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气运词条开始成就人皇

从气运词条开始成就人皇 第2075节

  “若是老臣一直赖在相位上,容易阻挡道路,加上老臣关系极多,往往施展不出手脚来。”

  方相一路走来,实在是有许多的人情关系,如果楚无疆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他夹在中间会非常难受。

  于是到时候落不得好,不如功成身退。

  真是老狐狸,算得太精明了。

  楚无疆叹气道:

  “那朕许可了。”

  方相当即叩谢天恩道:

  “老臣谢主隆恩。”

  楚无疆摆了摆手说道:

  “方相,先别急着说谢谢。”

  “朕打算成立一个局,专门容纳一些有经验的老臣,他们不需要早朝,也不需要负责具体的事务。”

  “只要给朕说些建议,查缺补漏即可。”

  “这局就叫顾问局。”

  “朕请方相担任顾问一职。”

  这……

  方相的确是有哀默大于心死的感觉,但他的年纪其实很年轻,比大部分三劫元神都要年轻。

  他继续再干两百年,多生一些儿子,也没问题。

  方相以退为进,也是想绕过最初的风暴,为家族做长远打算。

  楚无疆坦诚道:

  “如果方相担心接下来的改革,会让方家得罪太多的势力,太多的人,那朕可以明白地告诉你,不会把方家当做弃子。”

  “朕的命令,由朕负责。”

  “那种利用臣子办事,最后再一脚踢开的做法,不是朕的风格。”

  “方家有什么条件,也可以提出来。”

  “朕还记得方相说过,怎么能把天下让给你鄙视的人。”

  方相心中一动,行礼说道:

  “微臣惭愧,愿做陛下的顾问。”

  方相还是推辞了相位,但是他答应了顾问一职,免得直接对老伙计动手。

  楚无疆闻言一笑:

  “有方相相助,何愁天下不安?”

  方相当即说道:

  “微臣惭愧。”

  楚无疆则是补充道:

  “方相休要客气,朕方才在朝堂公布的方针与策略,都有哪些问题和不足,请方相指正。”

  方相在前面的登基仪式上,可以说是一言不发,对于楚无疆的大体政策,废除封王,册封有功之臣,免除赋税,降低地租等方案,均表示赞成。

  但楚无疆终究没有治理天下的经验。

  他不能确定,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

  人不能自大。

  方相沉吟说道:

  “陛下善待前朝皇室,册封有功之臣,利用王庭宝藏,战利品,普免天下钱粮,实乃历代罕有的善政。”

  “只是对于地方治理,可能有些不太熟悉。”

  楚无疆眼前一亮,方相终于要说一些执政经验了,他不由得追问道:

  “莫非是民间的积欠问题?”

  “朕打算免除民间积欠,命令各地焚烧债券,使得百姓负荷减轻。”

  田赋,地租,还有民间积欠的高利贷。

  农民身上的担子极重,楚无疆要一个一个地拔掉,需要花费不小的力气。

  方相点头道:

  “陛下能知晓欠债之害,老臣佩服。”

  “但这还不是民间最疾苦的东西,常人误以为地租最重,实在是不了解农村的实情,妄自推论。”

  “民间有句俗话: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

  楚无疆闻言一振,连忙问道:

  “方相,且试言之!”

  方相开始解释道:

  “朝廷的田赋在名义上是不重的,它根据不同的田亩水平,划分相应的税负,偶尔还能小到三十税一,算是相当轻微的税种。”

  “说句不客气的话,历代天子为了表达善政,就是免除专项的田赋,这其实并不算多,朝廷也能负担得起。”

  “但这只是名义上的,故名意思,头税轻。”

  “若朝廷只按这个来收,怕是连衙门的工钱都发不起,于是就收了火耗,以及各种差役。”

  “比如负责组建民兵,修缮河道等等。”

  “这些差役折算成为银两,就比田赋要重得多。”

  “在正常情况下,田赋加上差役,差不多占据农夫两成的收入。”

  “此所谓二税重。”

  天命王朝是有儒门的,儒门是讲究体面的,你征收太多的田赋,显得天子横征暴敛,有损仁德。

  因此田赋一定是低。

  我们换个名字再收回来。

  比如公益金,管理费,教育费,优抚费,交通费等等。

  这样就不损天子的仁德,天子还可以表演一下,免除田赋。

  楚无疆理解这一点,继续问道:

  “那比起田租来说,这些似乎也不是很重。”

  “二成税负,五成的租子,显然是地主收得更多。”

  方相露出老狐狸的笑容道:

  “陛下有所不知,这只是看上去而已。”

  “农夫的俗话还有最后一句,三税是个无底洞。”

  “除了朝廷正规税负外,各地方总会有千奇百怪的开支,这些开支全部列入【摊派行列】。”

  “这些摊派和杂项,其实算非法收入,并不列入朝廷的正税。”

  “他们想收多少,就收多少。”

  一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

  老百姓是有智慧的,编个顺口溜,都能把朝廷的问题说得一清二楚。

  楚无疆不由得问道:

  “那有多少?”

  方相深吸一口气说道:

  “陛下,这话老臣不会在庙堂上讲。”

  “很多佃户原本是有田产的,但他们把田产送给世家,送给宗门,送给大地主,宁可作佃户,交上五成的租子,也不想当自耕农。”

  竟有此事。

  楚无疆不由得说道:

  “这不可能,这不合理。”

  “朕理解方相的意思,这地方官员胡作非为,随意增加摊派,他们不敢去惹大宗门,大地主,于是全部转嫁到自耕农身上。”

  “自耕农宁可投靠宗门和世家,也不愿做自耕农。”

  “可是正常而言,自耕农就算被摊派和徭役,也不至于五成以上吧。”

  方相笑了笑说道:

  “陛下有所不知,农夫的收入绝不只有田里的产出。”

  “这样的农夫早就饿死了。”

  “他们会去给地主做帮工,在一些山谷补种粮食,乃至蔬菜等等,妇女也要进行纺织。”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家不得停歇,就连小孩也要一起上阵。”

  “佃户比长工更好的地方,在于他们有份田产可以获得保底收入,再加上打工,采集,有些还进行狩猎等工作,整体收益超过长工。”

  这下明白了。

  农民是多才多艺的,很多都是多面手,什么都会一点,积极努力地干活,才可能维持生计。

  如果只是名义上的税负,朝廷的税负并不算重,把所有明面上的加起来,都不算重。

  但你要把【摊派】算起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楚无疆深吸一口气道:

  “方相的意思是,若朕没有管好地方官府,衙门就会通过【摊派徭役】,将农夫剩下的东西,全部夺走。”

  “哪怕朕免除了田赋,免掉了债务,去除了租金,还是剩不下什么钱来。”

首节 上一节 2075/21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洪荒:人在截教,苟到圣人再出山

下一篇:我的金丹映照诸天了怎么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