177章 神异丹方,秀莲功成

  自那一日后,姜家后院便添了几分别样的景致。

  每逢清晨薄雾初散,或是夕阳半沉时。

  总能瞧见三窝羽色各异的灵鸡,在那三只老祖的带领下,齐齐整整立在高树枝头,对着天光吐纳。

  一呼一吸间,风声猎猎,隐有雷音,倒也煞有其事。

  姜义若得闲,便搬张竹椅坐在廊下,茶盏在手,慢悠悠地瞧着这等景象。

  瞧得久了,心头也难免生出几分畅想。

  眼下这群小东西虽还稚嫩,可若岁月添成,日后真个列成阵仗,扑天盖地而来,那该是何等场面?

  至于自家修行,自然也未曾荒废。

  每日雷打不动的纳气修行、炼化浊气不说。

  闲暇时,便常往山林间转悠。

  回来时,袖口或布囊里,总会多出些鸟雀鹰鸢。

  隼、鸦、雀、鹰,不拘种类,纷纷被他撒养在山下那片果林药地中。

  这些凡鸟俗禽,自比不得后院的灵鸡。

  可胜在数目繁多,习性各异。

  用来探探风声、传个讯息,却是再合适不过。

  更何况,水滴亦能穿石。

  年深月久之下,若以灵药喂养,再以心意引导,纵是寻常雀鸟,世代繁衍下去,血脉间也难保不会生出几分灵性来。

  百年之后,千年之后,谁又敢说,这片林子里,不会飞出几只真正的灵禽来?

  日子悠悠,不紧不慢地推着人走,一眨眼,竟又是半年光景。

  院中石榴开过一茬,花谢果成,枝头挂下几枚青涩石榴。

  后院的鸡鸣声,也比先前平白多了几分中气。

  姜义手头那纸调禽古法,纸页早翻得起了毛边,上头记载的门道,他已捻熟了七八。

  再去驱使后院那几只灵鸡,虽还算不得得心应手,却也能勉强应念而动,不似当初那般全然全无反应。

  女儿女婿那边,肚子里依旧没个动静,但两门神通的修炼,却都算摸进了门槛。

  一家子本就住得近,如今往来更加密切。

  只要一闲下来,便聚在一块,围着石桌,各自把修炼时的心得拆开揉碎,说与彼此听。

  家长里短少了几分,倒像一场场小小的道会。

  在此般相互印证之下,便是资质较钝的姜义,也很快摸上了“壶天”与“土行”二法的门路。

  真到亲手施展时,方知神通与小术之间,真个是天壤之别。

  那“壶天”一法,比之昔日那门纳物小术,简直一个在地,一个在天。

  袖中开辟出的虚空,不止方寸,而有半间屋子大小。

  莫说寻常物件,便是一头牛塞进去,亦是绰绰有余。

  更妙的是,不似先前那般,需得贴碰方可施法。

  只要心念一动,数丈之内隔空取物,不闻不觉,端的神妙。

  唯一美中不足,便是仍不能收活物,距离记忆中那“袖里乾坤”的景象,终究还差了一筹。

  至于那“土行”法,更是把旧时的“土遁”比得没了影子。

  哪怕只是初学,身子一沉入地,便如鱼入了水,土石不但不阻,反成助力。

  地下方向分明,遁行轻捷,竟比在地上还要快上几分,除了耗费法力,几乎无甚滞碍。

  每每施展过后,姜义都忍不住生出几分感慨。

  自己如今这点微末道行,怕也只是将这两扇神通大门的门扉,将将推开了一道缝儿。

  门里的景象,还瞧不真切,可单从这门缝里漏出的些许光景,已是这般神异莫测。

  这般无上妙法,当真是……深不见底。

  后院里,姜义正忙着他的百鸟朝凤大计,鸡飞鸟鸣,一派热闹。

  院中另一头,当家的柳秀莲,却更不曾闲着,日子比姜义还要满当几分。

  白日间,除了自家修行,青灯古卷下静坐参读;

  隔三差五,还得去学堂,替那些已入门的弟子讲经论道,借此温习学识,也顺带磨炼自身。

  到了夜深静处,姜义自也不曾忘了发妻,时常以阴阳二气替她疏理经络,温养神魂。

  这般内外兼修,水磨工夫下来,终也积水成渊,水到渠成。

  这一日,柳秀莲正在灯下校订一部古籍,纤笔行至半页,忽然一顿。

  眉目间泛起一层微醺般的水色,神魂仿佛触及到某种轻薄之障,若有若无,却又坚韧如纱。

  天地就在眼前,却隔着一层看不破的幕。

  姜家人对此早已不是头一遭。

  早早备下灵药灵果,将这位为家里操劳多年的主母,稳稳当当地送入了后院树屋。

  对妻子此番闭关,姜义心里并无多少担忧。

  柳秀莲最初观想出的神魂之象,便是一片温润水波。

首节 上一节 198/2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下一篇:修仙从吞金补阳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