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139节
又是《出师表》?
这里面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啊?为什么后人屡屡提到,就连一些朝代的诗人都为此作诗。
刚才二十八文武的长廊提到的大臣们,有在《出师表》中提到的,甚至会被单独拎出来讲解一下。
貌似很厉害的姜维,后世人也调侃他居然没在《出师表》里出现。
众人好奇得心尖像是挠痒一般,左右刺挠。
“军师,你到底写了啥东西啊?天幕半天都不说。”张飞挠了挠脑袋,直冲冲的问孔明:
“你给俺们透透嘴风呗?”
闻言的诸葛亮哑然。
蜀汉诸葛丞相写的东西,我南阳诸葛亮怎么知道?
无语......
(此下废话不在正文内容2000+字,不计算本日更新文字中。)
(因为作者说装不下去这么多,所以写在末尾)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作者的个人观点,免责声明:不提供任何考究,仅为个人知识储备所理解的私人观点)
(不感兴趣的书友可以等待下一章更新)
(求免费的催更!!!)
答书友问:刘邦的汉太祖高皇帝为什么没有加孝?
孝,本义指遵循规矩。
教,本义使(子弟)遵循规范。
所以开国者无“孝”。
如汉武帝,全谥为汉孝武皇帝,庙号世宗。
刘禅,汉孝怀皇帝。
刘宏,汉孝灵皇帝。
数汉朝(算上季汉)传十九世三十帝,仅有刘邦,刘秀,刘备三人谥号不冠“孝”。
《吕氏春秋》有云: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
重点是最后一句。
我们都知道汉朝以孝治天下,孝是汉朝的基本治国理念。
所以,汉帝谥号通通冠“孝”以彰显本朝理念。
在《汉书》中,田延年对霍光言: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
其中,所谓“宗庙血食”,是指刘氏后人能继续祭祀祖先,让祖先得到血食。
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
简单的说就是后代具有祭祀与延续宗庙的责任,同时也隐含继承者的正统性。
由于刘邦是汉朝的开创者,而不是“孝”所强调的继承者身份,因此刘邦谥号上自然无需带“孝”。
刘秀、刘备同样有开创者身份,他们的后代都要“孝”这俩人,所以冠“孝”这个常谥。
西汉祭祀于高庙,东汉祭祀于世祖庙。
季汉祭祀于烈祖庙。
而且,刘备虽然是东汉时期,但他和刘秀一脉不沾边,他的祖宗和刘秀的祖宗都是孝景皇帝之子,中山靖王和长沙定王是兄弟。
刘备带“孝”属于“孝”世祖刘秀,这样就抛弃了自己的祖宗中山靖王,而他又是开创者,带“孝”是不合理的。
假使朱元璋真的看见了朱棣成祖的庙号,第一时间肯定会动怒:自己没有人祭祀了,成了孤家寡人!
虽然现实是朱元璋仍在太庙里,因为太宗改成祖是一百多年后的事,而且朱棣不是开创者,只是道士皇帝想让他爹进太庙而强行改的。
第146章 关圣帝君
“《出师表》内容是什么?一篇表文真能治理国家吗?”嬴政也好奇诸葛亮写了什么东西。
天幕提起的次数越多,必然代表了它的不凡。
但是,这次他没有先说“大话”去看不起了,怕再遇到打脸情节。
「公元253年,费祎遇刺离世,这是《出师表》人才库里最后一位在世的大臣,也是丞相嘱托阿斗可用哪一批人治国治军中的人选。
相父推荐的人才用完了,阿斗便开始重用宦官黄皓。
没错,就是那个在季汉四相逝去后,屡次反对姜维北伐,并联合朝臣施压阿斗撤姜维大将军职的宦官。」
“完了......”
不敢睁开眼,希望是我的错觉。
刘备张嘴就骂:“我屡屡想起桓灵二帝时,就为国家倾覆之乱感到痛心!”
“我深知汉衰之根源,宦官之祸为其一也!”
