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135节
打人者正是一脸怒意走来的糜竺。
“我糜家怎么出了你这么个畜生!”
“大...大兄?”糜芳捂着脸难以置信兄长居然打了他。
现在的糜竺冷静的可怕,瞅着这个不成气的弟弟恨恨道:“犯错了就受罚,挨打要立正!”
“区区一些骨肉牢罚就让你忘了大义,背信弃主吗?”
糜芳涕泗横流,心底委屈到了极致。
“主公!子方定然受到了江东的威胁撺掇!”
“我不是这样的人啊!请主公明察啊!”
刘备不忍此景,脚步后退,之后怔怔了看了一眼狼狈的糜芳,幽幽道:“若无你所作所为,何来汉昭烈帝也?”
“不敢居功!不敢居功!”糜芳闻言嘴角上扬,磕头的动作不停:“主公称......陛下称帝,子方不过微末之功罢了。”
众人沉默......
糜子方是不是被糜竺刚刚一巴掌打傻了,这话怎么听都不像夸奖吧?
糜竺心中崩溃,没眼看这个出丑的弟弟了:
“一切责罚,请主公任意,子仲不会有一句怨言。”
这时,关羽才扭头对张飞道:“三弟,为兄宽宏雅量,不会因为还没发生的事就与糜芳计较。”
张飞:......
......
「十四武将中,能称得上善终的仅有马忠赵云和王平三者,其余人要么战死要么病死。
甚至,赵云也差点步入战死的命运。
在丞相第三次北伐时,赵云力求出战,被丞相以子龙追随先帝三十余年,劳苦功高,一把年纪了就好好歇歇吧。
结果,同年赵云逝世,成为了五虎上将中唯一一位老死的。」
赵云眼眶泛红,鼻子抽动:“丞相,但有战,子龙绝不会后退!”
“为主公守基业,为季汉开大业是子龙的心愿,战死沙场也是武将的宿命!”
“请主公、军师给子龙机会,若有战,我必不会退怯!”
“子龙当年千里迢迢赶到邺城投奔于我,我就说过:子龙使我,肝胆相照,此生必不负君也!”刘备喉结滚动:
“子龙,天幕上的军师也是为了你好,不必自责。”
“你累了一辈子了,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沉默了半天的张飞撇了撇嘴:
“子龙,你好歹留了个全尸,够幸福了,哪像俺老张啊!”
赵云:......
翼德将军,你这话我不知道该不该接嘴。
关羽一把搂过张飞的脖子,向刘备等人拱手:
“三弟累了,某带他下去歇息。”
第142章 偷渡阴平
天幕上画面一转。
「十四文臣依次排序为: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程畿。
这些人中除了庞统这个倒霉蛋以外,也有吕凯紧随其后,随向宠平叛死于南蛮。
其余大多病逝,当然马良、程畿二人是随先主夷陵之战战死的。
诸葛亮最看好的文臣蒋琬,年纪轻轻就病死了。」
当马良抄录下自己的死因时,心中情绪有些莫名。
前脚刚知晓自己位列了十四名臣,下一刻就被宣告了死亡日期。
蒋琬并不在堂中,所以刘备冲着马良尴尬笑笑。
诸葛亮在自己抄录的内容中将南蛮圈了起来,加上注释:南蛮之地问题颇深,当早日平定。
实际上,以孔明的博学程度,他也明白南蛮之地与大汉渊源已久。
早在世宗皇帝时期,为了将茶马古道彻底把握在汉家手中,世宗皇帝就派出几十万大军去征服南蛮之地。
比对付匈奴人还要凶。
毕竟,那里是产钱的地儿。
「文臣里面没什么好讲的,咱捡着重要的来说。
如傅肜傅佥父子一样,文臣中的董和董允这对父子也是值得人敬佩的。
董和为政尤善治理地方,主政边郡多年得到了丞相的大力赞赏。更值得敬佩的是,董和是一名清官。
去世时董家一石粮都没有,更何谈存有私财?
董允比他爹出名多了,是《出师表》中的人物,也是鼎鼎有名的季汉四相之一。
令人惋惜的是,季汉四相虽然名声在外,但没有一个善终的。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蒋琬病逝,董允病逝。
费祎更是被曹魏降将所刺杀而死。」
“曹阿瞒果然没安好心!贼人尽会使些腌臜手段!”刘备看着天幕气得跺脚,张口就是大骂。
病逝的人,还能心里安慰一下天不假年,上天也嫉妒我季汉的英才。
可是刺杀这种手段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挑衅、性质极为卑劣!
你若是行此手段对付武将,我还不好说什么。
曹贼居然用如此卑劣的手段刺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
一向寡言的马良停笔,看不下去了:“龌龊至极!”
孔明则是在一旁静静思考,出师表到底写了什么?
天幕屡屡提及,这个表似乎对季汉影响很深重。
「文臣暂且不谈。
咱们说到了武侯祠,就不得不说刘备了。
文臣武将廊所拱卫的中心大殿,就是昭烈庙的主殿!」
「昭烈庙主殿供奉有三,正堂之中的主位乃汉昭烈帝刘备,右侧为季汉北地王刘谌,左侧则是供奉一块朽木。」
刘备庙里供朽木?
众人虽不清楚刘谌身份,但大汉的规矩在这,也能明了北地王的宗室身份。
主公膝下只有阿斗一个嫡子,而刘谌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
但,天幕提及过的阿斗继位为季汉二世皇帝,一侧为刘谌,一侧为朽木。
这里面的猜想可太大了啊!
「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大军破城,季汉上下恐慌。」
「此时季汉朝堂之上,公卿们甚至蜀汉已经无力回天,投降心思迫切。」
「虽然此时剑阁关上仍有姜维率领的数万精锐和廖化等众名将存在,可是......」
「邓艾都能带领大军打到家门口了,消息闭塞,任谁也没想到姜维手中的主力军还在,君臣上下认为姜维诸军已经全军覆没了。」
「说白了,邓艾从阴平凿山开路这一招真是太奇太险了,诸葛亮来了也想不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投降似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曹操立马命人将汉中一带的地图呈上,谋臣们也随之围了上去。
程昱结结巴巴的道:“这怎么可能做到的?”
特么的,蜀地多山,成都更是被群山环绕,自古便有易守难攻之称。
阴平处,更是山脉连延,能装满中原一个郡了。
这么多山,你怎么凿的?
......
随即,天幕上画面一转,一幅魏灭蜀之战的3D地形详图展现。
观看的古人们清晰的看到姜维面临大军围攻时,有条不紊的进行撤退指挥,退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关。
并将主力分要塞进行驻守,确保整个防御阵势如铁桶一般水泄不通。
魏军也正如正常人所想的那样,面对诸葛亮一手兴建的这座剑阁,只能望而生畏,根本打不进去。
局势陷入了焦灼时,代表邓艾的一条蓝线在西侧大山中开始浮现。
一路穿山越岭,凿山开路,愣是出其不意的开出了一条奇袭之路。
“啊?这也行?”
汉朝的一众皇帝们沉默了,不是敌人太强,不是我方太弱。
而是这种进攻路线压根正常人就想象不到。
通行的路只有剑阁一处,其他地方都是高山峻岭,危险无比。
然后,你就在高山里凿开了一条路?
嬴政沉默了半晌,憋出了一句:“流弊!”
“我大秦对益州的开发还是太浅薄了!”
“后世人还能玩出这种花儿来!”
“值得借鉴,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