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贞观第一刑案官

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323节

  刘树义并不知道杜构与杜英正在担心自己,他此刻满脑子都是在思考,如果他是贼人,他要如何做,才能将如山一般的饷银偷偷弄走,又不惊动任何人,在短短三个时辰内,将每一个箱子,换上同等重量的石头。

  既然常规的寻找线索的方式,无法找到有用的线索,刘树义便准备用非常规的方法。

  他将自己全面代入了贼人的身份,站在贼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此案的作案手法,非是常理能够想象,那也就代表,它很可能具有唯一性,不存在诸多可能。

  因此,只要自己能想到某个法子,可以与此案的结果一致,那它可能就是贼人所用的方法!

  “潜入库房,开锁,撕开封条,搬出饷银,称量重量,运出饷银,运进石头,称量重量,运出石头,复原封条,重新上锁,打扫现场,安然潜出……说到底,我若为贼人,需要做的,就是这些事。”

  “可这些事,绕不开两件事——进出与时间。”

  “进出,库房只有一扇门,大门上锁,门外有两伙护卫看守,不可能从大门进出……”

  “窗户呢?”

  刘树义看向窗户:“窗户被铁板封死,而且要搬运那般沉重的石头与饷银,从狭窄的窗户进出,基本上不可能。”

  “屋顶?”

  他又看向屋顶,很快又摇头:“窗户都极难搬运,更别说屋顶了,而且院子里都是人,若屋顶站着人,不可能不被发现。”

  “还有时间……做这么多事,无论怎么配合默契,也都绝对无法在三个时辰内完成,便是让户部正大光明去做,三个时辰都未必足够,更别说,我根本就没有三个时辰……”

  刘树义摸着下巴,背靠墙壁,转过身,看着空旷的库房,眼眸眯起:“既然时间能够确定绝对不够用……”

  “我若来谋划此事,那就只能省略一些流程,来确保时间足够……”

  “什么流程能省略呢?或者说,哪些流程绝对不能省略?”

  “搬走饷银,搬进石头……只有这两件事,绝对不能省略,其他的都可以省略。”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偷天换日的计划,我肯定会将所有能够省略的环节,都省略了,只留下必须做的两件事……”

  “贼人是否与我想的一样?若真是如此……”

  刘树义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那些石头,或许是早就准备好的!早就放到了同样的箱子里,并且贴上了同样的封条……”

  “也就是说,贼人根本就没做那么多事,他们只做了两件事——将饷银连箱子搬走,将石头连箱子搬来……正因此,箱子上的封条才没有任何被破坏的迹象,因为在张贴了之后,确实压根就没有被揭开过!”

  “这样的话,时间就完全够用了。”

  “而且用时还最短,也能最大程度的,确保不被外面的人发现,安全性大大提升!”

  “若是如此,这么多石头早就装好了,等待偷天换日……那么如山一样高的箱子放在那里,却没有被任何人发现……”

  “还有门、窗、屋顶……所有可能进出的地方都被排除,那贼人能够不惊动任何人,安然进出的方法……”

  刘树义想到了自己在翠华山神祠里的经历。

  “这库房……难道也有机关暗道?”

第150章 再见安庆西,工部的好消息,曙光终现!

  刘树义有了猜测,顿时将目光扫向整个库房。

  在数十盏灯火的照耀下,偌大的库房清晰映入眼帘。

  只见库房的最里侧,正堆着一些箱子,箱子皆上了锁,不知里面装了些什么。

  干净的大理石地面上,能看到许多擦痕,想来是搬运东西所造成的痕迹。

  除此之外,地面上再无其他痕迹,大理石地板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缝隙,每一块大理石的连接,都十分紧密,看不出被掀开过的迹象。

  刘树义想了想,直接走出库房,向一个守卫道:“能借本官你的刀鞘一用吗?”

