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213节
“近来关于选贤用能的策论,都有什么说法?”
诸葛亮早有腹稿,直接脱口道:
“大体上有两论。”
“一论恢复旧制,以察举取士,只是要严格监督,不使吏员中出现滥竽充数之士。”
“必要时,可效仿阳嘉之制,加试经籍和文法。”
刘备闻言微微摇头道:
“昔年齐宣王的吹竽者多不过三百人,所以宣王死后,湣王只要一一听之,就能逼退滥竽充数的南郭处士。”
“可天下吏员,便只算一州,又何止三百?如何能一一听之?”
“倒是这阳嘉之制,可以斟酌,再议吧。”
诸葛亮称唯。
继续道:
“二论效仿曹氏九品官人之法,正好司徒公本就有清议名士的习惯,若以他为中正官,想必无人不服。”
“文休兄弟当年的‘月旦评’颇得颍汝士人追慕,确实是个好人选。”刘备微微颔首。
“就怕他熬不过今冬啊。”
想起许靖的病情,君臣皆是一叹,继而陷入沉默。
自入蜀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许靖就是刘备招揽天下士人的生招牌。
许靖一去,将来根本找不到第二个人选替代。
“麋师善怎么说?”
刘备想起刚刚提问的初衷。
诸葛亮闻言并未即答,而是稍稍回忆片刻,才道:
“有长短两策,短策共分有三论。”
刘备闻言怪笑道:
“难得他勤勉啊!”
诸葛亮莞尔一笑,便肃容道:
“先说短策三论。”
“一论察举旧制,虽有诸多科目,但唯有孝廉和茂才每岁一举,余者皆为特科,不成常例。”
“如此,天下欲入仕者,皆去效仿孝子廉吏,而非钻研律令、文法、兵略,经典。”
“长此以往,朝堂和州郡中便多为孝子廉吏,而少有能吏干将。”
“故朝廷应在孝廉之外,将明经、明法、文学、算术、兵法等设为常科。”
“或岁举,或三岁一举。”
诸葛亮特意在“孝子廉吏”上加了重音。
以此强调孝子不是真孝子。
廉吏不是真廉吏。
刘备人生经历何其丰富,一听便知。
从塌上坐起,正色道:“接着说。”
诸葛亮:
“二论前汉选官只有察举,而后汉在察举之后,仍须试守于郡县,以试吏员之能,再行迁任。”
“麋昭汉认为后汉之制更佳,但官吏考绩多与每年上计挂钩,而为了考绩,难免有人弄虚作假,不过是另一种‘举茂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刘备闻言啧啧称奇:
“举茂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此言切中时弊,不知出自何典故?”
诸葛亮:“臣亦认为此言甚妙,但麋昭汉素有惊人之语,未必据典。”
刘备想想也是,没再纠结,问:“那如何解决?”
诸葛亮:
“可以乡议补足。”
“吏员结束试守一年后,其原任职地的乡议仍与其官秩挂钩”
“若原地乡议不佳,虽升调犹可谪迁。”
刘备听到这已经反应过来了。
麋威这个“短策”,其实就是将两汉的察举制和曹魏的评议制结合起来。
其中察举为主,评议为辅。
后者主要起一个监督的作用。
而果然,诸葛亮接着道:
“三论,《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十年前的廉吏,十年后未必清廉。”
“故若朝廷终要设置中正官,当以三到五年为一期。一期一评。”
“切不可一评定终身。”
“便是中正官,也当三到五年一轮换,以防私相授受。”
“如此,朝廷选贤任能之权,便能大略掌握在朝廷手中,不易被地方大姓豪族所侵吞。”
麋威最后这句话,说得相当露骨。
刘备作为君主,当然是爱听的。
却也知此举本质上就是剥夺地方大姓豪族的利益。
凡事就怕对比。
人家曹丕优容士族,你刘备却设下条条框框多加防范。
这不是逼着人家倒向曹氏?
而且能不能牢牢掌控人事权,很看当朝天子的水平。
刘备自己是个马上皇帝,在季汉威望无双,或可对群下手把拿捏。
但自己身后如何,却无法保证了。
归根结底,治理天下,不靠有学识的士人,难道靠一群大字不识的泥腿子?
想到这,原本还对麋威种种新奇观点有所期待的刘备,不免有些意兴阑珊。
却也不怪麋威。
现实如此。
除了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小修小补,还能如何?
总不能直接砸了自己脚下的椅子,大喊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吧?
关键喊了也没用。
文盲就是不适合治理天下。
这时诸葛亮看出刘备的失望,不由提醒道:
“陛下,此三论只是应急短策,非长久之计也!”
刘备这才反应过来,急切道:“长策又怎么说?”
诸葛亮表情怪异:
“长策只有一句:改良造纸术,以纸书取代简牍。”
啊?
刘备以为自己听错了。
短策论述翔实,引经据典。
长策反而只得一句话?
还纸书?
好在诸葛亮卓识不凡,瞥了一眼手边垒得小山似的竹牍。
郑重道:
“臣以为短策三论,或可斟酌。唯此长策,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一试!”
……
“为父得陛下优容多年,若能为朝廷分忧,自当尽力。”
“只是为何偏偏要改良造纸术呢?”
“简牍就那么不堪吗?”
翌日,麋竺听闻刘备的新差遣,一时不解其意。
麋威作为始作俑者,没猜到这差事最终落到老爸身上。
或者老刘认为老爸的经商才能适合干这个?
总不能是看不惯这位司空公平日太闲了吧。
稍稍胡思乱想,便道:
“非是简牍不堪用。”
“而是曹魏雄踞中原已历二世,士心多附。”
“我朝欲与其争士,当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策。”
“然非常之策,必有后患。”
“用纸书取代简牍,正是弥补后患,乃至于将来出奇制胜的关键!”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