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贞观第一刑案官

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253节

  “王明,二十四岁,河南道徐州人,在徐州城开了一个小的首饰铺,从他出生到死亡,都没有离开过徐州,武德三年六月十八,被杀人魔绑走,三天后被分尸,尸首遍布徐州大街小巷。”

  “他与其他死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是……”

  杜构话音一转,道:“他的父亲,王长河,曾于大业二年,参与过大运河的修建。”

  大运河?

  刘树义眼眸一闪。

  杜构又指向另一张纸,道:“这个死者名叫赵文儿,二十岁,河北道洺州人,被杀时已为人妇,武德四年正月被杀,她与其他死者也一样没有任何接触,互不相识。”

  “但我在梳理她的长辈信息时,发现她的祖父,大业一年时被征调,也修建过大运河。”

  说着,他抬起头看向刘树义,道:“我翻阅的十个死者里,只有他们两人的长辈,能够找到修建过大运河的共通之处,其他人要么没有记录长辈信息,要么信息不全……”

  “但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时,从大业一年到大业六年的时间里,动用了多达三百万的农夫与兵士,河南、河北、淮南、淮北及江南诸郡的人,多数都被征调过,所以他们长辈参与修建过大运河,可能是必然之事,而非共通之处。”

  刘树义明白杜构的犹豫。

  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两个死者的长辈,有相同的经历。

  但当年杨广修建大运河时,动用的人太多了,只要是那些地方的百姓,可能都去干过修建大运河的事,所以这经历又不算独特的经历,使得杜构很是迟疑,不敢确定这究竟算不算受害者之间的联系。

  “说起大运河……”

  这时,婉儿的声音也响了起来:“我这里也有一个人的长辈,参与过大运河的修建。”

  说着,她快速在自己翻过的卷宗里翻找起来,没多久,就取出了一张纸。

  “就是这人。”

  “他叫吴贵,江南人,武德四年五月被杀,死时六十七岁,他倒是没有参加过大运河的修建,那是因为他瘸了一条腿,没法去干重活。”

  “但他的儿子,大业三年时,征调去修建大运河。”

  杜构愣了一下:“不是长辈,而是晚辈?”

  婉儿也是有所迟疑,道:“你不提起大运河,我都不会想起他来,毕竟少爷让我关注的是这些死者的长辈……”

  杜构看向刘树义,道:“你觉得他们之间的共通之处,会是修建大运河的经历吗?”

  刘树义眸光闪烁,嘴角忽然上扬起来,笑道:“你们不说,其实我也要说起大运河的事。”

  杜构心中一动,忙道:“难道你那里,也有死者的亲人,参加过大运河的修建?”

  “没错。”

  刘树义回到自己的座位,直接拿起左面他单独放置的纸张,道:“我翻阅卷宗的速度比你们更快,这一个时辰的时间,我仔细研究了二十个人的信息,最终有四人的亲属,都有修建大运河的经历。”

  “不过正如杜寺丞你所言,大运河的修建,参与者足有三百多万,那些地区的人,基本上每家都有人参与过,所以这究竟是否是他们的共通之处,我也不确定,直到……”

  他抽出最上面的一张纸,道:“我看到了这名死者的信息。”

  杜构与婉儿闻言,连忙向前倾去,看向刘树义手中的纸张。

  刘树义将纸张向前一推,置于两人中间,同时道:“这个死者名叫宋成,山南道万州人,其幼年丧父,由亲叔叔抚养长大,大业三年,其叔叔被调去魏州,参加大运河的修建。”

  “山南道万州……”

  杜构听到此话的瞬间,便明白了刘树义的意思,他忙问道:“宋成的祖辈,都生活在万州?没有去过别的地方?”

  “是!”

  刘树义点头:“宋家祖祖辈辈,都在万州生活。”

  “宋成的叔叔被征调时,他们也是在万州。”

  杜构瞳孔陡然一跳,眼眸剧烈闪烁:“万州在山南道,远离大运河修建的区域,就算是大运河需要征调民夫,也不至于从万州抽调太多……”

  “所以,他与其他人完全不同!”

  “其他人都有过大运河修建的经历,还可以说是因处于那些区域,是必然之事,但宋成的叔叔不同,他去修建大运河,便不再是必然之事了。”

  “也就是说……”

  沉稳的杜构,此刻都不由激动起来:“我们找到了!我们真的找到了这些死者的共通之处!”

  “他们的长辈,不……应该说他们的亲属,参加过大运河修建,这就是他们之间的联系!”

  婉儿闻言,眼眸顿时亮起。

  少爷真的找到了这些受害者的联系了,那距离找出杀人魔,救出莫小凡,便不远了!

  刘树义笑了笑,道:“虽然还有一些受害者的信息没有去看,但我们已经找到了七个受害者的共通之处,基本上便可以确定了。”

  杜构重重点头,但随即他又皱起眉头,道:“不过杀人魔为何要选择这些修建过大运河的人的亲属呢?难道是大运河的修建,损坏了他的利益?让他痛恨这些修建过大运河的人?”

  “可若如此,他为何不直接对那些修建大运河的人动手,反而去杀害他们的亲人?”

  婉儿秀眉也是微蹙,她也没想通这些。

  正常人,因为报复杀人,也该是对那些得罪过他的人动手。

  可是杀人魔选择的目标呢?

