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第一刑案官 第141节
众人迅速翻身上马,随着骏马嘶鸣,很快便消失于驻守府衙的侍卫视线之中。
路上。
刘树义一边赶路,一边向管家询问:“从长孙宅邸到宗正寺,有几条路?长孙寺丞平时是只走其中一条,还是所有的路都会走?”
管家明显早就想过这些,一听刘树义的话,便道:“一共有三条路,不过少爷要骑马,所以一般只会走最宽敞的那条路,另外两条路,一个月里,也就偶尔走一两次。”
“你们对另外两条不常走的路,可有打探?”
“当然打探了,老爷让我们不能错过哪怕一点可能,所以只要是少爷有可能经过的地方,我们昨晚都走了一遍。”
刘树义道:“全都是挨家挨户敲门询问?”
管家点头:“是,我们就怕错过重要线索,一家都不敢错漏。”
“但结果……”
他摇着头,道:“我们问遍了所有人家,都没有任何人说见过少爷。”
刘树义想了想,道:“你们是怎么问的?直接拿你们少爷的画像?”
“不是。”
管家看向刘树义,道:“老爷说,普通百姓的记忆未必会那样好,即便见过少爷,匆匆一瞥之下,也未必会记得少爷的样貌。”
“所以我们是直接向他们询问,在戌时到亥时之间,是否有见过穿着官袍,骑着骏马,长相俊秀的人经过……”
“长相他们未必会记得,但是否有官员从身旁骑马经过,相信他们若是看到了,必有印象。”
刘树义点了点头。
长孙无忌若是当队友的话,确实是个神队友。
他把能想到的所有事情,都考虑的十分周到。
若换做其他人,宝贝儿子丢了,可能早就慌的拿着儿子的画像去询问了,却不知黑天瞎火的情况下,普通人根本不可能记得擦肩而过的无关之人的长相。
“三条街,那么多户人家,就没一个见过骑马的官员……”
刘树义摸了摸下巴,继续道:“昨晚你们打探消息时,已经宵禁,路上无人,今早路上有人后,你们可曾又去打探过?”
“自是去了。”
管家说道:“今早宵禁刚解除,老爷就派人重新打探,我们询问了道路两边店铺里的掌柜和侍从,还有路上的摊贩与行人,可结果……”
他叹息摇头:“仍是一样!别说骑马的人了,他们甚至昨夜连一匹马,一匹骡子都没看到。”
“少爷就好似凭空消失了一般,没有任何人对他有印象,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才不得已,只能请刘员外郎出手调查。”
凭空消失……
这四个字,让刘树义不由想起自己的兄长来。
两年前,自己的兄长,也是这样离奇失踪的。
前身和常伯在路上疯狂的找人询问,可都没有任何人见过自己兄长。
眼前的长孙冲,与兄长当时,何其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长孙冲消失后,有长孙无忌动用数百人,深夜不知惊扰了多少人……
可自己兄长失踪,只有自己与常伯两人为之奔波,到最后,都没几人知晓长安城内,有一个叫刘树忠的人不见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这些纷杂思绪,心中开始沉思起来。
如长孙无忌所言,百姓可能记不住长孙冲的长相,但若是有骑马的年轻官员经过,他们只要看到,就必会留下印象。
毕竟马匹在这个年代,可不是普通人能有的通行工具,就与后世的豪车一般,只要出现,就很吸人眼球。
更别说官员的身份,更是普通人十分敬畏的。
可是,无论是昨夜长孙无忌命人敲响沿途所有人家的大门,询问所有住户;还是今早问询街上的摊贩与行人,都没有任何人记得有骑马官员经过……
这一点,着实有些奇怪。
原本他认为长孙无忌问的人,不是昨夜街道上的人,所以问不出什么。
可现在,他们已经在今早问过路上的摊贩了,行人和住户可能不是昨夜街上的人,但摊贩肯定是昨夜的摊贩,他们说没见到……
刘树义皱了皱眉。
为何都没见到。
难道是长孙冲经过时,这些摊贩碰巧与顾客讨价还价,注意力没在路上?
还是说,他们被收买了,都在说谎?
亦或者……
刘树义眯起了眸子。
“我们到了。”
这时,管家忽然拉紧缰绳,开口道。
刘树义思绪陡然从沉思中抽离出来,定睛看去,便见眼前是一条十分宽敞的街道。
道路两侧店铺林立,街边也有一些小贩,行人如织,十分热闹。
这般热闹繁华的街道,正常情况下,劫走骑着马匹的官员,想不被人发现,根本就不可能。
除非……
刘树义心中一动,看向管家,道:“昨晚戌时之后,这三条街道上,是否发生过混乱?”
