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贞观第一刑案官

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362节

  刘树义沉吟片刻,道:“此事在万年县衙,应该留有卷宗吧?”

  顾闻犹豫了一下:“那时大唐刚刚建立,主要目标还是夺取天下,所以规章制度并不是特别完善,此事他们报上衙门的,也只有一儿一女的失踪,一个失踪案对当年的万年县衙来说,根本就不叫事,故此当时的万年县衙是否按照规矩书写卷宗,下官也不敢确认,需回去找一找才能知晓。”

  刘树义点头,道:“那就有劳顾县尉,为本官跑一趟。”

  顾闻一直在寻找能够弥补之前过错的机会,此刻闻言,二话不说,直接道:“刘郎中放心,只要他们写了卷宗,下官就一定会将卷宗找到。”

  说完,他没有任何耽搁,转身就走。

  看着顾闻离去的背影,李新春忍不住道:“刘郎中难道怀疑……杨大夫被害一案,与当年的富商一家诡异出事有关?”

  丁奉也好奇的看向刘树义。

  刘树义扫视着眼前破败的院落,道:“凶手能够行凶的地方有很多,为何要选择安善坊?又为何要选择这座宅院分尸?”

  “还有凶手抛尸的地点,皆在这座宅子附近,每一个抛尸点距离这座宅子的距离,细想一下,也都几乎一致。”

  “哪怕是那座代替五行之金的铁匠铺,与这座宅子的距离,和宅子与其他抛尸地的距离也一模一样。”

  “这是否能说明,凶手对这里十分熟悉,清楚这里的一切?”

  “若是如此,那便表明,凶手选择这里行凶,可能不是偶然,不是因为他恰巧找到了这里,而是他因某种原因,主动选择的这里。”

  “那么纵观这座宅子的特殊性,也就是十年前的一家四口的诡异遭遇,可能存在秘密。”

  刘树义的分析有理有据,此刻话音落下,饶是最会挑刺的御史丁奉,此刻都找不到半点反对的地方。

  丁奉都找不出毛病,更别说李新春了。

  李新春点头:“原来如此,那确实应该关注一下十年前的事,只希望当年的县衙,能按规矩书写卷宗,否则就麻烦了。”

  “先尽人事吧……”

  刘树义从不主动内耗,事情是否会如自己期待的那样发展,得等顾闻回来才能知晓,在此之前,他不会因为没有发生的事而担惊受怕。

  “走吧,逛一逛这座宅子。”

  刘树义将稻草人收好,小心翼翼绕开满地的血迹,来到了院子后面的一排房屋前。

  这些房屋因长时间无人打理,有的窗户已经破碎,有的瓦片被风掀飞,使得这些房间地面上都有厚厚的一层尘土。

  刘树义推开半掩的房门,走了进去。

  这是待客的正厅,面积不算小,有着几张桌子和矮凳,不过此刻这些桌凳都翻倒着,地面上有着摔碎的茶杯碎片。

  刘树义扫视了一眼,确定房屋内没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便退了出来,进入了另一个房间。

  没多久,前院的所有房间,就被刘树义走了一圈。

  这些房间都大同小异,皆是桌椅翻倒,地面狼藉,除此之外,再无他物,可以看出下人四散离开时,确实是把所有值钱的物件都搬走了。

  “去后院看看吧。”

  刘树义来到后院,比起待客的前院,后院是主人居住的地方,终于是有一些生活痕迹了。

  嘎吱——

  门被推开,刘树义等人走了进来。

  而这一次进入,他们终于看到了与前院房间不同的画面。

  这个房间挂满了粉色的纱帐,充满着少女气息,它没有内外室之分,由一个屏风相隔。

  屏风已经褪色,隐隐能看到上面绣着飞鹤。

  屏风外是会客区,凳子翻倒,桌子被推到一旁,靠墙的柜子全部被打开,衣物被翻得乱七八糟,有的扔在地上,有的挂在柜子上,十年的时光侵蚀,让这些原本贵重的衣服,已然褪了颜色。

  刘树义随手从地上捡起一件衣服,仔细看了看,这是一个绿色的裙子,裙子尺寸不大,他估摸着,也就是十岁左右女孩穿的尺寸。

  “富商女儿失踪时,才十岁左右吗?”

