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317节
刘树义来到吴辰阳身前,他双手用力抓着吴辰阳的手臂,道:“吴中丞可能不知,杜姑娘虽然年轻,可她师承药王孙思邈,一身医术出神入化,吴中丞刚刚如此配合下官,下官十分感动,如今见吴中丞身体不适,自然要为吴中丞找到最好的郎中才可。”
“吴中丞放心,杜府距离刑部不远,杜姑娘很快就能到来,她一定能治好吴中丞。”
说完,刘树义不给吴辰阳反对的机会,直接看向赵锋,道:“赵主事,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吴中丞送到房里休息?”
赵锋虽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刘树义的话,对他来说就如圣旨一般,根本不需要多做思考。
他二话不说,直接背起了吴辰阳,在吴辰阳无力的“不用”声中,快步跑出了办公房。
看着吴辰阳挣扎的身影,崔麟眼眸微微眯起,道:“这吴辰阳……应该没病吧?”
刘树义重新坐了回去,笑呵呵道:“为何这样说?”
崔麟道:“正常人若如他这般突然不适,必然希望找医术最好的人来为自己治疗,结果刘郎中为他去找名声在外的杜姑娘,他却推三阻四,甚至赵主事背他去休息时,还用力挣扎,想要拒绝……这可不是一个生病之人会做的事。”
刘树义端起水杯,笑了笑:“崔员外郎果真观察敏锐。”
崔麟闻言,忍不住看向刘树义:“刘郎中究竟问了他什么问题?把他问到都不得不以装病来躲避回答?”
刘树义抿了口水,看着杯中水面荡起的涟漪,缓缓道:“我其实没问他什么,只是把你为我查到的消息,告诉了他而已,结果他就这样了。”
崔麟能从下州一路升迁至上州司法参军,最后又来到长安成为六品员外郎,自身的查案能力十分出色,此刻一听刘树义的话,他便迅速明白了什么。
他脸色不由一变,回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院子,压低声音道:“难道冯木等人,真的是被冤枉的?”
刘树义摩挲着杯子,双眼仍旧看着上下起伏的水面:“至少以目前我们得到的线索,以及吴辰阳的反应来看,冯木及其下属,应是被冤枉的。”
“竟真如此!?”
崔麟虽然心里已经确认这个猜测,可当刘树义确切说出真相后,他仍是感到背脊发寒,双眼瞪大。
想他堂堂清河崔氏之人,又在诸州历练十余年,也算见过大世面,也自认见过人心黑暗……可一想到震惊整个大唐,号称武德第一大案的饷银案的偷盗者,是被冤枉的,内心也久久无法平息。
毕竟,因饷银案所谓真相而惨死的人,可有足足上百人!
被牵连流放者,更有上千人!
如此多条人命,如此多破碎的家庭……结果,竟然是被冤枉的!
如果他们被冤枉,是真正的贼人足够阴险,调查的官员被蒙骗,那他多少还能接受一些,可是从他们打听到的消息,以及吴辰阳刚刚的反应来看……事实恐怕根本不是如此。
他忍不住看向刘树义。
崔麟不是一个懂得隐藏自己情绪的人,他的所有想法,都写在了脸上,所以哪怕崔麟没有开口询问,刘树义也能明白崔麟的意思。
他说道:“我在想一件事。”
“什么?”崔麟下意识询问。
刘树义道:“你说……我们一直苦苦追寻的真相,在其他高高在上的官员眼中,真的重要吗?”
崔麟抿了抿嘴,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我眼里,真相十分重要!”
他看向比自己还要年轻俊朗的刘树义,就好似看到了当初离开崔家,意气风发,但很快就被那残酷现实磋磨的自己。
他沉默了一下,道:“刘郎中追寻真相的信念动摇了吗?”
刘树义抬眸,看着双手握紧,双目紧张盯着自己,生怕自己摇头的崔麟,笑了笑,淡淡道:“他人之选择,与我何干?”
