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179节

  姜锦闻言,手上动作只微不可察地一顿,随即抬头。

  月光映着她那张素来英气的脸,沉静如古井,不见半点波澜。

  “孙儿明白了。”

  她只回了这几个字,再无旁的多问。

  姜义点点头,也没再多言,转身踱步回屋。

  他心里清楚,这话递到了她耳里,便等于递到了整个两界村的脉门上。

  如今这古今帮上下,丹药医护,全攥在这丫头手里。

  她一句话,比他这老头子说十句都管用。

  果不其然。

  第二日,村子里便多了些平日没有的气味。

  村口巷尾,艾草与苍术混在一处的辛辣气,熏得人鼻子发痒。

  墙角路边,洒了厚厚一层石灰,是干涩的土腥味。

  家家户户的灶上,除了饭香,又多了一味说不清道不明的药味。

  虽古怪,却是帮里吩咐下来,每日必饮的方子,说是能强身辟秽。

  那条通往两山集的村路,也立了栅栏,日夜有人守着。

  从外乡归来,若不先用烈酒净手,再灌下一大碗防疫汤药,便休想踏进村子半步。

  这番动作,瞧着有些小题大做。

  可没过几日,消息便传了回来。

  两山集那边,当真起了时疫。

  势头凶猛,三五日光景,就倒下几十号人。

  发热呕逆,浑身抽搐,瞧着便不似能活的样子。

  两界村因防得早,竟是安然无恙。

  只是人情往来,就此断绝,平白添了几分萧索。

  村口路一拦,两山集的喧嚣便隔在了天外。

  日子仿佛缓了下来,静得能听见后山松针落在青苔上的细微声响。

  村子的消息断了,姜家的消息却还通着。

  夜里祠堂香烟一缕,便如根无形的线,一头牵着这山野小村,一头系着长安,另一头,还勾着神都洛阳。

  姜亮带回来的风声,并不怎么好。

  洛阳城里尚算平稳,毕竟是天子脚下,龙气镇着。

  可出了京畿,光景便大不相同。

  有些州县,官道上白日里也冷清得能听见鬼哭,就连长安城隍庙里,夜夜都有新到的魂儿在阶下啜泣。

  官府的告示,一日三换,药方变得比走马灯还快,却没一张是真顶事。

  “这等泼天的大事,你们这些吃香火的,便也袖手?”

  姜义听罢,淡淡问了句。

  姜亮那道虚影沉默了半晌,方才透出几分无奈。

  “小灾小疫,城隍土地尚能压一压。这般席卷天下的,便不是我这等地仙能插手的了。”

  他顿了顿,又道:“孩儿也曾去信,问过鹤鸣山的锋儿。”

  “锋儿回信说,天师府职司在斩妖除魔,不在悬壶济世。符水于疫气,或有些微效用,却也是杯水车薪。救得了一人,救不得一城。”

  他略一停顿,声音压低:

  “除非能拿出真凭实据,指证此乃妖邪作祟,天师府方能名正言顺地出手。否则,便不在其职,不谋其政。至多,也只能私下里照拂些门人亲故。”

  姜义静静听着,心下了然,却也难免一叹。

  天道之下,各有职司,这话听着没错。

  可落在凡人耳朵里,终究是冷了些。

  他便不再问天师府,转了话头:“文雅在洛阳如何?”

  自家那小儿媳,身在洛中,又是杏林世家,如今这光景,想来正是风暴中心,日子怕是不好过。

  提起妻子,姜亮的神影都黯淡了几分。

  “她能如何。”

  他苦笑一声:“这等疫病,便是太医院也束手无策。幸得锋儿此前拜会,留了几道符水,才算护住了宫中几处要地。”

  “眼下,她与家中长辈,日夜守在药房,翻遍古籍,以身试药,只为寻个解方。忙得脚不沾地,我与她,已是数日未曾说上几句话了。”