  刘树义轻轻将裙子放回衣柜,转身来到屏风后面。

  屏风之后就是一张暗红色的床榻,床榻上有着一个粉色的被子,被子整齐叠放着,刘树义伸出手轻轻摸了摸被子,而后收回手掌。

  看着干净的手掌,刘树义眯了眯眼睛。

  他视线又移向床头的梳妆柜,梳妆柜的抽屉皆关着,上面放着一个香囊,香囊表面用红线绣着一个“淼”字。

  刘树义拿起香囊,看着布匹褪色的程度,知道这香囊应该与那些衣物一样,至少风吹日晒有十年了。

  将香囊置于鼻下,已然闻不到任何味道。

  时间总是很残酷,无论这香囊当年再如何香气逼人,也经不住时间的流逝,此时的它,甚至不如木头打造的家具有味道。

  刘树义收起香囊,最后看了一眼整洁干净的床榻,转身离去。

  之后,他又去了其他几个卧房。

  这些卧房在经历过下人的扫荡后,基本一致,皆是衣柜被翻开,衣物满地都是,十分脏乱。

  但有一点,却又出奇的一致……无论是富商夫妇的卧房,还是隔壁儿子的房间,床榻都十分整齐干净。

  被子叠的很是板正,床榻上看不到一丝褶皱。

  这与房间其他位置的杂乱相比,简直就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以至于李新春和丁奉,也都察觉到了异常。

  “为何唯独床榻如此干净整洁?”李新春疑惑说道。

  丁奉道:“连一点灰尘也没有,好像专门被人整理过。”

  听着两人的话,刘树义淡淡道:“不用好像,就是专门被人整理过……而且这些房间窗纸皆已破碎,屋顶也有瓦片坏掉,外面的灰尘很容易就能飘进来。”

  “可即便如此,床榻的被褥上也摸不到丝毫灰尘,这说明什么?”

  李新春想了想,道:“说明不久前刚被人整理?”

  “你们觉得,会是谁整理的?”刘树义又问。

  丁奉直接道:“这还用说嘛,来到这里的只有凶手与杨万里,杨万里一个朝廷大官,不可能无缘无故整理什么床榻……”

  刘树义点头:“没错,杨万里没有整理床榻的理由,那么整理床榻的,就只能是凶手。”

  “可如果凶手只是想找一个住的地方,那一个房间就足够了,何必三个房间都整理的如此干净整洁?”

  “我想,只能有一个理由……”

  刘树义看向两人,缓缓道:“凶手,与这户人家,绝对有某种特殊的关系!”

  “也就是说……”

  在李新春激动的注视下,刘树义轻轻颔首:“我没有判断错,凶手就是主动选择的这座宅邸!若能查明这座宅邸的秘密,凶手的身份,或许就能……自动显现!”

第172章 父亲刘文静出现!出乎意料的发现!

  “嘶——”

  随着杜英话音落下,倒吸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

  凡是听到杜英话语的人,都只觉得浑身一寒,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杨万里尸首的惨状,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哪怕杨万里是死亡后被分尸的,他们都觉得惊悚。

  可现在,杜英却告诉他们,杨万里被四分五裂,不是死后被分尸的,而是活着的时候,被一斧子一斧子砍下来的……

  他们根本无法想象,那画面有多恐怖血腥,让杨万里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四分五裂……而且这种动手,杨万里还不会立马死去,这简直比五马分尸的酷刑还要恐怖!

  凶手究竟有多冷血,能做出这等冷酷之事?

