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贞观第一刑案官

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267节

  顾闻深吸一口气,脸色严肃了几分,道:“前吏部郎中马清风灭门案!”

  “前吏部郎中马清风!?竟然是他?”

  赵锋猛的抬起头。

  他与马清风并不相识,但他知道马清风灭门案!

  李建成还是太子时,马清风是李建成手下很重要的一个心腹,是李建成掌控吏部的重要力量之一。

  但谁知,武德九年三月的一个晚上,马家上下三十五口人,全部惨死!

  朝野震动!

  太上皇李渊命三司调查。

  但三司查来查去,也都没有找到真凶。

  最终,此案成为悬案,至今未破。

  可虽然没有破解,当时却有一个传言传的沸沸扬扬。

  那就是……杀害马清风一家的真凶,乃是秦王府的人!

  毕竟,马清风死后,去补位的郎中,乃是长孙无忌,李世民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随着长孙无忌进入吏部,李世民对吏部的掌控瞬间增强,而李建成的力量则被削弱。

  以当时李建成和李世民近乎撕破脸的情况来看,李世民确实是马清风灭门案的最终受益者。

  只是三司查不到线索,最终无疾而终。

  但也正因此,所有人都认为,只有秦王府才能做到灭一门而不留下任何线索,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个传言。

  李建成也因此,与李世民彻底翻脸……

  甚至于,赵锋的父亲曾对他说过,几个月后的玄武门之变,就与此案有着极大关系。

  赵锋原本只是当故事听,却没想到,竟然在今天,又一次听到了马清风灭门案!

  而现在,他又知道摇光与浮生楼的存在。

  所以……

  他忍不住瞪大眼睛,满脸骇然的看向刘树义。

  便见刘树义神色也是怪异,但区别于赵锋的骇然与不敢相信,刘树义却是嘴角微微扬起。

  那深邃的眸子里,浮现点点精芒。

  “有意思……”

  “马清风灭门案啊……”

  “让李世民与李建成翻脸的案子,真不出我所料,还真是一件……滔天大事!”

第121章 揭晓!蒙骗全天下的,摇光隐藏最深的秘密!

  马清风灭门案,一直以来在所有人心里,默认的幕后之人,都是李世民。

  即便不是李世民亲自出手,也是他的意志,驱使手下人所为。

  正因此,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一些旧部,才不愿归顺李世民。

  不是他们不愿承认成王败寇的事实,而是一想起马清风灭门案的惨状,他们就不由担心,自己会是下一个马清风。

  李世民在还是秦王,还要受到李渊和李建成制约时,都会做这等泯灭人性之事,他现在已经是皇帝,若对他们不满,又不愿名声受污在明面上处理他们,那再次制造另一个马清风灭门案,又有何难?

  毕竟那时,他还要担心被查出来,现在,谁敢去查身为皇帝的李世民?

  若李世民只是对他们本身不满,明面上或许贬谪,最严重也就是只杀一人就够了,可若是重现马清风灭门案,那便是血脉断绝,举家皆亡!

  这种情况下,他们哪里敢赌?

  这件事,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心中公开的秘密,也因此,即便不是李建成旧部的人,也都会对李世民的狠辣手段感到畏惧。

  刘树义从原身记忆里知晓此事时,并未对此感到有什么问题,毕竟哪个帝王,不是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谁的手上会干净的一滴鲜血也不沾?

  可是,此时此刻,他却因安庆西的话,突然得知,这一件众人默认的案件,竟然还有转折时,那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若自己没有判断错误,马清风灭门案的背后,乃是浮生楼与摇光所为。

  那李世民,可就相当于为他们背了足足两年多的黑锅!

  并且这口黑锅,李世民无论怎么解释,也不会有人相信,甚至他估计杜如晦和房玄龄这些人,也都在心里认为这是李世民暗中筹谋的。

  在夺嫡之争白热化阶段,李建成心腹惨死,李世民心腹替换,谁来想,都会认为这是李世民的手笔。

  这可真是跳进黄河里也洗不清。

  刘树义估计李世民可能恨得牙都要咬碎了,身为堂堂大唐皇帝,竟然要为那犯下罄竹难书罪行的凶手背锅,还没法自证……

  想想还真够憋屈的。

  但也正因此,若自己能侦破此案,抓住摇光,为李世民洗刷冤屈,那功劳,恐怕会超出自己想象。

  更别说,若此案能够真相大白,让息王旧部化解与李世民之间的误会,也许还能促进李世民收服息王旧部的速度,让河北道更加安定。

  这样一来,那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功劳了!

  也许,这一个案子,就能直接让自己奠定郎中之争的胜机!

