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22节
“况且,不管孙关两家最终谁胜谁败,此举都能削弱本地士族在江陵的势力。”
“正所谓此消彼长……这难道不是仲父所乐见的吗?”
麋芳登时目光大亮。
“阿威啊,仲父年纪大不中用了。”
麋芳轻拍麋威的手背。
“往后府里的事,你要为我分担一下!”
麋威俯身应诺。
麋芳再无疑虑,对众人道:
“我意已决。”
“给二三子一日时间精选南行人马,后日一早,发兵渡江!”
言罢又解下自己的配剑,递给麋威。
“从现在起你暂为我门下督邮,行监军事!”
“后日发兵,谁若不从,以此剑斩之!”
“唯!”
麋威双手接剑,当仁不让地坐在麋芳身前最近的位置,南向而视。
上至功曹,下至两个督邮,只是微微一怔,便再无异样,更无异议。
……
翌日,麋威直奔州牧府。
名义上是去探视自己的老师,外加当面斥责关兴的“暴行”。
然后顺势被关兴“暂扣”。
其实两人是转到僻静处,交换情报。
“麋君放心,有蕉仲带人看着,一只老鼠都跑不出来!”
“潘家有人来吗?”麋威问。
“有,就在今晨,有个田庄管事伪装成路过的猎户,试图往州牧府里射一封信。”
“听关君这语气,想必那人没成功吧?”
“那当然!”关兴轻笑道。
“说起来,最先认出那管事伪装的正是之前咱们救出来的那批逃奴。”
“我原本看蕉仲手底下没几个可用的青壮,就将这批人交给他来带,没想到有意外之喜。”
这算是恶有恶报?
麋威又道:“潘治中有什么说法,可有激烈反抗?”
“激烈反抗不至于,就是有些言语上的斥责罢了。”关兴道。
“嘴倒是挺硬的,说什么大丈夫威武不能屈……大概是想借此事邀名吧?”
“邀名好啊!”麋威拍手笑道。
“他越是在意名声,我此计越能成功!”
“那行,我继续当这个威武的恶人,助他扬名。”关兴也笑了。
“对了,你打算何时动手?”
“明天日出前发兵。”
“这……会不会太仓促了?”关兴微讶。
“仓促也得上。”麋威道。
“我这个计策本就是行险一搏,所谓利用双方信息不对称,打一个时间差……总之越快动手越好,迟则生变。”
关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而感慨起来:
“你我年岁相仿,我原本自忖读过经,智量不下于你。”
“后来发现你比我聪慧,可依然存了后来居上的心思。”
“但直到今天才发现,我居然连你说的话都听不大懂……这大概便是庸士面对留侯(张良)时,自残形愧的感觉吧?”
别!
大腿你真别!
我比你多一千八百年的见识,说出一些你听不懂的话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别说一千八百年了,我前世一个星期不上网冲浪都感觉与世界对不齐颗粒度……
麋威赶紧跳过这个话题:
“关君,还有两件事要你帮忙。”
“一是明早派两屯人到城门附近假装追击南逃的人,不用真追上,在后边敲锣打鼓做做样子即可!”
“二是等所有人过江之后,记得派人接应我回江北。”
关兴听第一条直接应下,对第二条却不解:“你也要跟着渡江?”
“一群首鼠两端之人,我相信他们苟且偷生的信念,却信不过他们做大事的魄力。”
麋威直言道。
“特别是潘氏以及其亲近的几家,不盯紧一些,就怕途中有波折。”
关兴道:“其实只要潘家有人出城当了叛徒,我就可以借此拿捏姓潘的了,你没必要冒险。”
“不一样的。”麋威摇头道。
“不让这批人真的去到孙权麾下,那留下的人就会始终悬着心,会寝食不安。”
“不安就会有反复。”
“况且。”麋威目光微微一凝。
“愿意出城冒险的人,多半早已心向孙权,与其留作隐患,不如统统送走。”
“而选择留下的反而多有牵绊,易于拿捏,有利于我们后续守城。”
“此乃一举两得之计!”
关兴闻言一怔,然后心悦诚道:
“我现在可以确定,运筹帷幄之中,我不如麋君远矣!”
不是……这算哪门子运筹帷幄啊!
麋威一整个无语了。
这不就是,喜欢留下的继续留下,喜欢孙权的去找孙权,各自双向奔赴吗。
老实人留下,刺头好走不送。
这叫什么?
这叫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任何一个曾经被输出到社会上的人才都熟悉这种操作吧?
感觉大腿对自己感觉误会更深了!
……
一日后,天蒙蒙亮。
麋威穿越过来后才知道,原来汉时人对十二时辰的通俗叫法跟后世还不太一样。
比如现在这种日夜交替的黎鸣时分,叫做“平旦”。
大概凌晨三点钟到五点钟之间。
平旦这个词,说的就是太阳停在地平线上的意思,形象生动。
而下一个时辰,太阳已经彻底升上了空中,所以叫“日出”。
这比子丑寅卯好记多了。
古人强调“日出而作”,所以城门大多在平旦之时开启。
此时麋威正与一群精选出来的本地士族子弟,从江陵南城门摸黑而出。
因为城门守卫不论实际归属于哪一方,都是麋威的“自己人”,所以一行人无惊无险,顺利出城。
而后在领头的“门下督”号令下,众人迅速整队,抓紧朝着江边渡口进发。
第20章 威逼
江陵城周边,湖泊连片,水道纵横。
期间小城大堡,星罗棋布。
比如城西有一条叫“灵溪”的小河。
其上游是各处水流交汇而成,说不清源头在哪里。
但往南的流向却是确凿无疑的:直通大江。
在出江口的附近,建有一座名为“灵溪戍”的堡垒。
而距离灵溪戍不远,则是另一座防御据点“马牧城”。
这里不但修有供车马通行的马道,还有一处现成的渡口。
从这处渡口往南,穿过一段并不急浚的江流,就能登上江津洲,也即第三座据点“江津戍”所在。
在枯水期,这里甚至可以骑马淌水走过去。
先前麋威跟关兴兄妹就是这么走的。
所以不考虑大量运货的话,人从这里渡江最便捷。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