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第10节
“太宗皇帝能当上千古一帝,咱心服口服!”朱元璋对于二凤获得的评价,没有一丝质疑。
他常以太宗为学习目标治理大明朝。
当然,学了很多太宗故事,唯独没学,也可能跳过了,太宗宽待旧臣故事。
“标儿啊!太宗皇帝既是打天下的皇帝,又是治理天下的皇帝。”朱元璋一番感慨后,对着儿子又说道:“你将来是我大明朝的太宗皇帝。”
“咱希望你成为比李世民还要优秀的太宗皇帝!”
望子成龙是老朱的心愿,他将自己一生的心血都放在了培养长子的身上。
“上位,您放心,我等将来就是咱大明太宗文皇帝的左膀右臂!”
蓝玉笑呵呵的说道。
一帮的淮西勋贵也是纷纷出声,对朱元璋和太子朱标表述忠诚。
朱元璋面色不动,也没因为自己的大臣和太子打成一片而产生猜疑。
这才是咱的太子爷啊!
驯服文武,这手段比老子都熟练。
不亏是咱老朱的麒麟子!
“咱这一生都在赎罪的路上啊!”
率领三大营完成自己人生绝唱的朱棣,早已没有年轻时铮铮棱角。
暮年的他虽是华发生长,却老骥伏枥,锐气不失,“以我这个年龄,还能上马杀敌,下马治国的皇帝。”
“古往今来,也没几人了吧?”
李世民是太宗文皇帝,自己也会是太宗文皇帝。
靖难以来,他兢兢业业一心扑在了大明朝的事业上,图什么?
不就是想要争一口气,让千秋史书看看,他朱棣不比朱允炆差!
他是一刻也不敢停啊!
史书如铁,千秋笔。
万世之后,后人是记着他的功绩,还是“篡位的逆贼”。
他不敢保证。
所以他不能停。
他要在自己的人生中,做下足够的功绩,证明给世人,证明给万世的史书,证明给九泉下的爹和大哥看!
这大明的皇帝,我朱棣也能做好!
垂暮的朱棣带着希冀的目光,看着天幕上的视频。
“这千古一帝的位置,总该有我一个吧?”
「“你们谁敢保证
在某天的早晨
不会将黄袍也加在你们的身上呢!”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
天幕中,赵匡胤三辞三让,一脸“你们害苦了朕”的表情,被属下们强行披上黄袍,当了皇帝。
“哈哈哈!这后世人还真讲究,此人狼子野心,一眼便知。”
刘邦像是看了一出大戏,摇晃着手中的酒盏,“乃公倒是瞧瞧,这个宋太祖如何能与大汉的千古一帝比较。”
「“今后尔等
领节度使虚名,出守藩镇
朕会多赐金银
众将士也可广置田地,众兄弟永享富贵!”」
「杯酒释兵权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以及后唐
五代十国的终结者
恢复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
调整文武关系,改革官制,加强中央集权
扭转唐末以来武夫专权、武士乱国的黑暗局面
三百年大宋繁华的缔造者,建隆之治主理人
结束有史以来华夏最黑暗混乱的时代之人——
香孩儿·宋太祖·赵匡胤」
终于轮到俺赵大了吗?
原来俺的功绩这么大,结束黑暗动乱了!
不过,黑暗动乱是啥子?是唐末乱世吗?
不管了,反正后世都这么说了,那俺就是终结者!
一连三个大一统朝代的皇帝上榜,眼看着说完了唐朝,就要到大宋了,赵匡胤心里也是着急。
眼下的大宋已有一统之势,自己将要完成《平边策》里定下的战略。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十年统一,十年治理。
南方已经平定,北方指日可待。
不出意外,他就是如李世民一样的“开国皇帝”了。
这要是没上个榜,就太丢脸了。
“朕当年虽说迫不得已,但登基以来兢兢业业,也没亏待咱们老兄弟呀!”
赵匡胤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上榜后心满意足,又扭头冲着部将们说道。
一众赵大的老弟兄答道:“官家当年带兄弟们搏出来一个富贵,现在又赐我们王侯家业,官家的恩情还不完啊!”
“都起来,快都起来,你们都是朕的手足兄弟,许你们荣华富贵这不是应该的吗?”
赵大嘴角挂着微笑,心中十分得意。
不枉他十八岁出来闯荡江湖,搏了一个天下,建立了宏大的事业。
他暗自琢磨着,就是不知燕云十六州,俺是啥时候收复的呢?
明朝永乐时期
“哎呀呀,难怪爹总让我们多读书,这么聪明的法子,当初咱们咋就没想到啊!”汉王爷朱高煦一拍脑门,神气道。
“老大,你读那么多书,这种法子当时就没想出来?”
朱高煦一边朝着自己老爹挤眉弄眼,带着质疑的语气对老大说道:
“当初给咱爹披上黄袍,这北平城不瞬间易手了?”
他眼光中冒出精明之色,越说越带劲:
“到时候咱爹一呼百应,北方诸省纷纷投入燕王府的麾下,朱允炆那小子肯定捧着玉玺在金陵跪迎王师了,哈哈哈......”
朱高炽胖脸发黑,默默的从椅子上起身,跪在地上,头紧紧的和地板连着,也不说话。
这傻弟弟,真是没救了。
咱爹要是真学赵匡胤黄袍加身,他这辈子都洗不清了。
黄袍加身,说的好听是“人心所望”,但本质就是造反!
老爷子为了自身得位的正统法理性,连洪武三十五年都能编出来。
皇爷爷愣是驾崩四年后,撬开棺材板,从孝陵爬出来给老头子传的位啊!
不许造谣,全天下人都知道,老爹就是洪武三十五年登基的!
“老大,你跪地上干什么?”朱高煦越想越妙,想到最后笑了起来。
当他自顾的说完,才发现老大已经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了。
他有些不明所以,老大这突然跪地上干什么,还有,“老三,你怎么也跪了?”
朱棣笑了,汉王爷朱高煦也腆着脸跟着笑。
永乐爷看着自己傻大儿这尖嘴猴腮的模样,心中呼出一口大气,他向老三那里伸手虚握,“给我的鞭子拿来。”
......
杜如晦倒吸一口凉气,唐末乱世,五代十国。
虽说天幕讲的华夏明星是赵匡胤,可人家的功劳簿上写着结束了唐末以来的乱世。
难道我大唐灭亡之后,又是一个如魏晋南北朝一样乱世吗?
贞观群臣纷纷思索着,房玄龄抬眼看去,李世民正深深的蹙着眉头。
“玄龄,克明。”
“我大唐之后,和宋朝隔了一个乱世?”
被点到名字的两人对视一眼,房玄龄才道:“大家,天幕给出的信息很少,就这寥寥几句,倒是可以做出一个猜测。”
“我大唐晚期如东汉晚期一样,诸侯割据,华夏大地陷入了群雄乱世......”
“宋朝,似乎就是从其中杀出来的最后天命人。”
李世民点头,神情不知不觉带上了一丝忧伤:“我大唐究竟因何而亡?如果大唐的灭亡将会导致天下大乱,朕迫不待现在就去解决问题啊!”
说罢,李世民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角。
“乱世自古出英雄,又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大世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