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225节
可怜的小刘彻只能恨恨的在心里骂着未来的汉武帝,你个老东西干的事儿,总是扯我身上。
......
赵飞向下划拉着评论区里的网友发言,除了偶尔几个调侃二凤的,大多都是清一色的溢美之词。
这看得盛唐时期的古人们也忍不住抬起了胸膛,用力的挺了挺:
没错,这就是俺大唐的太宗文皇帝!
“我倒觉得,玄武门、渭水之盟根本不算污点,反而是一个帝王超人的胆魄和智慧的体现。”
赵飞喃喃说着,摇了摇头,没有退出搜索界面,继续向下滑动视频。
......
「贞观群臣的落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星落时刻#贞观之治」
新的视频画面紧接着出现在了画面上,将还在兴头上讨论的各时空古人的目光拉回在了天幕。
天幕画面一转,李世民和房玄龄对坐在殿内,他蹙眉看着内侍官送来的急信,迟疑道:
“怎么没有封口?”
年轻的内侍跪在地上,答道:“传到太极宫时就没有封口,小臣特别问了兵部来的人,传到他们那时,也没有封口。”
“没有封口......”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扭头看向房玄龄,嘴角上扬道:
“我跟你打一个赌!”
“嗯?”正在低头看着手里的政函的房玄龄一愣,懵懵的抬头看向李老二。
反应过来后笑道:“为什么?”
“军情直报没有封口。”
李世民一挑眉,自信道:“说明情况紧急,来不及封了。”
“我赌大获全胜!”
房玄龄立马接道:“我也赌这个。”
“那叫什么赌?”李世民摇头耍起了无赖,大手一挥:“你赌别的!”
“哈哈哈哈哈......”房玄龄笑得眯起了眼。
各时空的古人们看到这里也捂着嘴憋不住笑了,他们没有想到唐太宗陛下还有这么亲和的一幕。
高高在上的皇帝居然也有这样生动可爱的时刻,好像是个人一样。
而后世诸夏网友们的弹幕也在画面上方飘过:
“房玄龄:六百六十六,李老二你仗着自己是皇帝耍无赖是吧?”
“房玄龄:???那我还能赌什么?总不能我说我赌我们大败而归吧?”
“老房九族:你想让我们消失可以直说/.微笑.emj”
“我赌你会哭!二凤你个爱哭鬼!”
......
第241章 李世民:就这?
甘露殿里众人憋着笑看着上首那位,刚刚还舒服的挑姿势躺着的二凤陛下。
房玄龄也忍不住失笑:“陛下,您是皇帝,您要是这么玩,微臣也只能陪着您乐了。”
长孙皇后捂着嘴轻笑,忍不住掐了下大唐皇帝腰间的软肉。
都是当皇帝的人了,居然还和臣下耍起了无赖。
李世民轻咳了一声,脸色有些尴尬,心底对于众人说他耍无赖倒是无所谓。
皇帝怎么了?天策府老臣哪一个不是“看着朕长大的”?
皇帝也是人啊!朕还不能和臣下开开玩笑了?真的是大惊小怪!
倒是对后人飘过去的弹幕,二凤很是耿耿于怀:“什么爱哭鬼?朕有那么爱哭吗?”
天幕上,画面继续播放。
画面里的房玄龄失笑后,“好好好,那我想想啊......”
“那......那我赌.......”
就在房玄龄沉吟着怎么回答大唐皇帝的赌约时,又一位年轻的小内侍进来禀告。
“又有何事?”
小内侍抿着唇,轻声道:“陛下!”
“右仆射辞世了。”
画面上的声音消失,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一般,整个大殿在话落后霎时静谧。
李世民猛然抬起头,直视着那位小内侍。
房玄龄的笑容也当场消散,僵直的侧头看去,宛若被人点了穴一样,只有那眼眶里的眸子在震惊的闪烁。
小内侍再次行礼后起身离开,李世民却突然开口叫住:
“你......你说什么?”