他两世为人,也算走过一遭黄泉路。
若因为这点小事,就动摇了自己前世一辈子一直追寻的信念,未免太过可笑。
他说道:“我只是很感慨罢了,从目前我们掌握的线索来看,当年调查饷银案的三司高层,几乎是所有高层,都为了自身的利益,选择对真相视而不见。”
“或者说,为了不被太上皇责罚,为了获得这震动天下案子的功劳,不去寻找真相,反而制造真相,明知冯木等人是被冤枉的,却一脸正义,义正言辞的在天下万民面前,痛数冯木等人那不存在的罪行……”
“之后眼睁睁看着冯木等人因他们而惨死后,还弹冠相庆,以此自得,享受着侦破案件带来的荣耀……”
刘树义摇头道:“我很想知道,他们身为三司高层,嘴里时刻以正义自居,可真相对他们来说,究竟算什么?”
崔麟冷笑道:“还能算什么?当然是为他们牟利的工具!助他们往上爬的台阶!”
刘树义身体向后仰去,缓缓闭上双眼。
冯木案,现在他大概了解了全貌。
李渊因为太过震怒,给三司的要求太过苛刻,一旦无法完成,主要官员全部都要贬官……这种代价,根本不是三司高层所能接受的。
所以,为了避免自己贬官的结果,他们商议过后,选择了制造一个真相,来完成李渊的任务,给李渊一个交代。
因所有高层团结一致,便是李渊也被蒙骗了过去……或者说,李渊也许也曾察觉到什么,但天下万民以及大唐军队需要一个交代,稳定胜于一切,因此李渊哪怕察觉到什么,也没有理睬,选择了对他最有利的选项。
那所谓的冯木收买将士的钱财,其实是吴辰阳等高层自己掏的腰包。
谁想领多少功劳,就要自掏多少腰包。
只是钱财实在太多,哪怕吴辰阳他们身居高位,也拿不出那么多钱财,或者不愿拿出过多的钱财,不想让自己赔本。
因此,他们这才对外说,只找到了一部分将士藏匿的钱财,没有找到其他钱财……他们当然找不到,毕竟他们自己不舍得掏这个腰包,怎么可能会凭空出现钱财?
而冯木……这个被他们诬陷的无辜中郎将,不仅承担了偷盗饷银的主谋之罪,更是在死后,还被他们污蔑声誉,说他心狠手辣,要对手下将士杀人灭口,连手下将士的钱财都偷……
好好一个为国征战的将领,就这样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叛国之贼!
如此真相……多么可笑!
刘树义嗤笑一声,亏得李世民登基,将三司高层清理了一遍,否则若抬起头都是那些家伙,他会感觉十分的恶心。
刘树义长出一口气,无论怎样,他知道了冯木案的真相,再有李世民的支持,吴辰阳等人的好日子,也便要到头了。
不过,关于此案,还有几个问题,他没有弄明白。
第一,是自己兄长刘树忠,是否知道冯木案的真相?他发现暗格,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
如果是巧合,任兴他们为了功劳都制造了这样一桩冤案,岂会让刘树忠一个小小的流外官,分得如此大的功劳?
可如果是必然,刘树忠一个流外官,又凭什么被任兴等人看重,允许他来分一杯羹?
要知道,饷银案真正立功的人,也就是任兴往上那寥寥十几人,品级最低的,就是任兴了。
无论怎么想,刘树忠都不该得到这个功劳。
第二,还是同样的逻辑,任兴在这批立功者中,品级最低,凭什么最大功劳,要给任兴?
就算任兴正好在豳州,适合说出看到冯木在豳州的事,可若他们有心诬陷,随便收买一个在豳州的人,让其说看到了冯木,也有同样的效果。
任兴并非必须之人!
更别说,后续搜查冯木宅邸,发现牌位与信件的事,他们也完全可以自己去找……
他们打定主意要诬陷冯木,就必然知道一定能发现“铁证”,这种情况下,谁带人去找,大功就归谁,为何他们将这个机会拱手让给了任兴?
第三,为何要选冯木?
冯木身为中郎将,地位不低。
诬陷冯木的难度,要比其他将士难得多。
而且冯木骨头最硬,到死也没有承认自己偷盗了饷银……这其实让饷银案并不完美,算是留了一个能让人浮想联翩的机会。
他们在选择诬陷目标时,难道没有想过这些?