  “杨万里被这样对待,肯定会喊出来吧?可周围的百姓,并未听到凄厉的惨叫声……”李新春忍不住说道。

  杜英已经恢复了平时的清冷,她说道:“我在杨万里的牙齿缝隙里发现了棉絮,他的嘴应该被人塞了东西,使得他发不出多大的声音。”

  李新春眼皮抖了抖,原本他还在想,凶手分割杨万里,会不会是先用迷药迷晕杨万里,再做那分割之事,虽然结果没什么区别,但至少杨万里不至于承受比五马分尸还要恐怖的痛苦与煎熬。

  现在看来,凶手根本就没想过让杨万里减少痛苦。

  刘树义看了一眼仍旧感到惊悚震动的众人,没有耽搁时间,向杜英道:“继续吧。”

  杜英点了点头,继续道:“切割手臂、大腿的凶器,应是斧头之类的利器,凶手力气应不是特别大,所以在切割手臂大腿时,无法快速的将其切下,而是一次次的用力砍剁。”

  “同时我在死者大腿和手臂的伤口处,发现了一些白色的粉末,那粉末经过我的验证,应是金疮药之类的止血药物,也就是说……”

  她看向刘树义,道:“凶手怕死者死的太快,专门用药物延长死者的寿命。”

  这话一出,李新春等人脸色又是一变。

  活着将人四分五裂也就罢了,竟然还担心人家死的太快,用金疮药延长寿命……

  这一刻,李新春他们真的很想问凶手,究竟什么仇什么怨,让凶手如此对待杨万里?

  就算是冷血的疯子,都做不到这种程度吧?

  刘树义脸上露出沉思之色,虽然凶手的残暴也出乎了他的意料,但他毕竟两世为人,见多识广,还不至于因此失去冷静。

  “还有别的发现吗?”刘树义继续道。

  杜英点头:“杨大夫身上有捆绑的痕迹,他生前应被凶手捆绑过,我还剖开了他的胃,在他没有完全消化的食物里,发现了迷药的成分,但迷药剂量不大,应只能让杨大夫昏迷些许,最多不超过半个时辰。”

  刘树义眸光一闪,道:“凶手先用微量的迷药迷晕了杨大夫,然后用绳子捆绑了他,将杨大夫带到了这里,再行杀人切割之事?”

  “从验尸结果来看,应是这样。”

  刘树义沉思道:“迷药在胃里,说明是从嘴里进入的……杨大夫收到请帖后,便着急离去……”

  “请帖是凶手所送,凶手以某个理由,骗得杨大夫赴宴,然后与杨大夫用膳时,在食物里下了迷药?”

  杜英并不清楚案子的具体情况,没有乱附和,以免影响刘树义的判断。

  刘树义道:“能从食物残留的情况,判断杨大夫是何时用膳的吗?”

  杜英想了想,道:“菜类食物已经完全消化,也就一些羊肉尚未消化……差不多三个多时辰之前吧。”

  “三个多时辰之前……”刘树义估算着时间:“杨大夫是丑时到寅时之间死去,三个时辰之前,那就是酉时到戌时之间。”

  “杨夫人说,杨大夫是酉时左右收到的请帖,之后便离开赴宴……这样的话,时间便能对应得上了,看来书写请帖之人,就是凶手。”

  李新春一听,眼眸顿时亮起,他连连点头:“终于是确定了请帖与凶手之间的关系,如此看来,凶手杀害杨大夫,是筹谋已久的阴谋,而非因冲动导致的杀人行凶!”

  “就是不知道凶手选择杨大夫,是与杨大夫有仇呢,还是其他缘由。”

  刘树义闻言,向杜英道:“杨大夫死前,除了被四分五裂外,可还遭受过其他虐待?”

  杜英点头道:“身上有些死前的伤痕,是钝物击打导致,凶手应暴打过杨大夫。”

首节 上一节 362/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