声音充满了干涩。
“陛下,右仆射去世了。”
直到小内侍离开了很久,殿内的两人仍是一副呆若木鸡的模样,久久未有动静。
镜头切换,拉至李世民近前。
那位不可一世的大唐皇帝,眉头紧紧的拧成了一团,龙目中噙着晶莹的亮光,大滴的滚落出眼眶,划过他年轻的脸庞沾湿了衣袖。
“陛下......我还是赌...大获全胜!......”房玄龄空叹一声,怔怔自语。
画面上的李二默然无语,低头看向那封战报,哆嗦着将其拆开。
天幕上,一道低沉的男音响起,伴随着数行的字迹一起浮现在画面里。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三月十九日,杜如晦病逝,时年四十六岁」
「李世民闻之大哭三日,不能上朝理政」
「随后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并令虞世南为其撰写碑文。」
「其后李世民在每年杜如晦祭日便遣官员往杜府,慰问其妻子,赏赐与生前无二。」
「后来,李世民赏赐给房玄龄一条黄银带,不禁感到伤心,哭着对房玄龄说:“当初你和杜如晦一起辅佐我,但是赏赐只能给你一个人。我听说鬼神什么的害怕黄银,我再拿一条黄金带,你带到杜如晦的灵房去吧。”」
画面里,字迹逐渐消散,李世民哆嗦着将那封来自草原上的战报放在桌案上,注视着满桌的案牍,猛然一挥,将上面的帛巾全部挥落。
一旁的房玄龄低低抽泣声在耳旁响起,大唐皇帝再也无法忍受下自己强压的情绪,放声痛哭。
望着一地的狼藉,大唐皇帝痛声道:“我们都赢了......”
是在回应房玄龄的话,也是在回应未能等到草原大捷的杜如晦。
“右仆射也赢了......”
“我大唐......大获全胜......”
......
不说其他人,杜如晦已经当场懵逼了,傻愣愣的杵着一言不发,一点也没有之前那位以善断著称的宰相清明模样。
贞观四年病逝......
如今已经是贞观三年了......明年我就嘎了?
自己死亡的日期来得太急太快,饶是杜如晦这般的人物一时间也不知该做何反应才对。
他抬头看向同样发懵的大唐皇帝,脸上挂着悲伤亦是在笑道:“陛下,我......”
李世民看着站起身有些摇摇欲坠的杜如晦,连忙从台上走下,上前搀扶着杜如晦,轻拍着斯人的后背,示意他坐下,轻声道:
“克明,朕已经下令诏孙神医进京了。”
“你是朕的臂膀,当先之急是先保重好身体啊!这样,你手里头的政务先放一放,最近好好歇一歇,有玄龄在呢。”
听到李世民三言两语之间就给他多派了一个省的活的房玄龄:“???”
我不是人啊,陛下?
杜如晦木然的坐下,缓和好心绪后向着虞世南感激的点了点头,对方拱手示意。
殿中的班直同僚们从天幕上初闻右仆射的死期,一时间心底生出戚戚感。
他们中有许多人已经和右仆射共事十几年了,其中感情深厚,此时看在杜如晦身上的目光竟都带着些哀怜和......期盼。
【“李世民手下的那套班子真是强的一批!”
“杜如晦一辈子英明睿智,且深受李世民信赖,纵然是死后,其长子杜构继承爵位,次子无功却能因为父亲杜如晦的原因,被李世民封了郡公。甚至李二还将自己的女儿城阳公主嫁给了杜荷。这样的恩宠,这样的开国功勋得到善待的结局,让我泪目!”
“有什么用?贞观十七年,杜荷参与造反不还是被李世民给全家流放了吗?杜家满门也因此被株连,甚至整个京兆杜氏都受到了严厉清查,家族也随之落寞,到了杜甫的时候,只能歌唱茅屋为秋风所破。”】
甘露殿霎时气氛变得诡异平和,刚接受了自己死期的杜如晦当场僵住。
他差点一口气顺不上来,贞观三年就得原地去世了。
有什么痛苦是同一天知道自己啥时候死,然后又知道自己儿子谋反被全家流放的吗?
“陛......陛下。”杜如晦声音颤抖:
“犬子谋反乃大不敬,其罪可死啊!”
“如此.....不忠不孝之子,该诛......”
李世民按下想要起身谢罪的杜如晦,一点都没在意,轻松道:“如今才贞观三年,杜卿啊,沧海桑田,时事境迁,以后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朕说了,杜荷无罪!并且朕和皇后的女儿依然会嫁给他!”
李世民一点都没慌,还有十五年才发生的事儿,着什么急啊?
谁知道期间有何变故?
相反,听到杜荷谋反的未来信息,李世民本人更是不怒反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