  守卫愣了一下,不明白刘树义意欲何为,但一看到刘树义身上那绯色的官袍,意识到刘树义乃五品之上的重臣,便不敢迟疑,连忙将刀鞘卸了下来,恭敬递给刘树义。

  “多谢。”

  刘树义向守卫点头致谢,接过了刀鞘。

  他持着刀鞘转身重新进入库房,然后在付无畏等人一脸茫然的注视下,开始用刀鞘向着地面敲敲打打。

  看着刘树义这堪称怪异的行为,付无畏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忍不住询问:“刘郎中,你这是?”

  杜构与杜英也对视了一眼。

  不过不同于付无畏的从头到尾的完全茫然,杜构与杜英跟着刘树义侦破了不少案件,而且也亲身经历过神祠石碑案,所以在最初的茫然后,他们便明白了刘树义的想法。

  杜构道:“刘郎中,你是怀疑……这库房的地面下,有与神祠地下一样的机关暗道?”

  “什么?机关暗道?”

  付无畏听到杜构的话,不等刘树义开口,便当即道:“不可能!我户部的库房,怎么可能会有那等东西?”

  “杜寺丞,你把我户部想成什么了?户部的库房,主要就是中转朝廷税收之用,若我户部库房下真的有见不得人的机关暗道,岂不是说我户部在贪污腐败,中饱私囊,偷藏税银!?”

  付无畏的反应很大,毕竟此事若是传出去,对户部来说,绝对是致命的大事。

  在税收中转之时,哪怕带出去一枚铜板、一粒粟,都会被朝廷重罚,这若是被陛下听说户部的库房下,还藏有机关暗道……可以想象,户部众官员会是何等下场。

  所以杜构只是稍微一提,就跟踩了付无畏的尾巴一样,让他连杜构的身份都顾不得,直接出言反驳。

  刘树义对付无畏这般剧烈的反应并无意外,他手上的动作仍旧不停,一边走动,一边敲击脚下的大理石地面,同时道:“付郎中不必紧张,我们并非怀疑你户部存在怎样的心思,本官会这样做,只是习惯使然,只要见到这干净整洁的地面,就忍不住想拿东西敲一敲。”

  “这是多年养成的坏习惯,虽然我一直想改正,但实在是手痒的不行,忍不住啊,还望付郎中能理解本官的癖好。”

  付无畏闻言,直接愣住了:“这……真的?”

  这世上还有人有这种癖好?

  他见过有人一天不去青楼嫖就浑身难受,见过有人明知赌博不对也忍不住出手,见过有人看到狗就想去踹两脚……再如何奇葩的癖好,他都见过,可唯独没见过有人的癖好,是喜欢拿东西敲地面。

  刘树义抓紧时间继续敲击,脸上则是无奈的苦笑:“本官也知道这癖好很难让人理解,但这与本官幼时的经历有关,只是那经历太过丢脸,实在不好意思向外人诉说……还望付郎中谅解。”

  付无畏见刘树义表情真诚,脸上的苦涩比他犯错被唐尚书臭骂时还要更苦,终是点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本官理解,刘郎中放心,本官一定替刘郎中保密,绝不让其他人知晓。”

  “多谢。”刘树义真诚感谢。

  看着刘树义三言两语,就把付无畏忽悠住的样子,杜构眼角直抽。

  他没想到,刘树义这么奇葩的理由,付无畏都会相信……究竟是刘树义太狡诈,还是付无畏太单纯?

