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1417节
后来南朝战败,落入北魏武帝之手,随后又被赏赐给北魏国师崔浩。
崔浩改良此术,将一口赝鼎剑的威能,再度分散为多口赝鼎,同时,阵法材料上,以秘金代替血青铜。
崔浩主持灭佛后,北魏境内残存的三百二十座佛寺,就是此术的大成之作,三百二十座佛寺,就是三百二十口赝鼎。
历史上的崔浩死后,桃源剑阵秘术,一直被北魏皇族保管,及至国灭。
北魏皇族改名元氏,也就是元怀民的家族,一直栖息在京兆地区,低调传承到了本朝。
后来,又被元氏一族出身的易千秋父女,献给了卫氏。
后又被魏王、梁王利用,联合司天监一起,开启了大周颂德天枢与四方佛像工程。
也是堪比当年北魏三百二十座佛寺的宏伟工程。
只不过它对应的鼎剑不再是【寒士】,而是【文皇帝】!
圣人赏赐的那一串串佛珠,就是【文皇帝】的一口口赝鼎。
若论杀伤力,赝鼎不及具有唯一性的赝鼎剑,但是胜在数目多。
鼎剑的杀力本就极强,冠绝当世,分而散之,并不算削弱,反而是效率更高,杀力范围更大。
这也是在大周各地铸造天枢与四方佛像的缘故,一串串佛珠就是调动【文皇帝】杀力及神通的钥匙。
当朝女帝只需要安详的坐在龙椅上,借助这个史上最大的桃源剑阵,即可将大周皇权的触手,伸到天下各地。
通过崔浩和女史大人,欧阳戎深知桃源剑阵的来龙去脉。
而他能用到的,不是被崔浩改良进阶版的桃源剑阵,而是最初始的桃源剑阵,也就是陶渊明首创的那个。
只需构建出唯一的一把赝鼎剑,用它代替鼎剑,行走在外即可。
这也是让【匠作】暂时从雷池中脱困的捷径。
这初始版的桃源剑阵,陶渊明两袖清风的走人了,没有教他。
但是崔浩却教了。
他不是临别前的长篇大论,而是微笑回头,一语点悟。
“欧阳良翰,此术,收拾他们的时候,鄙人已经手把手的教你了。”
欧阳戎陡然想起了已经送给容真的那串十八籽佛珠。
当时,他施展降神,在北岸主石窟内大战朝廷、剑泽两方之际,曾在崔浩的操控下,绘画魁星符,以符碎去了全场所有的佛珠赝鼎,包括黄金佛首,并且汲取了它们之中的所有秘金,全部注入到了手里那串十八籽佛珠中。
将其改造,升级成了【文皇帝】的赝鼎剑,借来了【文皇帝】的三重金光神通,镇压全场。
在天枢与四方佛像已坍塌的当下,它就是【文皇帝】唯一的赝鼎剑。
崔浩借助他的身体,确实是手把手的施展过一次了……
昏暗屋内,木桌之前,欧阳戎正襟危坐,屏气凝神。
循着记忆中的手势口诀,掐指呢喃起来,嘴与手的速度越来越快。
起初,周围一切都纹丝不动,没有变化,包括桌上的剑匣与围绕它的四十九道魁星符。
直到闭目的青年突然伸手,没由来的从桃花源图中,拿出一枚青铜小剑。
“硌”的一声,稳稳压在了剑匣上。
一枚云梦令。
收藏许久,当初从一位“天南反贼”身上搜出来的。
他没有秘金,但有血青铜!
……
——————
(PS:月初求一波月票!)
