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贞观第一刑案官

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327节

  若是人数足够,足以建造出一个地下密室。

  而且户部各处都在建造,就算有叮咣的声音,也不用怕被谁怀疑……这简直就是最佳的掩护。

  “不知在户部修建的途中,你工部可有大量匠人失踪?”

  “失踪?没有吧,当时所有官署都需要建造,我们工部的人都是一个当两个用,没有人失踪。”

  工部无人失踪,那就说明建造密室的人,不是工部的匠人……

  从工部便很难入手了。

  但当时给出要求的礼部……

  刘树义道:“不知是礼部的哪位官员,卜卦出的结果,让你们修建高塔和阁楼?又是否是他,让你们等待吉时?”

  岳磊这次皱眉想了许久,才说道:“确实是同一人……他叫袁守城,在礼部与太史曹皆有任职,修道很是厉害,可是他在隋炀帝时就已经去世了。”

  去世了?

  刘树义眉宇微蹙。

  “不过……”

  岳磊话音一转,看向刘树义,道:“我曾在隋炀帝迁都时,见到他与另一个修道之人走的很近,他们似乎是亲属,而另一人,现在就在朝廷为官。”

  “哦?谁?”刘树义询问。

  “袁天罡。”

请假一天QaQ

  今天出远门,开了一天的车,晚上还有人要见……实在没时间码字,请假一天,望大家批假。

第152章 找到了!付无畏懵了,你真的查到了结果!?

  夜色愈深,已经快到子时。

  刘树义等人离开了岳磊的宅院,向太史局行去,太史局乃唐朝主管天文历法的官署,明朝时改名为钦天监。

  一边策马前行,刘树义一边向杜构道:“杜寺丞可曾听过袁天罡的名号?”

  杜构抬头看着群星闪烁的夜幕,道:“倒是听过些许。”

  “据说袁天罡擅长相面,道术高绝,曾为杜淹、王珪、韦挺等人相过面,十分准确,不过家父不信这些,我对此也没有兴趣,未曾与之有过接触。”

  “我倒是接触过他。”这时,杜英清冷的声音,忽然响起。

  两人意外的转过头,看向冷艳仵作。

  杜英直接略过兄长的视线,与刘树义四目相对,道:“我与恩师在终南山行医修行时,袁天罡曾去过终南山与恩师问道。”

  袁天罡与孙思邈问道?

  刘树义有些诧异。

  不过想了想孙思邈的情况,孙思邈既是药王,同时也是道士,他现在隐居在终南山,为的就是求道修行,与袁天罡交流道术,倒也正常。

  刘树义道:“你觉得袁天罡是一个怎样的人?”

  杜英漂亮大气的眼眸里闪过一抹沉思,旋即道:“气度不凡,有得道高人的感觉,对道术的理解很深,按恩师的说法,袁天罡若能潜心修行,或有机会成为传说中的仙人。”

  “仙人?”

  刘树义一怔。

  怎么仙人都出来了?

  不过想想袁天罡的名号……哪怕是后世,如他这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都听过袁天罡的大名,袁天罡确实本事很高。

  并且史册记载的袁天罡的相面结果,也基本上没有错的。

  如此来看,袁天罡……或许真的有些不一般的本事。

  而这种本事放在封建的古代社会,会被当成仙人,倒也不值得奇怪。

  毕竟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是神探在世,也是神仙转世呢……

  “但……”

  杜英声音继续:“袁天罡不愿留在终南山修行,而是一直在朝廷为官,与世俗纠缠,被世俗的因果所影响,恩师说他此生应不会有机会成为仙人了。”

  刘树义点头,袁天罡确实与很多得道高人不同,他从隋炀帝时期开始,就在朝廷为官,后来李渊建立大唐,就换到了大唐为官,一直到死,似乎都没有离开过官场。

  也不知袁天罡这样一个奇特的得道之人,能否帮自己解开户部库房之谜。

  “到了。”

  沉思间,杜构的声音响起。

  刘树义停住马匹,转头看去,便见他们停在了一座官署前。

  这座官署比起刑部户部的官署,要小的多,匾额只有不大的一块,看起来不像是朝廷的官署,反而像是某个百姓的宅邸。

  匾额上有三个古篆大字——太史局。

  袁天罡目前就在太史局内任职正七品灵台郎,负责星象观测之要务。

  因刘树义不知袁天罡家住何处,故此想要找到他,便只能先来到袁天罡任职之地问询,然后再去袁天罡府里找他。

  翻身下马,刘树义来到太史局门前,直接敲响了紧闭的大门。

  虽然现在已是深夜,可朝廷有规矩,任何一个衙门,都必须留人值夜,以应对突发意外,所以刘树义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跑空。

  没过多久,门后就传来脚步声。

  同时一道年轻的声音传出:“何人在叫门?”

  刘树义朗声道:“刑部郎中刘树义前来查案,还请开门。”

  “刑部郎中?”

