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102节

  追评:“神特么逃跑三大概念神!”

  追评:“世人至今无法想象,在没有高铁和汽车的年代,赵光义怎么做到骑驴一夜跑二百多里地的。”

  追评:“宋军在幽州大败,留守后方的诸军认为太宗没有血气,想要策立赵德昭登基,于是本来还能坚壁清野反攻的宋军直接群龙无首了。

  赵光义本人更是逃到涿州后又急命内侍传诏命班师,回到京城后直接逼死了赵德昭。”】

  观看了许久的赵德昭也学会了不少新东西。

  这一会,更详细的看到自己未来的死因后,赵德昭身形晃动,眼泪簌簌流下,声情并茂地冲着赵光义道:

  “三叔,侄儿好怀念您当初在校府里教我读书的时候啊。”

  一旁的赵普低眉顺眼着瞅着地板,耳朵一会儿也没闲着。

  听闻了赵德昭的话后,赵普大生惊讶,大皇子居然有这本事,看走眼了啊!

  一脸肿胀的赵光义想要抿嘴,却无意下又碰到了伤口,顿时龇牙咧嘴的,十分难看。

  “哼,日新你不必给三叔打感情牌。”

  “成王败寇而已。”

  椅子上的赵大坐不住了,站起身走到赵二面前就是一脚,骂道:

  “不通人情的猪狗!本想看在德昭和元佐的面上宽恕你。”

  “你既然是个腌臜的鳖虫,不识人言,不通人意,朕也不必与你这畜生计较。”

  【“谁说赵二不行了?我觉得他就很全面啊!”

  追评:“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了,哈哈哈哈....”

  追评:“哈哈哈...”

  追评:“??谜语人能不能去世!”

  追评:“没听说过吗?我来科普/.墨镜.emj:

  爱下毒的不一定就非得是李儒,也可能是赵光义。

  头上插钢筋的不一定是孙策,他也可能是赵光义。

  一意孤行不听劝的不一定是袁绍,也能是赵光义。

  留下传世名作的不一定是曹植,他还可能是赵光义。

  喜欢骑驴的不一定是阿凡提,他有可能是赵光义。

  给人头上开刀的不一定是华佗,也有可能是赵光义。

  不信守承诺的不一定是司马懿,也有可能是赵光义。

  自我感觉良好的十全老人不一定是乾隆,也可能是赵光义。

  弑兄杀侄儿的不一定是李世民,也可能是赵光义。

  喜欢别人老婆的不一定是曹操,也可能是赵光义。

  外号十万的不一定是孙权,也有可能是赵光义。

  弄死亲儿子的不一定是李隆基,也可能是赵光义。

  微操大师就一定是常凯申吗,也可能是赵光义。

  除了军事样样精通,没人比朕更全能的——赵光义。”】

  “朕受不了了,朕要和天幕上的后世人拼了!”赵光义张牙舞爪的就站起身,大吼着冲出去。

  刚走几步,他就发现有些不对。

  怎么没人拦着点朕?!

  “官家,其实天幕说的也不全是诽谤。”

  谁的部将在说话?居然这么勇猛,敢在文德殿上对官家贴脸开大。

  群臣惊骇,纷纷寻找着开口之人。

  原来是柘枝颠、大嘴炮儿、浑家子寇老西儿寇準啊,那没事儿了。

  谁让咱们寇相公向来性情。

  赵光义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寇準!!后世人怎么就没有诽谤朕了?!”

  “您喜欢骑驴,高粱河的那头。”

  “!!!!那下毒呢?朕总不至于害死亲哥哥吧?大宋人都知道,朕与兄长兄弟感情甚笃!天幕之言怎么不是胡扯和诽谤!!”

  “南唐的后主词写得不错,您说是吧?官家。”

  寇準一句话直接将咄咄逼人,嘴里还要为自己抗辩的赵光义给噎住了。

  李煜怎么没的,他老婆怎么回事,那幅惊世作品......

