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214节

  天幕上天策府忠臣们目光狠戾,在面对掉脑袋的事情时,他们可以有的选去投靠李建成保一身荣华富贵,然而却选择了相信李世民。

  这个男人带领他们创造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迹了!

  相信秦王,相信天策上将。

  当李世民下定决心举剑夺位时,每一个人的目光中都充满了狂热和坚定!

  追随秦王,追随那个男人!

  就像他们以为坚定的选择李世民一样,他们相信他可以再度创造奇迹!

  “今天,只有一个太子!”

  当天幕上的李世民带着一股充满了浓郁宿命感的声音说出台词,天幕下的观众们犹感真龙迎面,神威撼心。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秦王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恭、秦琼等人于玄武门前发动政变,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当场身亡,真龙坐下挟父皇,逼其改立太子,禅让皇位!」

  「最终李世民登临大宝,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天幕上画面悠悠一转。

  “谁提出的迁都!”

  “难道,要把长安拱手让给草原十八部吗?!”

  各朝的先辈们为之一愣,怎么还呼应开头了?旋即画面再次切换。

  “当年汉朝的霍去病年仅十八岁,就发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豪言。”

  巍峨的大殿中,李世民身穿森光寒冽的明光铠,面向束手无语的群臣愤慨道:

  “今天,世民当众发誓,天地共鉴!”

  “何时草原十八部来犯,我愿领兵抗击!无论敌军多寡,我万死不辞!”

  「可他还没登基多久,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听闻了唐廷内斗的消息,便发兵十万,南下犯境。」

  “一年前我在并州阻退了十八部,说来有些侥幸。”龙椅上的李世民回忆起往昔,只是一笑而过。

  “这次草原十八部,陈兵渭水,长安大敌当前。”

  殿中群臣闻言默然,面面相觑间各怀心事。

  站在殿中央的突厥使者也是一头雾水,搞不明白李世民说这样话什么意思。

  “朕就不明白!”

  李世民声调突然拔高,威严的话语从上首传下:

  “我们屡次和你们结盟。送给你们金银绸缎,至今已经不计其数。”

  “可是你们却屡次毁弃盟约,难道草原十八部的人都不讲信誉吗?!”

  “这......”

  突厥使者哑口无言。

  李世民起身道:“朕,大唐天子,要亲自前往,斥责你们的可汗!”

  使者瞪大了双眼,你等等,你起身什么意思?

  别是想斩我啊!我只是个传话的。

  在群臣愕然的目光下,东突厥使者被李世民这扑面的至尊气魄吓得当场跪地。

  贞观群臣:???

第227章 大唐皇帝令

  一望无际的茫原上,瑟瑟风过,草原十八部的驻军营地密密麻麻看不到尽头。

  大营里,颉利正喝着美味的羊奶酒看着眼前婀娜的舞女身姿。

  脑海中却在思索着要怎么勒索唐朝。

  “南岸出现了七个人,领头的是他们的皇帝。”

  “是李世民来了?”

  颉利失神了,手中的酒洒了一地的白浆都没注意到。

  李世民怎么亲自来了?

  这剧本好像有些不对啊。

  画面一转,李世民策马傲立,与北岸的颉利遥遥相对。

  “我要告诉你,这是一个崭新的大唐!”

  颉利高抬着下巴,用鼻孔说话,态度极其散漫,语气轻蔑道:

  “新唐朝又能怎么样?”

  “新的朝代不会毁弃旧的盟约。”

  李世民神情淡漠道:“每年给你们的绸缎和粮食,我要继续给你们!”

  颉利嘴巴一弯,傲道:“如果我不再遵守盟约呢?”

  话落,落后李世民一个身位的长孙无忌手做弓状放在嘴里直接吹哨。

  在南岸的丘坡后,大量的玄甲军士卒悍然出现。

  尉迟敬德策马立住,朝着玄甲军方向大笑道:“哈哈哈哈,你们都来吧!”

  更多的唐军士卒出现在原野上,全都是披甲持锐,身上的杀气仿佛凝成了实质。

  颉利的瞳孔极剧的收缩,你来真的啊?

  我南下办点事,不应该是我嚣张吗?

  这阵势,咋搞的像是你在勒索我一样?

  颉利心中顿时慌了起来,怀疑自己得到的情报错误,莫非唐廷没有内讧,精锐兵马也早都做好了准备。

  “咚咚咚~”

  伴随着战鼓声的擂动,越来越多的甲胄整齐的唐军出现。

  “可是我既然来了,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

  颉利怕了,开始主动递台阶。

  李世民轻轻道:“我们重新定个盟约。”

  “我给你,你想多要的东西。”

  年轻的皇帝话至此顿了下,眼神凝重深呼了一口气,语调稍显凌厉:“你要遵守新的盟约。”

  “明天便桥上,我们斩白马盟誓!”

  颉利想也没想,一口答应。

  次日的便桥上,双方人都到齐后,斩白马立新约。

  颉利率领着突厥大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好处,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开心走了。

  镜头落在了孤身一人望着突厥大军的李世民身上,他的眉眼中凝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

  直至太阳将落,落日的余霞铺满了天际。

  看着早已经没人的对岸,李世民轻声自语:“等着吧,后会有期。”

  “用耻辱换来了几年的和平,你觉得值吗?”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房玄龄目光坚定,不疑道:

  “有了这几年时间,我们才有了治理国家的机会。”

  日暮垂落,画面上,仅余下李世民凌然傲立于红日下的背影。

  「贞观初年,李世民励精图治致力于恢复隋末以来疲敝的诸夏。」

  “这里是汉朝的上林苑,那是昔年皇室的别苑。朕不让他们修园林,不让他们挖池塘,让你们专心致志练习骑马、格斗、射箭!”

  李世民一身劲装,走在接受训练的士卒面前。

  “现在表面上看太平无事,实际上草原十八部随时都会来,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现在我是你们的教头,草原十八部来了,我就是你们的统帅。”

  “你们,就是我的卫士!”

  校场上的唐军士卒皆沉稳而立,齐声高呼:“愿誓死追随陛下!”其声如洪钟,响彻天地之间,久久不散,士气如虹!

  「面对草原十八部的侵扰,李世民却没有拿刚到手的江山和长安百姓的性命去赌。」

  「他仅率六骑便御驾亲征,于渭水河畔拦下了突厥的十万大军。」

  「李世民单刀赴会直面颉利可汗,与其斩白马盟誓,选择用一时的耻辱换来大唐长久的发展空间。」

  「但在李世民的心中,此举实乃为盛唐之污点,天策上将这辈子最大的耻辱!」

  「他必须要用颉利的那颗脑袋来洗刷!」

  天幕上画面悠悠一转。

  大唐的文武群臣分列两侧,神色皆是庄严肃穆。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眼眸充满了几凝为实质的杀气,一脸不爽的表情怒道:

  “朕要看着颉利亲自到我面前投降!”

  ......

  “大唐皇帝令!”

  “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

  “命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

  “命灵州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

  “命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武道行军总管。”

  “合军十万,由李靖总领,准备与草原十八部决战!”

首节 上一节 214/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第一刑案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