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贞观第一刑案官

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355节

  杜如晦感慨道:“此法出奇制胜,堪称奇谋!你真是不断给我惊喜啊!”

  他向刘树义道:“稍后我就将你的办法告知陛下,若陛下点头,我们会仔细完善你的计划,你不必担心!若是此计最终能够成功……”

  杜如晦拍了拍刘树义的肩膀,笑道:“那就是完全不输你侦破饷银案的一个大功劳!”

  刘树义没想到自己随口一说,就可能会有一个大功劳砸到自己脑袋上,他连忙拱手道:“全赖杜公器重。”

  杜如晦有了解决麻烦的思路,心情大好,他左右看了看,旋即压低声音道:“你通过饷银案把魏谦给扳倒了,现在刑部侍郎的一个位子就有了空缺……”

  “因这次出问题的官员很多,朝廷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那么多合适的人补上……”

  “所以……”杜如晦深深地看着刘树义:“好好努力,抓住一切能够立功的机会,这可能是你未来三年内,最接近四品侍郎的机会。”

  刘树义猛的抬起头:“杜公的意思是说?”

  杜如晦向刘树义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行了,我得去见陛下了……哦对了。”

  杜如晦刚转身,脚步顿了一下,道:“今夜若是无事,下值后就去我府里用个晚膳吧。”

  去杜如晦府里用晚膳?

  刘树义莫名有一种女婿要上门见岳父岳母的既视感。

  第一次上门,自己要不要提点东西?

  用不用和杜英先提前商量一下?

  不对,自己和杜英还没确定关系呢……

  刘树义难得感到头疼,虽两世为人,可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婚事,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罢了。”

  他摇了摇头,想开点,万一今天遇到案子,晚上去不了杜府用膳呢?

  …………

  “刘郎中……”

  刘树义刚出宫门,就听到身后有人在喊自己。

  转头看到呼喊自己的人,刘树义反应了一下,才想起这人是谁。

  他笑着拱手:“丁御史,你什么时候回来长安的?我上朝时竟是没注意。”

  来人正是监察御史丁奉,石碑案时,丁奉与万荣、大理寺司直任诚奉命巡查各州县衙门,正好停留在商州刺史府,也正好被商州刺史张绪利用,替张绪做了不在场证明。

  若非刘树义最后识破张绪时间上的诡计,丁奉和任诚仍不会知晓张绪的真面目。

  查明真相后,刘树义先一步返回了长安,而丁奉等人因还要执行李世民的任务,案子彻底结束后,也便继续巡查其他州县衙门,之后两人便没了联系,没想到会在这时再见到丁奉。

  丁奉忙拱手道:“下官昨晚方才抵达长安,到了长安后,就听闻刘郎中这段时间的事迹,这才知晓刘郎中竟已晋升,甚至连爵位都再度提升……”

  “下官在商州见到刘郎中时,就知刘郎中能力卓绝,未来必会龙腾虎跃,光彩耀人,可现在下官才知道,下官还是小觑了刘郎中,刘郎中哪用得着未来,此刻便已让下官只能仰望。”

  刘树义没想到御史里还有丁奉这样说话好听的人,他笑道:“丁御史可别这么说,本官也就是运气好一些,被陛下器重一些罢了。”

  丁奉虽然说话好听,但也有御史的耿直与执拗习惯,他摇头道:“下官从不说谎,下官真是这样想的,刘郎中已非普通官员所能相比。”

  刘树义闻言,忙左右看了看,见其他官员都已离去,附近没有人,这才松了这口气。

  否认若丁奉这句话被其他官员听到,说不得要给自己惹来一些麻烦。

  这些御史啊,还真是挑你刺时让你头疼,耿直的夸你时,也让你头疼。

  刘树义不敢让丁奉继续夸下去,他转移话题道:“丁御史这次回来,能休息一段时间了吧?”

  谁料丁奉摇了摇头,叹息道:“下官倒是想休息,但下官此番回来,是巡查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这才不得不连忙赶回,刚刚见了陛下,已经得到圣命,接下来有的忙了。”

  “哦?”

  刘树义好奇:“巡查时遇到了问题?什么问题?我能知道吗?”

  丁奉道:“若是其他人,下官就不说了,但刘郎中一来品性端正,下官相信刘郎中不会外传,二来刘郎中查案能力卓绝,或许能给下官提供思路,所以下官就不瞒着刘郎中了。”

  说着,他左右瞧了瞧,压低声音道:“下官在邓州南阳县衙巡查时,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里说南阳县令陈风水贪污腐败,收受贿赂制造冤案,并且还提供了十分详细的线索与证据,还说陈风水与朝中某个大官有勾结,县令之位来源不正,秘密就藏在陈风水的书房之中。”

  “我们在经过谨慎的调查后,确认那封信所言皆是事实,便立即将陈风水给缉拿了起来,并且按信里所说,搜查了他的书房。”

  “结果,我们在他的书房里,发现了一些书信,这些书信乃他与他的老师往来信件。”

  “在这些信件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秘密……”

  丁奉看向刘树义,深吸一口气,道:“他的官位,是他老师以权谋私,为他谋来的!”

  “同时,他的老师,也利用职权,通过其负责的几次特殊人才考核,帮助其他人获得官位……”

  “这是什么?这是舞弊!虽然不似科举舞弊,但比科举舞弊要更为严重!因为这几次特殊的人才考核,都是武德年间因各种原因官位出现空缺,科举的人又不够补充,所以由当朝重臣举荐有才有德之人参加考核,一旦通过,便可直接成为朝廷命官!”

  “也就是说,这些通过舞弊之人,都已在朝廷为官多年……现在甚至可能有的已经身居高位!”

