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537节

  各国虽然大多承认了维希法国政府,但是大家都知道维希法国已经失去了话语权,在这场世界大战的角逐中已经没有了任何资本。

  而对于亚洲局势,美国方面的态度则是要暧昧的多,一方面他是坚决反对日本占领印尼,同样反对泰国占领柬埔寨和越南。同时他还反对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事务插手过多。美国是希望亚洲地区保持战前的局势。

  亚洲方面的局势注定是不可能让各国都满意的,首先是印尼方向,日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推出印尼,而泰国方面也是不可能放弃已经收复的法占领土,而越南的三个独立势力也是不会放弃民族独立这个大好机会的。

  而实际上亚洲局势的决定权在中国手中。

  经过了多方的会谈后,中国终于是和各方达成了初步的谅解协议,泰国退出柬埔寨,但是依旧保留收复的被法国占领的旧有领土,柬埔寨成立独立国家。

  而对于越南的处理方式,各国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希望越南独立,而且是独立成三个国家,英国人不希望越南统一,日本人也不希望,美国人也不希望,中国更不希望。

  加上中国早就对此有所准备,在这三个地区都是扶持了民族独立武装,而独立战线、安南王室、交趾光复军可不是什么联盟,而是相互独立的。

  于是乎越南成立了越南北部为主越南共和国,越南中部为主的安南王国,越南南部的交趾共和国。

  1940年11月中旬,柬埔寨共和国、越南共和国、交趾共和国相继成立,而安南王国也是宣布独立统治。

  这几个国家相互成立后自然是矛盾冲突非常多的,爆发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大,不过这都是后话,就目前而言,中南半岛局势依旧在中国的掌控之中。

  这几个国家一成立后,就是相继加入了亚洲经济联合组织,然后筹备政府,组建军队,而这个过程中有着大量的中国面孔插手,新组建的军队几乎清一色都是有着中国军事教官的存在。

  中南半岛现在看似已经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泰国和英国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而美国对法属越南的独立也保持了谨慎和反对的态度,而中国在这一地区所表现出来的强势更是让美国人和英国人担心无比。

  甚至英美两国都是把这一事件看成了中国扩张的举动,美国已经是抽调了大西洋的海军增加到太平洋地区,为了应对日本和中国的扩张,美国在1940年度已经是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陆军从十几万增加到上百万,而海军则是连续下了众多的军舰订单。

  到了1940年底的现在,英美两国甚至日本和苏俄都认为中国参战已经是为期不远了,这个从中国的外交攻势和军备扩张就已经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不是为了挑起战争,中国怎么会一口气动工六艘的航空母舰。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已经呈现了表面化,当欧洲各国进行着生死大战的时候,当日本占领印尼的时候,中美两国却是为了参战而进行着大规模的军备扩张。

  作为全球范围内事实上最大的两个工业国,中美之间的军备竞赛规模可谓是浩大的,尤其是海军方面,中国海军为了确保战争时期的制海权,连续施行了第八期发展计划,第八期补充计划,第九期发展计划。

  而美国海军的扩张计划一点也不慢,从1934年开始的第一次文森法案、1936年的海军法案、1938年的第二次文森法案、1940年的第三次文森法案、两洋海军法案。这些海军扩张法案让美国海军在三十年代后期以及四十年代初期迅速发展。

  只是相对于中国海军的第八期以及第九期计划全面侧重航空母舰不一样,美国海军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航空母舰已经是海军重要的作战平台,但是他们对战列舰的重要性依旧看重,认为战列舰依旧是决定海战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1936年的海军法案批准了两艘北卡级战列舰和一艘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1938年的第二次文森法案批准了三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和一艘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1940年的第三次文森法案批准了一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两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和三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而法国沦陷后美国人通过的两洋海军法案更是庞大,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五艘蒙大拿级战列舰,四艘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十二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然后还有数十艘轻重巡洋舰,一百多艘驱逐舰、四十多艘潜艇。

  规模比中国第九期发展计划大多了,美国人不但大量建造航空母舰,而且还大量建造战列舰,预计建造和已经开工的战列舰高达十几艘,他们是准备用这些战舰来同时对抗日本海军和中国海军。而四艘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则是为了对抗中国的少昊号和伏羲级大型巡洋舰。

  面对美国规模浩大的海军扩张法案,中国海军自然也是不能坐以待毙,尽管中国海军目前的航空母舰规模超过了美国海军,但是如果不继续建造的话,等美国的这十几艘航空母舰一下水服役,那么就不太好办了,所以美国扩张的同时,中国也是对第九期计划进行了扩大化,上半年预定的四艘航空母舰增加到六艘。