  门后的声音有些诧异,他连忙将门打开,看到刘树义后,忙行礼:“下官太史局漏刻郎胡景,见过刘郎中,刘郎中说要查案,不知……”

  他紧张看向刘树义:“是何案子?”

  漏刻郎主管刻漏计时、报更等事务,掌钟鼓楼启闭之权,在太史局内属于基层官员。

  刘树义见胡景十分紧张,温声道:“不必紧张,本官来此,不是要调查你们,本官目前正在调查一桩案子,这桩案子有些信息,你太史局的灵台郎袁天罡可能知晓,所以本官要找他询问一些事情而已。”

  听到刘树义的话,胡景顿时长出一口气。

  他还以为他们太史局有人摊上事了。

  刘树义见胡景放松,继续道:“不过本官不知袁天罡家住何处,因此来太史局询问,不知你可知晓袁天罡的宅邸所在?”

  胡景闻言,连忙道:“刘郎中不必去袁灵台府里寻他,此刻他就在太史局内。”

  “就在太史局?”刘树义直接看向胡景身后的太史局官署。

  胡景道:“袁灵台要观测星象,今夜没有归家。”

  刘树义和杜构对视了一眼,笑道:“还真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这下我们又能节省时间了。”

  他看向胡景:“能为本官带路吗?”

  “当然。”

  胡景哪敢拒绝,连忙转身邀请刘树义进入。

  几人随着胡景进入太史局,这时众人便发现,太史局虽然官署不大,却因任务的特殊,建造的很有特色。

  从正门进入,便是一个不算大的庭院,庭院与其他官署不同,不是石板铺就的平整地面,而是由很多石头铺就的高低起伏,走在上面甚至有些硌脚的地面,这些石头以黑色为主,其间又夹杂着很多白色的石头,在灯笼的暖光照耀下,这些白色的石头微微泛着光芒,就好似将头顶的星辰搬到了地上。

  石头路面的尽头,是一座三层的高台,高台轮廓为圆形,外墙的颜色,一半黑一半白,看起来十分奇怪。

  但当刘树义踏上高台后,他才发现,这高台就是一个巨大的太极图。

  每一层地面上都是完整的太极图案。

  拾阶而上,来到顶层后,便见顶层的太极图中心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香炉和一些贡品。

  桌子旁的蒲团上,一个气质出尘的中年男子,正盘膝坐在那里,一手拿着书簿,一手拿着毛笔,不时抬起头看一眼夜空,然后便用笔迅速在书簿上写着什么。

  “袁灵台。”

  胡景见到中年男子,连忙出声道:“刑部刘郎中有事要找你。”

  袁天罡听到胡景的话,并未立即转头回应,而是继续手上的书写,直到书写完毕后,才放下毛笔,合上书簿,然后缓缓起身。

  他看到胡景以及身旁的刘树义等人后,神色并无任何波动,似乎对刘树义等人的到来并不意外。

  几步来到刘树义身前,袁天罡向刘树义拱手行礼:“刘郎中。”

  刘树义打量着袁天罡,袁天罡有着很长的黑色胡须,眉毛也较常人要长,在眼尾处微微下扬,风一吹,胡须与眉毛随风摆动,搭配他那充满智慧的深邃眼眸,果真是有一种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之感。

  他微微颔首,道:“袁灵台对本官的到来,似乎并不意外?”

  袁天罡直起身来,轻轻一笑,道:“松子坠落、云聚云散,下官与刘郎中同朝为官,皆在长安,相遇便是迟早之事,既是必然之事,有如春来花开雪融,何必意外?”

  刘树义却道:“相遇与本官主动因事来找你,可不一样。”

  袁天罡体形略瘦,风一吹,宽大的袖袍便随风舞动,他立于风中,抬起手捋了捋胡须,仍是轻笑:“我与刘郎中之间并无因果,所以刘郎中主动找我,定是因为其他事情,而那件事情向前追溯,也定有其他缘由,但到最后,都离不开一个巧合与缘字,是这个缘字,让我与刘郎中在冥冥之中的牵引下,于此相识。”

  “偶然相遇是缘,主动寻我何尝不也是缘?故此,在我眼里,终是一样,没有区别。”

  刘树义愣了一下,不能不说,袁天罡确实能言善辩。

  这玄而又玄的话,连刘树义都差点被说动。

  不过袁天罡终究是漏算了一件事。

  那就是饷银案,可与别的案子不同。

  其他的刑狱官员,一般都是遇到什么案子,查什么。

  可饷银案……不是他偶然遇到的,而是他为了寻找兄长的线索,主动去找的。

  也就是说,他与袁天罡的这次相见,全靠他主动推动,这可不是什么巧合。

  当然,刘树义没有直接反驳袁天罡,他是来这里找袁天罡了解户部库房隐秘的,不是来和袁天罡论道挑刺的。

  “袁灵台所言有理……”

  刘树义点了点头,然后话音直接一转,不给袁天罡反应的机会,道:“那接下来,我们说正事吧。”

首节 上一节 327/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