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68节
而另一面,实际上并未走远的孟达,目光陡然一亮。
说实话,他眼馋“护军”之职已经很久了。
入蜀之后,他全程见证了季汉立国的过程。
早已经熟悉新的制度。
且说,刘备虽然已经称帝。
但禁中护卫,依旧沿用军阀时代的护军、领军,监军那一套。
中军和禁卫常常混为一谈。
诸如后汉传统的北军五校,光禄勋名下的五官、左、右、虎贲、羽林等中郎将和郎官。
反而只剩下一个空架子。
往往是用作勋贵的加官,并无实际统领。
包括麋威等人的三都尉,也是这种性质。
只不过麋威本人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功劳。
所以额外捞了一个监军的差遣。
反而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武将。
正因此,别看赵云、吴懿只是杂号将军。
黄权、陈到更只是无号的偏将军。
一旦中军出征。
这些拥有护、领、监等差遣的将领,随时能转为大督或者某某督。
成为实际上的中军统兵大将。
所以孟达才不顾一切也要抓住这次北上的机会。
且不提孟达如何被某人一语惊醒,再图振作。
只说刘备集结完大军,便即刻挥师北上。
具体来说,就是走石牛道往梓潼方向走。
这段路虽然不是全程水运,中途还要跨越河流。
但因汉中之战后,道路得到充分修缮,沿途加盖了大量亭驿。
所以非常适合大军行进。
很快,大军抵达梓潼郡治。
太守张翼早就备好足够辎重。
刘备勉励其一番,便马不停蹄继续北上。
其后北出剑阁,抵达西汉水的上游分叉口。
此地下游,就是张飞所屯守的巴西阆中。
而继续沿着石牛道往东北走,则能达到魏延所督的汉中。
正是一处连结四方的交通枢纽。
不过刘备这次要出陇右,不去汉中。
所以稍稍驻跸数日,分别给张飞、魏延甚至远在荆州的关羽发去信使,让各部外军谨慎防守,见机行事。
便开始兵分两路。
一路以假节骠骑将军领凉州牧马超为主将;护军讨逆将军督关中吴懿为副贰。
二将统兵合计万余人,从叉口西转白水、羌水一线。
最终抵达武都郡最西端的羌道。
在那里与南下的羌人各部会盟。
而刘备则自督余下大军,沿着西汉水溯游北上武都郡腹地,在下辩附近与南下的氐人各部会盟。
麋威自然是跟从天子车驾的。
进入武都地界后,眼前的景色豁然一改。
苍莽的巴山,清秀的蜀水,统统被抛在脑后。
取而代之,是越发高耸的峭壁,越发险急的深涧。
不少地方根本无路可走,只能沿着前人开凿的栈道谨慎前行。
有时遇到年久失修的地段,还得停下来现场伐木修路。
行进速度着实不理想。
但跟这些自然环境带来的障碍相比。
更大的麻烦来自于武都郡人烟稀少。
尽管按照原本历史,武都郡要一直到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才被拿下。
可这不意味着在此之前,曹魏就实控了这片陇南区域。
因为早在汉中之战时期,曹操担心武都被刘备所得。
于是命令武都太守杨阜将本地的汉民、氐人内迁关中,合计万余户。
就连杨阜本人,也将郡治侨迁到关中扶风郡郡治槐里的西侧,另建一城,俗称“小槐里”。
这还没完。
后来曹操退出汉中,担心刘备趁机攻取武都。
便在雍州刺史张既的建议下,利诱武都氐人北上出居扶风、天水界。
前前后后,共迁走了五万余部落
自此之后,武都郡成了一片不亚于汉中的白地。
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
在这种地方行军,大军难以获得补给。
只能依靠后方河道往前输送军资。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诸葛亮北伐会如此艰难,总是缺兵少粮的原因。
那么回到眼下。
经过一段艰难的行军之后。
在入冬之前,刘备的天子车驾,所谓“黄屋左纛”,总算驶入了下辩城。
不出意外,郡城早已废置。
只有郡府还残存部分完好的房屋,临时充作刘备的“行在所”。
不过刘备这辈子什么样的苦没吃过?
所以不以为意,立即遣斥候和信使北上,打听氐人各部到达了哪里。
很快,斥候南归。
却带来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
氐人突然拒绝南下下辩!
第137章 惊弓之鸟
麋威来到郡府行在所,众臣将正汇聚一堂,气氛沉重。
这次北上结盟,本质上是抓了曹魏东西不能相顾的一个时间窗口。
可不管是安定卢水胡还是凉州卢水胡。
包括那个实际上是山贼头子的冯翊豪帅郑甘。
都不可能是曹魏正规军的对手。
指不定冬天未过完,动乱就会平息。
等曹魏两边腾出手来,再想插足陇右,难度将倍增。
这时刘备指着何宗道:
“卿为大鸿胪,氐人失约,有何说法?”
何宗忙道:
“臣昨夜算了一卦,乾下而巽上,乃是‘小蓄’之卦。”
“《彖》曰,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这说的便是,乌云密布却不下雨,阴盛而阳衰,时机尚未成熟,君子不宜轻举妄动。”
此言一出,除了麋威的表情有点难绷,其他人再度陷入失望的状态。
没办法,这年代玄学就是这么流行。
麋威当初魂穿“加载”的时候,不还有蜀中大巫说他被邪祟附体?
虽然站在他的角度来说,倒也不完全错误……
总之,何宗的意思很明确,建议刘备就此打住。
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
然而刘备年已花甲。
这次北上结盟,更是从去年就开始筹划。
到底还有没有下次机会,谁能保证?
终究意难平!
于是转向身边诸将。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