  吕蒙正拉了拉还待开口的寇準,上前打起了圆场,“官家,莫气莫气也。”

  “寇相公一向死脑筋。”

  “咱们都知道那是诽谤之言,肯定不会相信。”

  “东京城里的百姓也知道,官家治世的功绩,怎么会听信天幕的信口雌黄呢!”

  赵光义听到这话,脸色才有缓和,冷哼了一声,自顾的回到了位上。

  虽然回到了自己的位上,但看见神态自若的寇準,赵光义心底还是气得牙痒痒的。

  朕要不要撤回“君与士大夫共天下”,好想宰了寇老西儿啊!

  【“上一个如此全面全能的皇帝还是汉朝的刘启。”

  “赵二这辈子也无法比肩李世民,别尬黑。”

  “为什么都在黑赵二?人家在文治上面的建树,你数遍青史,有几个能比得上他?就是私德不太行。”

  “兄弟们,我问豆包了,她说赵光义在皇帝里面论功绩排行第十一。”】

第105章 当刘禅来到地府

  刘启无语,刘启不嘻嘻。

  刘启:???

  “赵光义也有像朕的彘儿一样的千古一帝儿子吗?”刘启蹙眉道,看了半天盘点赵二的事儿了,他可不敢被碰瓷上。

  俗话说,狗咬你一口,难不成你还咬回去吗?

  “后世之人说话没个规矩,向来爱打趣人。”

  刘启摇了摇头,也没在意这些促狭之言。

  “哈哈哈,朕这个太宗文皇帝也是赵家老二能够比肩的?”李世民自信的笑道。

  光夺权上位的处置方法上,他李二就比赵二高级多了。

  虽然他认为玄武门是耻辱,可人家后人说了,那叫做夺嫡,叫做宫变,叫做影响最小化。

  赵二一个“斧声烛影”,让人唠叨了上千年,丢死人了。

  “身为君父,行事就该大大方方,做什么都要堂堂正正!”

  一国之君,天下第一,都当皇帝了,不行君子堂皇大道只会跌了自己的面子。

  不由得轻笑了一声李世民于是道:

  “观天幕赵二行事,阴私小人之道也,难登大雅之堂,徒丢皇帝位格。”

  说罢,李二抄起笔墨就又写了一段话,准备捎带给赵匡胤。

  伴随着红光闪烁,刺耳的警报声响起,光幕上浮现一个大大的红色感叹号:

  “您的免费次数已经用光,请等待刷新。”

  李世民:???

  还要氪金吗?

  ......

  赵飞将高赞的评论看完后,笑了半天才止住。

  把一个个堪比李白在世的评论一一点赞后,他才退出搜索,重新刷起了视频。

  「当刘禅死后来到地府......#历史#蜀汉#刘禅#刘备#诸葛亮」

  公事堂里吃赵宋的瓜半天的众人微微一滞,刘禅?那不是主公家的小公子嘛。

  自家的傻儿子居然出现在了天幕上,这让刘备有些纳闷了,莫非阿斗后来做出了什么成就吗?

  北定中原?再兴炎汉?

  刘备轻笑着摇了摇头,天幕都说了他们的理想没有实现。

  虽然并未详细提起,但季汉的结局是遗憾的,他还是知道这一点的。

  虽然玄德公有些不明所以,还是向众人点了点头示意。

  阿斗啊阿斗,天幕别提起你后来做了丢人事儿,让阿父丢人呀!

  天幕上,又是一个新的哈基小剧场。

  「哈基禅:父皇!儿臣终于又看见你了!」

  天幕上,刘禅见到死去多年的刘备,哭唧唧上前抱着大腿,却被刘备一脸嫌弃的甩开,随即严肃的发问。

  「哈基备:阿斗,为父问你,曹魏灭了吗?

  刘禅同样的一脸正经:灭了,我亲眼看灭的。

  刘备:那东吴呢?

  哈基禅笑眼弯弯,对曰:东吴?东吴投降了,还称臣了呢!

  刘备一脸的不信。

  眼带怀疑道:那你最后在哪呢?

首节 上一节 102/2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第一刑案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