  想到这些,便是沉稳如他,一时都不由心潮澎湃。

  同时,也对摇光的阴险狠辣,了解更深。

  摇光只凭一个案子,就让李世民与李建成一派,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更是让李建成毫无顾忌的对李世民出手。

  不过,按照浮生楼的目标,摇光当时估计只是想增加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矛盾,让二者之争更加厉害,从而引起大唐内部动荡,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积蓄反唐复隋的力量。

  但摇光估计怎么也想不到,李世民会那般干脆,见形势不对,直接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举成为皇帝。

  可马清风灭门案还是对李世民造成了影响,以至于现在,河北道都仍不安定。

  “呼……”

  刘树义轻轻吐出一口气,马清风灭门案的来龙去脉,他算清楚了,那接下来,就是寻找线索与证据,揪出摇光!

  他看向顾闻,道:“若本官没记错,马清风灭门案发生时,第一个接到报案的衙门就是你万年县衙,对否?”

  顾闻没想到刘树义竟还真关心起两年前的悬案来,难道刘树义不知道这个案子与陛下有关?他该不会找死要把陛下的罪名坐实吧?

  顾闻心里发紧,生怕自己受到牵连。

  他咽了口吐沫,道:“是,当时还是下官率人第一时间赶赴的马府。”

  说着,他又忍不住道:“刘员外郎,此案虽说是悬案,仍未破解,可是……大家都明白它是怎么回事,员外郎若想查案立功,还有很多其他悬案可以调查,这个案子下官觉得不太适合员外郎去查。”

  他觉得自己已经提醒的很明白了,可刘树义却仿佛没有听出他的言外之意,闻言只是淡淡道:“那就说说你到达马府后,见到的情况。”

  “刘员外郎,您没明白下官的意思?”顾闻不由再度开口。

  刘树义平静的瞥了他一眼,道:“我想,是你没有明白本官的意思,本官让你讲述案情,不是让你来替本官决定我要做什么。”

  这话已经是很明显的警告了。

  顾闻听得心里不由一颤,连忙下意识低下头。

  他觉得刘树义疯了!

  明知道陛下就是马清风灭门案背后的人,竟还敢去查!

  以刘树义的本事,万一真的查到些什么,难道真的要让陛下认罪不成?

  刘树义到底怎么想的?查案查的多了,真以为自己就是青天大老爷,完全代表正义?什么真相都敢查?

  真是一个愚蠢之人!怪不得这些年过的如此凄惨,刘文静死后,不赶紧向裴司空摇尾乞怜,还要坚持那所谓的尊严,专门与裴司空作对……若刘树义聪明点,早点向裴司空低头,或许就不会有这次郎中之争,早就成为五品郎中了。

  顾闻心思百转,但刘树义刚刚敲打过他,他也不敢公然忤逆刘树义。

  最终,他只想到一个法子。

  那就是让所有人看出,自己是被刘树义逼迫的,他根本就不想调查此案,他要让所有人知道,自己和这个案子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公事公办罢了。

  这样的话,刘树义被李世民弄死时,应该不至于牵扯到自己。

  而且自己还能暗中给钱文青传信,让他们知道刘树义在做什么蠢事,或许他们稍微帮一下刘树义,还能让刘树义死的更快。

  想清楚这些,顾闻内心大定,他一副被迫公事公办的样子,刻意与刘树义拉开距离,道:“万年县衙有此案的卷宗,下官为员外郎去取。”

  说着,他便快步深入案牍库,来到一个架子前翻找起来。

  看着顾闻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刘树义眼眸眯起,以他的本事,如何看不出顾闻的想法。

  不过他并不在意,只要顾闻把自己需要的东西给自己就行了。

  至于顾闻那刻意疏离,生怕与自己查案扯上关系的模样……只希望最后案子真相大白,陛下论功行赏时,他别后悔的拍大腿。

  “找到了。”

  没多久,顾闻就拿起了一份卷宗,快步返回。

  他将卷宗递给刘树义,道:“刘员外郎,这是你需要的卷宗。”

  刘树义接过卷宗,一边将其打开,一边道:“还请顾县尉为本官讲述下,你第一次抵达马府时的情况。”

  顾闻先是露出为难之色,然后公事公办道:“下官所见,皆在卷宗之中……”

  “嗯?”

  刘树义深邃的眸子看了他一眼。

  “不过下官可以再重复一遍……”

  顾闻心中一紧,生怕刘树义没死之前,先把自己弄死,他说道:“下官记得那是武德九年的三月初六,下官刚来衙门点卯不久,忽然有人前来报案,说吏部马郎中宅邸出事了。”

  “下官听闻此消息,心中一惊,不敢有任何迟疑,当即带人前往马府。”

  “结果下官到达马府后,便发现马府的大门敞开着,整个马府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那样子,就好像马府空无一人一般。”

  “下官连忙命人进入搜查,然后……”

  他看向刘树义,脸上不由浮现出一抹凝重与惊惶,只是回想当时的画面,他的内心就无法平静。

  “然后,下官便发现,马府的人,都死了。”

首节 上一节 267/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