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贞观第一刑案官

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222节

  刘树义道:“通过万郎中的信件,可以知道,他最后出现的地方,就是商州。”

  “所以,他一定是在商州,或者离开商州去往下一个目的地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让他必须改变计划。”

  “我不确定他究竟是在哪里发生的意外,故此我们先去商州进行确认,便能知晓万郎中究竟在何处发生了改变。”

  “同时,若是万郎中还带了其他人一起离开,而这个人完好无损,那么……”

  王硅瞳孔一跳,激动道:“那么这个人就是凶手!?”

  刘树义笑道:“不能说他一定就是凶手,但嫌疑绝对是最大的,而且即便他不是凶手,也肯定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线索。”

  王硅重重点头,连忙道:“那还等什么,我们赶紧出发啊!”

  刘树义点头:“是要尽快出发,不过在出发之前,有件事我需要确定一下。”

  他看了一眼众人,而后向陆阳元道:“陆副尉,我们先走一步,你留在这里,帮我确认一件事。”

  “什么事?”陆阳元询问。

  刘树义眸中闪过一抹精芒,他靠近陆阳元耳边,低声将自己要确认的事,告诉了陆阳元。

  陆阳元有些茫然的看着刘树义:“员外郎,这……”

  刘树义道:“能做到吗?”

  陆阳元虽不明白刘树义让他做这些是为了什么,但还是点头:“当然。”

  “那就好。”

  刘树义叮嘱道:“一切以安全为前提,不要自己以身犯险。”

  “下官明白。”

  刘树义轻轻吐出一口气,不再耽搁,向杜构等人道:“我们走吧。”

  众人迅速返回溶洞,从莲花台的入口走出。

  刚回到神祠,刘树义就发现一些人正围着石碑转来转去。

  “这工艺,不简单啊!”

  “是啊,这雕琢的本事,至少得几十年的功力。”

  “这么大块石头,我从未见过,不知是从哪座山上切割下来的。”

  “有点像是并州那边的石头山。”

  “不对,我觉得是岭南地区的山。”

  “岭南有几座石头山?我看是幽州那边的。”

  这些人一边如同摸着宝贝一样仔细观察着石碑,一边都要吵起来了。

  听着他们的话,刘树义眉毛一挑,顿时明白他们的身份。

  而这些人来了……

  他视线迅速在这些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一个正撅着屁股,似乎想要跳到石碑上面的身影上,笑着说道:“王侍郎。”

  撅着屁股的身影顿了一下,转过身来。

  这人魁梧的身材,满脸的胡子,身上的官袍都要被肌肉撑爆,不是曾帮刘树义确认李建成棺椁问题的工部侍郎王昆,又是何人?

  王昆看到刘树义,直接哈哈一笑:“刘员外郎,本官接到你的消息后,就第一时间带领我工部最厉害的匠人前来,没来迟吧?”

  刘树义笑着拱手:“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正正好好,不早不迟。”

  “这就好,本官生怕耽误你查案,只是我们工部的工匠分布在长安各处做工,不得不耗费时间召集他们,好在没有耽搁到你。”

  刘树义感谢道:“王侍郎费心了,待此案结束后,下官找机会宴请王侍郎。”

  王昆摆了摆手,他行伍出身,性子直率,并不在意这些。

  刘树义与王昆简单寒暄后,便进入正题,道:“王侍郎,不知你们对这石碑可研究出什么名堂来?”

  说起正事,王昆收敛笑容,他说道:“先说石碑的材料。”

  “这石碑源于一整块玄武岩,没有拼接的痕迹,这般大的石头,十分罕见,我们这些年天天与石头打交道,走遍群山,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石头,所以我们推测,它是被人专门从山体切割出来的。”

  “从山体切割?”刘树义挑眉:“容易吗?”

  “很难!”

  王昆道:“便是我工部,都没有开采过这么大的石头,这需要工匠一点一点敲击,一点一点开凿……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与人力,十分恐怖。”

  “我们工部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这样的事。”

  刘树义理解了王昆的话,道:“也就是说,只要愿意耗费时间与精力,就能做到?”

  “倒也不是……”

  王昆想了想,道:“这样说吧,开采这样大的石头,至少需要几十个技艺精湛的匠人,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中途不出现任何差错,才能办到。”

  刘树义恍然:“那确实不容易,而且这么长时间持续开采,应该很难不被其他人发现。”

  “是!”

  王昆点头:“毕竟需要用力敲击,那砰砰的声音,隔着几里地恐怕都会被人听到。”

  如此长的时间,如此大的声音,如此多的人员参与……绝不可能瞒过附近的人,若是能找到石头的开采地,或许会有新的线索。

  刘树义问道:“可能确定开采地是哪?”

