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350节
杜如晦摇了摇头,将信还给了刘树义,感慨道:“真不愧是妙音儿、赵成易的同伙,一个个的,皆十分狡诈。”
刘树义深以为然的点着头。
他继续道:“任兴说,他看到信的内容后,心里十分慌乱,他不知道信是谁写的,也无法确定写信之人对他的态度是善是恶。”
“毕竟知晓他在饷银案里秘密的人,大概率就是吴辰阳等人,而吴辰阳等人这些年一直借饷银案威胁他,吸他的血,对他完全谈不上善意……故此他对吴辰阳等人完全没有信任,他更觉得,若真的有暴露的风险,吴辰阳等人对他,恐怕不是会善意的提醒他赶紧逃,而是设计对他杀人灭口,让他无法出卖他们。”
“因此,任兴决定谨慎行事。”
“他按照信里的话,让马夫将马车赶出长安,从而让写信之人觉得他们的目的得逞,同时让马夫将马车赶到翠华山后,就把马车推下悬崖,从而惊动官府,让我们也错认为他离开了长安。”
“这样的话,对他可能有危险的两方人马,就都会认为他离开了长安,而他则悄悄地躲在长安城内的安全之地,稳坐钓鱼台,冷眼去看这一场大戏。”
听着刘树义的讲述,饶是杜如晦,都忍不住说道:“这任兴,还真有些急智。”
刘树义赞同的点头:“若非崔麟动用崔家的势力,正好有人在客栈前见到了任兴,那任兴的计划,可能就真的成功了。”
“到那时,我们所有人都被他所骗,所有的力量都在长安城外搜寻,再想找到他,可能真就要猴年马月了。”
杜如晦却是道:“这世上没有如果,此案你能如此顺利的告破,与你过去的选择和积累有关,若你过去没有招揽崔麟,没有让他心服口服的跟随你,那便也不会有昨日的事。”
“而你选择崔麟,是你的识人之能,所谓前日因,今日果,正是你之前的正确决断,才有了今日的收获。”
“现在看来,你能破案不是靠运气,而是实打实的过去的积累,任兴输的不冤,吴辰阳、温君等人都输的不冤!”
刘树义被杜如晦夸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谦逊道:“杜公谬赞了。”
杜如晦笑着摇了摇头:“都是一家人,和我就别谦虚了。”
一家人?
刘树义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杜英那张漂亮的脸蛋,笑着点了点头。
确实是一家人,一不小心,原本抱的大腿就成为了岳父,还真是世事难料。
杜如晦又想起了一件事,道:“给任兴写信的人,必然是赵成易势力的成员,那他都能及时给任兴写信了,会不会……”
他看向刘树义,道:“也通知了温君?”
刘树义挑起车帘,看向外面热闹的街道,轻声道:“温君大概率……是逃掉了。”
杜如晦眸光一凝,果然……刘树义与自己的判断一致。
温君远在华州,不在长安,距离是其最大的优势,再加上温君得到的消息更早,只要温君足够果断,等刘树义的人抵达华州时,足以人去楼空,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温君是一个果断机智之人吗?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能坐到户部尚书的位子,能骗过所有人主导饷银案,他怎么可能不果断不机智?
或许温君的告老还乡,本就是他想到了秘密可能会暴露的那一天,提前为之做的准备。
杜如晦道:“程将军看来是要白跑一趟了。”
刘树义颔首,他早已判断出程咬金此行的结果,但他不能阻止程咬金。
一方面是这一切只是他的推断,哪怕可能性再高,也可能出现万一,若是温君没有及时逃跑,因自己阻止程咬金,导致温君最后成功逃脱,那自己就不是功劳,而是罪过了。
另一方面则是李世民当时的怒火肉眼可见,他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触李世民的霉头。
想到这里,刘树义忍不住道:“杜公,你最了解陛下,我刚晋升郎中不到三天,陛下就又给我如此高的封赏,陛下会不会有些冲动?他若恢复冷静,会不会后悔?”
