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55节
到底是孩子大了,不好管,朱元璋只是柔声的说出这些话,也不想太强制朱棣。
朱棣咧嘴一笑,“爹,你放心吧,我北征蒙古都是挑着他们牛羊繁衍的时候打的。”
你跑了就没牲畜了,你不跑就得老老实实挨打。
洪武群臣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看了一眼永乐帝,又瞥了瞥站在朱标身旁的燕王。
老朱的手攀上永乐的脸颊,抚着沟壑,“大了,也老了,但总算有个顶门户的样儿了。”
“好了,从哪来回哪去吧。”
朱棣心中刚暖上,“爹.....”
“滚吧,还想留着吃饭啊?”
永乐心中不舍,但也知道永乐朝还有一堆的事离不了他。
他再次回身对着马皇后深深一拜,又不舍的看了老朱一眼。
“娘,你要多注意身体啊,洪武十五年八月的时候,你一病不起,最后药石罔顾去世的。”
“大哥,我对不住你,篡了侄子的位儿。”
朱标上前用力的抱了抱永乐,“哥不怪你,是哥没教好孩子,对不住你的。”
“精神点,别丢份。”
随后,朱标脸上欣慰的看着朱棣,用力的点了点头,“吾弟当为尧舜!”
朱棣也拍了拍大哥的肩膀,“大哥,你是洪武二十五年考察迁都的时候,在西安染病去世的。”
“还有,雄英也是洪武十五年出的事儿。”
永乐又扭头看向小一版的自己,心里只觉得奇怪,“做个大明的征北大将军,替咱爹咱大哥守好这大明江山。”
永乐又将目光投向诸皇子的地方,当他看向秦王和晋王的时候,欲言又止,还没有开口说话,流光出现。
一个恍然间,永乐皇帝消失了。
与此同时,朱棣最后留下的几句话在洪武朝掀起了一阵鸡飞狗跳。
“咱的大孙,咱的儿子,咱的妹子啊!”
朱元璋差点崩溃,连忙呼道:“快传太医!”
必须号召全国名医给咱的亲人诊治,有功的封侯,没功的封喉。
晋王爷朱棡觉得老四最后看自己的那一眼很奇怪,想说却没说,弄得他心底直痒。
奉天殿上的一众大臣,听完了朱棣的话,心中的担忧并不比老朱的少。
那焦急的态度,比他们老娘死了还要急迫。
老娘没了,是没了她一个,马皇后要是没了,老子一族可能也都无了。
李世民十分欣赏的看完两帝会面,“永乐皇帝和朕很像啊!”
顺位继承这一块儿。
当看到永乐真的见到了老父后,放下心结的释然模样,李世民也忍不住为他高兴:
“好样的!没给咱太宗文皇帝丢份!”
赵飞舒展了下有点发酸的胳膊,手机里推送的视频刷得根本停不下来。
看的越久,推荐的就越吸引他。
再看一个我就睡。
「史上最强嫁妆!#帝国双璧#大汉王朝」
吕雉皱着眉头,脸上有些不悦,“哪个昏庸的子孙干出来得好事?”
“就算是帝王家的女儿出嫁,也不能这般奢侈。”
刘邦微微一愣,笑道:“谁说一定是汉家的公主了?就不能是嫁进汉家的女儿?”
反正不是乃公干得好事,乃公可没那么多钱陪嫁。
如今的大汉初立,国内并不富裕,未央宫的修建都得从隔壁咸阳拆东补西呢。
那些邦周遗传下来的大家族,不少都比他们汉室富裕。
(今晚去看大鹰京比赛了,禄冠赢了加更,绿队赢了也加更!)
(太宗尝曰:“李靖、李勣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贞观政要》
盖唐虞三代以来,若汉之高帝、世祖,唐之文皇,宋之太祖,其宽仁大度、聪明文武、闳远之规、乾刚之用,帝皆兼而有之,是以功烈之盛,前古鲜俪焉。——《明太宗文皇帝实录》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彊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从其计。又说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桀并兼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上又从其计。——史记
讲的是,主父偃给汉武帝说,地方豪强太猖狂了,让他们继续发展,汉室的威严何在,陛下的陵寝刚修好,关中多穷啊,让全国三百万家产以上的都迁徙过来,这样关中就富饶了。
于是,五陵年少的典故由此而来,代表富豪子弟。)
第55章 帝国双璧(加更)
“史上最强嫁妆?这是哪个朝代的事儿,朕怎么不记得?”李世民摸不着头脑,有些疑惑。
嫁妆,嫁妆,除了金银还能是什么?