  姜义闻言轻点点头,“嗯”了一声,便也不再追问。

  天灾人祸,从来非一人之力可挽。

  神仙有神仙的规矩,凡人有凡人的命数。

  日子,便这么不咸不淡地熬着。

  两界村靠山而居,又有古今帮多年积攒的底子,家家户户虽不至富贵,却也称得起一句丰实。

  关起门来过日子,冷清是冷清了些,却也安稳。

  只是外头的世道,终究一日不如一日。

  渐渐的,村外山道上,便多了些拖家带口的流民。

  一个个面有菜色,衣不蔽体,眼神空洞,像是魂儿被沿路的苦楚给耗干了。

  起初,也有饿红了眼的,见这村落齐整,不似遭了灾,便想冲进来抢些嚼用。

  却不知如今的两界村,是何等样所在。

  守在村口的,都是古今帮里最扎实的小伙子,手上是练熟的拳脚,心里是见过血的硬气。

  寻常军伍来了都讨不得好,何况是这些饿得腿脚发软的流民。

  几回冲撞,闹事的被绑了胳膊腿脚,捆了扔在路边。

  硬闯的心思,便也死了。

  人是拦住了,却也不能眼睁睁瞧着他们饿死。

  最后还是古今帮出面,在官道旁伐木搭棚,支起两口大锅。

  每日两次,开棚施粥,粥里还掺了姜家熬制的防疫草药。

  日子就这么过着。

  粥棚顶上的茅草被秋雨打烂,换过一回新的,又渐渐枯黄。

  外头的疫病,却仍没个尽头。

  祠堂里那缕青烟带来的消息,也一日比一日沉重。

  据姜亮说,就连神都洛阳,那座固若金汤般的皇城,如今也渐渐漏了风。

  宫里,已悄悄抬出去了几具不能见光的贵人。

  朝堂上,祭天香火比历年都旺,天子领着百官,在太庙里跪得膝盖红肿。

  城门口的皇榜,更是贴了又撕,撕了又贴。

  悬的赏格高得能叫寒门三代吃穿不愁,只为寻得一位能禳灾驱疫的能人异士。

  只可惜榜文黄了又新,天还是那个天,病还是那个病。

  洛阳尚且如此,其余州郡的惨状,更是不用细说。

  更有那心怀叵测之辈,趁机在乡野间散布谶言,发些来路不明的符水,说是天降大劫,皆因朝廷失德。

  话里话外,已有了蛊惑人心的反意。

  这般光景,倒也没出姜义的意料。

  毕竟,就连两界村外,也渐渐有了些这般苗头。

  自打古今帮在村外施粥施药,这名声便像长了翅膀,一传十,十传百。

  如今,村道两旁聚拢的流民,已是黑压压一片,一眼望不到头。

  好在有帮众轮流巡视,以铁血手段维持着秩序。

  起初总有不长眼的,想趁乱生事,捞些便宜。

  结果无一例外,被当众打断手脚,扔出去做了榜样。

  几次下来,余下的流民只敢远远望村,心底唯余敬与畏。

  日子久了,无望之下,这敬畏又渐渐变了味道。

  难民们心气渐渐散了,却反将古今帮当成了最后的指望。

  这其中最显眼的,便是那对双胞胎兄妹。

  每日里,姜钦带着人马,腰杆挺得笔直,铁面无私地巡视村口,维持秩序,便是这乱世里唯一的“规矩”。

  姜锦则亲手施粥发药、治病救人,递出去的每一碗汤药,都是活命的指望,便是这乱世里仅存的“生机”。

  一来二去,流民们看这对兄妹的眼神,便不一样了。

  据说,在那窝棚最深处,已有人偷偷用泥巴捏了小像,早晚供奉。

  暗地里,一个被唤作“降魔金刚”,一个被称作“药师娘娘”,是天上遣来救苦的神明。

  年景再不好,日子总也得混过去。

  一晃,便又到了年节。

  两界村里,虽不及往岁鼓乐喧天,却也家家户户换了新桃符,添了几分人气。

  就连村外那片窝棚,也得了些肉食,总算过了个年。

首节 上一节 179/2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下一篇:修仙从吞金补阳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