  不仅没有参加过大运河的修建,甚至有的人,在大运河修建时,还没有出生。

  而真正修建过大运河的那些人,到现在却都活得好好的。

  这个杀人魔的行为逻辑,她根本理解不了。

  刘树义将两人表情收归眼底,缓缓道:“有一种报复,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虽然这种说法用在这里不是太准确,但我想,结果是相通的。”

  杜构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是说……”

  刘树义点头:“杀人魔要让自己承受过的痛苦,让那些给予他痛苦的人,也要切身感受到!”

  杜构瞳孔一缩:“你是说……这个杀人魔,曾经有亲人惨死,且导致他亲人死亡的人,就是这些受害者参加过大运河修建的亲属!”

  “所以,他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让这些导致他亲人死亡的人,也要感受到与他一样的至亲之人惨死的痛苦!?”

  婉儿闻言,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杀人魔……当真够狠!

  正常人想要报仇,直接杀了了事。

  可杀人魔,却要让对方活在巨大的痛苦之中,让他们生不如死……这些受害者中,多数都是年轻人,参加大运河修建的人,多数也都是其长辈。

  所以,如此残忍的杀死这些年轻人,对其长辈来说,无异于是这世间,最令人伤心绝望的白发人送黑发人!

  而这样的事,他先是做了足足五年,现在又要重新开始……

  这得是何等的恨意,才能让他执着的继续下去?

  婉儿深吸一口气,道:“如此说来,杀人魔的亲人,一定与这些受害者的亲人有过接触,且应在修建大运河时,因这些人而发生意外……”

  “但大运河当年修建时,动用了足足三百万人,与这些受害者亲人有过接触的人,何止成百上千?我们怎么去找杀人魔?”

  杜构眉头也是紧锁:“隋朝覆灭,关于修建大运河的书簿卷宗,很多也在动乱中损毁,现在还剩下的记录参与大运河修建的民夫的书簿,并不多。”

  “而即便是剩余的那些,名字也是密密麻麻至少数万乃至数十万,想要从中找出与这些受害者亲属有过接触的人,仍是无异于大海捞针。”

  婉儿心里一沉。

  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了杀人魔选择受害者的缘由与动机,可谁成想,更大的难关还在后面。

  哪怕他们知道杀人魔的名字,就在那些书簿里,可想找到对方,也难如登天。

  她忍不住看向心中无所不能的少爷,道:“少爷,你有办法在这么多人里,找出杀人魔来吗?”

  杜构觉得婉儿有些强人所难,这已经不是正常查案的范畴了。

  可谁知,刘树义听到婉儿的话,看着婉儿那紧紧抿唇的期盼又担忧的脸庞,却是轻轻颔首。

  他说:“有办法。”

  今天白天有事出门,傍晚才开始码字,结果太热了,又热又闷,直冒汗,有些心燥,码字速度快不起来,今天只能写这些了,还望大家见谅。

第114章 终于,找到你了!

  “什么!?”

  “你有办法!?”

  杜构听着刘树义的话,眼眸倏然一瞪,脸上满是意外之色。

  婉儿原本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询问刘树义,其实心里没有多大的希望,毕竟从三百万人里找这六十个受害者的亲人,再从这六十个受害者的亲人接触的人里,找到杀人魔,这难度,在她看来比大海捞针还要难!

  可谁知道,刘树义面对自己的询问,竟然点了头。

  婉儿原本布满愁容的眼眸,登时就亮了起来,她迫不及待问道:“什么办法?”

  杜构也紧紧地盯着他。

  迎着两人视线,刘树义没有卖关子,道:“隋朝大运河修建时,各段水渠因地质情况不同,参与人数不同,天气温度不同等因素……修建的速度各不相同。”

  “这也就导致,有的水渠能够提前数月修建完毕,有的水渠要慢上许多,而为了提高那些修建速度慢的水渠的进度,隋朝无法改变地质天气等因素,只能增加修建的人数。”

  “所以,他们会从更远的地方,征调民夫,会从已经完成修建水渠任务的民夫里,再征调他们,派他们去其他水渠段支援。”

  “杀人魔杀害的这些受害者,他们分别处于河南、河北、淮南、江南等不同的地方,可按照我们的推断,他们的亲属一定与杀人魔的亲属在修建大运河时,遇到过,并且在那时,因为什么事,导致了杀人魔亲属的死去。”

  “而这,便足以证明一件事……”

  杜构下意识呼吸一紧,婉儿也紧张的屏住呼吸。

  然后,他们就听刘树义道:“这些受害者的亲属,一定被再度征调过,且调往了同一个水渠进行支援,杀人魔亲属身死之事,应该就是在那个水渠,那段时间发生的。”

  听到这里,杜构握着水杯的手不由一晃,精神上的激动让他差点没将杯中水洒出来。

  “没错!”

  “他们居住在完全不同的区域,按理说不该在修建大运河时遇到的,那他们会遇到,就只能是被二次甚至三次征调……”

  他看着刘树义:“所以,只要找到这些受害者的亲属,询问他们在修建大运河时,被二次三次征调到了什么地方,然后对他们的答案进行比对,所有人的重合之地,就是他们与杀人魔亲属相遇之地?”

  刘树义轻笑颔首:“杜寺丞聪慧。”

  杜构苦笑道:“我算什么聪慧?若不是你提醒了我,我根本就没想到这一层。”

  婉儿眼眸亮晶晶的看着刘树义,之前只是听其他人说少爷查案时如何如何厉害,如何如何神奇,此时亲眼见到少爷三言两语,就把他们觉得比登天还难的事给解决了,她眼中的崇拜和赞叹都要隐藏不住了。

  刘树义继续道:“对于如何确定他们征调的地方,我还有一个捷径。”

  “捷径?”两人连忙看向他。

首节 上一节 253/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