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236节
已经被提拔为从事中郎的姜维,看着地图,迟疑道:
“蔡阳、安昌在大将军的东翼,若弃守,谁来掩护北伐大军?”
笃笃!
麋威重重指着地图上涢水东岸:
“若我军能在这里击败文聘,北取三关,那我就是北伐大军的东翼!”
“否则文聘从随县北上,骑兵驰骋于平地,虽有蔡阳、安昌两座小城,又有何用?”
“况且,我军已经隔绝南北。只要自身不乱,文聘便不知道北方变故,难以策应!”
……
“麋威在逼迫我决战。”
文聘看着泥足深陷的坐骑,面色沉凝。
文休没有养父的定力,看着众骑困顿于泥沼,一脸愁容:
“这时节,只怕雨势还要延绵。”
“大人,何妨骑马入山,潜归三关?”
文聘冷冷瞥了养子一眼,不说话。
后者一个哆嗦,道:
“儿非怯战,只是天时地利皆不在我,唯恐出师不利!”
“若大人顾虑追兵,儿愿领五百骑留下阻敌,大人自归三关!”
文聘这才道:
“若如此,我虽可活命,但有负于朝廷,来日怕是求不到荫子的。”
又抬鞭,遥遥北指天边隐约可见的两座山头:
“麋威抢先北上,又择地立寨锁道,怕是已经窥破了豫州虚实。”
“若我遁走,他再无后顾之忧,便可从容叩关北上。”
“反之,他需要先灭我部再行北上……那说不定能为淮南诸将多争取些时日。”
文休只能听养父的。
不过既然要跟汉军对峙下去,总归要找到干爽的高地立寨。
在此之前,还需先穿越眼前这片泥沼地。
“上前说话。”
文聘忽地看向养子。
文休立即上前并马。
耳边传来养父低沉的声线:
“还记得昔年武皇帝赤壁失利后,途径华容时,是如何迅速通过泥泞道路的吗?”
文休顿时了然,却又不禁后背一寒。
……
“使老弱伤兵负草填道,人马蹈草踏人而过,骑乃得过……这是效仿曹操败走华容的故智啊!”
姜维看着手中简短的军报,头皮发麻。
虽说慈不掌兵。
但这种视人命如草芥的行为,实在令人不耻。
唯独是再不耻,魏军两千骑终究穿越了最难行的一段路,已经近在眼前。
当前形势,汉军早早占据了有利地形,以逸待劳。
老实说,并不怕魏军进攻。
甚至巴不得对方赶紧过来。
然而形势再度不似预期。
文聘好不容易跨过最难行的一段路后,却居然也学汉军,择高地立寨。
似乎打算在这里长期据守下去。
姜维已经知悉麋威的战略,当然能猜到文聘意图。
单看局部战场,文聘兵疲马乏,又失去蕲春方向的支援,根本不具备长期坚守的条件。
拖延下去,其部死路一条。
可若将眼光放大到从南阳到淮南的上千里战局去看。
他这种牺牲自我拖延时间,反而可能最接近正确的解题思路。
反正还有一个儿子在北边不是?
曹丕也不是有功不赏的昏君不是?
这种牺牲总归有回报的。
一时间,姜维居然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憋屈感。
这就是曹魏在中原腹地经营两代人的底蕴?
哪怕是一郡守将,也有这种一流的全局意识?
想到这,他不由期待地看向己方主帅。
然而麋威只是亲自前出视察了一番魏军营寨,便不再理会文聘部。
反而让姜维带人北上三关,尝试劝降那里的魏军。
姜维虽然不认为能成功,但基于对麋威的信任,领命前去。
第191章 步步紧逼
两日后,姜维不出意外,劝降失败归来。
因为早有预料,连姜维本人都不带几分沮丧。
麋威仔细问道:
“三关守将都是第一时间拒绝投降么?是否有让你等待一段时间的说法?”
姜维:“当场拒绝,未有稍待。”
麋威略作沉吟,便再次下令:
“你再去一趟,这次加两条。”
“一是先降者可封列侯,次降者可封关内侯,最后降者只能存身。”
“二是跟每一位守将说,另外两人早已动摇,不过是见安陆这边胜负未分,所以暂时观望。”
“若再迟疑不决,错失封侯良机,来日恐为天下笑耳!”
姜维听罢,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将军这是要使诈术?”
麋威点头:
“三关本就是三条道路。”
“我军北上,只要破一关,通一道,便算成功。”
“反观魏军要阻遏我北上,须同时确保三关不失……他们的顾虑比我们多多了。”
姜维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假如自己是文岱,拼死守住了武阳关,结果两旁的守将都献关投敌了,那不就白死了?
另外两关的守将也是这个道理。
这时麋威又道:
“若此番他们依旧当场拒绝,你不必再劝,立即去随县找向巨违(向宠),让他强攻武阳关。”
“若他们让你等待,你便暗中派人密切留意三关之间是否有互遣信使来往。”
“若有,记清楚路线,不要打草惊蛇,回来跟我汇报……”
姜维暗暗记下麋威吩咐,再次出发。
而就在姜维堪堪再次进山之际。
断断续续了月余的雨势,终于消停。
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麋威正式发兵攻打文聘的军寨。
说攻打其实并不准确。
严格而言,麋威只是让正卒外出列阵。
然后以此掩护人数更多的郡、辅兵出营。
后者围绕魏军营寨所在的坡地,大量修筑甬道。
最终实现包围魏军营寨的目的。
这是基于双方综合军力对比来考虑的。
单看人数,汉军五倍于魏军,各类辎重更是碾压式的优胜。
但魏军骑兵、战马数量却近乎三倍于汉军。
即便麋威将刘备送给孙权的两百匹胡马也算上,依旧不足魏军的一半。
更何况有战马不代表就有骑兵。
这个时代的突骑,是需要经历严格军事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的。
既然比骑兵比不过,那干脆充分发挥人数、地形的优势,尽可能削弱敌骑的机动空间。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