  然后下半年又是通过了第九期发展计划修订案,再一次增加四艘航空母舰的建造方案,使得中国施工中或者短期内即将开工建造的航空母舰数量达到了十艘之多。

  海军第九期发展计划经过初定计划,增定计划,修订案三次规模的扩张后,实际上海军第九期发展计划和原来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十艘航空母舰,三艘大型巡洋舰,二十多艘巡洋舰,一百多艘的驱逐舰,近一百艘的潜艇,构成了中国海军数十年来的最大扩张计划。

  中国和美国之间进行的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也是极大的刺激了日本,至于英国那边倒是没什么,反正德国海军就那么点,英国海军不用扩张都毫无问题,至于亚洲方面他们是有心无力了。

  日本为了紧跟中美海军的扩张步伐,1939年通过了军备充实计划,也就是丸四计划,预计建造两艘高速战列舰,也就是大和级的三号舰和四号舰,这个时空里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和美国的衣阿华战列舰差不多是属于同一个级别的东西,不是历史时空里的那种六七万吨的超级战列舰。此外还通过了一艘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也就是大凤级航空母舰。1940年进攻印尼前夕,日本制定丸四追加计划,丸追计划中大部分都是辅助舰,潜艇以及其他的小型军舰。

  而1940年下半年,受到中美两国大规模扩张海军的刺激,日本再一次制定了丸五计划,要求紧急建造两艘航空母舰,大量潜艇以及其他的辅助舰。

  相对于中美海军一口气建造十几艘航空母舰和数以百计的驱逐舰,潜艇来说,日本海军的扩张计划规模要小的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日本的工业经济规模和中美两国相比差的太多,就算有拨款也没有足够的船台来进行众多主力舰的施工。

  而时间进入到了1940年后,日本海军的一些战略理念发生了变化,首先是他们放缓了大型军舰的发展,因为他们发现战列舰方面还好,但是航空母舰实际上没必要那么多,这主要是受到他们的舰载机产量所限制,飞机就这么多,航空母舰再多也没有用啊。第二,现在日本海军已经是高度重视小型军舰的发展,另外还有潜艇的发展,虽然整体建造规模没有中美那么大,但是从他们资源都往这方面倾斜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日本海军的整体战略已经从主动进攻转向了防守,而且为了以小搏大高度重视雷击作战。

  十一月二十七号陈敬云率领一群军政高层抵达上海,准备参加中国有史以来所建造的最大吨位军舰天山号航空母舰的服役仪式。

第〇七五五章 天山号上

  天山号航空母舰,是中国海军首次尝试建造大型装甲航空母舰,一开始的预期设计吨位为标准排水量四万五千吨,而后期具体设计和建造中,由于海军的航空母舰战略以及技术的进步等原因,以至于天山号施工期间多次在总体设计上变更细节设计,不但让工期延长了不少,同时也导致天山号航空母舰的标准排水量从四万五千吨增加到了四万七千吨,预计作战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了六万吨,让天山号事实上成为了中国海军现役最大的一艘军舰,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所建造最大的一艘军舰。

  在天山号下水服役之前,世界最大军舰的名头是1940年十月服役的日本大和级高速战列舰,标注排水量达到了四万五千吨,一举超过了德国在1940年8月份刚服役卑斯麦级战列舰四万一千七百吨的标准排水量成为世界最大战舰,而这个几率目前依旧得以保持,大和级战列舰目前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

  但是最大军舰的这个头衔很快却是被中国的天山号航空母舰所夺走,高达四万七千吨的标准排水量超过了大和级战列舰两千多吨。

  让天山号航空母舰的设计发生多次更变并导致重量超过预期的原因是多方面,而归根到底来说是技术的进步导致海军的航空母舰战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对海军航空母舰战术产生最大变化的还是航空技术的发展。

  航空母舰,舰载机,这是一对相互配合的作战团队,航空母舰存在的原因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搭载舰载机,它自身只是一个起飞降落的平台,如果没有舰载机那么它将不具备任何战斗力,因为具体的作战,不管是攻击还是防御都是由舰载机进行。所以具体到航空母舰的设计中,围绕的核心也就只有两点:如何才能够搭载更多的舰载机,如何才能够让所搭载的舰载机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这个问题是中国海军发展航空力量二十多年来一直所考虑的问题,根据这一要素,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作战模式以及具体战术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进行持续改变的,比如二十年代末期开始批量进入海军服役的俯冲轰炸机就是彻底改变了航空母舰的作战服方式,奠定航空母舰在中国海军中作战核心的地位。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航空技术的发展和航空母舰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任何的航空技术革命都可能给航空母舰的作战模式以及设计带去极大的变化。

  而在天山号航空母舰建造期间,中国的航空技术或者说世界上的航空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37年至1940年之间,短短三年间各国的航空技术可以说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也不为过,各种先进战斗机不断涌现,几乎短短两三年内各国都是进入了全金属单翼飞机的年代,飞机的重量,尤其是舰载机轰炸机的重量提升的非常快。

