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85节
不但看穿了自己,还摸清了张既的虚实!
而他姜维,因为急进,反将己方最大的弱点暴露了出来!
片刻后
麋威清点完存活的人马,只剩三四百骑能继续参与战斗。
余者或是阵亡,或是重伤。
不久,马岱也率领残部归队,却只剩十余骑,人人挂彩。
马岱自述,他部一到冀县北部就遭遇魏平伏击。
若非后来魏平突然分兵南下,自己险些要阵亡。
不过相比起摔断了肋骨的关兴,马岱却只算皮外伤了。
关兴为麋威掠阵,挡住了不少致命冲击,却也不幸摔下了马。
已然无法参加接下来的战斗。
麋威让詹思服护着伤员先行撤离。
关兴并未拒绝,只是担忧道:
“师善不休整一番再战?”
麋威毅然挥鞭东指:
“张既能屈能伸,非常人也。”
“若不乘胜追击,只怕明日他便会躲进城中,今日二三子的牺牲便白费了。”
“既如此,只争今朝!”
第150章 或喜或怒(本章k)
渭水在陇右的上游有数条分叉。
其中主干流经冀县、新阳,自临渭入关。
而南支则流经上邽,最终汇入主干,也是经临渭入关。
冀、新阳、上邽、临渭。
这四城共同组成了陇右渭水的城市防御圈。
自开春以后,张既便有意强化四城之间的防御工事。
沿河修筑甬道、烽火台,以保护关内西运出陇的重要通道。
不过这种规模的工事,并非一蹴而就,且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偏偏此时陇右既缺人,又缺粮。
更有“蜀贼”四处骚扰。
不胜其烦。
张既不愿坐以待毙,决定亲自入关请援。
这却吓坏了游楚,赖死赖活要来护送。
直到一处能遥遥望见临渭城的烽火台,游楚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却仍不肯离去,非要亲眼看着张既的人马入城才走。
张既佯怒道:
“虽说你是代行的太守,却也是我在本地唯一能倚重的二千石,速速回去,莫要负天下!”
游楚昂然道:
“天下可无游楚,却不能无张公。”
“故游楚可负天下,独不能负张公。”
“况且若张公算无遗策,则你我皆安,何必速归?”
张既闻言叹道:
“天下间哪有完美的计策!”
“只是我被逼到了墙角,不得不死中求活而已!”
“而且不瞒你说,此战到底能不能诱杀贼将,本就是五五之数。”
“与其说是伏击,不如说是掩护我东行。”
又指着河岸边尚未成型的半截甬道,道:
“我离开这段时日,你莫要懈怠,尽快填补甬道空缺。”
“昔年我跟从先帝(曹操)入潼关讨伐马超韩遂,彼时敌骑也是如今日蜀贼一般,驰骋如风,往来劫掠。”
“那时先帝便循河为甬道,步步为营,一路通向渭南,以抵消敌军骑兵的优势。”
“如今蜀贼之众虽远不及昔年马韩,但我军也因缺粮而军心浮动。”
“修此甬道,不仅仅是为了稳固粮道,更是为了稳固士气。”
游楚连连称唯,其后拜别张既,仍是坚持要目视对方入城才走。
张既无奈,只能率领随行的百骑先行一步。
但尚未走远,上游方向忽然传来隆隆的马蹄声。
张既隔得远,看不清是哪一部人马,未加防备。
但停留在烽火台的游楚,因地势高,很快就看清一面“麋”字旗。
“快,快点燃烽燧示警!”
游楚立即催促台上戍卒。
然而戍卒们却未立即行动,反而面露彷徨之色。
游楚看着这些明面黄肌瘦的戍卒,忽而理解了张既为什么要以身犯险。
却也顾不得多想,急声道:
“临敌不点烽燧,当斩!”
“点了烽燧,蜀贼或会惊走,能活!”
“纵然不走,你等绑了我投贼,亦能活!”
说罢,喝退左右,又自解佩剑,束手登上烽火台。
戍卒见他如此坦荡,一时也无话可说。
总算将烽火点燃。
这无疑提醒了还停留原地的张既,快马加鞭逃往最近的临渭城。
而游楚虽然看不清城内守军动作。
但仅仅片刻之后,就看到附近的烽火台陆陆续续升起了狼烟。
显然自己的示警已经起到了效果。
蜀贼不趁现在离开,那时就会陷入援军的合围,插翅难飞。
那麋威如此聪明,应该能看清形势吧?
然而。
“他疯了吗?!”
在游楚的惊呼声中,在四起的狼烟之下。
那面麋字旗非但不退。
反而彻底放开了速度,直扑张既所在。
甚至为了减轻战马负担,有骑士扔掉了头胄,马槊,弓弩,箭囊等等易于解除的重物,只提一柄环首刀继续冲杀。
乃是为了拦住张既,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这种不要命的凶悍姿态。
莫说烽火台上的戍卒吓傻了。
就连游楚都看得两股战战,不能自已。
却也束手无措,只能祈求苍天保佑。
可惜他的好运似乎在成功点燃烽火的那一刻便耗尽。
一方是彻底跑出了速度且不要命的老练骑士。
一方是仓促启动,且多是缺乏战斗经验的书佐文吏。
两边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很快,张既的人马就被冲得最前的汉骑衔尾追上。
虽然护卫骑士拼死抵抗。
但禁不住汉骑数量更多。
堪堪在临渭城一箭之地左右。
张既那一坨人马,终于被蜂拥而至的汉骑团团包围。
而后一拥而上。
张既的身影。
彻底淹没于飞扬的尘土之中。
啪嗒。
游楚跌坐地上,心中拔凉。
这一切来得太快,也结束得太快。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