当然,他们或许认为敢做偷盗饷银这种事的人,地位必须得高,否则不能服众……那也可以找冯木的副将啊,冯木的副将地位仅仅比冯木低一点,当时队伍里还有监察御史,也不算小人物。
冯木并非唯一选择,而是难度最大的选择。
所以,他们为何要选冯木,也是一件值得考虑的事。
这三件事,刘树义目前还没有想通,刚才他想套吴辰阳的话,吴辰阳见状不妙,直接以生病为借口逃避回答,想让吴辰阳他们主动告诉自己答案,难度很大。
除非自己能将他们直接捉拿起来,以犯人的身份进行审问。
可现在自己还没有足以证实一切的铁证,虽然知晓他们那段时间过的拮据,但吴辰阳等人府里那两个月究竟少了多少钱财,时间太久远了,很难确定具体金额。
无法确定具体金额,就无法与吏部的账册完全对应。
要抓这些重臣,或者曾经的重臣,证据就显得不够。
所以……
刘树义指尖轻磕书案,还是要找任兴!
任兴与这三个问题,都有直接联系,若能找到他,让他开口,或许这三个问题,能一次性解开!
想到这里,刘树义重新睁开眼睛,他看向崔麟,道:“崔员外郎,接下来可能还要麻烦你一次。”
崔麟冷峻的脸上没有任何迟疑,直接道:“刘郎中需要下官做什么,尽管吩咐。”
刘树义不和崔麟客气,道:“我需要尽快找到任兴,虽然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都已出手,可他们找了数个时辰,也没有丝毫收获……”
“任兴是大理寺少卿,很熟悉朝廷找人的手段,他若是刻意针对朝廷的手段进行隐藏,那么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现在找不到,未来恐怕也难以找到。”
“所以,我想让你试试非官方的力量。”
崔麟沉思些许,点头道:“我明白了,我会动用崔家的力量,去寻找。”
世家同气连枝,通过姻亲,使得彼此之间盘根错节,所以崔家的力量,不仅仅代表的是清河崔氏,同时也是崔麟能动用的,与崔家有关的其他世家的力量。
刘树义道:“有劳了,让你一次次的动用家族力量。”
崔麟摇头:“比起刘郎中对我的提携,这不算什么,而且家族并不介意我动用家族的力量,家族只看我能否通过这些力量,获得利益,只要结果是好的,他们巴不得我多用,所以刘郎中也不必觉得我会因此为难。”
听着崔麟这怕自己多想,专门解释的善解人意的话,再回想第一次见到崔麟时,崔麟那臭屁又狂妄自大的样子,还真是判若两人。
不过这世家培养子弟的方法,也确实够冷酷与现实的。
他微微颔首:“那就去做吧,虽然我们已经知晓了冯木的真相,可缺少关键证据,距离戳穿他们的真面目,将他们捉拿归案还尚早,而且更重要的是……”
“饷银案,到目前为止,他们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进度,我们也是一样。”
“想要真正完美完成重查饷银案的任务,除了给冯木他们洗刷冤屈外,还要找到饷银案真正的偷盗者才行。”
“可饷银案已经过去了近四年,我们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东西,哪怕连一个有用的卷宗都没有,比起冯木案,这才是真正的难关。”
崔麟赞同的点头,但又笑着看向刘树义,眼中的神色和刘树义第一次看到他一样,充满着近乎狂妄的信心:“虽是难关,可我相信一定难不住刘郎中,刘郎中可是我大唐神探,这世上就没有你查不出来的真相!”
刘树义没想到崔麟对自己有这么大的信心,他笑着道:“那为了不让你失望,我也得拼命找出真相才行。”
崔麟哈哈一笑,他不再耽搁,道:“下官先去调查任兴的下落。”
说完,便快步离去。
看着崔麟离去的身影,刘树义微微点头,崔麟虽然性格上有些小毛病,但瑕不掩瑜,足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重新看向书案上的卷宗,但这一次他没看多久,便将卷宗直接合了起来。
如他对崔麟所言,这卷宗完全是为诬陷冯木等人编造而成,对饷银案毫无半点帮助。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