“混乱?”
管家怔了一下,道:“不知是怎样的混乱?”
刘树义道:“比如说有人打架,引起百姓围观;或者盗贼行窃被发现,引起百姓斥责之类的,能够吸引周围百姓视线的事……”
听着刘树义的解释,管家顿时明白了刘树义的意思。
他摇了摇头,道:“没有,昨晚这三条街道一切正常,没有任何混乱发生。”
“一切正常?”
刘树义蹙了蹙眉,又道:“那是否有卖艺之人,在街头卖艺,引得百姓叫好之类的人群聚集之事?”
“人群聚集……”
管家这次皱了下眉,道:“我们只是打探了可能与少爷有关的意外之事,倒是没有打探这些。”
刘树义看向他:“还望管家尽快给我结果。”
管家知道此事很可能涉及自家少爷失踪的原因,他没有任何迟疑,直接道:“刘员外郎稍等,我这就安排下去。”
说着,他便直接转身,向跟随的长孙家护院进行吩咐。
没多久,数十个长孙家护院便策马疾驰而去。
看着地面上被马蹄溅起的尘土,刘树义不由咂了咂舌,长孙无忌不愧是最有权势的外戚,这些护院的本事,恐怕不比精挑细选的精锐金吾卫差多少。
“刘员外郎……”
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刘树义转身看去,便见穿着大理寺丞官袍的杜构,策马抵达。
刘树义拱手道:“杜寺丞来的很快。”
“收到阿耶消息,我便立即向萧寺卿秉明一切,然后就出发来此……”
杜构看了一眼神情焦虑的管家贾平,又道:“杜家与长孙家关系交好,我与长孙寺丞也相熟,听闻长孙寺丞发生意外,自是该马不停蹄前来帮忙。”
贾平听到杜构的话,连忙感激道:“多谢杜寺丞,小的一定将杜家之恩,禀告老爷。”
杜构摇头:“本就是该做之事,不必多礼。”
刘树义看着杜构三言两语,就把杜家对长孙家的帮助与善意坐实,引得管家无比感激,心中不由一笑。
看来经历过柳元明的毒舌,杜构确实获得了成长。
终于不再是只会闷头做事的纯粹君子。
与管家说完,杜构来到刘树义身旁,道:“还未来得及恭喜刘员外郎封爵,从此以后,刘员外郎的身份地位,与之前便大为不同了。”
刘树义笑道:“也是倚仗杜寺丞和杜姑娘的帮助,若没有你们,我不可能那般轻易破案。”
杜构却是摇头:“刘员外郎就别谦虚了,案子是怎么破的我很清楚,即便没有我们帮助,你也最多只是再多花些时间罢了,结果不会有任何改变。”
“说到底,刘员外郎能有今日的成就,都是你凭自身本事应得的。”
这才一夜不见,怎么杜构这么会说话了?
难道杜如晦半夜给杜构开了小灶?
刘树义觉得好奇。
杜构见刘树义打量自己,目光不由躲闪了一下。
昨晚父亲回到府里后,询问了自己与刘树义的关系,还有阿妹与刘树义的进展。
自己自然是如实回答。
结果父亲直叹气,父亲说现在不仅有程咬金盯上了刘树义,长孙无忌也已经盯上了,待刘树义声名鹊起后,只会有更多的人盯上刘树义。
到那时,若是杜家还拿不下刘树义,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刘树义成为别人的女婿和妹夫。
所以阿耶专门提点了他,教他如何与刘树义更进一步的拉近关系,更让他赶紧撮合妹妹与刘树义,再迟一些,他就真的只能当刘树义的兄弟,而当不成兄长了。
一开始自己不够了解刘树义,所以对父亲乱点鸳鸯谱的事,心里其实有些抗拒。
可随着他与刘树义交情的加深,对刘树义了解的深入,他已然在不知不觉间,从抗拒变成了支持,这世上他真的再也找不到第二个男子,能如刘树义这般本事高、性格好、善良正直,能这般与阿妹相配。
见杜构神色躲闪,不敢看自己,刘树义心中一动,该不是真被自己猜对了,杜如晦给他开小灶了吧?
有个当宰相的爹就是好,时刻都能传授人生经验啊……
刘树义摇了摇头,他重新看向热闹的街道,想了想,道:“杜寺丞,你说你与长孙寺丞相熟,你很了解他吗?”
杜构明白刘树义的意思,他压低声音道:“倒也没有那般熟,不过我们确实也经常能遇到,对他算是了解吧。”
果然……
刘树义道:“在你看来,长孙寺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杜构想了想,道:“学识渊博,才气过人,性格略有不羁,不喜多言,被许多人比作王献之……”
上一篇: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