  杜英也是双眼闪烁的看着刘树义,她忽然发现,刘树义太会骗人,以后不能什么刘树义什么话都相信,得有一双火眼金睛,否则就和家里的嫂嫂一样,真以为兄长从不去青楼。

  刘树义并不知几人心中所想,他把付无畏忽悠住后,就抓紧时间来验证自己的推断。

  如果库房的地下,真的有机关暗道,那暗道的入口处必然是空的,也就是说,通过敲击大理石地板,能听到发空的咚咚声。

  可是他花费了足足一刻多钟的时间,敲击了所有能够触碰的大理石地板,结果却是没有任何一块地板有发空的声响。

  他眉头不由蹙起。

  会发生这种情况,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自己猜错了,这不必多说。

  第二种,暗道的入口,被那些箱子压着,自己没有验证到。

  而第三种……贼人很谨慎,入口经过特殊处理,大理石地板的下面,可能还有其他垫层,使得简单的敲击,无法将其筛选出来。

  究竟是哪种可能,刘树义也不能确定。

  但哪怕是第二种最容易辨别的可能,他也无法轻易去验证……毕竟他很清楚,自己寻找密道的事,若被户部官员知晓,会引起他们怎样的惊慌与抗拒。

  他刚刚之所以没用李世民压人,而是以谎言遮掩过去,就是不希望和户部直接对上。

  在不确定暗道是否存在的情况下,与户部发生冲突,明显很不理智。

  刘树义心思百转,他向付无畏道:“付郎中,不知你户部库房在建造时,是由谁建造的?工部吗?”

  若是这库房真的存在机关暗道,那必然是在最初建造时,就秘密动工,否则如付无畏所言,从户部库房正式启用开始,便一直由护卫看守,那就没有机会来建造暗道了。

  谁知付无畏闻言,却是摇头,道:“库房不是我们建造的。”

  “什么?”刘树义眉头一皱。

  杜构也没明白付无畏的意思。

  付无畏解释道:“不瞒刘郎中,这里其实是前隋民部,也即现在的户部所在地,随着隋炀帝迁都洛阳,这里便荒废了。”

  “直到大唐定都长安,因那时大唐内忧外患,财政吃紧,故此朝廷并未建造新的官署,只是将前隋的官署重新修葺一番,各衙门就入驻办公了。”

  刘树义恍然:“原来如此,也就是说,你们进入这里之前,这些库房就已经在这了?”

  “是。”

  付无畏道:“不过这里荒废多年,再加上隋末战乱,无人打理,所以库房很是脏乱,我们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清理,又由工部修补屋顶,墙壁重新涂漆,更换铁门,这才重新启用。”

  刘树义颔首,他看着光亮平整的大理石地面,道:“不知这大理石地板,是原来就有,还是后面由工部重新更换铺就的?”

  “原来就有。”

  付无畏说道:“我们在刚进入这里时,看到墙皮脱落,砖墙斑驳,想着地面肯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就考虑要让工部将地面重新铺就一番……”

  “谁知当我们清理了地面上的脏污和灰尘后,却发现这大理石地板竟然完好无损,上面除了些许的划痕外,没有任何问题,工部检查后,也说就算更换地板,以当时国库的财力,重新铺就的地板也不可能比这大理石地面更好,因此我们便决定继续使用。”

  听着付无畏的话,刘树义眸光微闪。

  同样一座库房,荒废多年后,屋顶瓦片出现了问题,墙皮脱离,砖墙也褪色斑驳……可大理石石板铺就的地面,却如新的一般……哪怕多年后的现在,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这地板用料,是不是过于好了?

  就算是皇宫大殿所用的板材,估计也就质量了。

  明明是同一座库房,为何地板的质量,与其他地方的质量,差别如此之大?

  刘树义盯着平整光洁,能够映照出自己模糊影子的地板,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重新看向付无畏,道:“付郎中,不知当年工部在修葺这座库房时,可曾发现什么异常之处?或者说过什么这里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殊之话?”

  付无畏没明白刘树义的意思,他摇头:“没有吧,本官当时只是户部小小主事,公务繁忙,并未一直关注这里,不知道他们是否说了什么……不过我并未听到什么风言风语,想来应该没什么异常。”

  刘树义没有从付无畏身上发现说谎时的微动作和微表情,他想了想,又道:“本官也算见多识广,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塔状的库房,不知将库房建成这个样子,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付无畏耸肩:“说实话,我也很好奇,但战火荼毒之后,建造这些建筑的卷宗早已消失不见,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是谁来建造这些建筑的,所以至今为止,这还是一个谜。”

  刘树义眯了下眼睛,连户部的人都不清楚……

  这种塔状建筑,本就少见,用于库房,更是罕见。

  在当时,应该也会引起不少人好奇,成为谈资之事,是必然的。

首节 上一节 323/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