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60节
此役之后,卫青名扬天下。
在军中也获得了如日中天的威望。
再也没有人背地窃议卫青是卫皇后的弟弟,不过沾了姐姐的光罢了的问题了。
刘彻更是让天使捧着印绶与封赏,奔袭千里前往军中为卫青册封。
“你是朕的小舅子,也是朕的将军,你让朕直起了腰,朕也让你直起腰来!”」
嬴政眼中惊异不断,当汉武帝的那句话出来后,他终于明白了这个人能和自己列在一起的原因了。
雄伟韬略,谁人没有?
哪一个少年郎不也曾志怀壮烈,想要超越父辈干一番大事业。
能有大志者很多,能将大志实现者很少。
因为这需要很多的可贵品格。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皇帝而言,刘彻已经具备了最佳的品格了。
推心置腹莫过于此。
嬴政的余光斜睨了下身边的蒙毅。
蒙家之忠诚,他记在心底,在还未亲政时,国内都以为将要重现“四代乱政”的故事了。
蒙家,却将自己的嫡子送到宫中给他当亲卫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蒙恬蒙毅,朕不会忘记蒙家危难时伸出的手,也希望你们兄弟能像卫青一样,为朕建立属于大秦的荣誉功勋。
朕的腰胆,也定不会吝啬予你们。
刘恒有些苦恼。
太子爷就坐在自己身边。
“启儿,你的王夫人可给咱家生了个麒麟儿啊!刘彻有太祖之风!”
谁知,刘启一脸的难言之色。
“父皇,我东宫里好像没有姓王的妃子啊...”
刘恒:???
乖乖,你别把我的乖孙搞没了。
他的苦恼,就是这么来的。
好圣孙,他有了。
可问题是,好圣孙他娘好像还没找到。
未央宫沉默了。
刘启忽然又言道:“不过...”
“父皇,你可知道项羽当年封的燕王吗?”
汉文帝若有所悟:“是臧荼吗?”
“正是!”刘启解释道。
“前些日子,臧荼的孙女托关系找到儿臣,说自己的女儿有富贵的旺夫相,想要送给儿臣。”
“儿臣当时觉得稀奇,就让她送来瞧瞧。”
巫蛊占卜之术,向来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大汉的多少政治风暴不知因此而起。
刘启自然也不能免俗。
“可谁知,臧儿的一个女儿居然已经嫁人生子了,她居然强令她女儿和离,然后给儿臣送了过来。”
“因为是强人所爱,所以那两个女子现在被儿臣安置在城内,想着和您讲后再纳妾的。”
刘恒眉头紧锁,他不信什么相面之说,更担心的是臧荼的孙女把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带到汉宫中。
“她女儿叫什么?”
“呃...”刘启摸着脑袋,眼珠子咕噜了几下,“好像姓王。”
“啪!”刘恒猛一拍桌子。
他的想法瞬间脱口而出:“快把朕的宝贝儿媳接到宫里!”
第60章 长生天下破天骄!
自从废了粟夫人后,刘启就开始关注自己的皇十子了。
没办法,小家伙身上的聪明劲太可爱了。
关注到皇十子后,刘启自然也就对他的母亲也施以宠爱。
正因为粟夫人时常的恃宠而骄,让他心烦意乱。
朝堂上吵吵,回到后宫又有莺莺燕燕围着他闹腾,刘启便越来越暴躁了。
没想到,皇十子的母亲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惊喜。
王夫人居然这么善解人意,这么温柔体贴,这么自知之明,这么聪明伶俐有眼力劲。
好贤惠的女人。
当他越发现皇十子身上的潜力后,就越发宠爱王夫人。
这时的他不由得想起了后世的曹操。
“这后人就是有眼光啊!”
难怪那魏武帝钟爱他人之妇。
原来人妻,啊,嫁过人的女人是这么懂事啊!
此时,正躺在王夫人怀里小憩的刘启看着天幕上的视频,内心的惬意更自在了。
“你给朕生了个好儿子啊!”
「随后又是接连的几场大战,汉军的优势不断扩大。
其中的漠北之战,更是让匈奴人人自危。
一首草原的民谣也应此而生:
“失我焉支山,
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好曲,当赏!”
刘邦喜笑颜开,当即从软榻上站起来手舞足蹈。
“娥姁,快着乐工把这首曲子编一下!”
没有什么是比看着仇人受罪最开心的了。
“乃公以后,天天要听着此曲入眠。”
唐高宗李治挑了挑眉,大笑道:“自古未有我大唐民族之盛况。”
“汉朝让异族人恐惧的搬家,我大唐的国威则是让异族人感恩能够成为大唐的藩属而荣幸。”
殿中,位列三公的长孙无忌张开了眼,不动声色的接嘴,“陛下,永徽乃承继了贞观之风,大唐才能有如今的盛况。”
“还望陛下能像先帝一样,励精图治、心怀黎庶。”
“莫要因为眼前父辈的荣耀,就耽于享乐了。”
李治挤出一抹微笑,谦虚道:“舅父教育的是,雉奴记住了。”
长孙无忌继续闭眼休息,丝毫不在意上首隐藏在冕珠下李治的脸色。
「漠北之战的功劳太大了
大到一向不吝封赏,对卫青宠爱有加的汉武帝都为难了
此时卫青的姐姐已经是皇后了
他的外甥也是大汉的太子
他的官职是大司马大将军,这是汉朝军方最高长官
他的荣誉也是三公之一的太尉
由于汉太祖刘邦定下的规矩“异姓不王”
所以他的爵位也到顶了
功高震主,向来是历代王朝统治者最头疼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从来不是汉武帝要思考的
他从不怕自己的臣子立下天大的功劳让他头疼
因为刘彻,只会头疼自己的臣子无法立功。」
天幕里的话更像是在打某些皇帝的脸。
功高震主,因此而抹杀功臣的事情从来不少见。
可天幕直白的话语,无疑是在提高汉武帝的不同,还是拿他们来做高低的。
李世民跟没看见天幕的讽刺一样。
“汉武帝这个暴君,也就识人用人和待人的本事好点了。”
“他汉武帝能给功臣的荣誉,朕也能给!”
“功成身退的恩养,朕也能给!”
贞观天子无比的自信,任你的功劳再大,还能有朕打了半个天下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