  “他们为了做官,都能做出舞弊之事,可以想象他们品性有多低劣,这样的人若坐上高位,对朝廷、对万民,都绝对是极大的威胁!所以我们发现这个秘密后,不敢耽搁,连忙返回长安禀报了陛下。”

  丁奉说的义愤填膺,关键时刻还咬牙切齿,用力挥拳,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发泄心中对这些舞弊之人的愤怒。

  因此,他没有发现……他身旁的刘树义,神色有了变化。

  特殊人才考核……舞弊……高官举荐,直接为官……

  听着这些关键词,刘树义几乎是下意识,就想到了原身的经历。

  原身能成为刑部主事,就是任兴推荐,就是参加了考核……

  若只是这样倒也罢了,可昨日,他刚刚有了一个猜想,刚刚怀疑妙音儿势力是否在原身的考核里动了手脚……

  结果,今日就听到了舞弊案的暴露……

  这让他一时间,都不由感到一抹寒意笼罩自身。

  巧合吗?

  还是……必然!

  刘树义直接道:“不知这个官员是谁?他都负责过哪几次考核?”

  丁奉并未察觉刘树义的异样,此刻闻言,直接道:“陈风水的老师,便是现正议大夫,前吏部侍郎杨万里,他一共负责过三次考核,分别为武德六年、七年和八年的考核。”

  果然是他!

  刘树义记得清清楚楚,当年主持原身考核的主考官,就是当时时任吏部侍郎的杨万里。

  现在,这个杨万里暴雷了……

  而自己也是其考生之一……

  刘树义心里不好的预感越发强烈。

  他说道:“你可曾审问过他?他招了吗?”

  丁奉摇头:“我昨晚抵达长安已经不早,陛下已然休息,所以我直到今早才见到陛下,才从陛下那里得到命令,这才准备命人去将他带到御史台询问。”

  刘树义眸光剧烈闪烁,他说道:“正好本官暂时无事,陪你走一趟如何?”

  丁奉双眼一亮:“那可太好了,刘郎中断案如神,有刘郎中帮助,此案肯定手到擒来。”

  刘树义没有丁奉这么高兴,他现在只想知道,原身能通过考核,与杨万里是否有关系,若是有……那可就麻烦了。

  “刘郎中——”

  就在这时,刘树义还未来得及与丁奉离开,陆阳元突然骑着快马赶了过来。

  看到刘树义后,陆阳元直接道:“万年县衙派人前来刑部求助,正议大夫杨万里被人杀害……”

第167章 诡异的分尸!丁奉的震惊,你这就有线索了?

  “什么!?”

  “你说谁被杀了!?”

  陆阳元话音一落,刘树义还未开口,一旁的丁奉便已脸色骤变,他瞪大双眼,声音都因情绪的剧烈波动而尖锐起来。

  陆阳元不明白丁奉为何反应会这般大,他不由看向刘树义,却见刘树义蹙眉沉思,似乎也对这件事十分意外。

  这时,刘树义道:“具体怎么回事?”

  陆阳元这才说道:“两刻钟前,万年县县令命衙役前来刑部求见刘郎中,因刘郎中尚未从皇宫归来,崔员外郎接见的衙役。”

  “衙役说,今晨有百姓前去万年县县衙报案,说在其家宅附近的路边,发现了一只烧焦的断臂。”

  “烧焦的断臂?”刘树义眉毛一挑。

  陆阳元点头:“是一只左臂,手臂被烧得焦黑,血肉模糊,万年县县尉顾闻听到报案后,便带人前去查看。”

  “然后他们便在附近搜查,结果没多久,就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上,发现了一颗头颅,经顾闻辨认,这颗头颅正是正议大夫杨万里的脑袋。”

  丁奉听到这里,整个人都是懵的。

  本以为杨万里突然被杀,已经足够让他意外,谁成想,杨万里不仅被杀了,甚至还被分尸了!

  “多大的仇……竟是要将人杀害后还要分尸?”丁奉喃喃道。

  刘树义心中也十分惊讶,他眉头微蹙,道:“头颅面庞可曾受到损伤?能完全确认就是杨万里?”

  陆阳元摇头:“这下官就不清楚了,衙役并未提及这些。”

  刘树义倒也不意外,衙役就是来传个话的,崔麟没有追问这些细节,衙役自然不会讲述的太过详细,他说道:“继续吧。”

  陆阳元点头,继续道:“顾闻在发现死者是正议大夫杨万里后,神色骤变,意识到此案已非他的级别能够解决,所以他当即命人将案子的情况告知了县令李新春。”

  “李县令听到死者是杨万里后,没有任何迟疑,连忙赶了过去,可他无论是询问周边百姓,还是继续搜查,都没有再发现杨万里尸体的其他部分,也没有从百姓那里得到丝毫有用的线索。”

  “李县令感到棘手,因杨万里身份不低,若长时间无法破案,分尸的消息一旦传出,恐怕会引起民间与官场的慌乱,所以李县令便想到了刘郎中。”

  “崔员外郎听闻衙役的话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无法为刘郎中做主,便立即让下官前来皇宫寻刘郎中。”

  听完了一切的来龙去脉,刘树义对此案有了大概的了解。

  “刘郎中……”

  丁奉这时似乎恢复了一些冷静,他忍不住向刘树义道:“你说杨万里的死,会不会与下官调查的案子有关?”

  刘树义眸光闪了闪。

  其实他也在考虑这件事。

  丁奉昨晚刚刚抵达长安,今早刚向李世民做出请示,要立案调查杨万里舞弊之事,结果还未来得及去见杨万里,杨万里就死了!

首节 上一节 355/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