杜如晦闻言,眼眸忽然幽深起来,他看着刘树义,道:“你觉得陛下是冲动赏赐?”
刘树义如实道:“陛下的封赏,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料。”
“放心吧。”
杜如晦目光深邃,道:“我们的陛下英明神武,乃前所未有之明君,任何帝王都可能会冲动,但目前的陛下,不会!”
“陛下会给你这样的封赏,是因为你为陛下解决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困扰了陛下许久,你值得这样的奖赏。”
刘树义听出了言外之意:“杜公所说的问题,不是我查的这两个案子?”
杜如晦笑道:“说句难听点的话,饷银案即便问题再大,那也不是陛下登基后发生的案子,丢脸也丢的不是陛下的脸。”
“陛下的愤怒,只是为了证明一件事罢了。”
刘树义道:“什么?”
杜如晦幽深的眼眸与刘树义对视:“太上皇眼光不行,重用之人皆是鸡鸣狗盗、心术不正之辈!大唐若由这样的皇帝掌权,朝廷若仍由这些官员控制,可以想象,百姓将来会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杜如晦浅尝辄止,只说了这些,可刘树义大脑却仿若烟花炸开,一瞬间便什么都明白了。
李世民依靠玄武门之变夺权,虽然坐上了皇位,可身上也背负了杀害兄弟,逼迫父亲退位的污名。
这污名对想要成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来说,无疑是他最想洗刷掉的。
因此,李世民一直在找机会,证实大唐只有自己登基,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现在自己通过饷银案,把武德年间的三司高层一锅端了,这无疑会显示出李渊的眼光不行……
而相反,自己能如此快的侦破案件,又能显示出李世民的识人之能。
两相对比,自然让李世民的形象完全盖过李渊,这就与造反成功的朝代,总会抹黑前一个朝代的帝王一样……
并且自己是用事实说话的,可不是胡乱抹黑,因此更会被人所接受。
这样来看,自己确实是帮了李世民一个大忙,李世民也确实要重赏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显示出他李世民的赏罚分明,英明神武!
果然,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官场的学问,自己还得努力研习啊。
这时,马车停了下来。
赶车的莫小凡道:“少爷,我们到刑部了。”
杜如晦闻言,直接起身,道:“你又辛苦了一天一夜,今天就不要在刑部做事了,回府好好休息一日吧。”
刘树义却是跟着起身:“多谢杜公关心,下官确实有些疲惫,不过在回府之前,下官还有一件事,想去做。”
“哦?”杜如晦好奇道:“什么事?”
刘树义眼眸眯起,缓缓道:“见妙音儿!”
饷银案已破,他又掌握了妙音儿势力更多的信息,接下来便可以此信息差为优势,来确认妙音儿话语里到底几分真几分假。
从而来确定……妙音儿与兄长刘树忠的关系,究竟如何!
究竟是否如她之前所说,她差一点成为了自己的……嫂嫂?
第164章 终于清晰!兄长失踪的真相!
刘树义与杜如晦分开,独自来到了大牢。
进入后,他没有直接去找妙音儿,而是向牢头道:“任兴在哪个牢房,带我去见他。”
之前与任兴交谈,因时间紧迫,询问的都是关于饷银案的问题,所以他并未向任兴询问刘树忠的事。
任兴为何只抢了刘树忠前面的功劳,后面为何又主动给刘树忠请功晋升……这些问题,他仍不知晓。
刘树忠失踪前,在妙音坊与韩熙所说的,希望时光倒流的话,究竟是否是因为某件后悔的事,这件后悔的事是否是饷银案,他也不清楚。
为了接下来与妙音儿的交锋占据更多优势,他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刘树忠的情报,或许就会有大用。
走了没多久,牢头便停了下来,他看着阴暗逼仄牢房内,正靠着墙壁落魄而坐的任兴,大声道:“任兴,快过来,刘郎中要见你。”
刘郎中?