  实际上从一战时期开始,各国的军用飞机就不断朝着大型化、重型化发展,以中国海军的战斗力系列为例子,1931年左右才大规模服役的舰载型F3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不过两吨,但是1936大规模服役的F4舰载型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三点五吨,而海军去年才服役的最新式风冷式舰载战斗机F8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五点三吨,而海军中已经进行首飞并还在试验中的新一代舰载俯冲轰炸机的空重就是达到了六吨多,更不要说最大起飞重量了。

  舰载机的重量和体形都在增大,对于空军或者海军岸基航空兵来说影响还不算大外,但是对于海军舰载航空兵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了,舰载机重量和体积增加了,那就代表着需要更高的起飞速度,更长的起飞距离,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容纳这些舰载机以保证舰载机的数量。

  其中提高的起飞速度和起飞距离对于现今的螺旋桨时代战斗机来说问题还不算大,通过加大发动机的功足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体积的加大就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了,尤其是中国海军的B10俯冲轰炸机服役的时候,比B6俯冲轰炸机大的体积让当时的海军航空兵费劲了心思安排各种搭载安排,甚至最后不惜牺牲了B10轰炸机的机翼强度,把机翼的折叠长度加大。

  即便如此,当海军的各种舰载机体积相继加大后,不可避免的导致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数量出现了下降,在F4战斗机和B10俯冲轰炸机刚服役的那会,中国海军各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数量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两艘三十年代初服役的嵩山级航空母舰还好,还能够保持在七十多架,但是二十年代初期服役的那四艘旧式航空母舰的载机数量竟然连六十架都达不到,直到后来通过对折叠机翼技术进行大改进,把后续的F4以及B10等舰载机的折叠机翼都加大了折叠角度,然后摸索试验各种放置、安排飞机位置等经验,最后才把嵩山级航空母舰的载机数量提升到八十二架的数量,而四艘老旧一些的航空母舰也是提升到了七十二架,但是对比以前依旧有所下降。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固然是因为舰载机的体积变大,解决载机量的问题最好就是限制舰载机的体积,但是海军方面也试图寻找其他办法来增加载机量,比如加大在甲板停放飞机的数量等,而加大甲板停放飞机的数量又会涉及到航空母舰甲板运作这一重大课题。

  说起航空母舰的作战要素中,抛开舰载机性能和航空母舰性能这些不提,对战斗力影响最大的实际上是飞行甲板调度,航空母舰上的甲板就那么一点,不向陆地上那样有着广阔的空间可以使用,所以航空母舰上的甲板每一寸空间都是极为重要的,这一片小小的空间里要提供飞机的起飞,还有降落等等,而一艘航空母舰的甲板调度是否流畅,就体现了一艘航空母舰的训练水平和战斗力。

  由于舰载机的体积和重量都极大的增加,以至于让中国的六艘老式航空母舰和两艘轻型航空母舰都是陷入了一种极为尴尬的状态,因为舰载机的体积和重量肯定是越来越大的,而这八艘航空母舰受限于设计年代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力不从心。

  这如果是放在和平时期,实际上也不是问题,因为这八艘航空母舰中的两艘舰龄已经是超过了二十年,两艘已经是十六年,实际上服役了这些久之后就差不多退居二线了,但是现在可是世界大战期间,这些航空母舰哪怕再老旧那也是舰队航空母舰,依旧是海军的核心战力。

  要知道这加起来八艘航空母舰别看不如新服役的天山级航空母舰和青山级航空母舰那么光鲜,但依旧是毫无争议的中国航空母舰主力。

  为了最大程度上的发挥这八艘航空母舰的战斗力,海军内部的舰政司航空处提出了多个解决方案,包括改动升降机位置,增加升降机数量,扩大甲板面积,而这个时候陈敬云也是非常恰当的出现,最后提出了利用斜角甲板同时进行起飞和降落作业的概念。

  而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是得到了舰政司韩通林少将的追捧,并且立即提出了多种改装计划,预计把现有的航空母舰的甲板进行改装,把直通甲板改装为斜角甲板。

  不过这种概念虽然很有创意,但是海军内部却是有些犹豫不决,他们虽然也发现了斜角甲板的好处,但是他们同时也发现这样导致航空母舰的重心发生偏移,配平后又会导致航速降低,甲板面积的加大同时也就代表着中弹面积的加大。而最重要的是,要把直通甲板航空改装为斜角甲板航空母舰并不是张口就能办成的事情,这可是个大工程,不但需要耗费海军众多的军费,同时还会需要大量的改装时间,而二战爆发后是世界局势那么紧张,海军的每一艘航空母舰都是宝贵的,那里能够腾出空来到船台上改装一年半载啊。
首节 上一节 537/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