  王昆摇头:“暂时无法确定,不过我们工部有从各个山峰开采的石头样本,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挨个比对,肯定能帮你确定,至少能将范围缩小到几处区域。”

  刘树义想了想,旋即点头:“那就有劳王侍郎了。”

  现在他需要做的,是通过万荣的案子,间接破解石碑之案,所以对石碑自身的秘密,不是太过着急。

  不过他还是要确定石碑的开采地,从王昆的话能知道,谋划此事之人,必属于一个很大的势力,即便他能通过万荣的案子,揪出凶手,恐怕也难以将这个势力连根拔起。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直接指向这个势力的线索,掌握的线索越多,揪出的贼人也就越多,覆灭他们,便是迟早之事。

  而开采石头,需要用到这么多人,或许就有不少目击者,若能将这些人找到,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刘树义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开采之事先不提,雕琢之事呢?”

  王昆转身看向高大漆黑的石碑,道:“雕琢技艺也十分不凡,整块石碑充满着美感,雕琢的匠人绝对费了不少心思。”

  “不过……”

  他看向石碑上面的字,道:“这些字,水平不咋地,我觉得配不上这块石碑。”

  刘树义有些意外,他觉得这些血淋淋的,古篆的龙飞凤舞的字,很有冲击感,却没想到,会被王昆贬得一无是处。

  看来自己这个门外汉,与真正的匠人之间,在技术与审美方面,还是有不少差距。

  不过,王昆的话,倒是让他很在意。

  石碑的整体雕琢,十分不凡。

  可字迹的雕琢,却差了不少……

  为何会有这样的情况?

  他想了想,道:“雕琢石碑的人,与雕琢字迹的人,不是同一人?”

  王昆想了想,道:“应该不是同一个人,若是同一人,不至于字雕的这么差劲。”

  为什么不是同一人?

  难道打造石碑的人,并不知道贼人会在石碑上写着什么?

  他们其实是无辜的?与贼人不是一伙的?

  可也不对!

  如果石碑之事传开,那么雕琢石碑的人,迟早会知晓石碑的事,到那时他们便会知道石碑上的字是什么。

  若他们不是一伙的,贼人就不怕这些人会揭发他们?

  还是说,雕琢石碑之人,已经被灭口了?

  刘树义蹙眉沉思片刻,道:“雕琢石碑之人的技艺,被王侍郎如此称赞,想来拥有这样技艺的人,应该不多吧?”

  “当然不多。”王昆想都没想就点头。

  “那不知都有谁?”

  王昆顿时如数家珍道:“我工部有三人有这个水准,分别为赵满、王琢与我。”

  “那工部之外呢?”

  “工部之外?”王昆道:“工部之外自然是没有的,我工部将整个大唐最厉害的匠人全都收拢了,剩在外面的,都是不如我工部的匠人。”

  “而整个工部,也只有三人罢了,外面怎么会有?”

  刘树义没想到王昆会是这样的回答,道:“难道就不能有几个漏网之鱼?不能有隐于民间,不愿来工部的厉害的匠人?”

  “这……”

  王昆犹豫了一下,道:“可能有,但可能性不大。”

  他看向刘树义,道:“刘员外郎可能不知道我们是怎么招揽的匠人,我们工部在刚组建时,是直接让各州县衙门提供匠人名单,然后命这些匠人来到长安,挨个考察他们的手艺。”

  “若这些匠人能进入工部,便算各州县衙门的政绩,所以衙门不可能藏着工匠不给我们推荐,而且因为都是当地衙门选的人,若是剩下的工匠真有本事,衙门也不可能不知道。”

  刘树义倒是没想到工部最初是这样组建的,若是地方官府推荐,那确实漏网之鱼的概率不高。

  可若真的如此,那这块让王昆赞不绝口的石碑,又是谁雕琢的?

  总不能是王昆三人中的谁吧?

  他想了想,将自己的猜测询问王昆。

  王昆当即摇头,正色道:“绝不可能是我工部的人,我就不必说了,天天待在衙门,其他两人,也都各有任务,几乎没有独自离开的机会。”

  “而想要将这样大的石碑雕刻出来,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本做不到。”

  “他们这些年的空闲时间,满打满算,都不足一个月,所以绝不可能是他们。”

  刘树义眉头蹙起,若真如王昆所言,岂不是自相矛盾?

  这世上只有王昆三人才能做到,结果他们三人又都不可能去做这件事。

  那这石碑是怎么雕琢出来的?

  奇怪!

首节 上一节 222/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