任兴一听这个名字,连忙抬起头。
看到外面的刘树义后,他迅速起身,直接跑到了栏杆前,双手抓着精铁打造的栏杆,双眼既紧张,又期待的看着刘树义:“刘郎中,怎么样?我……我能活吗?”
任兴知道刘树义查明了真相后,就入宫面圣了。
而见了陛下后,对他们如何处罚,也就应该已经明确了。
看着任兴紧张的,抓着栏杆的手指都因过度用力而发白的样子,刘树义道:“陛下听闻你等所为后,十分震怒,这一次陛下区别往日,没有等三司商量出处理结果,而是直接给了决断。”
任兴下意识咽了口吐沫,紧张道:“陛下要怎么处理我们?”
“秋后问斩。”
任兴瞳孔倏地一缩,脸色刹那间惨白。
他瞪大着眼睛,身体止不住的倒退:“问斩……问斩……”
他惨笑道:“我早该知道会是这样的,毕竟那可是上百人的性命,上千人的命运啊……当时我为何就会与他们同流合污呢?我悔!我悔啊!”
看着任兴绝望悔恨的样子,牢头不由撇嘴,每一个来到死牢的人,每一个听到死刑的犯人,都会说自己后悔了。
可他们真的后悔了吗?
若时间倒流,他们回到过去的那个时间,真的能抵挡得住诱惑与威胁?
一旦动了贪心,一旦走了捷径,一旦享受了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的荣华富贵,便再难忍受贫穷,再难去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
不是没有贪污腐败的官员重回官场,可他们重回官场后,往往坚持不了几年,还会继续贪污腐败。
所以,牢头觉得,他们根本就不是后悔自己的选择,而是知道自己要死了,后悔自己做的不够干净,被查了出来。
刘树义并不在意任兴是真的后悔,还是假的后悔,他语气平静道:“不过接下来,我会向陛下请求,留你性命。”
任兴全身一顿,继而猛的抬起头,仿佛抓到救命稻草一般盯着刘树义:“你……你……”
刘树义笑道:“怎么?以为我利用你侦破了案子后,你没了利用价值,我会翻脸不认人,否认之前对你的承诺?”
任兴下意识道:“这不是很正常?”
刘树义淡淡道:“对你们来说,出尔反尔很正常,但对本官来说,一口唾沫一个钉,既然说了出来,就一定会做到。”
自己做的不是一次性的买卖,以后查案,说不得也会遇到需要以利益许诺的相同之事,若是自己这次出尔反尔,承诺让任兴活下来,结果任兴却死了,那以后其他人也就不会再相信自己。
口碑很重要,他可不能因为一个任兴,坏了自己的口碑与信誉。
任兴自然不清楚刘树义心中所想,他听到刘树义的话,怔愣了好一会儿,旋即深吸一口气,十分郑重的向刘树义行了一个大礼:“多谢刘郎中救命之恩,只是我这辈子应该都无法离开大牢,无法报答刘郎中,只希望下辈子,能有机会报答今日之恩。”
刘树义摆了摆手:“只是履行诺言罢了,算不得什么救命之恩。”
任兴没有和刘树义争辩,他也是三司大官,也经历过不少类似之事,所以他很清楚,刘树义能真的履行诺言,有多难能可贵,这真的无异于从刽子手的屠刀下把自己救出。
原本他只觉得他与刘树义的区别,只是自己没有刘树义那般厉害的查案天赋,若自己也有这种本事,绝对比刘树义做的更好,可现在他才明白,自己其实,压根没资格与刘树义去比。
刘树义见任兴满心都是对自己的感激与激动,他心中一动,知道时机已到,开口道:“任兴,关于我兄长刘树忠的事,你是否还有什么想对我说的?”
任兴闻言,眸光不由闪烁了几下。
他含糊道:“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