“阿斗如此重用宦官,甚至要谋害我汉家大将军,这不是公然违背了祖训,陷害了忠良吗?”
“和桓灵二帝有何区别!!”
即使天幕还未正式介绍过姜维的生平,刘备从只言片语中也了解的差不多了。
主持北伐十一次,汉家大将军,前线长官......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的这一年。
姜维提前探查到钟会在关中练兵。
当即上疏刘禅,建议成都朝堂提前调兵遣将,早做准备。
然而......」
「北宋时期,金人南下围攻开封城时,宋钦宗听信方士“点豆成兵”之术,令道士做法手守城,结果不言而喻,发生了罄竹难书的靖康耻。」
「黄皓做的事和这个差不多,他让巫师占卜做法。
随后将巫蛊预言告诉了刘禅:
敌人不会打来,不必理会姜维之言,也不要告诉群臣以免惊动朝堂。
这件事,始终只有姜维、刘禅、黄皓三人知道。
史书记载,邓艾攻来的时候,成都群臣破口大骂,每年节衣缩食供给姜维的军士,特么的居然让人给偷家了!
老子辛辛苦苦养你的大军是干什么吃的?
武侯培养你多年,你本事喂狗了?
在剑阁收到成都被围消息的姜维,毫无疑问人是懵逼的!
邓艾一个农家子居然这么强?
打败了成都准备多日的防守!!!
甚至姜维到死都认为成都朝堂已经筹集兵马,做好防备了......」
方士做法守城?
还有比这更荒谬的吗?
刘邦惊讶的从坐上猛然跳起,“还有高手?!”
他家的季汉昏君只是听信巫蛊之术,没有提前做准备,仅仅依靠一个所谓的预言就安心了。
后世的赵宋貌似更加离谱啊!
“本来乃公都要吐血了,还好有宋朝之丑垫底。”
当你出丑的时候,你最好祈祷有人比你还能惹眼。
众人哑然,实在难以想象阿斗昏聩至此。
“子龙,当年你直接给他扔井里,其实也行......”
刘备木然的开口,“我一世英名毁于小儿之手!”
“大哥,阿斗忒不争气了!”张飞大声道:
“教育孩子就得用棍棒,就跟养狗一样,记打才行....欸...二哥你瞅我干啥.....二哥,停!别拔刀啊!”
直到关羽将张飞轰出了公事堂后,屋内再次宁静。
孔明才开口:“能抓住倏忽一逝战机者,如长平侯卫青,如张辽者,皆有名将之姿。”
“能预知战场形势,并做出行动的,才可称为真正的名将战帅,姜维已有此态!”
“姜维是军师的学生?”关羽道。
诸葛亮摇晃着手里的羽扇,轻笑一声:“不知。”
“但天幕说亮培养他多年,料是有传授本事的过往,说是师生也不为过。”
「可惜,姜维不在《出师表》中有名,没法让阿斗全身信赖。
当时费祎去世后,黄皓就开始抬头了。
姜维多次上疏劝诫刘禅,让他亲贤臣远离宦官。
但没什么用,黄皓声势愈隆,怂恿着阿斗大兴土木,奢靡享受。
曹魏灭蜀汉之战,孙吴也想趁乱分一杯羹。
著名的三国末期战神罗宪,曾在蜀汉灭亡后仍以两千人马坚守孤城,抵御了吴国半年。
直至弹尽粮绝,才向曹魏投降。
如此战神人物,怎么就跑到了东南边城了呢?
黄皓权势成为国内第一人,力压一众文武包括姜维时,朝中大臣纷纷攀附,唯独罗宪不肯依附他的权势,故此被贬斥到了边城。」
【“问题是,当时南中六郡太守霍戈已经带兵驰援成都了,并且飞信朝堂告诉刘禅:邓艾只是一支奇兵,无有退路。但是刘禅不让霍戈勤王,说他自有办法。
结果就是听信成都派官员谯周的话,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