长孙无忌眸中露出一丝思索:“汉代公主出嫁多陪嫁众多,可也在礼法之内。”
杜如晦出声笑道:“谁说嫁妆只能是金银珠宝呢?”
要知道,婚姻也是政治手段的一种。
杜如晦的一番话让众人幡然大悟,他们悄咪咪的看了一眼自己的陛下。
“咳咳,朕的皇后你们都熟悉,长孙家虽为关陇大家,和这个史上最强扯不上关系吧?”
李世民说完狐疑的看了一眼大舅哥。
长孙晟常年在外,又晚来得子,兄妹二人因此在舅舅家长大的,长孙氏的荣华也没继承多少。
总不能,辅机也算陪嫁的?
房玄龄笑道:“陛下,臣认为,独孤家的女儿陪嫁甚强啊。”
贞观群臣笑着看向他家陛下,您骨子里可还流淌着独孤家的血脉呢。
李世民闻言失笑,摇了摇头道:“若是这样说,北齐的高欢也不赖嘛。”
「她从一介歌女到大汉皇后,一生贤良淑德,相夫教子堪称典范
她的出现,不但为皇帝诞下了最受瞩目的嫡长子
也为王朝送来了渴求已久的人才:
华夏四大著名太子、虎父无犬子代表者刘据是她的儿子
“龙城飞将”成就达成者、天子降阶、羽林垂首、虎贲抬轿,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她的亲弟弟。
“封狼居胥”成就达成者、武将最高荣誉、爵位缔造者、武将最长的河霍去病,是她的亲侄子。
人臣之极、权臣之最、托孤第一人、中兴名臣、千古名相霍光是她继侄。
西汉最巅峰时期缔造者,昭宣盛世的真正统治者汉宣帝刘询是她的曾孙子。
她就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
“娥姁,你看这奇女子果然是为大汉的媳妇啊!”刘邦兴奋的站起身来。
“我大汉果真是天命所在!”
吕雉嫌弃的瞥了一眼刘邦,心中也是为这娶了好媳妇的子孙高兴。
汉武帝,之前天幕提及过的皇帝,是大汉的千古一帝。
倒不知道这是盈儿的几世孙有这般好福气。
刘启看着一脸得意的小猪儿,无语说道:“成了千古一帝的美名,又娶了好媳妇,就尾巴翘上天了?”
刘彻乖乖的坐下,但嘴角却抑制不住了。
刘启看着儿子的兴奋劲,实在联想不到日后的千古一帝会是这样的。
“彘儿,卫子夫既然是你日后皇后,你就没有想过这其中,你娇娇表姐去哪了吗?”
刘彻的笑容瞬间冷却,对啊,我表姐呢?
棋圣缓缓站起,负手而立,眉宇间充满了忧愁,仿佛已经看见了日后朝廷上争权夺利的风雨了。
母亲向来是宠阿姊的。
既然天幕透露了彘儿日后的真正良配,还是大汉的福星。
那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也要为儿子争一争。
“不管如何,这样的奇女子朕定要为你寻来保住她。”
刘彻呆愣的看着自己新立的小校,日后为朕解决匈奴大患的人居然就在眼前。
武帝一时激动,一把拉起卫青的手。
“朕就知道,你姐姐的才德足以成为皇后,朕的这位小舅子啊,也不是吃姐姐的软饭的!”
卫青有些腼腆,“陛下,臣如今还未立寸功,不敢担您这样的夸赞啊!”
刘彻大手一挥,“这有何妨?本来朕就是要下次北征匈奴的时候,给你立功的机会的。”
“天幕既然提前曝光,朕也更好让朝廷上那些人闭嘴,朕选的将军,可是千古名将。”
刘彻说完,眼中精光一闪,又挑了挑眉继续道:“仲卿啊,你那外甥去病如今在何处啊?”
“陛下,臣的这个外甥身世不太光彩。”卫青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他的姐姐是凭借自己的本事让武帝看上的。
可大姐做过的事儿,在这个年代来看并不光彩。
虽然汉代一直鼓励生育,对婚姻也持开放状态。
但私生子,在大汉的法律上虽然是有继承权的,社会道德也是承认的,可社会地位并不高,在这时,私生子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奸生子”,便足以看到法律规定之外的真正地位。
刘彻丝毫不在意这些弯弯绕绕,普天之下还有比皇汉更高的门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