第940章 新出世的赝鼎剑
构建桃源剑阵,不仅需要一口鼎剑,还需要一样作为载体的赝鼎剑。
例如当初崔浩使用的十八籽佛珠。
还有欧阳戎送给离大朗的那一串木制佛珠。
这些赝鼎剑或赝鼎,同样需要熔铸血青铜或秘金进去,才能与远处已经熔铸了血青铜或秘金的鼎剑,结阵呼应。
欧阳戎取出一枚云梦令,将其压在了墨家剑匣上。
旋即,他没有再取出其他东西。
桃花源图内,已经没有其他血青铜材质的物品了。
与此同时,闭目掐诀的欧阳戎,也没有取出新东西,作为新的赝鼎剑本体。
那么【匠作】的赝鼎剑是什么?
拿什么来承载今后【匠作】的投影?
欧阳戎默不作声。
他面前的桌子上,除了墨家剑匣、云梦令和四十九张魁星符外。
还摆放有一物,习以为常的一物:
桃花源图。
他已经有一柄现成的赝鼎剑了。
它还是【寒士】唯一的赝鼎剑。
但是谁规定它不能也是另一口鼎剑的赝鼎剑。
缺赝鼎剑载体,且血青铜不够?
桃花源图自带血青铜轴杆。
论资历,三百年来,它曾经过陶渊明、崔浩、吴道子三人之手。
桃源剑阵也是从它身上脱胎换骨而出。
这一副陈旧的青铜画轴,就是真正的赝鼎剑集大成者!
欧阳戎静坐桌前,手握画卷,单手掐诀,闭目呢喃。
他自己都没看到自己掐诀的手掌,越来越快,甚至快出残影。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
下一刹那。
木讷青年似是睁眼。
桌上唯一的一粒烛火熄灭,周围陷入黑暗。
而在烛火熄灭的那一瞬间,隐约……有符飘起。
……
妙思等了约莫半个时辰。
闲的她又蹦蹦跳跳的跑去厨房,翻找了一遭。
不知为何,小肚子又饿了。
明明不久前还鼓鼓囊囊,填饱了的。
大半夜的不睡觉,真不经饿。
可能还是在长身体的年龄吧,小戎子也不知道多担待点……妙思摸摸肚子,叹了口气。
活了几百岁,她容易吗她。
妙思在厨房掘地三尺的翻找了一圈。
真是半根萝卜都没剩了。
其实菜堆里有剩下一点三瓜两枣,但都是她嫌弃不爱吃的,用欧阳戎的话说,还挺挑食。
妙思板着脸,有点不高兴。
让她帮忙放风,却不管饭吃,夜宵都没有个。
而且这臭小子,真是什么好吃的都给阿青做了,一点都没留下来。
生活不易,墨精叹气。
不过,此前倒是存了一些墨锭和点心。
但是妙思一眼就看了出来,他是要用来慢慢钓她,抠抠搜搜的哄精呢。
真以为她是个猴子了,要来个“朝三暮四”。
妙思当然不干了,她可是饱读诗书、满肚子墨水的大精怪!几百年前读过那个宋国人和他养的朝三暮四的猴群的故事。
必不可能上套。
所以,她趁着欧阳戎傍晚回来倒头睡觉的间隙,把这些东西全给吃光了。
这几百年活下来,除了睡过大觉,妙思还总结过一个大道理:
这世上,所有人答应她的事都不算数,只有吃进她肚子里的,才算数!
知道欧阳戎在忙重要的事情,妙思倒也没去胡搅烂缠的打扰。
她抱胸在院子里转悠了一圈,趴在井边,沾了点冰凉的井水喝。
中途,小墨精瞧了眼隔壁院子,鼻子耸了耸。
若不是欧阳戎严厉禁止她离开这座院子,妙思高低要让隔壁的李家母子尝尝,什么叫女仙大人的威严……直接把她家厨房吃个精光。
妙思坐在井口边,甩着小腿,发了会儿呆。
少顷,打了个哈欠,有些乏的她,蹦了下来,跑回屋子。
来到门前,妙思突然发现屋子里好像没有一点光线。
“奇怪,怎么不点灯?最近不是都在画符吗,不点灯怎么画,难不成也在偷懒……”
上一篇:雪中:加钱居士,开局刺杀徐龙像
下一篇: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